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朕要親征爲耿公復仇!

第二日一早,李少游上門向劉承祐告別,被劉承祐叫着密談了片刻,方纔悠悠然地回晉陽去復旨。

“虧了啊,虧了啊!”馬車緩緩北行,坐在車駕內,嗅着空氣中漂浮着的淡淡花香,嘴裡不斷地念叨着。

背靠着車廂,身體隨着馬車的行進不斷晃動着,李少遊腦中回想起臨別前劉承祐給他的任務。回晉陽後,準備一份重禮,代表劉承祐,去拜訪一下蘇逢吉......

話雖沒說透,但以李少遊的聰明,聯想到晉陽朝堂的局勢,好不費勁兒地便領會到了劉承祐的“深意”。唯一讓他有點無奈的是,禮物方面,劉承祐竟然一點表示也沒有。

腦中浮現出劉承祐那張平淡得理所當然的臉,李少遊有點無奈。不過嘴裡雖然感慨,臉上卻分明帶着笑意。劉二郎,顯然是將他這表兄當作心腹之臣來看待的。

“郎君,您在說什麼,在二皇子那裡吃虧了?”聽到了李少遊的嘀咕,倚靠在他身邊,一名姿容靚麗的美嬌娘,好奇地問道。

這是李少遊的一名寵妾,新納不久,十分地喜愛,哪怕此次前來傳詔,也帶在身邊褻玩。

聽着美人嬌媚的聲音,李少遊轉過腦袋,目光平和地打量着她,旋即目光一冽,冷冷地呵斥道:“不該你知道的,不要打聽!”

男人的突然翻臉讓美人措手不及,嚇到了,下意識低下頭,慌張地連道兩聲“是”。

見美人受精的嬌憐模樣,李少遊隨手捏起其下巴,在她嬌嫩臉蛋上捏了捏,臉上綻放開一抹笑容:“這一回,我還真是吃虧了,不過我樂意......”

......

劉承祐這邊,送走了李少遊後,便命人將慕容延釗與韓通請來。

“殿下,不知殿下喚末將二人,有何吩咐?”堂上,慕容延釗與韓通對視了眼,瞧向劉承祐問道。

劉承祐也不囉嗦,直接吩咐道:“晉州那邊出問題了,建雄軍節度副使駱從朗囚禁了我朝使者,有意背反侍賊。晉陽決定派軍討伐,攻滅不臣,拿下晉州,以衛河東!詔令孤出兵,孤欲讓你們二人率兵西進!”

晉州在潞州西面兩百來裡,從地圖上就可以看出,自拿下潞州後,河東核心地域防區的缺口,就只剩下晉州這塊地盤了。

“遵令!”韓通很是乾脆地應命。

慕容延釗則多想了想,問道:“殿下,我軍路遙,朝廷爲何不從更近的隰州與沁州派軍,反而要捨近求遠?”

“隰、沁兩州離得雖近,但兵力薄弱,自守尚有不足,何論出擊。算下來,還真只有我們更適合!”劉承祐淡淡地解釋了句。

“此番就出動第四軍與騎兵都吧!”

“我們這一千多步騎?”韓通脫口而發問。

劉承祐卻看向慕容延釗:“延釗兄,還有問題嗎?”

慕容延釗想了想,“啪”得一聲抱拳:“末將遵令!”

經過潞、澤兩州的補充,龍棲各軍都有所擴充,而慕容延釗所統率的第四軍,也終於擺脫了“先天不足”,編制得以補充。

說着,劉承祐又給二人講解了一番晉州那邊的情況。

晉州的情況,並不算複雜,與潞州相類。原本晉州留後劉在明也去東京開封覲見耶律德光了,留下副使駱從朗權晉州軍事。劉知遠當初稱帝后,便派使者張晏洪、辛處明前往晉州,告諭登極,招順晉州文武。

只可惜,效果似乎不是很好,駱從郎態度曖昧,或許是對契丹人的強大抱有期待,又或者只是單純地貪戀權力不欲臣服,在劉承祐與耿崇美扳手腕的時候,將張、辛兩名使者囚禁了。

晉州如今的局勢,對比於半月前的潞州,或許更緊張些,但也嚴峻不到哪裡去。劉承祐派慕容延釗去,算是給他一次獨立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對慕容延釗,劉承祐還是有些信心的。

......

