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章

不說顧雍在家裡嗟嘆。衆臣散去之後,孫策和自己的鐵桿夥伴周瑜也在書房中思考對策。剛纔外面說了一大堆漂亮話,其實孫策也心知肚明,這些話拿出去哄那些普通吏民百姓沒問題,至於自己和大臣們,若是當真了,那就真的是搞笑了。

名義上自己還是漢臣,朝廷要收回地盤,自己有什麼辦法?劉備出兵之前,一招接一招。套路都已經安排好了。先是讓皇帝下旨調自己入朝爲官。自己在江東好好的土霸王不做,入朝幹嘛?好讓劉備任意搓圓搓扁嗎?

自己只能拒絕劉備的“一番好意”。前腳剛拒絕,後腳朝廷就下旨斥責自己有不臣之心,然後劉備的大軍就席捲而來。大軍壓境,南逃的,北渡的,絡繹不絕,市場蕭條,物價飛漲,民心向背在哪裡?

至於北軍不習水戰?劉備在北方橫掃羣雄,獨把心腹大將關羽按在徐州一動不動就是好多年,難道關羽這些年在徐州是修身養性了?

所以孫策很是焦慮,他覺得揚州的局勢已經到了非常危急的時刻了。之前那隻不過是爲了統一內部的聲音,壓制投降派罷了。於是衆人一散,他卻獨獨把周瑜給留了下來。

無他,論忠心,論能力,論意氣相投,也就周瑜能讓孫策敞開心扉暢所欲言了。孫策兩道漂亮的英眉皺成一團,眼中哪有往日的神采,只剩下了擔憂:“公瑾,劉備大軍雲集,可能破局乎?”

兵來將擋,水來土淹,老話是這樣說,確實也沒問題。但現在的情況就是如果劉備一旦順利渡過了大江,那麼揚州軍民的心理防線也就意味着被劉備攻破。再兼之劉備的大軍,妥妥的漢朝王師,那麼江東百姓會怎麼選就不用明說了吧?

揚州除了長江天險,再於關隘險阻。漢軍過了江,就是長驅進入的局面。到時軍無戰心,吏民爭先恐後的投降,孫策再能打,再用兵如神,面對這樣的形勢,又怎麼能挽天傾呢,他又不是神?

周瑜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想了想,周瑜慎重的對道:“主公,當今之策,只能集重兵駐守大江,以阻劉備南渡。而後西聯曹操,使其與我江東一道合力,以抗劉備。如此,方有破局之希望。”

無論如何,不能在曹操援軍到來之前讓劉備渡過長江,不然就算曹操舉益州之兵而來,也是迴天無力了。

只是探子回報,漢中那裡劉備也在用兵,曹操還有精力和多餘的兵力來救江東嗎?這是一個巨大的問號。

想到這裡,周瑜就是一聲長嘆,北方土地遼闊,物產豐富,之前佔據那裡的,大多數都是一羣沒遠見的豬,結果就被劉備撿了個天大的便宜。

袁紹、張燕、涼州系,大大小小的諸侯們,被劉備這些年來連皮帶骨,吞得一個不剩。於是就造成了現在的北方霸主。劉備擁有整個北方,草原上的勢力也被他橫掃一空。現在他軍力充足,兵糧足用,所以兩路用兵,想打誰就打誰。只逼得揚州和益州手忙腳亂,惶恐不安。唉。

周瑜心中又是一嘆,要是主公的基業在北方,那就好了。這個亂世,君擇臣,臣亦擇君。自己自與伯符相識定交,便認定他是值得自己追隨一生的人。誰曾想,這天下紛紛襄襄,眼看着已經四分五裂了,又突然冒出來個劉備,眼睜睜的看着他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慢慢的就把這四分五裂的天下,又給捏合在了一塊。

