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壓力都不小

大概是上天不忍見錦州城慘烈殘酷的景象,閉上了眼,於是天黑了,讓沉溺於戰爭的攻守雙方不得不冷靜下來。

經過一日的血戰,漢遼雙方傷亡都很嚴重,攻防罷休,都只能默默舔舐傷口,以待下一波的戰鬥。

錦州城上,氣氛異常壓抑,很多遼軍守卒都顯得麻木,殘酷的廝殺,幾乎泯滅他們的思想與人性。高強度的對抗下來,身體格外疲憊,但緊張的神經卻沒有任何放鬆,哪怕新做好的食物,都引不起一絲歡欣。

雖然黑夜已然徹底降臨,但城上卻沒有一刻停歇與安靜,換了一批守卒上城,耶律休哥親自佈置夜間的警戒。

大批輔卒、民夫清理着屍體,搬運着守城的器械,還有工匠修復破損的城垣與軍械。清亮的夏風不斷吹拂着,空氣中似乎都帶着海的味道,城上的燈火釋放出昏黃的光芒,照在耶律休哥年輕而剛毅的面龐上。

耶律休哥年紀並不算大,還不滿三十歲,卻是遼國宗室以及軍隊中有數的青年俊才,不只是出身高,更屬年少成名,從小就跟隨遼軍的各項軍事行動,積累着戰爭經驗。

第一次漢遼大戰,就隨其父耶律綰思在軍中,雖然沒有太多的參與度,對於漢軍的戰法多少有些見聞,而這些也爲他在防禦作戰上提供了不少思路。

到如今,耶律休哥多謀善戰的名聲在遼軍中也不斷傳開了,耶律斜軫力排衆議,讓他負責錦州的防禦,就是經過考察之後的大膽決斷。要知道,直面善於攻堅的幾十萬漢軍,這種重責,這種壓力,可不是一般人能夠承擔的。

而從目前的結果來看,耶律休哥並沒有辜負耶律斜軫的信任與重用,面對來勢洶洶的漢軍,哈絲毫不露怯。從漢軍東進之初,就沒有被動防禦,而是採取了主動,不論是進軍途中的襲擾遲滯,還是兵臨城下後的沉着指揮,都展現出其出衆的才幹,過硬的素質。

哪怕眼下兵困愁城,也不是被動死守,時不時地就敢出城,給漢軍一個“驚喜”,打亂漢軍進攻的節奏。

同時,他還派出了數支小股部隊,通過遼西北部山嶺小徑,神出鬼沒,不斷襲擾漢軍的後勤補給線,給漢軍造成了不小的麻煩,逼得漢軍不得不增加軍需轉運的兵力。

不過,這些手段,終究只是小麻煩,影響固然有,卻不動搖大局,對於這一點,經過這段時間的攻防,耶律休哥自己心裡也清楚。

錦州城的守軍,耶律斜軫原本給他調撥了兩萬五千卒,其中還有七千騎兵,能夠投入在守城上的只有不到兩萬人。

面對漢軍的強大攻勢,耶律休哥採取的是分班輪守,到如今,除了騎兵,所有軍隊都輪過一遍了,讓他不得不向遼陽的耶律斜軫請求援軍。由於戰損,對於城中剩下的守軍,耶律休哥更進行了一次重新整編。

但是,城外的漢軍呢?想起這一點,耶律休哥心中就不由生出一股寒意,兵多勢雄,是漢軍最大的優勢,這更勝那些犀利的武器,持續激烈的攻伐,固然給漢軍造成了大量殺傷,但那相對漢軍的整體實力而言,又值幾分,大抵也只是傷及皮毛罷了......

錦州城下,鋪疊着成片的屍體的,有遼軍的,也有漢軍的,屍山血海,就那麼靜靜地躺在那裡,遼軍甚至不允許漢軍清理。

在前幾日,已然影響到了漢軍在城下的佈置,逼得漢軍不得不頂着城上的攻擊,清理屍身。而隨着天氣逐漸炎熱,還要考慮屍體腐化,產生疫病的問題,這就使得漢軍不得不爲,也是耶律休哥給漢軍造成的諸多麻煩之一。

然而,對於這些,耶律休哥沒有任何的自得與驕傲,他頭腦中清晰地認識到,嚴峻的形勢並沒有絲毫的改變。

城中的兵力尚足支撐,糧食也還足夠,但是軍械的消耗,遠遠超過了耶律休哥的餘料。奢侈的戰法,對於遼軍而言,是有些難扛的,他並不能像漢軍那樣,無所顧忌地使用弓弩彈藥......

