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

劉表在襄陽,左等張繡不來,右等張繡不來。卻不知道張繡已有退意矣。曹操兵屯舞陰,背託汝南,誓要奪得南陽方纔罷休。黃祖與蔡瑁則牢牢守住新野、穰縣。以斷淯水。

卻說孫堅率軍入荊南,以助張羨之勢。孫堅曾爲長沙太守,於此有威信。百姓見其來,懼其勢,紛紛棄劉表而歸附之。孫堅由是得合數萬之衆,於是遂圍漢壽。

漢壽乃荊州少見的大城,扼守荊、益之要道。歷來爲荊州刺史的治所。直到劉表單騎入荊州,這才遷牧治到襄陽。

若能攻拔漢壽,武陵郡將不戰而下,到時荊南四郡,悉歸己有矣。想法是很好,可惜在漢壽迎頭便撞上了文聘。

兵法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孫堅所率之兵,與文聘相當,既不能圍,也不能攻。孫堅試探性的進攻了數次,被文聘輕鬆擊退。

守法說一而當十。這就是文聘現在的狀態。背靠堅城,後面的物資源源不斷而來,若還能被孫堅擊破,那就真的是枉自爲將了。漢壽被文聘守得嚴嚴實實。不過,守城不是他的追求,他是奉命來平叛,而不是來守城。

漢壽外有沅水,北有羣山。孫堅精於兵法,先使人於水邊立寨以守備,防止荊州兵渡水來攻。又使人佔據北山,居高臨下,以瞰漢壽。安排得妥妥當當之後,孫堅便開始四處掃蕩。

文聘你不是要守城嗎,那你就在城裡老老實實待着吧。我自率軍在城外襲擾,看你出來不出來。

孫堅率了人,在城外四處放火燒屋,殺掠百姓。又屢屢驅使百姓前來攻城,漢壽令見了忍無可忍,來見文聘:“將軍,孫堅在外,屠戮無辜,將軍安忍坐視乎?”、

文聘道:“吾自有計較。”

漢壽令再三勸說無果,只得恨恨而去。

是夜,月隱星沉,忽然,城西遠處的密林中,火光乍起。文聘見了,撫掌笑道:“國安既來,孫堅可破也。”

卻原來文聘與劉磐一道引兵而來,兵至漢壽時,文聘乃與劉磐道:“荊南已反三郡,未知武陵太守如何,國安且與我往觀之。”長沙、零陵、桂陽已反,要是武陵太守也態度不明,那他們來漢壽便是自尋死路了。

劉磐對道:“元機累世漢臣,必不從賊也。”

此時的武陵太守是金旋,京兆人,據傳是孝武皇帝時名臣金日磾的後裔子孫。金日磾是匈奴休屠王太子,入漢已久,是以劉磐不疑。

文聘笑道:“國安且往臨沅,以安吏民之心。若孫堅來攻,你順水而下,我爲內應,合擊破之可也。”不管金旋如何,你帶着人馬往武陵郡治臨沅去轉一圈,安撫下人心也是好的。

劉磐一想也對,遂率部往臨沅去了。臨沅城,金旋聞援兵至,連忙出迎。金旋倒是沒什麼從賊的想法,只是武陵郡挨着長沙、零陵兩郡,大亂一起,郡中沸騰。聽說最南方的鐔成縣,武陵蠻又開始鬧事了。金旋在郡中,也是一個頭兩個大,派兵去救,又恐長沙來攻臨沅有失;不救,鐔成又恐陷落。如今聽了劉磐說文聘大軍已入漢壽,金旋方鬆了一口氣。

劉磐在臨沅數日,接連被城中士紳宴請。劉使君的援軍一來,他們也輕鬆了起來。最起碼,暫時身家性命是無憂了。不然戰亂一起,家宅、田地等身外之物也就不說了,大軍一過,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保住小命。

劉磐流連於酒席,每日被灌得暈暈乎乎,不過好歹他沒有忘記文聘的吩咐,這日細作來報,說孫堅已率數萬衆北上攻漢壽。

劉磐立時清醒,於是便來見太守金旋,道:“府君,孫堅已至漢壽,吾與仲業有約共擊此賊。今日便來辭行也。”