三月的東京,氣氛似乎更加壓抑了。

分掠都畿的契丹各路軍隊,終於慢慢地聚攏而來,看得出來,契丹軍隊“收穫匪淺”,上至將帥,下至小卒,就沒有空囊的。

金銀財器、絲綢錦帛、糧食牲畜......各類財貨,在契丹人的軍營中堆積如山。一時間,東京幾乎將整個中原的財富都集中於此。

同時,在耶律德光的詔旨下,已經有好幾批隊伍,押送着財貨北去了。

汴宮之中,耶律德光還是老樣子,享受着他的勝利果實。晉室後宮的美人,受他寵幸的還不足十一,他還在努力中。

中原各州傳來“噩訊”再不能對耶律德光造成什麼影響,於他而言,只要河北地區還穩當,暫時都是可以接受的。

事實上,雖然同樣有騷亂動盪,但比起已如熱油躁動的中原來,河北地區的局勢,確實要穩定得多。

近來,耶律德光的心情還算不錯。澶州的那幹“亂民”,在遼軍主力出動之後,被迅速地撲滅了,“賊首”王瓊被殺。渡頭雖然被毀壞,下面也開始在大河上搜羅船隻,準備在西面滑州的白馬渡重新搭設浮橋。

同時,分散的遼軍重新聚集起,給他的安全感足了些。北撤的行動,也進行得十分順利,大量的財貨已然裝車,汴宮中的財富也打包了一大半了。

原本威脅巨大的晉兵降卒,也被他拆分,一部分交給杜重威,帶去鄴城了。剩下的,也打散,用以押送財貨、軍械、牲畜,幹苦力活。(這是個蠢招,這些晉兵降卒中,有的殺了契丹監軍吞了物資,有的乾脆獻給河東以作晉身之資......)

事實上,在汴宮之中,耶律德光已沒有此前得意之時的那般“荒淫”,這段時間,他還算“收心”。

“陛下。”僕射張礪拿着一份奏本,前來拜見。

張礪也是契丹的老漢臣了,跟隨兩代契丹帝王,對其,耶律德光還算客氣,擺手道:“賜座。”

但張礪顯然連坐下的心情都沒了,臉上根本不掩飾顧慮,神情凝重地對耶律德光道:“河陽崔廷勳來報,耿崇美所率燕兵,全軍覆沒了......”

“哦,朕知道了。”耶律德光先是隨意應了聲,旋即反應過來,形容驚變:“你說什麼?怎麼可能?”

張礪擦了擦額頭不一定存在的汗水,將奏本遞給耶律德光:“這是崔廷勳上報的細節,陛下您請過目......”

陰沉着一張臉,耶律德光看了一遍,直接怒了。

很快,耶律德光便召集一干胡漢大臣於崇元殿議事,以近乎咆哮的方式表達着他的憤怒,不顧臣下勸阻:“朕要親提大軍北上,破潞州,踏平河東,替耿公復仇!”

