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劉皇帝最大的問題

崇政殿,劉皇帝曾經在此理政長達十六七載,在這裡,夙興夜寐,日理萬機,一道道事關國運、影響深遠的重大決策命令都從此殿發出。

可以說,乾右時代由此殿見證,劉皇帝率領下大漢崛起的點滴也由其所記錄。劉皇帝回東京,所居宮室,自然也是崇政殿。

不過,物是人非,時隔多年,再臨寶殿,劉皇帝卻發現,再難找到當年的那種激情澎湃、不知疲倦了。

內心憑添唏噓的同時,連劉皇帝自己都發現自己的變化了。有的時候,失去目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作爲皇帝,那就更加嚴重了。

而劉皇帝,就有這樣的趨勢,他偶爾表現出的寂寞空虛冷,倒也不是無病呻吟,而是確有其感。至少,他再也不是當年那個目標明確、銳意進取、乘風破浪的劉承右了,當初的熱情,隨着功成名就,隨着歲月流逝,也逐漸消退了。

若說目標,就目前而言,劉皇帝還是有的,只是再難有當初的意氣風發,躊躇滿志。封禪是一項,但只是一個小小的執念,卻談不上有多重視。統一天下早早做到了,河清海晏、萬民安康,也是最爲衷心的願望,但太過寬泛,甚至空洞,具體執行,也過於繁瑣。

而劉皇帝,也再沒有當年的那種專注,而這種專注正在進一步地喪失,當注意力分散之時,也難期待他再重拾大志,開拓進取。

可以說,目標的缺失,也是當下劉皇帝面臨最緊要的一個問題,如果不能得到解決,那將來如何,那將更加不可測。

換個角度來看,朝廷多事,國家出現各種問題,也未必不是好事。至少於劉皇帝而言是這樣的,至少還讓他打起精神,鼓起一定的熱情,去關注,去解決。

若真就是內外一片安寧,上下歌舞昇平,天下無事,那麼劉皇帝都難以保證不迷失在其中。再堅定的意志,再積極的精神,在長時間的安逸之後,也未必能夠保持初衷。

古之帝王,善始者固有,但能善始而善終者,實在是鳳毛麟角。唐太宗李世民是一個例子,當年劉皇帝也曾就此與薛居正等臣討論過,李隆基更是一個反面典型,如今,卻輪到劉皇帝來經受這份考驗了。

當然,有一點,劉皇帝是始終沒有改變的,那便是對權力的熱忱,那份掌控欲雖然不如當初那般極致,但始終存在。

早年汲汲於皇權、政權,大肆攬權,恨不能一切權力皆籠己身,一切命令皆發於心。那時候,或許是因爲關係到國家安危、身家性命,不得不大包大攬,那麼二十多年下來,已然成爲一種習慣,深入嵴髓,形成本能。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這一句在劉皇帝身上也是體現得淋漓盡致。如果還有什麼事情能真正讓劉皇帝體會到危機感,那麼皇權必是最主要的一個方向。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劉皇帝也一樣,他能垂拱而治,隱於幕後,默默地觀察臣子,洞察其心,但對於自身,卻往往難有一個客觀清晰的評價。

即便常常自省,也只是在發覺問題之後的悔悟改變,就這一點,已經是十分難得了。一直以來,劉皇帝的憂患意識都是很強的,也經常發表一些振聾發聵的意見,但是,若要他時時保持,同樣不易,時間越久,反倒越麻木,越疲憊,越想放縱。

而比起當初,如今的劉皇帝也確實放縱了不少。

大概是年紀真的大了,劉皇帝的睡眠也越發淺了,又是一個拂曉未明之時,劉皇帝再度從睡夢中醒來,然後便再也睡不着了。

沒有一省吾身的意思,在內侍的伺候,經過簡單的洗漱,換上一身勁服,便出殿而去。天色尚早,宮城之內灰濛濛的,只有崇政殿內發出的陣陣光線顯得明亮一些,秋露寒靄之中,劉皇帝開始了他的日常鍛鍊,繞着崇政殿跑圈。