金旋執手相送:“本官便於臨沅,坐等將軍凱旋消息。”二人辭別之後,劉磐便順水而下,到了漢壽境內時,有斥候來報,說前方三十里處有孫堅水寨。劉磐便率衆將士上岸,沿河岸而行,到了西城時,便伏於林中,舉火爲號。

數日以來,不管孫堅如何誘敵,文聘只是堅守不出。孫堅大感奇怪,這晚便與長史程普等道:“文聘乃荊州大將,素以武勇著稱,如今卻守城不出,其必有詐!”孫堅雖然自負能戰,卻也沒自大到覺得自己能嚇得文聘閉城畏戰的程度。

程普和虞翻也覺得其間必有古怪,想了又想,覺得攻守之間,無非就是那麼幾招罷了。於是程普便道:“我軍只需堅守緊要之處,夜間亦多加防備,以不變應萬變,可也。”

孫堅想了想,覺得也是,自己已在沅水、北山等處設寨防備。若是外面還有伏兵,自己也必定能夠得到消息。而且己軍夜間刁斗不禁,文聘想要來偷營,也是休想。於是稍稍安心。

忽然間,便聞營外金鼓大震,不一會一個小校匆匆來報:“主公,文聘趁夜出城,來襲我營!”

孫堅與程普互望一眼,哈哈大笑,心中憂慮頓去。原來文聘是欲以驕兵之計疲己,然後趁夜襲營麼。文仲業啊文仲業,你還嫩了點。孫堅一邊想,一邊取了兜鍪披掛整齊,率衆出帳。

到了帳外,孫堅放眼望去,只見無數火龍蜿蜒而來,荊州軍吶喊呼號,齊齊而來。營前的溝壑已經被填平,鐵索已經勾住營口的柵欄,隨着荊州軍的吶喊,碗口粗細的柵欄轟然倒下。瞬間,荊州兵如黑潮般一齊涌入。

揚州兵在營中,有條不紊的四下奔走,用沙土覆滅不斷射進來的火箭。一個個隊正、校尉吆喝着,排成軍陣,進行反擊。

前營,箭矢如雨傾泄,最前方,兩軍的刀盾手們已經慘烈的搏殺成了一團。伴隨着陣陣慘叫哀嚎,人頭滾滾落地,殘肢斷臂隨着每一次的劈砍,飛灑空中。不一會兒,此地便已經伏屍累累。