然而,口號雖然喊得響亮,接下來卻沒有一點落在實處的。除了命河東周邊的遼國下屬州縣勢力,加強對河東防禦之外,耶律德光下令,加快了北撤的動作。

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29章 勸諫第182章 尚敢北顧?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205章 南院大王的謀略第40章 郭黨俊傑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獵敵第94章 大動干戈的節奏第465章 遼奸第83章 遼帝之亡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國第277章 軍政安排第313章 晉王第1795章 父子夜談第130章 御漢大計第156章 南唐來使3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1749章 調教契丹第322章 真正引以爲豪之處第492章 事發第177章 耶律妃第48章 接納迴歸第178章 帥府籌謀第1769章 影響力第510章 最後的旅途9第412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232章 淮南情況第316章 不裝了第1698章 做賊心虛第105章 密探專奏第77章 渦口之戰(1)第243章 向遼陽進軍第392章 搶救一下第243章 總結第77章 吏職變動第159章 河東風雲(6)半島史話·四十載安南第470章 分封第284章 虛了第462章 當年善政第420章 劉皇帝:皇子欠管教第221章 全線出擊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115章 兩則喜訊第60章 驚喜來得太突然第125章 頌公亭第169章 王溥的補充第18章 輕取江陵2第214章 荊湖之策第158章 善後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329章 遊市第321章 瑤女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第308章 吃好喝好第306章 北面事務第66章 兄弟之國第115章 兩則喜訊第63章 開寶十三年下半年第394章 還欠着外債第409章 法不責衆第10章 契丹亂政第1726章 民何以安?第145章 中秋第1711章 趙王履職第40章 郭黨俊傑第230章 主動出擊半島史話終 極限第2063章 太宗篇10 二王第333章 養子、南征在即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73章 解決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1786章 面目可憎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諫第329章 遊市第307章 南國風雨第13章 楊業述職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149章 西拓南並第160章 三個青年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進新時代第179章 榆林楊重貴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第91章 今日開寶第428章 趙王的新任命第476章 內外黨同第293章 生於憂患第244章 芒刺在背,如鯁在喉第487章 “驚喜”第150章 蜀亡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187章 大漢的軍事官僚地主第163章 開封修不修第127章 魏博問題第390章 減丁政策,翻過那座山第385章 怨艾、抉擇第1787章 講個笑談,說個趣事
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29章 勸諫第182章 尚敢北顧?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205章 南院大王的謀略第40章 郭黨俊傑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獵敵第94章 大動干戈的節奏第465章 遼奸第83章 遼帝之亡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國第277章 軍政安排第313章 晉王第1795章 父子夜談第130章 御漢大計第156章 南唐來使3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1749章 調教契丹第322章 真正引以爲豪之處第492章 事發第177章 耶律妃第48章 接納迴歸第178章 帥府籌謀第1769章 影響力第510章 最後的旅途9第412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232章 淮南情況第316章 不裝了第1698章 做賊心虛第105章 密探專奏第77章 渦口之戰(1)第243章 向遼陽進軍第392章 搶救一下第243章 總結第77章 吏職變動第159章 河東風雲(6)半島史話·四十載安南第470章 分封第284章 虛了第462章 當年善政第420章 劉皇帝:皇子欠管教第221章 全線出擊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115章 兩則喜訊第60章 驚喜來得太突然第125章 頌公亭第169章 王溥的補充第18章 輕取江陵2第214章 荊湖之策第158章 善後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329章 遊市第321章 瑤女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第308章 吃好喝好第306章 北面事務第66章 兄弟之國第115章 兩則喜訊第63章 開寶十三年下半年第394章 還欠着外債第409章 法不責衆第10章 契丹亂政第1726章 民何以安?第145章 中秋第1711章 趙王履職第40章 郭黨俊傑第230章 主動出擊半島史話終 極限第2063章 太宗篇10 二王第333章 養子、南征在即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73章 解決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1786章 面目可憎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諫第329章 遊市第307章 南國風雨第13章 楊業述職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149章 西拓南並第160章 三個青年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進新時代第179章 榆林楊重貴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第91章 今日開寶第428章 趙王的新任命第476章 內外黨同第293章 生於憂患第244章 芒刺在背,如鯁在喉第487章 “驚喜”第150章 蜀亡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187章 大漢的軍事官僚地主第163章 開封修不修第127章 魏博問題第390章 減丁政策,翻過那座山第385章 怨艾、抉擇第1787章 講個笑談,說個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