如果劉皇帝有個小目標,那健身塑形,必是其一,也早已進行。早在數年前,劉皇帝便感到精力難濟,身體有虧,對於身體的滋養,也很重視。

尤其是,在最具誘惑的酒色之上,劉皇帝已經很節制了,也確實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光靠養,顯然是不足的,至少對於身材體型的保持是不夠的。

事實上,三十歲以後,劉皇帝身材就已經開始走樣了,這是長時間的枯坐導致的,只是當初不那麼誇張罷了。

然而,再經十年,但劉皇帝跨入四十歲後,那身材就有些不忍直視了。雖然還沒有到大腹便便的程度,但整個人是徹底蛻變爲油膩中年了,在發福的道路上也越走越遠,講好聽點叫富態,但實際上就是虛胖。

腰如水桶,盤着一圈肥肉,那鼓起肚腩是靠吸氣都難以隱藏住的。面對這種嚴峻並且日益嚴重的形勢,劉皇帝本來也是有所麻木的。

兩年前,將作監製作出了一面琉璃鏡,劉皇帝得以清晰地從中看到了自己的樣貌,然後大驚失色,他是知道自己身材走樣的,卻沒料到竟然走得不成“人”樣了。

悚然而驚的結果就是,劉皇帝不能忍受,要知道,當年他也是翩翩俊才,也曾玉樹臨風過。於是,減肥計劃再度提上的日程,也是劉皇帝最認真的一次。

生命在於運動,鍛鍊方能長壽,這兩年間,劉皇帝也採取了不少辦法,進行多種運動方式。騎馬、射箭、蹴鞠、摔跤,但是,效果有,不明顯。

減肥難成,最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難堅持,二則是過於劇烈的運動已不是劉皇帝身體所能承受的。

最終,在諸多嘗試後,劉皇帝選擇了跑步,既省力,危險還小,雖然有些費時,但放下了國政瑣事的劉皇帝,時間也明顯充裕了。

這是他堅持的最久的一項運動,但是效果,同樣並不顯着。肌肉有所凝實,但看起來仍舊就鬆垮垮的,尤其是那該死的肚腩,似乎永遠也擺不脫了......

劉皇帝這一跑,就是小半個時辰,氣喘吁吁,汗如雨下。夜盡天明,晨鐘業已響起,而趙普已然進宮,前來問安理政了,哪怕在東京,趙普仍舊不失勤奮。

“趙卿還是這般勤奮啊!”見到趙普,精神正爽的劉皇帝笑眯眯地打着招呼,乾脆叫上他:“來,先別去廣政殿了,陪朕再跑幾圈!”

劉皇帝的習慣,趙普多少有些瞭解,見其興致勃勃,也不好拂其意,道:“臣已年邁,只怕跟不上陛下的腳步!”

說着,麻利地解去袍服,小跑至劉皇帝身邊,落後半個身位,加入晨跑的行列。劉皇帝或許是當真了,又或許是刻意忽略其謙虛,說道:“越不能跑,則越要跑,你終日操勞國事,還需多加鍛鍊,沒有一個鐵打的身體支持,如何安心順宜地料理政務啊!”

“陛下說得是!臣也確實偶感不濟,該向陛下學習,多加鍛鍊!”趙普附和着。

也只有脫了衣服,才知道身材究竟如何,言談之間,劉皇帝實則也注意着趙普,餘光落在他那平坦的肚皮上,難免豔羨。

同樣是久坐理事,無暇他顧,趙普年紀可比他大多了,爲何還能保持一個精壯的身材?也只有用體質不同來安慰自己了......

