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

讓樓蘭城繁榮的是孔雀河,而使得扦泥城建起的,則是車爾臣河,它們可以說是孕育了羅布泊的“父親”和“母親”。

車爾臣河這年頭被稱之爲“阿耨(nòu)達水”,他發源於崑崙山、阿爾金山的皚皚雪山,衝下高原,向塔里木盆地流淌。

它的上游地區因爲山區降水少,河流徑流量不大,河牀附近有鹽殼,周邊高度荒漠化,只適合放牧,所以只有小宛這個人口千餘的小行國靠養山羊養活自己。

但在下游的且末、扦泥地區,土壤質量更好些,又因爲數條河流匯集成幾個湖泊,形成了一片廣袤的綠洲。時值盛夏,蘆葦、紅柳、胡楊、芨芨草鬱鬱蔥蔥,水鳥和牲畜在周邊繁衍,也爲農業打下了基礎。

除了樓蘭人分散在河流兩岸的小塊田地外,在扦泥城東的平地上,今年又新開墾了一大片土地,足有五六百畝之廣,防沙的林帶已經種下,打麥場、引水的溝渠和澇壩樣樣不少。

旁邊則建起了一座大的塢院,大小和裡面的佈置與懸泉置差不多,只是多了陶窯、畜圈,這兒既是屯田卒的住所,也是堡壘、驛站。

這是任弘帶着五十名士卒,在扦泥城民衆幫助下建起的。

這日清晨,任弘舒展着身體剛出門,本以爲自己算早了,旋即就看到田官“宋力田”蹲在田地邊。

因爲常年在地裡彎着腰,宋力田身子有些佝僂,也不戴巾幘,就扎着一個扁髻,插着木簪,一頭黑髮裡已夾了幾根白絲,總是穿着一件短打,腰上插着把鐮刀,絝腿捋得高高的,腿上的汗毛卻不見有多少。

任弘乃是侍郎、扦泥司馬,麾下吏士都要唯他命令是從,但任弘也有怕的是,就是這位宋力田了。

宋力田乃是敦煌郡派來協助任弘屯田的農官,初來乍到時,任弘還想賣弄一下後世知識,指點一下這老農官漚肥堆肥什麼的。想必定能讓他驚呼不已,納首便拜,畢竟就任弘在敦煌所見,百姓種田多用新鮮糞便,還以爲這技術尚未發明呢。

結果,宋力田像是看傻子一樣看着任弘,薄薄的嘴脣毫不留情:

“任侍郎,你覺得,老伕力田這麼多年,連熟糞生糞都分不清?”

任弘大汗,看來漢朝不同地區農業科技水平,層次不齊啊,這下可尷尬了。

他之後便不再多言,農業啊,是這個世界上最需要耐心,最急不得的事。

且很多時候,經驗勝於理論。有文化的大學生,也不一定比不識字的老農更懂地裡的莊稼啊。

更何況,這位宋力田是有學問,他年輕時,據說在搜粟都尉趙過手下做過事!又在張掖居延擔任力田的官職,是正統農官出身。

只是後來因爲犯了法,被奪去職位,發配敦煌,在玉門都尉府下從事,如今漢朝要在西域重新屯田,便將宋力田打發過來了。

宋力田整日陰着臉,很少有句好話,又好酒,常喝得醉醺醺的,但醉歸醉,在農事上,卻從來沒拉垮過。

此刻他便捏着芝麻莢對任弘說道:“最遲半月,這胡麻就要熟透了。”

這宋力田確實有兩把刷子,不但剛來就安排人挖了糞池,將人畜糞便集中起來堆熟糞,更知道生地裡種芝麻可得奇效。

“荒地先種胡麻,可令草根敗爛,一年不出雜草。這點也不必任侍郎教我,搜粟校尉早就知道了,他說過,胡麻之於草木,若錫之於五金,性相制也。”

胡麻生長週期很短,隨着開花一節比一節高,三四個月後,果莢成熟後就會自動爆開,露出裡面香香的胡麻籽。

今年接下來的農活,宋力田都安排好了,在沙地上划着田地片區對任弘道:

