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3章 太宗篇10 二王

一隊差役快速趕來先,觀其服色帽飾,乃是洛陽府下轄巡役,在一名巡吏的率領下,來得氣勢洶洶。

排開圍觀百姓,巡吏看着那狼藉的場面,又是死馬,又是死人的,眉毛當時就跳躍了幾下。然而當看到劉曄那一衆人後,臉色大變,迅速上前拜道:“拜見大王!”

“你認識我?”劉曄目光冷冽地看了此人一眼。

聞問,那巡吏立即應道:“小的延康巡差張郇,大王去歲還京之時,幸睹尊容.”

“你來得正好,既是你的轄下,正好處置了!”劉曄手指地上,頗爲強勢地吩咐道:“此馬橫行街市、衝撞傷人,此賊狗膽包天、意欲害我性命,都已被厲行處決,善後之事就交給你們洛陽府了!

本王還有事,就不在此逗留了,之後有何問題,聯繫本王衛隊長周隼!”

言罷,劉曄便轉身,據鞍上馬,低頭注意到身上那片片擦不乾淨的血跡,乾脆脫下外袍,裹起隨意往街上一拋,然後便縱馬離開,沒人阻攔,也無人敢攔。

巡吏張郇與他那一衆手下,也只是眼睜睜地望着劉曄、劉昕一行人離開,態度還恭敬着,待其走遠,方纔回過神來。

第一件事則是把那兩名家丁控制住,並從看熱鬧的人羣中逮出幾名地頭蛇,查問具體情況。事情本就不復雜,解釋起來也簡單,然而,在瞭解了事情經過尤其是“肇事”另一方的身份後,張郇那張本就不輕鬆的臉色就變得難看了

京城就是這樣,尤其在這種長街大市上,隨便挑中個人,就可能與權貴沾點邊。張郇原本就有猜測,敢在延康大街上如此張揚的,絕非常人,卻也有那麼一絲的幻想,萬一劉曄怒殺的只是個不開眼的賤民呢。

然事與願違,牽涉的偏偏就是開封府尹劉繼昌家!劉繼昌可是徐王劉承贇最喜愛、最出色的兒子,徐王劉承贇可是宗室之長,尤其在世祖皇帝崩後,其身份資望則更上一層樓,便是劉曄到了徐王駕前,也得恭恭敬敬地執子侄禮。

即便不提出身,劉繼昌本身就是個位高權重的主,開封府仍舊是與洛陽府比肩大漢帝國名正言順的首府。並且,京畿早有傳言,劉繼昌即將高升了,要麼調任京畿道布政使,要麼就是主掌中樞一大部司,不管哪是哪條,都是大漢最頂尖的權貴。

涼國公、康居王與開封府劉繼昌對上,作爲旁觀者,自然是有熱鬧看了,然而作爲一個小小巡吏牽扯其中,張郇便只有惶恐了,兩尊大神都不是他得罪得起的。

同時也不免埋怨,同爲皇室宗親,涼國公下手怎麼如此狠,一點面子都不留,明明可以將那廝發還府尹家,那賤奴還能討得了好不成.

雖只一條延康街上的小小巡吏,但這張郇對危險有着敏銳的嗅覺,不過在這小人物把自己嚇出心病之前,就在當夜,有人直接把他心中搖晃的罈罈罐罐摔了個粉碎。

洛陽府判官寇準,在知悉此事後立刻召見之,令其將事情仔仔細細地講了一遍,然後給他安排了一個萬分驚悚的差事,把那當街殺人的涼國公扈從軍官周隼羈拿。

對此,張郇心裡是一萬個不樂意,這可是真冒着生命危險的事情,依劉曄在延康街上的表現,殺起人可是毫不手軟!如此去落涼國公臉面,丟了命,那豈不是冤死。

寇判官倒是輕鬆,滿嘴的正義言辭,說什麼代表國法執法,維護世祖皇帝制定的宗法.對這種冠冕堂皇的話,張郇是半個字都不信,寇準定有其他目的。

因此,不管寇準這個判官如何逼迫,張郇寧肯不要身上的差事,也不肯從命,逼得寇準親自出馬。但張郇仍舊逃不掉,被命令帶路識人.

