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花裡胡哨不管用

上黨城下,已然營造出了一副大兵凌城的景象,數千河東兵馬來勢洶洶,從北、東兩個方向,立寨威逼。至於上黨城,四門緊閉,整座城池瀰漫在一片“惶惶”的氣氛之中,連城頭因風而起的旗幟都顯得分外無力。

當然,城裡城外,都保持着一種默契。

爲了防止一些不可直言的意外發生,城中守備的軍士替換成了龍棲第三軍的士卒。

而原本駐守的潞州軍隊都被調到城外,分爲兩營與龍棲軍駐紮在一起,美其名曰,磨合訓練,方便配合作戰。在軍心盡收的情況下,對此安排倒沒人覺得有什麼不對,又或者是,心裡知道,嘴上不說。

“停住了?”帥帳中,聽得探騎來報,劉承祐有點驚訝。

聞問,躬着身體的士兵又重複了一遍:“契丹軍馬進入潞州境內後,便停止進軍,不再北上,一停便是一個多時辰!”

“韓通呢?”

“韓都頭還在帶人與契丹侯騎糾纏,監視敵軍!”

“耿崇美停止前進,這是何故?”劉承祐下意識地問了句。

此前,劉承祐有意耍弄些智謀,意欲誆高平的遼軍北上,以逸待勞而擊之。幾番迷惑行動之後,耿崇美果然動兵了,拔營北上,劉承祐在上黨也鬧足了動靜配合。

講道理,不出意外的話,一切當按着劉承祐的計劃發展纔是。然而現在,似乎有意外發生了。

劉承祐的問話,小小的士卒哪裡能回答得上來,眨了眨眼睛,愣愣的。

“也許是正常的休整。”見劉承祐看向自己,向訓給出一個猜測。

“收到求援,上黨危在旦夕,他當火速進軍來援纔是。”劉承祐說道。

向訓卻搖了搖頭,解釋道:“殿下此前也說過,高平、上黨兩地相隔百里,中間又夾着山嶺,在我軍‘兵臨城下’的情況下,急行百里而來援,這本是十分危險的,契丹軍也不會不顧忌這一點。”

“如此一說,確有道理!”劉承祐點了下頭。

向訓頓了下,繼續說:“況且,倘若上黨未落於我手,仍在趙行遷手中,哪怕契丹軍只屯兵數十里外,亦足可起威懾作用。我軍又豈敢在背後有敵的情況,強攻城池,也許那耿崇美,也考慮到了這一點......”

聽完向訓的分析,劉承祐愣了一下,倒不是覺得他說得沒道理,只是,他心裡有點意識到了,自己貌似將事情想得太簡單了。哪怕一再暗自提醒自己,打仗不是兒戲,但真正做起來,仍舊不免想當然,考慮事情太片面了。

迅速穩定心神,劉承祐朝來報的士卒吩咐道:“傳令韓通,再探,給我牢牢地監視住契丹軍動向!”

“是!”

待士卒退去,劉承祐表情漠然,揹着手在帳中踱了好幾步,良久擡首看着向訓:“我隱約有點預感,這以逸待勞而誘敵之計,只怕是難以成功了......”

聞言,向訓稍顯訝異地看了劉承祐一眼,嘴角稍微勾了下:“殿下,還是再觀敵情如何發展吧。”

“只能如此了。”劉承祐深吸了口氣:“李崇矩還沒回來?”