而一旦城中軍械消耗殆盡,那麼最艱難的日子也就開始了,他已經向遼陽請求軍械的補給了,但終究不是無限供應的。

遼陽的作坊正在加急打造,錦州城內,耶律休哥更組織了一些人,借漢軍射如城中的弩矢以修補使用。

城上燈火在夜風的吹拂下晃動不已,而耶律休哥的心情,就像這明滅不定的燈光。放眼城外,漢軍那龐大的望不到邊際的營壘,在夜色的籠罩之下,更令人生畏。

他收到了來自遼陽的最新命令,嚴令,再堅守錦州三個月!三個月啊!耶律休哥知道,過去的攻防已經夠艱難,而更艱難的,還在後邊。

漢軍的將士足夠英勇無畏,將帥也是統率有方,面對這樣的對手,想要力拒之,談何容易......

城外,漢軍的營寨成連營分佈,寨壘相連,極有層次,距離城郭也不遠,留足了城下兵力器械佈置餘地,也儘量壓縮着遼軍出擊的空間。

一條丈寬的壕溝橫亙於營前,以供通行的硬木板已然撤掉,這是專門爲針對遼騎的夜襲騷擾。作爲行營壕陣使的張永德,佈置好新一輪的防禦,尤其是那些攻城重械的保護後,方纔懷着有些沉重的心情,前往中軍帥帳。

漢營之內,燈火是比較密集的,光線再暗淡,也能給將士們一些心理上的安慰。大部分將士,在進食之後,都依着軍規,各宿其帳,默默休息着。在靠近錦州城的前營,除了例行巡邏將士發出的聲響,也再無其他動靜。

相較於中下層的將士,作爲這支大軍的大腦中樞,負責統率作戰的將帥們,卻不得片刻的休息。中軍大帳內,一干將帥齊聚,就今日的攻防,進行總結會議。

太子**自然正居帥座,趙匡胤、高懷德各居左右,其下便是張永德、劉光義、党進、馬仁瑀、李漢瓊等高級將領。

由於攻城不順,所有人的臉色都不那麼好看,尤其是趙匡胤,作爲負責具體指揮的統帥,他所承受的壓力也是最大的。

雖然嘴上從來沒有表示過,但對於帶給大軍巨大阻力的遼將耶律休哥,已經生出了不小的忌憚之心,作爲久經沙場的老將,對手的能力手段如何,通過這段時間的交鋒,心中早有一箇中肯的判斷。

**坐在帥位上,年輕的面龐上也是一片沉默,他不是沒有經歷過戰爭,當年北伐之時,也是參觀過戰場的,那些血腥殘酷的場景,至今還是歷歷在目。

只不過那時候年紀還小,除了本能的畏懼驚恐情緒,並沒有太深的感觸。但如今不一樣,他是大軍的主帥,名義上他也擔負着北伐的重任,對於流血犧牲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不至於被嚇到,只是在浴血攻城的背後,他同樣感受到了巨大壓力。

與**眼神交流了一下之後,趙匡胤瞧向行營掌書記王侁,沉聲問道:“今日攻城,傷亡多少?”

王侁是**的長子,襲兗國公爵,在這帥帳中屬於職卑爵重,根本驕傲不起來,面對趙匡胤的發問,恭謹地回道:“經統計,亡763人,輕重傷1352人,乃開戰之後,傷亡最重的一次!”

“傷亡太重了!”趙匡胤深吸了一口氣,說道!

沒錯,算上輔卒、丁壯,手握近三十萬衆,卻也經不住每日如此大的傷亡,錦州纔是個開始,後面還有更大的仗要打。關鍵是,若久挫城下,如此傷亡,士氣難免遭受打擊,若是影響了軍心,問題則更嚴重。

對此,諸將皆是沉默,別人不說話可以,但負責一線指揮的馬仁瑀,不得不發話,起身語氣沉重地向**道:“末將指揮不力,攻城無方,致此傷亡,請殿下治罪!”

見狀,**趕忙出言安撫:“將軍甘冒矢石,親臨戰線,已是悉心竭力,將士也是忘死奮戰,未嘗不盡力。攻城無果,乃是敵軍過於堅韌,遼賊頑強對抗,非將軍與麾下將士之過,將軍切勿自責!”

聽**這麼說,馬仁瑀的臉色好看幾分,沉聲應道:“謝殿下!”

說着,看向趙匡胤,馬仁瑀道:“請撥兵卒五千,補充部下,明日再攻!”