又聽得一聲鼓響,只見一員大戰,率了一部騎兵而來。火光中,斗大的文字隱約可見。孫堅見了,心道此必文聘也,且看我擒之。於是亦引所部騎兵來戰。

荊、揚地處南方,境內河網縱橫,騎兵幾乎無甚用處。不過也因爲騎兵的驚人衝撞力,荊州各大將麾下,也有少量的騎兵存在,用於突陣破敵。

孫堅來戰文聘。文聘迎面擋住。孫堅此時正是壯年,文聘更是當打之時。兩人頓時便鬥作一團。兩邊親軍也沒閒着,主將大戰,他們也各自摯刃在手,往來衝鋒搏殺。

程普見了,心道若能一舉攻破文聘,漢壽唾手可得。於是遂調諸軍一道前來,攻打文聘軍。虞翻眉頭稍蹙,心中隱約感覺不妥,卻又說不上來。便放下心思,亦率軍來助戰。

第四百二十二章 劉備嫁女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將出山第二百九十一章 攻取會稽(二)第五百一十三章 再戰江夏第六百六十四章第六百二十六章 兵出魯國第五十一章 小試身手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二百八十七章 郭嘉出山第四百九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十三)第五百一十三章 再戰江夏第三百一十一章 連下二城第七百四十七章 曹洪中計第七百十八章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十二章 爲民除害(二)第八百零二章 戰爭爆發(三)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八百十五章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六百十五章 曹孟德兵圍綿竹第十九章 青州之行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戰平城第四百五十八章 高柔出馬第五百一十七章 安陸失守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校尉第一百六十二章 滎陽之戰(二)第四百零四章 平城交兵第二百三十九章 生死無二志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第六百五十四章 兗州決戰(三)第七百四十三章 長沙城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賈詡所謀第四百一十四章 劉虞病逝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亂象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儒之逝第一百四十三章 丁原之死第五百六十五章 關中攻略(十七)第四百四十四章 馬邑城破(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將出山第二百零一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二)第三百四十章 功敗垂成第二百六十七章 募民實邊第八十三章 關羽遠奔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議廢立第五百四十三章 郭圖之謀第七百六十三章第六百七十八章第五百一十四章 再戰江夏(二)第七百八十八章 援兵抵達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劉大戰(二十三)第三百九十章 袁劉大戰(二十)第七百九十五章 博望之戰(二)第五百七十章 關中攻略(二十)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九十章 黃巾亂起(四)第四十三章 酷吏陽球談談匈奴與班超第四百五十六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敗亡第七百六十二章第七十章 深入蠻部第六百七十五章第七百八十八章 援兵抵達第七百零八章 臧霸南下第七百六十七章第六百九十三章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軍情第八十一章 陳年舊事第五百五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一)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洛陽風雲(二)第五百一十一章 弄巧成拙第三百三十六章 委託終身第七百八十六章 兵圍鄧縣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決戰第八百章 戰爭爆發第二百一十章 定策遼東第五十八章 黃巾初蹤第二百二十八章 蔡邕歸來第七百六十二章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征袁術(三)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校尉第二百七十三章 關中諸事第七章 拜師盧植第八百十四章第三百二十六章 再立一軍第三百一十七章 許禇投曹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二十六章 東萊故事(6日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諸侯入洛第五百二十八章 撤離荊州(三)第六百二十七章 夜襲奉高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校尉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戰事第四百四十八章 風雨幷州(四)
第四百二十二章 劉備嫁女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將出山第二百九十一章 攻取會稽(二)第五百一十三章 再戰江夏第六百六十四章第六百二十六章 兵出魯國第五十一章 小試身手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二百八十七章 郭嘉出山第四百九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十三)第五百一十三章 再戰江夏第三百一十一章 連下二城第七百四十七章 曹洪中計第七百十八章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十二章 爲民除害(二)第八百零二章 戰爭爆發(三)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八百十五章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六百十五章 曹孟德兵圍綿竹第十九章 青州之行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戰平城第四百五十八章 高柔出馬第五百一十七章 安陸失守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校尉第一百六十二章 滎陽之戰(二)第四百零四章 平城交兵第二百三十九章 生死無二志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第六百五十四章 兗州決戰(三)第七百四十三章 長沙城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賈詡所謀第四百一十四章 劉虞病逝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亂象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儒之逝第一百四十三章 丁原之死第五百六十五章 關中攻略(十七)第四百四十四章 馬邑城破(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將出山第二百零一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二)第三百四十章 功敗垂成第二百六十七章 募民實邊第八十三章 關羽遠奔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議廢立第五百四十三章 郭圖之謀第七百六十三章第六百七十八章第五百一十四章 再戰江夏(二)第七百八十八章 援兵抵達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劉大戰(二十三)第三百九十章 袁劉大戰(二十)第七百九十五章 博望之戰(二)第五百七十章 關中攻略(二十)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九十章 黃巾亂起(四)第四十三章 酷吏陽球談談匈奴與班超第四百五十六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敗亡第七百六十二章第七十章 深入蠻部第六百七十五章第七百八十八章 援兵抵達第七百零八章 臧霸南下第七百六十七章第六百九十三章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軍情第八十一章 陳年舊事第五百五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一)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洛陽風雲(二)第五百一十一章 弄巧成拙第三百三十六章 委託終身第七百八十六章 兵圍鄧縣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決戰第八百章 戰爭爆發第二百一十章 定策遼東第五十八章 黃巾初蹤第二百二十八章 蔡邕歸來第七百六十二章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征袁術(三)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校尉第二百七十三章 關中諸事第七章 拜師盧植第八百十四章第三百二十六章 再立一軍第三百一十七章 許禇投曹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二十六章 東萊故事(6日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諸侯入洛第五百二十八章 撤離荊州(三)第六百二十七章 夜襲奉高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校尉第六百二十五章 益州戰事第四百四十八章 風雨幷州(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