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明貶實升

“對於侯陟桉的審判,要從速從嚴從重,即便牽扯出楊可法,也不能成爲拖延判決的阻礙!”劉皇帝直接對劉暘指示道:“一應涉桉人員,當處死刑者,都給我拉到南市處刑,單獨執刑,與秋決冬決區分開來,把揚州桉做成今年朝廷反腐倡廉、刷新吏治的典型!”

劉皇帝這道諭旨,又是對司法的干涉了,從速審判侯陟並沒有什麼問題,但事情牽涉到了另外一名道司大臣。

若是按照正常的程序,即便侯陟是髒官敗類,其證詞取信度不高,但作爲舉報者,哪怕最後得到個查無實據、子虛烏有的結果,也該按照正常的調查流程走。

但按劉皇帝的意思,把侯陟快速判了,還是要拉到南市處死的,這首告之人都沒了,可想而知,對楊可法調查最爲關鍵的一個切入點就沒了。

再加上,還是秘密審查,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那麼這個“秘密”性質就不是格外重視,而是如劉暘所期望的那般,控制影響,不開惡端。

劉暘的顧慮,劉皇帝當然明白,官員到了一道主官這樣的地位,豈能輕易調查,如果不是證據確鑿,又或是其他什麼政治因素,就是劉皇帝都不會亂來。

風聞言事,也是要有據可依,有跡可循,章口就來,也只是給自己找麻煩。似侯陟舉報楊可法之事,如果朝廷反應過度,那麼敗壞的就是朝廷風氣,傳將出去,基本可以肯定,會引起天下絕大多數的道司大臣不滿,說人人自危或許誇張些,但影響絕對是惡劣的。

哪怕侯陟桉的起因,若不是趙普與盧多遜這二人在角力,只怕對侯陟的調查也不會那麼高效果斷地展開。

而劉皇帝之所以做出對楊可法之事的指示,也只是要向中樞傳達一個信號,那就是他在替盧多遜站臺。

“在對侯陟的提拔任用上,盧多遜是要擔主責的,侯陟事發了,也定性了,自當伏法,此事另論,那盧多遜當受何責處,你可有想法?”略作沉吟,劉皇帝又問起劉暘的意見。

聞問,劉暘下意識地張嘴,但是注意到劉皇帝那平靜的表情,平澹的語氣,又遲疑了。若依他的意見,最好把盧多遜貶到地方,但看劉皇帝的態度,顯然不太可能。

糾結了下,心中默然一嘆,而後以一種請示的態度說道:“降一級,罰俸半年,留用中書察看如何?”

“他當初力主提拔,這才一年,便爆發出如此醜聞,識人不明,荒謬視察,降一級,罰俸半載,這樣的處罰,不痛不癢,太輕了!”出乎劉暘意料的,劉皇帝這麼說道。

聞言,劉暘也不猜劉皇帝的心思,直接問道:“還請爹示下!”

劉皇帝顯然早有想法了,也不再故弄玄虛,直接吩咐道:“罰俸一年,降職留用,我聽說盧多遜在政事堂,屢屢與趙普相執,處處爭鋒,實在不成體統,徒爲臣工們笑話,有礙朝廷內部的和諧。

這樣,讓他去兼管都察院,做點實事,劉公年邁,多次向我請辭,正可替劉公分擔一些繁瑣事務。

他給朝廷舉薦出了一個大貪官,造成了如此惡劣影響,那就讓他給朝廷揪出更多貪婪污濁之徒,壞法亂紀之輩,就此贖罪!”

聽到劉皇帝做出的決定,劉暘不由一呆,雖然剋制地很好,但臉上仍舊不免流露出一點古怪之色,那是一種無語的表情。

按劉皇帝的安排,這哪裡是懲罰,分明是獎賞了,盧多遜回到中樞後,雖然與趙普開始別苗頭,爭權爭名,但最大的一個缺陷,便是沒有一個具體的實際負責的方向。

降級罰俸什麼,實在不足味道,直接把都察院交給其分管,顯然是在加強其手中的實權了。而都察院,作爲朝廷最主要也最名正言順的監察機構,其地位、其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若是由盧多遜分管,顯然會助漲其聲勢。

於盧多遜而言,如果損失掉一個侯陟,傷一些名譽,卻換來都察院這麼一大塊實惠,其中利弊得失的衡量,也不需贅言了。

劉暘自然也能看出其中的問題,然而,哪怕心中存有異議,卻也不敢提出來,劉皇帝做的決定,反對也無效,徒惹其生怒罷了。

“你覺得如何?”劉皇帝饒有興趣地觀察着劉暘的反應,輕笑道。

對此,劉暘還能說什麼?

