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幷州

這邊牽招不肯放,那邊也怕牽招不肯追。青州軍想的是把你誘到我家將軍那裡去,還怕還收拾不了你?

兩支軍一追一趕,沿途又有零零散散的一夥夥青州軍出來助戰,遠遠的屋脊上也站有弓箭手對牽招和他身後的部曲放冷箭加以牽制,以免牽招追上自家弟兄放大招。

牽招見這夥潰兵正往鼓聲密集處逃竄,心道正好一網打盡。不知不覺間把手中槍又緊了一緊。又追過一個街口,牽招見了前方旗幟,忙勒住馬,把手一舉,示意後面的部曲停住結陣。

牽招定睛一看,只見前方一支敵軍正列陣而行,旌旗蔽日,鼓聲動地。盔甲鮮明,殺氣騰騰。最前方又有一將,頂盔摜甲,手執長刀,腰懸寶劍,顧盼之間目露精光,好不精神。那將身後又有一杆大旗迎風飛舞,斗大的張字在風中若隱若現。牽招心道,此必便是那張遼了。

牽招在馬上便一拱手,大聲道:“可是張將軍當面?”

對面張遼正遣了無數張家家僕帶着兵卒去製造混亂,自己卻率了大部往城主府前行,忽然有兵來報說前方有一將引了大股人馬來。張遼精神一振便令左右列陣而行。此時見了敵軍一打量便知是派兵圍了自己家的牽招來了。

見牽招發聲,張遼便策馬行了出來行禮道:“正是張某,牽將軍獨守孤城,內有敵兵,外無援軍,還不早降更待何時?”

牽招冷冷一笑,道:“張氏紮根馬邑數百年,深得百姓信重,而今馬邑有難,張氏不顧滿城百姓死活欲獻此城,張將軍不覺有愧麼?日後張氏又如何立足馬邑城?”

張遼心道城都快破了你卻還要和我講道理,莫不是傻?遂對道:“牽將軍此言謬也,吾家乃是漢民,吾亦食漢祿,王師來此,吾家豈有不迎之理。料滿城百姓亦作如是想也。”

牽招怒火攻心,道:“王師,漢祿?張將軍怕是不知,袁公所奉纔是正統!”

張遼哈哈一笑,道:“天下人都知道洛陽冀州已經姓了袁,牽將軍就莫來哄我了,不是我家大將軍,袁術還在江東做天子哩!”

牽招老臉一紅,喝道:“那又如何,汝以爲劉備所爲與袁公又有不同乎?”別說了,劉備和天下諸侯乾的可都是一樣的活。

張遼笑了:“自然不同,我家大將軍姓劉,漢家宗室,他是三興漢室,你家主公卻是篡逆之賊。”

牽招聽完,險些沒吐出血來。情況緊急,既然說不過張遼,那便只能動手了。可憐自己除了城中這點兵便再無援軍,死一個便少一個啊。

這邊張遼見牽招舉手示意,不禁笑道:“牽將軍這是要動手麼?”

話音方落,只聽得牽招炸雷似的一聲大喝:“射!”便見隱伏在牽招旗後的弓弩手閃了出來,對着前方的張遼紛紛扣弦一通亂射。

漫天箭雨中牽招似乎見到了張遼倒伏在血泊中的模樣,牽招一聲嘆息,撫須道:“張遼啊張遼,休怪我心狠,欲保此城便也只好出此下策了。你放心去罷,我會厚葬你的。”

卻原來是牽招見張遼人多勢衆急切間難以平定,於是便出陣先以言語惑亂張遼,再趁機使弓箭手趁其不備射之。

這邊張遼聽得牽招一聲喊,忙棄了馬,藏於馬後。饒是他眼疾手快,左臂之上還是被箭矢擦過。又好氣又好笑的張遼也忙埋首向後大喊了一嗓子:“射!”他也存了這樣的心思,卻沒想到被牽招先下手爲強了。

不是張遼反應慢,他一是確實想聽一聽牽招想說什麼,二是想爲城外拖延下時間。城頭少了個牽招,誰能擋得住如狼似虎的同袍們?就這點小打算,差點就讓自己吃了大虧,張遼暗暗決定以後兩軍對陣別浪費口水廢話了,直接拎刀開打就好了。

這邊牽招剛唸叨完,忽然對面也是一陣箭雨騰空而來,再定睛看時,那個在前方揮刀大喝的不是那張遼又是何人?

