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

晉陽城中的範永動着心思的時候,趙雲的大軍,也到了茲氏縣。先鋒出現在城下的時候,茲氏也做好了戰鬥的準備。

不過在絕對的實力面前,茲氏那矮小的城牆確實是無能爲力。雖然守將一直在堅持,然而在青州甲士的圍毆下,茲氏很快就宣告陷落了。

田豫把一直反抗而受傷的守將給擒了過來,送往帳中,趙雲上下打量了這敵將一番,那敵將也惡狠狠的看着趙雲。趙雲笑道:“王師已至矣,汝可願降乎?”

那敵將聞言呸了一聲,卻是一言不發。趙雲勃然變色,道:“推出去砍了!”

須臾,一顆血淋淋的首級獻了上來,自始至終,那敵將臨到斬首一聲也未吭。趙雲嘆道:“袁氏之烈臣也,可厚葬之!”

安民已畢,趙雲就帶了田豫和張遼去了羊腸倉,打開一看,卻是大失所望。裡面基本上已經是空了,剩下的,也只是一些高幹看不上的破爛。

趙雲見衆人臉上難掩失望之色,不禁笑道:“高幹出征在外,又豈會留下滿倉軍資在此?”

衆人一想也是。張遼笑道:“有了地,有了人,還怕倉儲不滿?”

衆人笑談一陣,便又入了茲氏縣城。這日,趙雲休整已畢,正欲率軍開拔,忽然,城外來了個信使,說是受管亥之命而來。趙雲知道管亥是主公劉備麾下負責情報系統的腹心之臣,聽了不敢怠慢,忙命人傳了進來。那信使進來之後,拜見了趙雲,然後雙手奉上一封信來,道:“趙將軍,某受指揮使差遣,自太行送信而來,還請趙將軍查點。”

趙雲接過信,見火封完整,然後一把挑開,取出信來仔細一閱,不由大喜,對衆將道:“國讓,文遠,羊腸倉雖空,大魚卻是在晉陽城中。真可謂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了。來來來,你們也且來看一看。”

田豫和張遼便接過信來,一看之下,都是喜笑顏開。尤其是張遼,他家本來就是馬邑大族,雖然不至於像範、王、樑等商人世家大規模走私,但暗中也沒少乾沒本錢的買賣。自幼耳濡目染之下的張遼,一見信中所言,便立馬斷定信中所言非虛了。

於是張遼便立馬向趙雲道:“將軍,事不宜遲,我等須速圍了晉陽城,以免生變。”

趙雲笑道:“自當如此。”於是遂令張遼爲先導,自己爲中軍,田豫爲合後,三軍齊動,一路自茲氏往奔晉陽去了。

那信卻是張燕寫的。聞報趙雲一路連戰連捷,勢如破竹,直打到了茲氏,張燕心中羨慕不已,於是忙把晉陽城中的形勢詳細說給趙雲聽。並告訴趙雲,他受命襲擾幷州,本來兵出太行了,但晉陽城中的諸位走私商們卻又找上了門,二話不說就用錢砸人,想買條路出塞。他估計晉陽城中有鬼,所以一直在收錢,卻拖延着不辦事。順便派兵把太行山道堵了個結結實實,現在只要趙將軍你把晉陽城一圍,估計城中的那些走私商們便插翅難逃了。

走私商,在邊塞的將領,對這個名詞一點兒也不陌生。他們對走私商既痛恨又依賴。痛恨走私商給自己的敵人帶去了物資,壯大了敵人。有時候卻又不得不依賴走私商們帶回來的情報消息。更有甚者,在朝廷欠餉時,那些膽大包天的邊將們便索性與走私商們坑壑一氣同流合污了。

所以走私商被朝廷屢禁不絕,也是有着很複雜的原因的。

趙雲同樣對走私商不陌生,他在幽州從軍時,就經常隨公孫瓚去搶走私商。公孫瓚恨胡入骨,他連幽州牧劉虞親自下令開放的椎場胡商都敢搶,更何況不敢浮出水面的走私商了。在走私商人的眼中,幽州公孫瓚那可是一個比馬匪盜寇更讓人害怕的名字。好歹打劫的還知道涸澤而漁的道理,只要不反抗,收點錢財也就打發了。可要是落到公孫瓚手裡,那纔是完了,人家錢貨都要,人也要殺光。一點道理都不講。真是要命。所以前幾年公孫瓚一死,幽並兩州的走私商們,那可都是長出了一口氣,要是這會有鞭炮,只怕都會放鞭炮來表示祝賀了。