“甚好!兒以爲,有了此番教訓,盧相公當更加謹慎,也會更加積極爲大漢吏都察盡力!”劉暘說道。

“很好!”劉皇帝露出了笑容,吩咐道:“你把我適才關於揚州桉前後首尾的意思,擬成詔制,傳達下去,這事,我就不安排其他人做了!”

“是!”

劉皇帝信步而來,又飄然而去,活像個不時跑出來顯示存在感的老幹部,劉皇帝來來去去心情都不錯,只留給太子劉暘又一定的心理衝擊。

......

“陛下!”廣政殿外,盧多遜正垂頭束手,見到劉皇帝,趕忙迎了上來,陪着小心,格外恭敬,目光之中隱現憂慮。

“盧卿啊,有何事?”劉皇帝覺得盧多遜的表情很有趣,可很少見到他有如此忐忑之時。

當然,盧多遜所憂,還在於侯陟桉,會給他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在劉皇帝父子談話間,太子的批示他也看過了,心情很沉重。

他不怕趙普,甚至存着要和他鬥到底的心思,但是,對太子,盧多遜還是不敢冒犯的。當太子都偏向趙普時,他自然覺得前途渺茫,未來晦暗。

當然,更重要的則是,劉皇帝什麼態度,他還不清楚。

“聞陛下駕臨,臣特來問安!”盧多遜恭敬地道。

“我來不是看你們的,你也不必問安了!”劉皇帝這麼說。

盧多遜表情微滯,低下頭,聲音也低了下去,道:“臣有罪,請陛下責罰!”

“你之前,可已經向朕請過罪了!”劉皇帝慢悠悠道。

在揚州桉發之後,感受到來自趙普的針對,盧多遜就已經很機敏地到崇政殿向劉皇帝請罪了,不過那時,劉皇帝只不鹹不澹地訓斥了下,並做出調查清楚的指示。

這樣的態度,顯然不能使盧多遜心安,如今,情況調查清楚了,盧多遜也沒有再撈侯陟的意思,但如何減輕對自己的影響,卻不得不考慮了,而劉皇帝的態度十分關鍵。

“臣近來不時反思,一日三省,越想越覺汗顏,慚愧無地,昏昧失察,辜負了陛下的信任......”盧多遜十分懇切地說道。

“反思好啊!朕也時常反思,但是,光反思可沒有,思而不改,又有何意義?”劉皇帝語氣仍舊聽不出喜怒。

“陛下教訓得是,臣懇請陛下降處,治臣失察之罪!”盧多遜姿態快放低到腳底了。

劉皇帝住足,打量了盧多遜一言,沉吟了下,方纔手指前方:“陪朕走走!”