牽招心中一嘆,把手一揮,便率了衆人直取張遼,心道張遼不死,只怕又是要苦戰一場了。張遼換了匹馬,縱馬揚刀迎住牽招,當頭一刀砍下的同時,開口道:“我要是牽將軍,不降便要考慮逃命了。”

牽招橫槍盪開張遼的長刀,兩馬錯鞍之際,反手一槍疾如閃電直刺張遼腰間,張遼揮刀一攔,擋住這陰險毒辣的一槍。便見牽招又是一槍捅來,口中淡淡的道:“牽某如何,卻是不須張將軍操心了。”

口中說得輕巧淡定,心中卻是心急如焚,這張遼手上功夫不在自己之下,只怕還要勝過自己。被他拖在這裡城頭不知如何了?

心中一急,反應在手上便是一槍快似一槍,如急風驟雨般帶動漫天槍影,直取張遼,招招不離其要害。張遼左遮右擋忙了個不亦樂乎。心中卻是有數,牽招急了。

於是張遼便一邊遮攔一邊開言:“牽將軍聽得城外鼓聲沒?沒了你在城頭,誰能擋我軍兵鋒?便是牽將軍在又如何,若不是爲了避免傷亡過大,馬邑城我軍早就拿下來了。”

牽招雖然覺得張遼說得有理,然而他又哪裡肯承認,不禁嘴硬道:“若我有援軍來,嘿嘿。”言下之意就是我要有了援軍又何懼你們?

張遼繼續與牽招刀來槍往的說話:“有援又如何?牽將軍世之俊彥如何不明天理不識天數乎?”

這一次牽招卻是不吭聲了,手中的大槍卻是舞動得更加快了。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吾受袁氏厚恩未有一報如何能夠棄之而去?你們這些武夫又哪裡能懂?

又過了數合,牽招漸漸的力氣不支,張遼揮刀磕開牽招長槍,騎馬跳出戰圈,嘆道:“牽將軍,城破了。”

牽招猛然勒馬回首,只見城頭歡聲雷動,赤紅一片。牽招知道那是青州軍攻上來了。馬邑完了,牽招心如死灰。

張遼道:“大勢所趨,牽將軍不降更待何時?”

牽招一臉剛硬:“寧死矣!”

身後部曲慨然高呼:“死戰!死戰!”

