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圍馬邑(二)

牽招此時名聲尚未顯露,冀州諸將張遼也只聞麴義、淳于瓊與四庭柱之名,而且張遼跟隨呂布一路顛沛,又哪裡知道這個牽招是誰。

張遼見牽招現身,便對着牽招高聲道:“牽將軍,今我王師已至,大軍圍城。高刺史提兵在外,袁顯甫獨木難支。將軍何不早早出降,以應天時乎!”

牽招在城上,聽了之後微微一笑,向着城下張遼喊道:“牽招已奉袁將軍爲主,不願做那背主之徒!降字休要再提,張將軍欲取此城,儘管來攻便是!”

張遼聽了,撥馬便回本陣。往見趙、呂二人,回稟道:“將軍,城中主將抵抗之意甚堅。吾有一計,可使吾軍白日攻城,夜間則趁機潛入城中,往尋吾族人。到時內應外合,馬邑一鼓可下也。”

趙雲與呂布互望一眼,乃道:“便依文遠之計。”

牽招既然不肯降,那也沒什麼好說的,各憑手段吧。鼓聲驟然響起,青州諸軍營門大開,一排排攻城器械被緩緩推出。牽招在城樓之上,看見漫山遍野的猙獰器械緩緩前行,不由嘆道:“早聞青州工匠天下無雙,今日一見果然不虛。”他之前派兵出城,把城池周邊的樹木砍伐一空,來不及砍伐的就放了一把火,卻是打着想讓青州軍缺少攻城器具的主意。誰曾想,青州軍中,後勤輜重營把什麼都給帶齊了。

歷代兵法大家都不太喜歡攻城,那是因爲攻城實在是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全憑將士們硬碰硬。攻城方要更加武勇,防守方要儘量不犯錯,圍繞着一個城池,你一刀來,我一劍去,這樣的戰爭,確實是有些無趣。

趙雲與呂布也覺得無趣,他們都是偏愛騎戰的將領,最喜率着滾滾鐵騎,往來馳騁衝殺。這一座城池一座城池的來攻打,着實是難爲他們了。不過軍令如山,作爲職業軍人,不能只憑自己的喜好來行事。

鼓聲隆隆聲中,發石機開始發威了,現在的操砲手,一個個都歷練出來了。把發石機推到一個微妙的位置,然後便開始裝填,隨着一聲令下,磨盤大的石頭,便淒厲的呼嘯着,疾往馬邑城池而去。

偶爾有一些砸空了,在快飛到城牆的位置時突然失去了動力,然後又呼的一聲,直接跌落到了地上,砰的一聲,砸得泥土四濺。更多的石塊,卻是砸在了城牆之上,巨大的動能,帶着石塊狠狠的撞擊在牆面之上,雖然不至於晃動,但站在上面的牽招感受着腳下傳來的震動,心中仍然是頗爲震撼。這青州軍的發石機竟然打得這麼準,這可如何是好?

還有數塊石頭,越過了城牆上空,飛入了城中。不過卻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巨大的石塊飛來時,城牆上的將士們已經完成了躲避動作,所以除了把城中的地面給砸出幾個坑來,竟然是連敵軍的一點油皮也沒有擦破。

發石機連發數輪之後,看到其他的攻城車也漸漸靠近,於是它便不再那麼頻繁的發射石彈了,以免關鍵部件過度勞損導致損壞不能用。發石機有一下沒一下的零零散散發射着石塊,一列列的弓箭兵也跟着在攻城車之後,和發石機一道站定,然後開始向馬邑城牆之上傾灑箭雨,進行壓制。好掩護後方扛着雲梯隨時準備發動的袍澤兄弟。

從一開始,牽招就知道,馬邑城小,被圍之後,只怕難有救援,在這種情況之下,軍需物資便成了一個大問題。若是部隊沒有了補充,這仗如何打下去?