這邊趙雲與張燕同時盯住了晉陽城的同時,這邊呂布也進入了西河郡,快到美稷縣了。

美稷,南匈奴王庭所在,大漢帝國使匈奴中郎將的治所。呂布對這裡並不陌生,畢竟美稷再一上去,就到了五原郡,那裡是呂布的老家。

現在的南匈奴,是當年的南匈奴再一次分裂後留下來的。這話說着有點繞。具體情況是這樣的。西漢時,匈奴呼韓邪單于和兄長郅支單于相爭,結果呼韓邪輸了就來投降漢朝,這是匈奴第一次分裂爲南北匈奴。漢朝收了個小弟,當然要拿出帶頭大哥的風範來,於是對南匈奴呼韓邪單于說你放心看我給你報仇。於是出兵遠征,打得在西域不可一世的郅支單于落淚西遷。沒有了仇人,呼韓邪惦記着漠北的草原,於是便離開了漢朝的懷抱,又去了草原。

結果好日子沒過上多久,匈奴人又開始自相殘殺了。這次,呼韓邪單于的孫子日逐王又沒能幹得過別人,只好學爺爺的舉動,依樣畫葫蘆率部投降了漢朝。這真是龍生龍,鳳生鳳啊。爺爺慫孫子也慫。

南匈奴這次一來,就鐵了心留了下來沒走了。漢朝給這幾十萬人劃了一塊大地盤讓他們休養生息,並派兵馬,設立使匈奴中郎將保護他們,每年給糧食、絹帛等若干。南匈奴也給力,幫着漢朝一起對付北匈奴,永元元年,大將竇憲、耿秉帶着漢軍和南匈奴一道合兵,大敗北匈奴,勒石燕然而還。從此北匈奴就此銷聲匿跡了。

南匈奴也在西河安居樂業一直到如今。百來年潛移默化,南匈奴漸漸開始融入漢人當中了。前任單于於夫羅的位置被搶了,他竟然不是第一時間搶回來,而是選擇去找皇帝告狀。可見南匈奴已經是完全把自己當做漢人的附屬和臣民了。可惜這些年天下大亂,政治昏暗,沒人顧得上南匈奴,散養了好些年的南匈奴,脖子上的繩套稍微一鬆開,如今又要撒野了。