張遼見敵軍氣勢如虹,便讓了條道出來,牽招詫然,卻也沒多說什麼,只是一拱手,便率了部曲匆匆消失在張遼的視線中。

第一百五十二章 袁術所第三百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二百三十七章 變數頓生第二百九十一章 攻取會稽(二)第五百九十九章 受降城外第六百七十一章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第六百三十四章 兗州攻防(三)第四百七十二章 冀州攻略(十四)第八百十三章 攻敗垂成第六百七十四章第五百六十六章 關中攻略(十八)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決戰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流言驟起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州攻略(三)第五百三十九章 審榮獻城第六百四十八章 陳留出降第二百二十四章 反攻長安第一百一十四章 初逢敵軍第七百四十九章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州之亂(四)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屯界橋第六百七十一章第一百一十八章 涼州之戰(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二百六十五章 涼州事變第二百四十一章 單于說呂布第七百三十八章第六百十二 兗州戰事(二)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三百八十八章 袁劉大戰(十八)第七百二十三章 士威彥婉拒揚州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三章 縣城風波(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袁劉大戰(十三)第七百三十五章第三百四十二章 說反長沙第一百一十四章 初逢敵軍第六百九十三章第四百六十三章 冀州攻略(五)第五百零一章 兩家南圖第三百八十四章 袁劉大戰(十四)第八十四章 風雨前夜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圍馬邑(二)第七百四十一章 襲破羅縣第七百五十四章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征袁術(三)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一百五十二章 袁術所第一百零九章 築城巴丘第一百九十四章 袁本初圖謀冀州第四百一十二章 袁紹敗績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四百九十二章 冀州攻略(三十四)第八百二十九章 定風波第七百六十三章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二百七十六章 跨海東征(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高句麗人第二百零四章 青州教育第四百五十八章 高柔出馬第二百五十七章 徐州之亂(三)第四百八十八章 冀州攻略(三十)第六百二十七章 夜襲奉高第五百三十四章 烏桓政策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幹出征第六百五十九章 兗州決戰(八)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六百五十八章 兗州決(七)第三百八十三章 袁劉大戰(十三)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屯界橋第五百九十八章 野外戰場第五百四十章 鄴城之戰第二百六十章 徐州之亂(六)第一百八十八章 青州攻略(三)第七百八十三章 兵分數路第一百零三章 宛城攻略(二)第八百二十一章 江東歸附第二百八十八章 遊說郭嘉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六百八十五章 益州興兵第六十七章 路遇黃忠第一百六十二章 滎陽之戰(二)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六百零五章 草原大戰(完)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七百五十八章第三百三十九章 袁紹攻幽第三百七十八章 袁劉大戰(八)第四十一章 詣闕上書第二百三十二章 跨海東征(四)第四百四十六章 風雨幷州(二)第四百八十八章 冀州攻略(三十)第五百七十八章 討伐宋建第七百三十一章
第一百五十二章 袁術所第三百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二百三十七章 變數頓生第二百九十一章 攻取會稽(二)第五百九十九章 受降城外第六百七十一章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第六百三十四章 兗州攻防(三)第四百七十二章 冀州攻略(十四)第八百十三章 攻敗垂成第六百七十四章第五百六十六章 關中攻略(十八)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決戰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流言驟起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州攻略(三)第五百三十九章 審榮獻城第六百四十八章 陳留出降第二百二十四章 反攻長安第一百一十四章 初逢敵軍第七百四十九章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州之亂(四)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屯界橋第六百七十一章第一百一十八章 涼州之戰(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二百六十五章 涼州事變第二百四十一章 單于說呂布第七百三十八章第六百十二 兗州戰事(二)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三百八十八章 袁劉大戰(十八)第七百二十三章 士威彥婉拒揚州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三章 縣城風波(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袁劉大戰(十三)第七百三十五章第三百四十二章 說反長沙第一百一十四章 初逢敵軍第六百九十三章第四百六十三章 冀州攻略(五)第五百零一章 兩家南圖第三百八十四章 袁劉大戰(十四)第八十四章 風雨前夜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圍馬邑(二)第七百四十一章 襲破羅縣第七百五十四章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征袁術(三)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一百五十二章 袁術所第一百零九章 築城巴丘第一百九十四章 袁本初圖謀冀州第四百一十二章 袁紹敗績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發制人第四百九十二章 冀州攻略(三十四)第八百二十九章 定風波第七百六十三章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二百七十六章 跨海東征(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高句麗人第二百零四章 青州教育第四百五十八章 高柔出馬第二百五十七章 徐州之亂(三)第四百八十八章 冀州攻略(三十)第六百二十七章 夜襲奉高第五百三十四章 烏桓政策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幹出征第六百五十九章 兗州決戰(八)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橋(四)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六百五十八章 兗州決(七)第三百八十三章 袁劉大戰(十三)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屯界橋第五百九十八章 野外戰場第五百四十章 鄴城之戰第二百六十章 徐州之亂(六)第一百八十八章 青州攻略(三)第七百八十三章 兵分數路第一百零三章 宛城攻略(二)第八百二十一章 江東歸附第二百八十八章 遊說郭嘉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六百八十五章 益州興兵第六十七章 路遇黃忠第一百六十二章 滎陽之戰(二)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六百零五章 草原大戰(完)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七百五十八章第三百三十九章 袁紹攻幽第三百七十八章 袁劉大戰(八)第四十一章 詣闕上書第二百三十二章 跨海東征(四)第四百四十六章 風雨幷州(二)第四百八十八章 冀州攻略(三十)第五百七十八章 討伐宋建第七百三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