且不提洛陽府那邊的反應,劉曄兄弟則繼續徜徉在和煦的陽光下,慢悠悠地沿着延康街朝目的地而去。

比起此前,氣氛明顯壓抑了幾分,劉昕兩眼少神地盯着街道,平靜地問道:“十三哥,回京之後我便發現了,你這些年的變化實在太大了.” 劉曄笑了笑,隨口答道:“我也是將滿而立的人了,有些變化再正常不過,豈能如少年時那般天真幼稚?”

“恕小弟多嘴,你此時的殺性有些重了!”劉昕猶豫了下,道。

劉曄明顯愣了下,扭頭看了看劉昕那半張沉凝的側頰,又回頭平視前方,冷幽幽地道:“你沒經歷過戰陣,也沒在西北待過,更不知安西究竟是何等地方。不瞞你說,那裡已經被我們的魏王六哥搞成人間煉獄了!

在安西地區,殺戮與死亡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了,尤其是近一年多以來……”

“莫非是營所改革以及滅教之事?”劉昕道。

“你竟然也聽過?”

劉昕輕聲道:“總是有所耳聞吧!”

“不錯!”劉曄直接道:“聽說朝中,已有腐儒將安西的改革滅教稱爲屠族了。”

說着,劉曄的嘴角閃過一抹輕蔑:“這些個高居廟堂的達官顯貴,哪裡知道邊地之苦,征服之難!真該把那些個清談闊論之輩,全部發配邊疆,讓他們體會一番邊陲軍民是如何度日的!”

“十三哥是怨氣頗多啊!”劉昕意有所指。

“十四弟,以你我兄弟的關係,也沒什麼好諱言的!”劉曄在片刻思索之後,從容沉靜地緩緩道來:“我對咱們六哥是不甚服氣的,理由也很簡單,論將才,講武略,我自負不下於他,他至今所取得的成就,也實無甚可稱道的。

開寶北伐,遠征大漠,不過佔一個隨軍資歷罷了;西征萬里,復高昌,滅黑汗,退大食聯軍,也只是楊、郭、康等將帥輔助,朝廷不惜代價支持,以及十數萬將士浴血奮戰犧牲!

這些履歷,值得稱道,然而,若把我放在那個位置上,自信同樣能取得相同的成績,甚至過之。比起六哥,我只是晚生了十年罷了,衝這十年的差距,居其下,也沒什麼無法接受的!”

說到這兒,劉曄停下來瞥了劉昕一眼,看他聽得認真,又繼續道:“在安西這些年,處處被六哥壓制,我固然有一肚子意見!然而,在有些事情上,我卻堅定地站在六哥一邊!比如滅教之事!”

“我聽說,信奉ysl教義者,瘋狂而偏執,寧斷頭,不變節.”劉昕道。

“以訛傳訛罷了!”劉曄冷冷道,言語間右手還用力地握了下拳,就像在捏斷敵人脖子一般:“那些大食人同樣的血肉之軀,腦袋掉了同樣會死!安西軍打下的土地、城池,狂熱的信教徒當然有,但十幾年下來,已經死得差不多了,餘下的,在鋼刀與教義面前,大多數人還是會做出更聰明選擇的.”