“等入秋前後,便種宿麥,等到來年開春,粟和糜子也要種一些。種子要用當地的,若以敦煌麥種播下,恐怕不服水土。”

小麥是樓蘭的主要作物,但也雜種粟、糜子等穀物,任弘見過樓蘭人除了胡餅,還吃磨碎後的烤制的粟米餅、烹煮的糜子粥。

但在樓蘭人的語言裡,除了小麥外,其他農作物一概被籠統稱之爲“穀物”,可見麥子地位是獨一無二的。

宋力田喝了口酒,站起來指着廣袤連成一片的田地,彷彿這是任他揮灑的畫卷:

“地平而大,正適合使大器,以牛耕,用趙都尉的代田法!”

代田法,這是漢武帝晚年,由搜粟都尉趙過發明的,當時漢朝連年對外發動遠征,漢武帝又大興土木,馭民太過,以至於關東出現了大量流民,盜賊四起,許多編戶齊民被重役逼得活不下去,拋棄田地逃入山林,這纔有了“戶口減半”。

後來漢武帝下了輪臺詔,幡然醒悟,決定好好搞農業,解決天下生計問題。但人當然沒死一半,土地卻拋荒了許多,傳統的小農平翻低畦成效慢,於是趙過便爲國營農場的大規模耕殖,量身打造了“代田法”!

此法細節不必細述,反正結果是好的,產量竟能增產一石!而且還節約了人工,正所謂“用力少而得谷多”。

漢朝的農官系統比秦更成熟,搜粟都尉找到了增產的妙方後,便令關中的三老、力田和裡父老學習先進經驗,同時在朝廷主持下,向地廣人稀的邊郡推廣——那兒多是官營的屯戍田。

大漢朝之所以能只花了短短十年,便從武帝末年的荒廢緩過來,代田法是有大功勞的!所以趙過被後世稱之爲”漢代袁隆平“,是實至名歸。

當然趙過功績不止這一項,他的創造裡,還有播種的耬車,改進的犁鏵,以及二牛擡槓。

從這時候起,便有了擡槓這個詞。

都是能沿用兩千年而不落伍的好東西,經得住時間考驗。

任弘是越聽越敬佩,但也問了宋力田一個問題:“宋力田做過農官,可聽說過一個叫汜勝之的人?”

……

“汜勝之?”

宋力田搖頭,他從未聽過這名。

“應該也是這年代的人啊,且也是農官。”任弘暗暗嘀咕,或許是還年輕,不知名?

雖然趙過十分偉大,但代田法,畢竟更適合國營農場屯田的大規模作業,朝廷鐵官爲代田法鑄造的大器,比如裝有犁鐴的大型鐵犁,小農在自家小片田地裡用起來不太方便。

且在任弘看來,代田法仍不夠完美,不夠精耕細作。

若要讓漢朝的主力小農家庭戶戶增產,還是要指望寫了中國第一本農書的汜勝之啊。

正是趙過、汜勝之這一前一後兩位農業大師,引導了漢朝的農業革命,讓中原人口直飈到六千萬!

這可是在長江以南基本沒怎麼開發的情況下,簡直恐怖。

任弘料定,汜勝之就是與自己同時代的人,但尚未嶄露頭角。

遠水解不了近渴,能否讓扦泥屯田一年內實現自給自足,兩年內能供應過往使團、兵士,就看宋力田的了,任弘頂多提出一點諸如……將直轅犁改造成曲轅犁的意見。

中午吃飯時,任弘和宋力田說了一件事。

“宋力田,我近日來見到,樓蘭人所用農具皆十分古舊,竟還在用木耜(sì)耕地,不知犁田爲何物,更別說牛耕了。”

“待到秋後種宿麥時,吾等若有閒暇,大可將用不完的鐵犁借與鄯善王,再將二牛擡槓、積肥等法傳授與他們,如此則用力少而得谷多。”

只要不在農事上不懂裝懂外行指導內行,宋力田在大事上還是聽任弘的,他沒啥意見。

但做翻譯的盧九舌就有些不解了,舉起手來。

這是任弘給他們定的規矩,有話說要一個個舉手,不要七嘴八舌。

“任君,高價借出鐵犁倒是可行,但我不明白,爲何要將其餘農事技藝白白教給樓蘭人?肥了他們,於吾等又無好處。”