李崇矩便是劉承祐的派去遼營“求援”的那名親衛,就是上黨本地人,是個性格忠厚極守規矩的年輕人,寡言少語與劉承祐相類。

劉承祐這實屬問了句廢話,若是回來了,哪有不向他覆命的道理。

“不會出了什麼事吧。”嘴裡低喃了一句,劉承祐額頭漸漸鎖起。

沒有過多久,遼軍的消息再度傳來。敵軍非但沒有繼續北上,反而依着羊頭山勢,安營紮寨,卻是一點也沒有進軍的意思了。

這樣的消息,讓劉承祐的心思又沉了幾分,直到,李崇矩歸來。

“敵軍是怎麼回事?”望着年輕的侍衛,劉承祐沒有意識到自己語氣中帶上了些急躁。

李崇矩也就二十多歲,但整個人看起來十分沉穩,那種老實純厚的沉穩。迅速地將敵營與面見耿崇美的情況說了一遍。

“求見耿崇美之後,卑職便被囚禁起來了。一直到今晨,敵軍開拔北上,駐羊頭山而止。其後,耿崇美再度接見,讓卑職回報‘趙行遷’,讓其棄上黨南下,他率契丹軍馬在南接應......”李崇矩稟道:“殿下,那耿崇美似乎有所懷疑啊!”

聽完李崇矩的彙報,劉承祐麪皮抽搐了一下,他本就不是個蠢人,聯繫到敵軍的動作,不由開口嘆道:“也不知,哪裡出了岔子?”

“懷疑,是一定有懷疑了。不過,耿崇美派李崇矩歸來傳此信,恐怕是作試探了!”向訓接口道。

劉承祐慢慢地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殿下,當如何回覆耿崇美,要不要卑職再去一趟?”

李崇矩的詢問聲,讓劉承祐回過了神,看着他,直接說道:“再去,我恐你這條性命都保不住了。罷了,你也辛苦,下去休息吧。”

“是。”

緩了緩,劉承祐面色恢復了一如往常的平靜,只是那雙眼睛中,閃過淡淡的不甘。

“我這點謀劃,卻是太想當然了,是我紙上談兵,將戰爭想得太簡單了。什麼誘敵之計,人家根本不上當,徒惹人笑......”帳中僅劉承祐與向訓兩人,劉承祐自我檢討了一番,語氣中滿是自嘲。

見劉承祐這副表現,向訓卻輕聲勸慰說:“殿下不必沮喪,當今天下,爲將者,多負氣用剛,逞強奮武,殿下欲爲智將,以謀伏人,勝過多少一勇之夫!”

“臨陣卻敵,本是瞬息萬變,當因勢導行,臨機決斷,隨機應變,哪有一成不改,全然按照計劃來的。耿崇美此人,我等對他都不熟悉,既不知其將,又哪裡能斷定其應對舉措呢?”

向訓的話,自然是有道理的,但劉承祐聽着聽着,卻品到了些許異樣,突然問道:“你似乎,早就預料到了這種情況?”

迎着劉承祐的目光,向訓很淡定地搖着頭:“卑職哪有此等先見之明。只是與郭巡檢討論過,若耿崇美謹慎些,斷然不會莽撞北來......”

“郭榮?”劉承祐眉毛揚了揚,心情似乎已然恢復了正常:“你們爲何不提醒我?”

“額。”向訓張了張嘴,略作考慮,方纔笑着答道:“倘若那耿崇美是個無謀匹夫,不管不顧,直接領軍北來,那殿下所設計策,可謂妙計......”

看了向訓一眼,劉承祐卻是有些意興闌珊地擺了擺手:“我卻沒想到,你向訓竟然這般會說話。”

他此時卻是有所感慨,戰場不是拿來耍智弄計的。人心從來是最難測的,一廂情願講什麼謀略,只怕到頭會將自己給賠進去。打仗,智謀當然重要,但有的時候還得靠硬實力。

言罷起身,劉承祐開始認真地思考了:“既然耿崇美不入套,我們也得換個打法了!”