莫非,這漢家氣數,真個未盡乎?周瑜晃了晃腦袋,把這個一閃而過的念頭給晃了出去。別多想了,還是想着眼前如何破局吧。

www⊕ тTk án⊕ ¢○

周瑜心裡不好受,孫策心裡更難過。他這一生,雄心萬丈,英武過人。幼年在揚州長大,見到了天下亂象給百姓們帶來的諸多痛苦。那會因爲中原大亂,無數士民自北而南,避禍江東。這些避亂的人,也帶來了北方的各種消息。天子昏暗,朝廷衰弱,諸侯並起,各自爲政……

每當亂象四起的時候,這天下妖言惑衆的人就特別多。道士,和尚,巫者,各種神棍們就都跳了出來招攬信徒,紛紛叫嚷着漢家氣數將盡,新的聖人將出,改朝換代的時候到了。

劉家坐了四百年天下,也是久了點。而且看最近幾朝君王,都是昏庸闇弱之主,朝廷動盪不安,君王信寵閹宦,財政入不敷出,地方軍政混亂……這怎麼看都是亡國之象啊。

所以神棍們的言論,不但把百姓們給騙倒了,也把天下精英讀書人給忽悠了。從古至今,並不是說知識越高地位越高就智商越高的。不信看看後世那些大師們,把政府高官,商場精英,娛樂巨星等都騙得團團轉就知道了。神棍們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所以當滿天下都在宣揚着漢室將亡的時候,江東的人們深信不疑,孫策自然也深信不疑。

直到有一天,他的父親告訴他,傳國璽因緣際會落到了孫氏的手裡,孫策就更加相信了。這眼下亂世,只能由父親和自己來終結;這未來太平,只能由父親和自己來開啓。

於是,結束亂世,開啓太平,就成了孫策的奮鬥目標。他也是這麼做的。禮賢下士,廣招英傑。以自己過人的魅力和雄志,招募了無數的仁人志士來投。

可是,他們折騰來折騰去,也只不過是得了揚州、交州兩地。向北爭徐州不可得,向西爭荊州又被曹操看中了一起來搶。

孫氏四面爲敵的時候,北方的劉備卻迅速崛起。陶謙死了把徐州給他,劉虞死了把幽州給他。天子東奔也找他,袁紹被他橫掃,張燕俯首來歸。涼州諸將,草原胡虜……

有時候,孫策也不得不羨慕佩服劉備的手段與氣運。劉備自有過人之處,但孫策也認爲,劉備若不是姓劉,又怎麼有如此強盛的號召力。又怎麼會有如此多的好事落在他的頭上?

孫策想到這裡,心中就是一聲長嘆,真恨吶,恨不能早生十年!若自己多得十年時光,又怎會讓劉備一枝獨秀,坐大至斯!