“誰說沒好處?目光要放長遠些。”

任弘跟他們講了道理。

“傅公雖令我與奚充國在樓蘭屯田,但吾等短期內能自給自足就不錯了,大軍使團往來,根本供應不及。若從敦煌運糧?隔着白龍堆根本不可能,發十石糧,人吃馬嚼,抵達時恐怕只剩下一石。”

“所以兩年之內,漢軍所食,依然要靠鄯善國提供。”

“南道諸國過去難以供應漢使,不過百多人過路,便多有怨言,只因綠洲城郭土地少,所種糧食畝產也少,只勉強夠自己吃。若能教其中原力田之法,讓麥、粟產量增加,纔有多餘供應漢軍啊。”

樓蘭鄯善是漢朝重返西域的第一站,是橋頭堡,只有將這裡經營好了,糧食有富餘,纔有繼續向外拓展的可能。

所以任弘認爲,大可將樓蘭鄯善視爲漢之郡縣,將中原已有的先進農業技術推廣開來,這東西自然傳播極其緩慢,不主動提倡的話,牛耕再過個五百年也傳不到。

當然,他也有自己的原則:

第一,養蠶絲綢、炒鋼鑄造等漢朝核心技術必須嚴格控制,絕對不能出玉門關!

第二,千萬別爲了逞一時之快,裝一時之逼,爲了用正常途經也能解決的小麻煩,而在西域亂搞發明!

西域是諸多文明的十字路口,比如扦泥東邊的米蘭古城,後世在那發現了北印度的文字、波斯的錢幣、希臘的天使、犍陀羅的佛像、甚至是羅馬風格的布匹。

你鼓搗出的新東西,或許不會受中原待見,卻可能西流,從而對世界歷史產生劇烈影響!

苦得年年壓針線,卻給人做嫁衣。到時候東方不亮西方亮,那纔是真正的大麻煩。

當然嘴上,任弘是不可能這麼說的。

他大義凜然地說道:

“匈奴禽獸胡虜也,貪心不足,只知道對樓蘭勒索和奴役,要他們年年繳納牛馬糧食。”

“但大漢,卻是禮儀之邦,給鄯善帶來和平與秩序,日後還有豐饒的糧倉和繁榮的商路。”

“吾等屯田士,和匈奴僮僕校尉不一樣,不是破壞者。”

“而是建設者!”

一席話,既有大道理也有實利,說服了盧九舌等吏士。

任弘打算,等明日,鄯善王的即位典禮時,便要在宴饗上宣佈漢朝對鄯善的技術援助,對鄯善的貴庶百姓,將這一席話再說一遍。

大漢重返西域,他們這些深入異域的吏士,不僅要屯好田,還要做大漢和平政策的宣傳隊,先進文明的播種機!

但就在這時,外面卻有鄯善國的譯長匆匆跑來,向他稟報:

“任侍郎,出大事了。”

譯長焦急下拜:“還請你快去,勸勸鄯善王罷!”

……

PS:第二章在晚上。

《洛陽伽藍記》記樓蘭、且末一帶:“城中居民可有百家,土地無雨,決水種麥,不知用牛,耒耜而田。”