從古至今打仗,其實就是打的裝備和後勤。這兩樣誰厲害,拋開政治方面的影響和指揮官的犯蠢,基本上勝利就會偏向誰。

刀槍劍戟還好說,弓箭手的箭矢補充纔是最要命的。攻城戰中一方要是沒有了遠程兵種的壓制,那簡直就是一場災難。想象一下一方在冒着箭雨進行攻城或者是防禦,嘖嘖,這畫面。

有鑑於此,牽招早早就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在城頭,堆滿了許多土袋和牛皮布匹,用來收集敵軍的箭矢。箭矢射入泥土和皮革中,甚至都不用送到鐵匠那裡去修復,拿起來便可以使用。若不是怕青州軍火攻,他甚至都有把城頭插滿稻草人的想法。

財大氣粗的青州軍,壓根就沒想過牽招還會這樣。不過就算是知道了,只怕也是無所謂吧。反正我們的箭矢多得是,隨你好了。成捆成捆的箭矢堆在車上,被推送到弓箭手身邊,直至他們臂膀脫力,進行輪換爲止。

半空中箭矢如雨,你來我往。射得不亦樂乎。在弓箭手的掩護下,後方的大軍也開始了他們的行動。雲梯車被迅速的推了出來,在彪悍的軍卒的大吼聲中,被推向了馬邑城的四面城牆,然後前端兩個堅固銳利的彎鉤便死死的鉤住了城牆。車旁,一隊弓箭手向上面射箭,一隊盾手持着大盾防護。後面的健士,倒拖了刀,便猱身而上,踏着雲梯疾步如飛向城頭衝去。

等待他們的,是城頭嚴陣以待的刀槍。建功立業的急迫心情,壓過了對死亡的恐懼。成隊成隊的人從城頭墜落,又有成隊成隊的人沿着他們的足跡,繼續前行。

攻上城頭的青州軍越來越多,但牽招仍然控制住了局面。一方面是他指揮若定,穩住了軍心不亂。一方面卻是馬邑的城牆了。馬邑城因戰爭而生,所以它城牆的內側並不是筆直的牆體,而是一個斜坡。這樣的設計,最初的目的就是爲了讓戰爭爆發時,最短的時間內,能有最多的人衝上城頭進行防禦。

有了這個好處,牽招調動起兵力來,輕鬆許多。

趙雲看了看天色,對呂布道:“奉先兄,廝殺許久,將士們恐也倦了,不如且鳴金收兵,待晚上再作計較罷。”

攻城戰,很少有從早打到晚從不歇息的,別的不說,士卒們的體力就跟不上。除非是有大軍進行輪換,或者是被攻擊的城池搖搖欲墜了。攻城也是需要控制住節奏的。不能一口氣讓將士們把體力給全部用完了。攻擊一陣之後無機可趁,便要考慮撤下來讓將士們進行休息好補充體力了。

伴隨着鳴金聲,青州軍成羣結隊的從城頭慢慢退下,而城頭的守軍也長出一口氣,並未進行追殺而是癱坐在地上,倚着城頭抓緊時間恢復體力。誰知道下一次攻城是在什麼時候呢?