第71章 六合堤上第73章 道府之爭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122章 燕王請戰第14章 外戚第45章 靖江軍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這纔是感言第354章 貴妃母子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時代第176章 宣戰行爲世宗篇44 漠北風雲、契丹滅國第230章 邊情暫解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133章 納了第473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54章 絕不姑息第81章 內外變動第329章 陽翟大地主第333章 養子、南征在即第238章 皇帝還是怕皇后第132章 不惜代價第342章 勢如破竹第469章 視察澶州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亞風雲(上)第44章 太后相召第21章 西巡第68章 離京前的安排第301章 藩臣離京第289章 趙普使蜀3第109章 再破陳軍第21章 聰明主動的安氏父子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1687章 癸未年科舉第31章 邊公在任第55章 山上山下第94章 好不容易下定決心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第225章 光靠水軍也不行第29章 將卸甲,帥卸職第376章 拷問第85章 郭榮給的驚喜第40章 濮州案(3)第180章 博弈第4章 中原易主第213章 紆尊降貴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276章 玉如意第171章 金陵政局第51章 以鎰稱銖第228章 形勢危急世宗篇25 宗藩新約第61章 氣運所鍾李守貞第217章 幽州行營第24章 人事調整第450章 落幕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471章 勞民傷財第310章 海路主將第336章 這仗怎麼輸?第131章 幹強枝弱第243章 不自知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299章 遼國的情況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244章 皇子赴軍第2197章 仁宗篇14 從港區到華亭第220章 啖耳將軍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舉第174章 互揭其短第148章 還京第313章 日常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35章 室韋覆滅第43章 大公主回來了第192章 姑藏城頭感慨多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396章 天花板第266章 放賑遼東第21章 黃袍加身第1765章 三郡公第115章 冬月第7章 小張探花第122章 相互誅心第68章 婚宴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擇君,兄弟之間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鍵政第10章 王峻也不容易第36章 奉宸營第423章 安東國的權貴們第90章 老將可用第243章 向遼陽進軍第66章 陷河陽世宗篇26 北廷國相第20章 武德司的收穫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235章 難以樂觀
第71章 六合堤上第73章 道府之爭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122章 燕王請戰第14章 外戚第45章 靖江軍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這纔是感言第354章 貴妃母子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時代第176章 宣戰行爲世宗篇44 漠北風雲、契丹滅國第230章 邊情暫解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133章 納了第473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54章 絕不姑息第81章 內外變動第329章 陽翟大地主第333章 養子、南征在即第238章 皇帝還是怕皇后第132章 不惜代價第342章 勢如破竹第469章 視察澶州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亞風雲(上)第44章 太后相召第21章 西巡第68章 離京前的安排第301章 藩臣離京第289章 趙普使蜀3第109章 再破陳軍第21章 聰明主動的安氏父子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1687章 癸未年科舉第31章 邊公在任第55章 山上山下第94章 好不容易下定決心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第225章 光靠水軍也不行第29章 將卸甲,帥卸職第376章 拷問第85章 郭榮給的驚喜第40章 濮州案(3)第180章 博弈第4章 中原易主第213章 紆尊降貴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276章 玉如意第171章 金陵政局第51章 以鎰稱銖第228章 形勢危急世宗篇25 宗藩新約第61章 氣運所鍾李守貞第217章 幽州行營第24章 人事調整第450章 落幕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471章 勞民傷財第310章 海路主將第336章 這仗怎麼輸?第131章 幹強枝弱第243章 不自知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299章 遼國的情況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244章 皇子赴軍第2197章 仁宗篇14 從港區到華亭第220章 啖耳將軍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舉第174章 互揭其短第148章 還京第313章 日常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35章 室韋覆滅第43章 大公主回來了第192章 姑藏城頭感慨多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396章 天花板第266章 放賑遼東第21章 黃袍加身第1765章 三郡公第115章 冬月第7章 小張探花第122章 相互誅心第68章 婚宴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擇君,兄弟之間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鍵政第10章 王峻也不容易第36章 奉宸營第423章 安東國的權貴們第90章 老將可用第243章 向遼陽進軍第66章 陷河陽世宗篇26 北廷國相第20章 武德司的收穫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235章 難以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