第一百一十六章 涼州之戰第五百一十一章 弄巧成拙第六百八十五章 益州興兵第四百一十二章 袁紹敗績第一百一十九章 涼州大戰(四)第七十章 深入蠻部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賢北歸第三百零六章 徐州局勢第四百五十六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三百一十八章 青州才俊第三百九十一章 袁劉大戰(二十一)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七百九十七章 曹純退兵第一百五十四章 壯士典韋第五百一十一章 弄巧成拙第四百六十四章 冀州攻略(六)第一百二十章 涼州之戰(五)第七百八十三章 兵分數路第四百二十八章 竟然是他第一百零八章 涼州大亂第六百八十四章第四百七十八章 冀州攻略(二十)第三百五十七章 荊州之戰(五)第七百三十二章第二百一十一章 涼州風雲第二百五十一章 呂布攻並第七百三十五章第五十四章 新的去向第九十六章 長社之戰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亂象(二)第七百九十九章第二百八十四章 形勢突變第四百二十二章 劉備嫁女第七百八十五章 往攻新野第五百二十六章 撤離荊州第二百零一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二)第七百九十七章 曹純退兵第四百零五章 平城交兵(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委託終身第五百九十章 戰爭序幕第四百二十五章 麴義反袁第五百六十三章 關中攻略(十五)第七十七章 試行改革(二)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七百七十五章 于禁伏擊第六百五十三章 兗州決戰(二)第五百零三章 四方雲動第二百一十章 定策遼東第七百四十八章第六十六章 再度入京第五百一十二章 形勢危急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二百零三章 兩虎相爭(二)第六百零四章 草原大戰(四)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備遣使說張燕第六百八十七章 首戰黃蓋第四百六十四章 冀州攻略(六)第五百六十章 關中攻略(十二)第六百八十一章第七百四十四章第七百六十二章第二十六章 東萊故事(6日第二更)第六百九十一章第二章 縣城風波(一)第六百三十六章 兗州攻防(五)第六百二十一章 揚州異動(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打出手第五百七十章 關中攻略(二十)第六百二十四章 關羽還擊第二百五十七章 徐州之亂(三)第九十一章 黃巾亂起(五)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四百零三章 高柳城下第四百九十章 冀州攻略(三十二)第五十三章 火燒水寨第七百二十二章 夏侯淵疾奔安陸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將出山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三百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七百六十八章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八百十八章 艱難局面第八百十六章第三百零八章 孫策反袁第七百四十五章第三百七十六章 袁劉大戰(六)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戰開始(二)第五百五十六章 關中攻略(八)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二百一十三章 涼州風雲(三)第四百八十六章 冀州攻略(二十八)第四百九十三章 冀州攻略(三十五)第三十四章 洛陽滅蝗(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袁劉大戰(二十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袁劉大戰(十七)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八百十五章
第一百一十六章 涼州之戰第五百一十一章 弄巧成拙第六百八十五章 益州興兵第四百一十二章 袁紹敗績第一百一十九章 涼州大戰(四)第七十章 深入蠻部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賢北歸第三百零六章 徐州局勢第四百五十六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三百一十八章 青州才俊第三百九十一章 袁劉大戰(二十一)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七百九十七章 曹純退兵第一百五十四章 壯士典韋第五百一十一章 弄巧成拙第四百六十四章 冀州攻略(六)第一百二十章 涼州之戰(五)第七百八十三章 兵分數路第四百二十八章 竟然是他第一百零八章 涼州大亂第六百八十四章第四百七十八章 冀州攻略(二十)第三百五十七章 荊州之戰(五)第七百三十二章第二百一十一章 涼州風雲第二百五十一章 呂布攻並第七百三十五章第五十四章 新的去向第九十六章 長社之戰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亂象(二)第七百九十九章第二百八十四章 形勢突變第四百二十二章 劉備嫁女第七百八十五章 往攻新野第五百二十六章 撤離荊州第二百零一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二)第七百九十七章 曹純退兵第四百零五章 平城交兵(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委託終身第五百九十章 戰爭序幕第四百二十五章 麴義反袁第五百六十三章 關中攻略(十五)第七十七章 試行改革(二)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七百七十五章 于禁伏擊第六百五十三章 兗州決戰(二)第五百零三章 四方雲動第二百一十章 定策遼東第七百四十八章第六十六章 再度入京第五百一十二章 形勢危急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二百零三章 兩虎相爭(二)第六百零四章 草原大戰(四)第三百九十四章 劉備遣使說張燕第六百八十七章 首戰黃蓋第四百六十四章 冀州攻略(六)第五百六十章 關中攻略(十二)第六百八十一章第七百四十四章第七百六十二章第二十六章 東萊故事(6日第二更)第六百九十一章第二章 縣城風波(一)第六百三十六章 兗州攻防(五)第六百二十一章 揚州異動(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打出手第五百七十章 關中攻略(二十)第六百二十四章 關羽還擊第二百五十七章 徐州之亂(三)第九十一章 黃巾亂起(五)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四百零三章 高柳城下第四百九十章 冀州攻略(三十二)第五十三章 火燒水寨第七百二十二章 夏侯淵疾奔安陸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將出山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三百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七百六十八章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八百十八章 艱難局面第八百十六章第三百零八章 孫策反袁第七百四十五章第三百七十六章 袁劉大戰(六)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戰開始(二)第五百五十六章 關中攻略(八)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二百一十三章 涼州風雲(三)第四百八十六章 冀州攻略(二十八)第四百九十三章 冀州攻略(三十五)第三十四章 洛陽滅蝗(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袁劉大戰(二十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風雨幷州(十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袁劉大戰(十七)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八百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