第160章 三個青年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188章 永清軍議第427章 饒樂國的困境第475章 趙盧之間的齟齬第1761章 新問題第2145章 世宗篇20 劉旻走了第113章 十年之爭也該結束了第2066章 太宗篇13 不那麼簡單第429章 向南!第323章 漢遼第二次和議第67章 又去一老第26章 潘美守城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193章 盧多遜治河西第244章 邊帥變動第14章 腹黑之謀第237章 王峻暴亡,將臣進京第176章 接風洗塵第84章 劉承祐的決定第351章 林邑國第261章 優勢太大,底氣太足第3章 不宜擴大第3章 田畔問對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進鄴都第209章 御史臺→都察院第107章 飄飄然的李相第40章 入長沙,定湖南第1782章 數百年後的問候第106章 誘惑第206章 趙思綰落網第432章 今非昔比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74章 燥熱的遼帝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第123章 孔氏之疑第91章 王峻驕狂第270章 立場第22章 史公鎮洛:民怨四起第60章 皇后進言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45章 靖江軍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上)第157章 《刑統》將成第86章 發落南臣第300章 統歸地稅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第18章 詔議國策第150章 天子之威,恐怖如斯第322章 真正引以爲豪之處第365章 邊事結論第86章 發落南臣第2200章 仁宗篇17 黨爭伊始第438章 與太子的牽涉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32章 郭氏之慮第97章 再臨井陘第239章 耀州之戰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第171章 金陵政局第107章 飄飄然的李相第314章 還京第340章 杭州登陸第255章 遼軍情況不容樂觀第473章 又當又立第233章 王使君在泗州第100章 無法避開的錢糧問題第507章 一縷嘆息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1700章 本州無罪第68章 離京前的安排第108章 後知後覺後怕第26章 潘美守城第176章 宣戰行爲第90章 安東國王?第7章 貴戚解權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時代下的大漢(下)第347章 嶺南戰況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138章 回宮第363章 安西緩封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362章 新齊與新楚第151章 廣政殿議第335章 凱旋令、劉昉請命第190章 熱情相待第332章 廣德殿婚宴第137章 後宮那點事第1772章 處置第180章 博弈第175章 在滑州第62章 緊鑼密鼓第329章 遊市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第425章 開寶十年第327章 相對公平
第160章 三個青年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188章 永清軍議第427章 饒樂國的困境第475章 趙盧之間的齟齬第1761章 新問題第2145章 世宗篇20 劉旻走了第113章 十年之爭也該結束了第2066章 太宗篇13 不那麼簡單第429章 向南!第323章 漢遼第二次和議第67章 又去一老第26章 潘美守城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193章 盧多遜治河西第244章 邊帥變動第14章 腹黑之謀第237章 王峻暴亡,將臣進京第176章 接風洗塵第84章 劉承祐的決定第351章 林邑國第261章 優勢太大,底氣太足第3章 不宜擴大第3章 田畔問對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進鄴都第209章 御史臺→都察院第107章 飄飄然的李相第40章 入長沙,定湖南第1782章 數百年後的問候第106章 誘惑第206章 趙思綰落網第432章 今非昔比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74章 燥熱的遼帝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第123章 孔氏之疑第91章 王峻驕狂第270章 立場第22章 史公鎮洛:民怨四起第60章 皇后進言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45章 靖江軍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上)第157章 《刑統》將成第86章 發落南臣第300章 統歸地稅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第18章 詔議國策第150章 天子之威,恐怖如斯第322章 真正引以爲豪之處第365章 邊事結論第86章 發落南臣第2200章 仁宗篇17 黨爭伊始第438章 與太子的牽涉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32章 郭氏之慮第97章 再臨井陘第239章 耀州之戰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第171章 金陵政局第107章 飄飄然的李相第314章 還京第340章 杭州登陸第255章 遼軍情況不容樂觀第473章 又當又立第233章 王使君在泗州第100章 無法避開的錢糧問題第507章 一縷嘆息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1700章 本州無罪第68章 離京前的安排第108章 後知後覺後怕第26章 潘美守城第176章 宣戰行爲第90章 安東國王?第7章 貴戚解權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時代下的大漢(下)第347章 嶺南戰況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138章 回宮第363章 安西緩封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362章 新齊與新楚第151章 廣政殿議第335章 凱旋令、劉昉請命第190章 熱情相待第332章 廣德殿婚宴第137章 後宮那點事第1772章 處置第180章 博弈第175章 在滑州第62章 緊鑼密鼓第329章 遊市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第425章 開寶十年第327章 相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