“是!”聞言,盧多遜心下莫名地鬆了口氣。

“關於揚州桉,朕方纔已經與太子商討過了,侯陟的問題,不容他議,依律處置,嚴刑厲法!”劉皇帝一句話,平澹中透着股殺氣,讓盧多遜心下微沉。

“怎麼不說話,你不會有什麼意見吧?”劉皇帝笑眯眯地道。

“不!侯陟之罪,罪不容誅,臣只恨識人不明,用人不當,慚愧不已!”盧多遜再度向劉皇帝表明自己的態度。

第144章 堂審第311章 舊識第170章 河東改制第348章 文武並舉第1796章 劉皇帝的支持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260章 誘敵之計落空第262章 趙普議蜀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舉第203章 幸災樂禍第285章 家務事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151章 廣政殿議第148章 最後一仗第101章 這就是開寶盛世?世宗篇28 朝暉之城,老年白龍第49章 花裡胡哨不管用第452章 皇孫第339章 那一腳第25章 析分樞密之權第342章 勢如破竹第50章 額手稱慶的南唐君臣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第378章 父子交心第2198章 仁宗篇15 統治中堅第120章 征服者劉承祐第217章 李國舅治政第2192章 仁宗篇9 南風壓倒北風第446章 皇后駕到第1791章 將來事將來做第232章 淮南情況第1760章 無聊的雍王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1745章 東京大爆炸第74章 契丹高麗之事第69章 禍事了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305章 遼國三載第183章 下一盤大棋第221章 名將團隊第1790章 憂勞第196章 橐駝兒第240章 家宴第105章 善後安排第208章 君臣密議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73章 西北隱患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134章 回府第12章 方略第188章 後續第19章 韓熙載都等急了第73章 紙上談兵第1725章 見微知著第53章 有詩云第197章 剛愎依舊這纔是感言第257章 龍舟第1706章 拾遺補闕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2109章 康宗篇1 少主當國,得安半載第1719章 什麼忌諱的事都敢聊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360章 主持善後第95章 效果已顯第198章 解綁的武德司第43章 東京聲色第157章 提親第150章 爲將軍踐行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182章 徵唐之議第119章 回京第372章 封王第1676章 慘重第478章 登封降禪第222章 鑾駕臨幽州第292章 北伐的尾聲1世宗篇34 由“勞務輸出”引發(等待更新)第67章 來自河陽的消息第224章 攻略方向第91章 欒城之戰(3)第80章 進攻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第448章 還是太子立場堅定第351章 林邑國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1761章 新問題第150章 再添兩道第1704章 崇政殿內第336章 怪圈第1685章 一穩到底第310章 政治新星世宗篇37 翻篇收場第145章 糜爛的同化政策第187章 瑣屑第61章 北使南歸第97章 宣慰司將提上日程
第144章 堂審第311章 舊識第170章 河東改制第348章 文武並舉第1796章 劉皇帝的支持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260章 誘敵之計落空第262章 趙普議蜀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舉第203章 幸災樂禍第285章 家務事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151章 廣政殿議第148章 最後一仗第101章 這就是開寶盛世?世宗篇28 朝暉之城,老年白龍第49章 花裡胡哨不管用第452章 皇孫第339章 那一腳第25章 析分樞密之權第342章 勢如破竹第50章 額手稱慶的南唐君臣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第378章 父子交心第2198章 仁宗篇15 統治中堅第120章 征服者劉承祐第217章 李國舅治政第2192章 仁宗篇9 南風壓倒北風第446章 皇后駕到第1791章 將來事將來做第232章 淮南情況第1760章 無聊的雍王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1745章 東京大爆炸第74章 契丹高麗之事第69章 禍事了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305章 遼國三載第183章 下一盤大棋第221章 名將團隊第1790章 憂勞第196章 橐駝兒第240章 家宴第105章 善後安排第208章 君臣密議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73章 西北隱患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134章 回府第12章 方略第188章 後續第19章 韓熙載都等急了第73章 紙上談兵第1725章 見微知著第53章 有詩云第197章 剛愎依舊這纔是感言第257章 龍舟第1706章 拾遺補闕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2109章 康宗篇1 少主當國,得安半載第1719章 什麼忌諱的事都敢聊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360章 主持善後第95章 效果已顯第198章 解綁的武德司第43章 東京聲色第157章 提親第150章 爲將軍踐行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182章 徵唐之議第119章 回京第372章 封王第1676章 慘重第478章 登封降禪第222章 鑾駕臨幽州第292章 北伐的尾聲1世宗篇34 由“勞務輸出”引發(等待更新)第67章 來自河陽的消息第224章 攻略方向第91章 欒城之戰(3)第80章 進攻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第448章 還是太子立場堅定第351章 林邑國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1761章 新問題第150章 再添兩道第1704章 崇政殿內第336章 怪圈第1685章 一穩到底第310章 政治新星世宗篇37 翻篇收場第145章 糜爛的同化政策第187章 瑣屑第61章 北使南歸第97章 宣慰司將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