馬邑被圍的時候,劉備這邊,也開始與袁紹大軍接觸了。青州大軍橫掃清河,然後在界橋這裡,停下了他們的腳步。

第五百八十三章 平定涼州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三百七十七章 袁劉大戰(七)第九十四章 大戰江陵(三)第九十章 黃巾亂起(四)第九十六章 長社之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跨海東征(五)第六百三十四章 兗州攻防(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州之亂(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青州才俊第四百三十二章 麴義來歸第五百五十一章 關中攻略(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和解關東(三)第五百四十八章 美人之計(二)第四百七十二章 冀州攻略(十四)第五百二十一章 青州應對第三百七十章 曹操退兵第三百八十章 袁劉大戰(十)第一百二十六章 冀州之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袁本初圖謀冀州第五百一十七章 安陸失守第一百三十七章 洛陽風雲(二)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儒之逝第七百五十七章第二百四十章 身陷匈奴營第七百四十五章第一百四十六章 廢立之事(二)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四百五十章 風雨幷州(六)第八百二十四章第七百四十二章 再破吳軍258徐州之亂(五)第五百五十七章 關中攻略(九)第三十二章 初拒徵辟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戰平城第七百八十八章 援兵抵達第七百五十章第五百七十五章 關中攻略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將出山第二百七十七章 跨海東征(四)第二百五十五章 徐州之亂第四百六十八章 冀州攻略(十)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四百零七章 淳于身死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八十八章 黃巾亂起(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袁術所第四百三十三章 再戰平城第七百九十二章 襄陽城破第二百六十八章 孫策周瑜第三百一十九章 吳郡陸氏第一百五十七章 遊說袁紹第七百五十四章第一百六十一章 滎陽之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涼州風雲(三)第四百零七章 淳于身死第六十七章 路遇黃忠第五百六十五章 關中攻略(十七)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州之亂(四)第三百八十七章 袁劉大戰(十七)第七百五十七章第六百二十四章 關羽還擊第一百一十八章 涼州之戰(三)第六百七十三章 陳宮出馬第二百三十七章 變數頓生第七百三十九章第一百零二章 宛城攻略(26號第一更)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三百二十七章 用人制度第六百十章 一封書信第六百零八章 曹洪雪夜下葭萌第七百四十九章第四百八十九章 冀州攻略(三十一)第二十章 東萊故事第九十六章 長社之戰第四百九十章 冀州攻略(三十二)第六百零一章 草原大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五百八十九章 備胡之策第六百六十七章 虎將許褚(二)第二百零八章 青州學院第三百七十三章 袁劉大戰(三)第七百三十七章第一百二十八章 傅燮之死第三百七十六章 袁劉大戰(六)第四百一十六章 朝廷反應第四十一章 詣闕上書第七百十二章 荊州風雲第二百七十七章 跨海東征(四)第二百四十九章 袁術野望第一百九十二章 青州攻略(八)第二百七十章 徐州之亂第六百六十三章第四百八十六章 冀州攻略(二十八)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第八百三十章 遼東往事第六百四十六章 伏兵齊出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
第五百八十三章 平定涼州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三百七十七章 袁劉大戰(七)第九十四章 大戰江陵(三)第九十章 黃巾亂起(四)第九十六章 長社之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跨海東征(五)第六百三十四章 兗州攻防(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州之亂(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青州才俊第四百三十二章 麴義來歸第五百五十一章 關中攻略(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和解關東(三)第五百四十八章 美人之計(二)第四百七十二章 冀州攻略(十四)第五百二十一章 青州應對第三百七十章 曹操退兵第三百八十章 袁劉大戰(十)第一百二十六章 冀州之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袁本初圖謀冀州第五百一十七章 安陸失守第一百三十七章 洛陽風雲(二)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儒之逝第七百五十七章第二百四十章 身陷匈奴營第七百四十五章第一百四十六章 廢立之事(二)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計第四百五十章 風雨幷州(六)第八百二十四章第七百四十二章 再破吳軍258徐州之亂(五)第五百五十七章 關中攻略(九)第三十二章 初拒徵辟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戰平城第七百八十八章 援兵抵達第七百五十章第五百七十五章 關中攻略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將出山第二百七十七章 跨海東征(四)第二百五十五章 徐州之亂第四百六十八章 冀州攻略(十)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四百零七章 淳于身死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八十八章 黃巾亂起(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袁術所第四百三十三章 再戰平城第七百九十二章 襄陽城破第二百六十八章 孫策周瑜第三百一十九章 吳郡陸氏第一百五十七章 遊說袁紹第七百五十四章第一百六十一章 滎陽之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涼州風雲(三)第四百零七章 淳于身死第六十七章 路遇黃忠第五百六十五章 關中攻略(十七)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州之亂(四)第三百八十七章 袁劉大戰(十七)第七百五十七章第六百二十四章 關羽還擊第一百一十八章 涼州之戰(三)第六百七十三章 陳宮出馬第二百三十七章 變數頓生第七百三十九章第一百零二章 宛城攻略(26號第一更)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三百二十七章 用人制度第六百十章 一封書信第六百零八章 曹洪雪夜下葭萌第七百四十九章第四百八十九章 冀州攻略(三十一)第二十章 東萊故事第九十六章 長社之戰第四百九十章 冀州攻略(三十二)第六百零一章 草原大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五百八十九章 備胡之策第六百六十七章 虎將許褚(二)第二百零八章 青州學院第三百七十三章 袁劉大戰(三)第七百三十七章第一百二十八章 傅燮之死第三百七十六章 袁劉大戰(六)第四百一十六章 朝廷反應第四十一章 詣闕上書第七百十二章 荊州風雲第二百七十七章 跨海東征(四)第二百四十九章 袁術野望第一百九十二章 青州攻略(八)第二百七十章 徐州之亂第六百六十三章第四百八十六章 冀州攻略(二十八)第一百一十二章 荀彧歸心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第八百三十章 遼東往事第六百四十六章 伏兵齊出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