第六百零一章 草原大戰第二百一十二章 涼州風雲(二)第七百八十五章 往攻新野第四百章 白登之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關中攻略(十六)第三百八十九章 袁劉大戰(十九)第二百一十七章 涼州風雲(七)第三十一章 退婚之事(完)第八百二十七章 中南半島第一百四十一章 董卓入京第五十八章 黃巾初蹤第二百五十章 劉協心事第二百三十一章 跨海東征(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戰平城(三)第六百九十九章 穎川戰役第五百零四章 四方雲動(二)第七百四十四章第五百三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二百四十一章 單于說呂布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幹出征第一百九十六章 青州屯田忙(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冀州攻略(五)第二十章 東萊故事第六百十六章 濟北王求助張飛第二百一十四章 涼州風雲(四)第六百零七章 益州風雲(二)第八百二十八章 中南半島(二)第五百一十章 四將攻宛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劉大戰(四)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二百三十二章 跨海東征(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袁術敗亡(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天下亂象(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拜訪鄭玄第二十一章 東萊故事(2)第三百七十章 曹操退兵第八百十三章 攻敗垂成第八百十四章第六十五章 廣陽大疫第八百十九章 意外變故第六百十七章 河西四郡第二百六十五章 涼州事變第二百八十七章 郭嘉出山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中呂布第三百二十七章 用人制度第八百二十八章 中南半島(二)第七百四十九章第四百八十五章 冀州攻略(二十七)第六百四十一章 諸國來獻第一百五十九章 遼東公孫第六百零五章 草原大戰(完)第五百三十九章 審榮獻城第六百九十五章第五百五十七章 關中攻略(九)第二百四十七章 袁術攻兗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幷州(九)第二百二十八章 蔡邕歸來第五百零一章 兩家南圖第六十七章 路遇黃忠第四百二十二章 劉備嫁女第二百八十七章 郭嘉出山第六百二十八章 侵掠如火第七十章 深入蠻部第二百三十二章 跨海東征(四)第七百十一章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一百零五章 董卓之敗第四百二十八章 竟然是他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燒高柳(完)第一百一十八章 涼州之戰(三)第六百六十五章第七百二十一章第一百八十一章 董卓反應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屯界橋第四百三十三章 再戰平城第四百六十五章 冀州攻略(七)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四百五十章 風雨幷州(六)第四百八十五章 冀州攻略(二十七)第三百零四章 袁術稱帝(二)第二百七十章 徐州之亂第五章 曉夢迷蝶第十八章 涿縣初見(二)第三十九章 蔡邕之難第五百零四章 四方雲動(二)第十七章 涿縣初見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八十六章 風雨前夜(三)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圍馬邑(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冀州之事第六百七十七章第七百九十章 進逼襄陽談談匈奴與班超第五百一十四章 再戰江夏(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再立一軍
第六百零一章 草原大戰第二百一十二章 涼州風雲(二)第七百八十五章 往攻新野第四百章 白登之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關中攻略(十六)第三百八十九章 袁劉大戰(十九)第二百一十七章 涼州風雲(七)第三十一章 退婚之事(完)第八百二十七章 中南半島第一百四十一章 董卓入京第五十八章 黃巾初蹤第二百五十章 劉協心事第二百三十一章 跨海東征(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戰平城(三)第六百九十九章 穎川戰役第五百零四章 四方雲動(二)第七百四十四章第五百三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二百四十一章 單于說呂布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幹出征第一百九十六章 青州屯田忙(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冀州攻略(五)第二十章 東萊故事第六百十六章 濟北王求助張飛第二百一十四章 涼州風雲(四)第六百零七章 益州風雲(二)第八百二十八章 中南半島(二)第五百一十章 四將攻宛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劉大戰(四)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二百三十二章 跨海東征(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袁術敗亡(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天下亂象(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拜訪鄭玄第二十一章 東萊故事(2)第三百七十章 曹操退兵第八百十三章 攻敗垂成第八百十四章第六十五章 廣陽大疫第八百十九章 意外變故第六百十七章 河西四郡第二百六十五章 涼州事變第二百八十七章 郭嘉出山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中呂布第三百二十七章 用人制度第八百二十八章 中南半島(二)第七百四十九章第四百八十五章 冀州攻略(二十七)第六百四十一章 諸國來獻第一百五十九章 遼東公孫第六百零五章 草原大戰(完)第五百三十九章 審榮獻城第六百九十五章第五百五十七章 關中攻略(九)第二百四十七章 袁術攻兗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幷州(九)第二百二十八章 蔡邕歸來第五百零一章 兩家南圖第六十七章 路遇黃忠第四百二十二章 劉備嫁女第二百八十七章 郭嘉出山第六百二十八章 侵掠如火第七十章 深入蠻部第二百三十二章 跨海東征(四)第七百十一章第三百二十八章 山陵又崩第一百零五章 董卓之敗第四百二十八章 竟然是他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燒高柳(完)第一百一十八章 涼州之戰(三)第六百六十五章第七百二十一章第一百八十一章 董卓反應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屯界橋第四百三十三章 再戰平城第四百六十五章 冀州攻略(七)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四百五十章 風雨幷州(六)第四百八十五章 冀州攻略(二十七)第三百零四章 袁術稱帝(二)第二百七十章 徐州之亂第五章 曉夢迷蝶第十八章 涿縣初見(二)第三十九章 蔡邕之難第五百零四章 四方雲動(二)第十七章 涿縣初見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八十六章 風雨前夜(三)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圍馬邑(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冀州之事第六百七十七章第七百九十章 進逼襄陽談談匈奴與班超第五百一十四章 再戰江夏(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再立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