這一路東來,直接同耶律休哥在掰手腕的,一直是馬仁瑀,在連續吃癟的情況下,馬仁瑀也打出火氣來了,此時更像一頭受傷的猛虎,一心想要復仇。

第1739章 受刺激的十三皇子第203章 幸災樂禍第512章 最後的旅途11第51章 郭氏父子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125章 周家有女呼娥皇第140章 殺心大起第156章 立冬班師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12章 令人陶醉第193章 盧多遜治河西第167章 請辭第275章 王公非善人第310章 形形色色第171章 東京火災第59章 明貶實升第111章 棉稻,後疾第114章 三樁大功第273章 蕭思溫跑了第2132章 世宗篇7 漢金衝突 再下一臣第10章 契丹亂政第186章 李國舅的愚民傾向第8章 宰臣間的齟齬第120章 開始着手對付遼國第230章 主動出擊第64章 回鶻汗之死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261章 大捷第432章 今非昔比第99章 北巡結束第120章 開始着手對付遼國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355章 韓熙載準備好了第444章 揣測者第49章 花裡胡哨不管用第216章 初夏第170章 河東改制第34章 崇元殿中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第75章 去吧,楊無敵!第60章 都安心了第334章 交待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第43章 劉皇帝訓子第258章 漢軍的反應第86章 戍卒之心第20章 室韋女真戰爭第166章 太子與大將第477章 孝敬皇后第84章 做一回大魔導師第296章 缺人了第494章 輕輕放下第279章 中路軍之失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第1790章 憂勞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第86章 駕臨渦口第122章 相互誅心第160章 三個青年第475章 趙盧之間的齟齬第85章 郭榮給的驚喜第227章 延州事第165章 夏獵、祥瑞以及進貢第47章 誘其北上第22章 “鄭州站”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時代下的大漢(上)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156章 河東風雲(3)第101章 大整軍第422章 朕的話說完了第195章 遼帝世宗篇41 帝國之法第93章 完了第11章 歸來謁天子第373章 被逼無奈第364章 沉默第122章 連鎖反應第442章 矛頭直指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20章 小民猶能議國政第25章 析分樞密之權第141章 納降第1769章 影響力第32章 邠州,北遷隊伍第71章 平息的吳越大叛亂第1709章 心猿意馬第148章 再去一臣,繼任人選第2094章 太宗篇41 “議政樓”,整頓的風吹第160章 河東風雲(7)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197章 剛愎依舊第460章 劉皇帝最大的問題第6章 “座談會”第95章 掘地求生第111章 “名將”之敗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國第97章 隰州第124章 輕取揚州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41章 劉信遭貶
第1739章 受刺激的十三皇子第203章 幸災樂禍第512章 最後的旅途11第51章 郭氏父子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125章 周家有女呼娥皇第140章 殺心大起第156章 立冬班師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12章 令人陶醉第193章 盧多遜治河西第167章 請辭第275章 王公非善人第310章 形形色色第171章 東京火災第59章 明貶實升第111章 棉稻,後疾第114章 三樁大功第273章 蕭思溫跑了第2132章 世宗篇7 漢金衝突 再下一臣第10章 契丹亂政第186章 李國舅的愚民傾向第8章 宰臣間的齟齬第120章 開始着手對付遼國第230章 主動出擊第64章 回鶻汗之死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261章 大捷第432章 今非昔比第99章 北巡結束第120章 開始着手對付遼國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355章 韓熙載準備好了第444章 揣測者第49章 花裡胡哨不管用第216章 初夏第170章 河東改制第34章 崇元殿中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第75章 去吧,楊無敵!第60章 都安心了第334章 交待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第43章 劉皇帝訓子第258章 漢軍的反應第86章 戍卒之心第20章 室韋女真戰爭第166章 太子與大將第477章 孝敬皇后第84章 做一回大魔導師第296章 缺人了第494章 輕輕放下第279章 中路軍之失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第1790章 憂勞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第86章 駕臨渦口第122章 相互誅心第160章 三個青年第475章 趙盧之間的齟齬第85章 郭榮給的驚喜第227章 延州事第165章 夏獵、祥瑞以及進貢第47章 誘其北上第22章 “鄭州站”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時代下的大漢(上)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156章 河東風雲(3)第101章 大整軍第422章 朕的話說完了第195章 遼帝世宗篇41 帝國之法第93章 完了第11章 歸來謁天子第373章 被逼無奈第364章 沉默第122章 連鎖反應第442章 矛頭直指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20章 小民猶能議國政第25章 析分樞密之權第141章 納降第1769章 影響力第32章 邠州,北遷隊伍第71章 平息的吳越大叛亂第1709章 心猿意馬第148章 再去一臣,繼任人選第2094章 太宗篇41 “議政樓”,整頓的風吹第160章 河東風雲(7)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197章 剛愎依舊第460章 劉皇帝最大的問題第6章 “座談會”第95章 掘地求生第111章 “名將”之敗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國第97章 隰州第124章 輕取揚州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41章 劉信遭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