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風雨幷州(十一)

聽得趙雲之言,範永心中大喜,這是要論功行賞了麼。不過他從商數十載,倒是油滑得很,心中激動萬分,嘴上卻是十足嚴謹:“些許寸功,何足掛齒,小人不敢討賞。”嘴上說着不敢討賞,卻還是強調自己有這“寸功”的。

李和卻是耿直脾氣,聽了趙雲之言,嗵的一聲就單膝跪地,抱拳行了個軍禮,道:“小將別無所求,但請將軍斬範永以祭我軍中將士在天之靈。若能得償所願,小將甘願布衣還鄉,自此做個耕作農夫。”

李和是真的痛恨範永。這狗賊,你真要投降,早點來和我商量下,說不定大家就一塊兒降了。你前面在我跟前信誓旦旦的保證,說要人給人,要物給物,竭盡全力助我守城。結果一轉身,就把我給賣了。這是要拿我和軍中將士們的項上人頭,來成全你的晉身之階啊。

範永剛纔心中還欣喜萬分,聽了李和之言,便如寒冬臘月一盆涼水從頭澆下,真真是透心涼。他悄悄擡頭一看趙雲的臉色,卻發現趙雲面無表情,他頓時跪了下來,沒由來的就鼻涕與眼淚齊飛了:“將軍饒命。”

範永演技很精湛,不過他也就只說了這四個字,便安靜的伏在地上,等待着趙雲的決斷。二個人等了半天,卻只等來了一句冷哼:“胡鬧!”然後,便聽見了沉穩有力的腳步聲逐漸遠去。

範永的心頓時沉到了谷底,再看李和時,卻看見了一個讓他永生難忘的獰笑。

趙雲正在頭疼如何不動聲色的把範永給處理了,卻沒想到,李和在旁邊便給他送上了一個神助攻。趙雲在得到張燕的來信之後,本就不喜範永這個勾結胡人的走私商,晉陽之戰後,得知範永爲了自己的前程,竟然把多年夥伴王宇和樑賓給殺了來邀功,對此的人厭惡便上升到了頂點。只是範永前腳獻城,自己後腳就翻臉殺人,滿城父老都看着呢,似乎不太好下手啊。從這一點來看,趙雲還是不夠狠辣無情。也難怪陳壽寫史的時候說徵南厚重了。

不過自己無法下手,讓李和來卻是沒問題。範永獻城,出賣李和,讓李和的麾下將士死傷無數。這二人,天生有着滔天的仇怨啊。

李和是個武將不假,但不代表他腦瓜子不靈活啊。趙雲沉吟半晌的一句胡鬧,貌似斥責,暗底裡卻是讓人回味無窮啊。於是第二日晚上,李和率了一夥人,明火執仗的衝到範永府上,把範府給圍了,並在府外命軍士大喊:“範永匹夫,獻城賣我,此仇不共戴天,今日李某爲冤死的兄弟們報仇來也!”這卻是讓那些看熱鬧的知道,自己這是來尋私仇的,與青州軍無關。

一邊讓人喊,一邊卻是率人攻打範府。範永在府中,一邊指揮家僕抵抗,一邊卻是欲哭無淚。他之前卻是萬萬想不到自己剛立下功勞便成了青州軍的棄子。範府這邊喊殺聲四起,城中大營卻寂靜無聲。趙雲與張遼、田豫就在營中,靜待他們想要的那個結果。

範永一邊反抗,一邊大呼:“派去將軍府求援的人呢,回來沒有?”

旁邊管事沮喪的回道:“主上,信使方出,便被外面的弓手一一射殺了。”

範永心中明白,但仍不肯放過哪怕一絲絲希望:“再派!”

管事嘆道:“主上,晚啦,李和攻進來了。”

範永放眼放去,只見四周火把齊舉,把這裡映得一片通亮,遠處,風中不斷傳來慘叫聲,範永臉皮抖了幾抖,他知道,那是李和的兵在屠戮自己的族人。

李和提着劍,率了一夥人衝了進來,他們的兵刃上,血仍未乾。李和走到範永跟前,目露殺機,道:“範永,你也有今天!”

範永先是沉默不言,而後又道:“李將軍,你我往日無仇,近日無怨,獻城之事,也只不過是範某意圖自保而已。將軍死傷了些將士,今日範某也死了無數家人。範某自知今日必死,但有一事以求將軍,還望將軍高擡貴手,念在我膝下只有一子,放過我獨子範毓以續我範氏香火如何?將軍若應,範某必有厚報。”

範永說的,確實是有情有理。範永若是不獻城,搞不好李和麾下死傷更嚴重。說句實話,經過剛纔的殺戮,李和心裡壓抑的情緒也得到了發泄。心情舒暢了許多。聽了範永的話,李和心裡一動,放在平時,他便立時應允了。不過此時他卻不敢。這範氏,趙將軍只怕是睜大着眼睛等着他覆滅呢,自己第一次辦差,可不能讓趙將軍不滿意。

想到這裡,李和便道:“範永,此事非我能爲,你還是認命吧!”

範永慘笑一聲,仰天長嘆道:“這都是命吶!”腦海裡,卻是閃過了王宇、樑賓等人的面容,他們在咆哮着,掙扎着,控訴着……

這時,一個小校押着範毓走了過來,李和回頭看了一眼,道:“送他們父子團聚於地下吧。”

刀光閃過,二道血泉沖天。斗大的頭顱掉落在地上,轉了好幾圈這才停了下來。範永眼睛睜得很大,死不瞑目。長刀劈下之時,也不知道他是悔是恨?

等到差不多了,青州軍纔出來善後,先是張遼出面,把李和給訓斥了一頓,然後綁了李和,當衆打了他三十軍杖,然後命所有士兵歸營,再有擅自出營爲亂者,斬!