第489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78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279章 孤臣孽子第234章 刁民第257章 奴隸第257章 奴隸第362章 盜墓筆記第467章 昏第226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四卷完)第224章 長安多偷兒第81章 精漢第18章 弱冠系虜請長纓!第431章 大漢明月第400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22章 破虜燧第310章 烏孫歸去不稱王第171章 和尚摸得我摸不得?第458章 霍氏孤兒第313章 爲善除惡,唯光明故第64章 心向大漢第19章 古代鍵盤俠第299章 性質極其惡劣第351章 挽尊第236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21章 等待第110章 挾泰山以超北海第65章 一個人的戰鬥第86章 我們不去佔領第178章 人生如朝露第487章 駱駝礨峞垂玄熊第530章 太白第19章 古代鍵盤俠第385章 從此葡萄入漢家第308章 背叛第122章 狐(2000月票加更)第510章 五年後第575章 漢闕(大結局)第38章 不貴第376章 《都護王問經》第445章 我把你當兄弟第566章 爲往聖繼絕學第140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63章 羅布泊之春第293章 我本漢家女第407章 批評與自我批評第189章 石頭第73章 書生亦有志第31章 坐當死第327章 短小第108章 東方未明第118章 多米諾骨牌第7章 看我找到了什麼第10章 七月己卯第372章 小長安第501章 食盡鳥投林第320章 日落第115章 一夜徵人盡望鄉第520章 權變第106章 鐵甲依然在第430章 天問第290章 少年錦帶佩吳鉤第556章 不裝了第307章 正議滅烏孫第328章 太后稱制第519章 百花齊放第185章 惠此中國第447章 遙見飛塵入建章第395章 關白第327章 短小第231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247章 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第14章 富貴險中求第208章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第10章 七月己卯第92章 知敵之情者也第113章 時窮節乃現第392章 自幹漢第271章 對弈第412章 江西老表第64章 心向大漢第361章 國家養豬百年第82章 長安連空氣都是香甜的第25章 胡馬欲南飲第452章 黃巾軍第278章 演員請就位第253章 請自重第130章 你我皆凡人第186章 乘桴浮於海第90章 五推五返第438章 在綿綿的山脈裡(第七卷完)第234章 刁民第417章 不入虎穴第181章 殺豬第41章 披甲第563章 文明第277章 劉賀第458章 霍氏孤兒第127章 金戈鐵馬第201章 年味第68章 生與死的樓蘭
第489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78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279章 孤臣孽子第234章 刁民第257章 奴隸第257章 奴隸第362章 盜墓筆記第467章 昏第226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四卷完)第224章 長安多偷兒第81章 精漢第18章 弱冠系虜請長纓!第431章 大漢明月第400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22章 破虜燧第310章 烏孫歸去不稱王第171章 和尚摸得我摸不得?第458章 霍氏孤兒第313章 爲善除惡,唯光明故第64章 心向大漢第19章 古代鍵盤俠第299章 性質極其惡劣第351章 挽尊第236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21章 等待第110章 挾泰山以超北海第65章 一個人的戰鬥第86章 我們不去佔領第178章 人生如朝露第487章 駱駝礨峞垂玄熊第530章 太白第19章 古代鍵盤俠第385章 從此葡萄入漢家第308章 背叛第122章 狐(2000月票加更)第510章 五年後第575章 漢闕(大結局)第38章 不貴第376章 《都護王問經》第445章 我把你當兄弟第566章 爲往聖繼絕學第140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63章 羅布泊之春第293章 我本漢家女第407章 批評與自我批評第189章 石頭第73章 書生亦有志第31章 坐當死第327章 短小第108章 東方未明第118章 多米諾骨牌第7章 看我找到了什麼第10章 七月己卯第372章 小長安第501章 食盡鳥投林第320章 日落第115章 一夜徵人盡望鄉第520章 權變第106章 鐵甲依然在第430章 天問第290章 少年錦帶佩吳鉤第556章 不裝了第307章 正議滅烏孫第328章 太后稱制第519章 百花齊放第185章 惠此中國第447章 遙見飛塵入建章第395章 關白第327章 短小第231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247章 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第14章 富貴險中求第208章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第10章 七月己卯第92章 知敵之情者也第113章 時窮節乃現第392章 自幹漢第271章 對弈第412章 江西老表第64章 心向大漢第361章 國家養豬百年第82章 長安連空氣都是香甜的第25章 胡馬欲南飲第452章 黃巾軍第278章 演員請就位第253章 請自重第130章 你我皆凡人第186章 乘桴浮於海第90章 五推五返第438章 在綿綿的山脈裡(第七卷完)第234章 刁民第417章 不入虎穴第181章 殺豬第41章 披甲第563章 文明第277章 劉賀第458章 霍氏孤兒第127章 金戈鐵馬第201章 年味第68章 生與死的樓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