第319章 稅制的考量,二治山陽第191章 趙思綰的背反第47章 誘其北上第48章 處處矛盾第128章 蜀中亂象世宗篇26 北廷國相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時代第1755章 良平島第41章 西域戰況第1677章 軍議與戰爭利器第118章 棉第54章 臨陣指揮,盡委諸君第267章 親赴雲州第30章 韓通與向訓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181章 東河村之戰第418章 洗禮第2059章 太宗篇6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1781章 危險往往來自背後第413章 分食第438章 抗洪救災年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擊開始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364章 沉默第120章 征服者劉承祐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204章 事態擴大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萬家第218章 走私第30章 滿堂春宴第145章 蜀中之弊無題第123章 孔氏之疑第337章 京口水戰、攻心之策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第88章 天子金令第13章 楊業述職第35章 東歸第73章 安東大開發4第405章 楊呂覲見第221章 名將團隊第99章 御帳議戰第396章 天花板第382章 朕知道你們不滿第63章 朝廷應對第195章 王、韓遭貶第85章 善後爭議第184章 張德鈞的彙報第324章 交代第1770章 總要殺些人第235章 難以樂觀第1724章 叛賊雖敗,封鎖繼續第170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433章 韜光養晦第2074章 太宗篇21 其心難測第32章 潞州震動第107章 飄飄然的李相第415章 皇孫歸來第100章 無法避開的錢糧問題世宗篇51 皇太孫第397章 指點第170章 全線動員第66章 商業互吹第174章 故交情誼第249章 如此對手第105章 善後安排第97章 擴*整頓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8章 這就是真相?第286章 宗室第153章 亂事終不可免第2046章 最後的旅途17第348章 文武並舉第1777章 東平王的謝幕第282章 善後之議第273 王晏鎮洛第164章 重返晉陽第171章 我能說,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嗎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遺產第2045章 最後的旅途16第140章 惱火的趙匡胤第86章 駕臨渦口第1707章世宗篇50 花落誰家第1696章 藏兵於民第401章 王彥升之死第347章 談話第176章 宣戰行爲第182章 尚敢北顧?第169章 遼國政壇的暗流第443章 板子來得毫無徵兆第210章 一錘定音的人第61章 淑妃病危第196章 楊邠案(4)第215章 郭、李之爭第260章 誘敵之計落空第71章 叛軍勢蹙
第319章 稅制的考量,二治山陽第191章 趙思綰的背反第47章 誘其北上第48章 處處矛盾第128章 蜀中亂象世宗篇26 北廷國相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時代第1755章 良平島第41章 西域戰況第1677章 軍議與戰爭利器第118章 棉第54章 臨陣指揮,盡委諸君第267章 親赴雲州第30章 韓通與向訓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181章 東河村之戰第418章 洗禮第2059章 太宗篇6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1781章 危險往往來自背後第413章 分食第438章 抗洪救災年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擊開始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364章 沉默第120章 征服者劉承祐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204章 事態擴大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萬家第218章 走私第30章 滿堂春宴第145章 蜀中之弊無題第123章 孔氏之疑第337章 京口水戰、攻心之策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第88章 天子金令第13章 楊業述職第35章 東歸第73章 安東大開發4第405章 楊呂覲見第221章 名將團隊第99章 御帳議戰第396章 天花板第382章 朕知道你們不滿第63章 朝廷應對第195章 王、韓遭貶第85章 善後爭議第184章 張德鈞的彙報第324章 交代第1770章 總要殺些人第235章 難以樂觀第1724章 叛賊雖敗,封鎖繼續第170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433章 韜光養晦第2074章 太宗篇21 其心難測第32章 潞州震動第107章 飄飄然的李相第415章 皇孫歸來第100章 無法避開的錢糧問題世宗篇51 皇太孫第397章 指點第170章 全線動員第66章 商業互吹第174章 故交情誼第249章 如此對手第105章 善後安排第97章 擴*整頓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8章 這就是真相?第286章 宗室第153章 亂事終不可免第2046章 最後的旅途17第348章 文武並舉第1777章 東平王的謝幕第282章 善後之議第273 王晏鎮洛第164章 重返晉陽第171章 我能說,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嗎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遺產第2045章 最後的旅途16第140章 惱火的趙匡胤第86章 駕臨渦口第1707章世宗篇50 花落誰家第1696章 藏兵於民第401章 王彥升之死第347章 談話第176章 宣戰行爲第182章 尚敢北顧?第169章 遼國政壇的暗流第443章 板子來得毫無徵兆第210章 一錘定音的人第61章 淑妃病危第196章 楊邠案(4)第215章 郭、李之爭第260章 誘敵之計落空第71章 叛軍勢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