田豫則是率了軍卒一起救火。幸好李和有分寸,而範氏別宅也大得很,周圍都沒什麼人住。所以火勢很快就被控制住了。範永和範毓,連同他們的家將部曲和旁系青壯家人,被李和帶人殺了個七七八八。只剩下些老弱婦孺,在這裡嚶嚶哀哭。

田豫也沒有可憐她們的心思。範永殺王宇、樑賓,滅他們滿門的時候,誰來可憐他們?這世道就是如此,你殺人,也要做好被人殺的準備。更何況,範永這種人,還是死了的好。

田豫安置了這些婦孺之後,連夜清點,到了第二日一早,便向趙雲去彙報去了。“將軍,大喜啊!”

趙雲哦了一聲:“喜從何來?”

田豫從懷裡摸出幾本小冊子來,獻寶似的獻上:“將軍請看!”

趙雲一看之下,不禁倒抽一口涼氣,只見冊子上記載,生鐵、鹽、絲綢、茶等等物資無算,光是生鐵就有十數萬斤。至於後面的糧食、田地等倒是小數了。

這是範家與王、樑三家的大多半積蓄,晉陽一戰,全便宜了青州軍。趙雲拍了拍小冊子,嘆道:“不是張將軍守在太行,這些奸賊只怕就跑了。”

第一百零五章 董卓之敗第五百四十六章 封王之論(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關中攻略(九)第四百零五章 平城交兵(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胡軫之死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四百五十五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四百零八章 再敗呂翔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幷州第七十章 深入蠻部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六百六十二章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屯界橋第四十三章 酷吏陽球第二百四十章 身陷匈奴營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洛陽第三百零七章 兗州說客第五百九十八章 野外戰場第五十四章 新的去向第六百八十七章 首戰黃蓋第七百四十八章第五十一章 小試身手第六百章 此處無題第三百七十五章 袁劉大戰(五)第六十八章 出手相救第五章 曉夢迷蝶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九十三章 大戰江陵(二)第六百零四章 草原大戰(四)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四百七十八章 冀州攻略(二十)第四十一章 詣闕上書第五百一十八章 好漢凌操第二百四十章 身陷匈奴營第六百七十八章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變數頓生第三百一十章 據有二郡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五百六十三章 關中攻略(十五)第四百八十四章 冀州攻略(二十六)第七百六十二章第二百零九章 朱儁設謀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第七百八十章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陽態度第一百七十章 形勢有變第四百九十四章 冀州攻略(三十六)第一百三十六章 洛陽風雲第四百五十七 風雨幷州(完)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第七百二十一章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屯界橋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荊揚水戰第六百三十三章 兗州攻防(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徐州之亂(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州攻略(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陽之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見叛亂第四百六十三章 冀州攻略(五)第七百六十八章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陵又崩(二)第八百十八章 艱難局面第四百九十章 冀州攻略(三十二)第五十九章 黃巾初蹤(二)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三百四十六章 火藥問世第一百八十八章 青州攻略(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二百九十三章 賈詡出奔第五百七十五章 關中攻略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第二百零三章 兩虎相爭(二)第七十二章 蠻王之位(二)談談匈奴與班超第五百一十五章 江夏李通第四十章 蔡邕之難(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監造水排第二百七十章 徐州之亂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五章 曉夢迷蝶第一百七十五章 諸侯入洛第六百八十五章 益州興兵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打出手第六百八十七章 首戰黃蓋第四十九章 事件起因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臨兗州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方行動第六百零七章 益州風雲(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十二)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
第一百零五章 董卓之敗第五百四十六章 封王之論(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關中攻略(九)第四百零五章 平城交兵(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胡軫之死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四百五十五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四百零八章 再敗呂翔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幷州第七十章 深入蠻部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六百六十二章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屯界橋第四十三章 酷吏陽球第二百四十章 身陷匈奴營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復洛陽第三百零七章 兗州說客第五百九十八章 野外戰場第五十四章 新的去向第六百八十七章 首戰黃蓋第七百四十八章第五十一章 小試身手第六百章 此處無題第三百七十五章 袁劉大戰(五)第六十八章 出手相救第五章 曉夢迷蝶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九十三章 大戰江陵(二)第六百零四章 草原大戰(四)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四百七十八章 冀州攻略(二十)第四十一章 詣闕上書第五百一十八章 好漢凌操第二百四十章 身陷匈奴營第六百七十八章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變數頓生第三百一十章 據有二郡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五百六十三章 關中攻略(十五)第四百八十四章 冀州攻略(二十六)第七百六十二章第二百零九章 朱儁設謀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第七百八十章第七百八十七章 襄陽態度第一百七十章 形勢有變第四百九十四章 冀州攻略(三十六)第一百三十六章 洛陽風雲第四百五十七 風雨幷州(完)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第七百二十一章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屯界橋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荊揚水戰第六百三十三章 兗州攻防(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徐州之亂(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州攻略(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陽之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見叛亂第四百六十三章 冀州攻略(五)第七百六十八章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陵又崩(二)第八百十八章 艱難局面第四百九十章 冀州攻略(三十二)第五十九章 黃巾初蹤(二)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三百四十六章 火藥問世第一百八十八章 青州攻略(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二百九十三章 賈詡出奔第五百七十五章 關中攻略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第二百零三章 兩虎相爭(二)第七十二章 蠻王之位(二)談談匈奴與班超第五百一十五章 江夏李通第四十章 蔡邕之難(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監造水排第二百七十章 徐州之亂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五章 曉夢迷蝶第一百七十五章 諸侯入洛第六百八十五章 益州興兵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打出手第六百八十七章 首戰黃蓋第四十九章 事件起因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臨兗州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方行動第六百零七章 益州風雲(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十二)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