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4章 太宗篇1 變天

幾千人的行營,並不能使蟲豸噤聲,整個行營內外,盡是蟲聲蟬鳴,但隨着“諭令”自御營發出,全營都進入到噤言禁行的狀態,燈火陸續熄滅,尤以御營周遭爲最,除了零星的光亮,幾乎漆黑一片,正中的御帳則在不知覺間增加了三倍的守衛,森嚴肅穆,水泄不通。

御帳,該是此時行營最明亮的地方,榻間靜靜地躺着大行皇帝的遺體,榻邊一圈,已然鋪着冰塊,兗州官府覲獻的冰開始發揮着特殊的作用。

還是那麼些人,都跪着,但在驚魂之後,哭聲已然漸漸消沉,取而代之的則是一片死寂。

天下就沒有比皇帝駕崩更嚴重的事情了,而大行皇帝駕崩得也實在不是地方,在這巡幸途中撒手人寰,哪怕是“少不更事”的兩名皇孫,都感受到莫大的壓力。畢竟,一個處理不好,引發的後果,可能便是天崩地裂!

突然,帳簾被掀開,李儉一身戎裝,手挎長刀,走了進來,年逾花甲的老將,觀其氣勢,說他能劈死一頭牛都有人信。

沒有理會衆人,先向御榻磕了三個頭,這才衝李少遊輕聲道:“已經安排好了,御帳周邊,都是隨時可爲陛下赴死之衛士!”

李儉的聲音有些沙啞,李少遊則乾脆沒出聲,只是點點頭,眉頭擰着,在那裡沉思。

見狀,李儉身體微微前傾,道:“壽公,陛下以後事相托,如之奈何,你當給個說法!”

聞言,李少遊擡眼迎向李儉,只見這老將滿臉的嚴肅,目光中甚至隱隱有些懷疑與壓迫。

李少遊還是那般愁容,仍沒有應聲,又思忖少許,方謹慎地朝劉文渙、劉文濟二皇孫道:“二位殿下有何想法?”

劉文渙略感意外,但迅速地抹了把淚,拱手道:“祖父遺命,一切聽憑壽公區處!”

至於劉文濟,也只是點頭附和,眼帶悲傷,目光不肯挪開大行皇帝身體一下。

見狀,李少遊這才深吸一口氣,沉聲道:“恕老臣放肆了,幾件事!

其一,封鎖消息,御營範圍,嚴禁進出,嚴禁與外交通,敢有外泄、刺探內情者,殺!

其二,秘密準備靈柩,制定路線,明日起行,護送陛下回京!遣人,於沿途蒐集地方儲冰,龍體務必保護好!

其三,飛馬西京,報告東宮,未得答覆之前,行營不得妄動!

倉促之間,老夫只能想到這個三條,諸位可有補充?”

劉文渙作沉凝狀,似乎在思索是否有疏漏,劉文濟卻突然開口,沉聲道:“壽公,我要親自爲祖父駕車!”

聽此請求,李少遊微訝,劉文渙反應雖慢半拍,但也緊跟着開口,堅決道:“文濟年少,氣力且不足,駕車御馬之事,還是由爲兄來吧!”

迎着劉文渙嚴肅乃至有些犀利的眼神,劉文濟並不漏怯,只是平靜應道:“年少力弱,然不妨礙爲孫者盡一份孝心!”

劉文渙眉頭蹙起,沉聲道:“其餘事務皆可商量,但盡孝之義,斷無退讓餘地!”

眼見這兄弟倆爭執起來,李少遊的表情一時間頗爲精彩,但很快反應過來,開口勸道:“二位殿下孝義感人,陛下在天之靈,亦足慰矣!依老臣之見,莫若由二位殿下共同駕車,輪番執繮,如何?”

從兄弟倆的爭論中,李少遊自然能看出一些苗頭,但作爲一個聰明瞭一輩子的元從老臣,實在不願意在此類事件中牽涉太多。就如老皇帝那些如龍如虎的皇子們,當初默默支持太子,也只是對朝廷有一份責任心,爲了國家社稷的穩定與傳承有序。

因此,李少遊選擇了和稀泥,而對他的提議,劉文濟很平順地便接受了:“壽公之議甚好,謹從之!”

劉文渙雖有些不樂意,但話已至此,也只能認了,再不痛快,也不能在遺體面前爭鬥起來,那樣就真是“孝”死了。

“差遣何人赴京報信?”李儉這時發問。

李少遊看向他,徵求意見道:“定安伯可有人選!”

李儉琢磨了下,提出一個人:“李繼和如何?”

“駙馬李繼隆之弟?”

“正是!”

李少遊琢磨了下,頷首道:“可!稍後我當親自交待!”

“好!”

李少遊又瞧向起居郎,吩咐道:“你將此間情況,擬文一道,屆時發往西京!”

“是!”

“壽公,小的有一言,不知是否當講?”這個時候,胡德站了過來,小心地請示道。

如胡德這些御前內侍,老皇帝在時,是惶惶不安,整日的提心吊膽,生怕老皇帝一受刺激就殺人,伴君如伴虎的“詛咒”幾乎能把人逼瘋。

然而,當老皇帝真駕崩了,那也真是天塌地陷般的感覺,似胡德這些人,自他以下有一個算一個,在宮廷裡的職事待遇也基本到頭了,甚至一個不好,連性命都有閃失。尤其是胡德,作爲內侍行首,不管如何,他都是最受打擊的人。

胡德也知道自己身份的敏感,他也是個聰明人,沒有多少野心,因此此時所想不過是遵從遺命,竭力配合李少遊處置好大行皇帝之後事,所謀求的,也不過是在今後的日子裡能安穩養老。

另一方面,即便胡德真有什麼叵測心思,也沒有多少發揮的餘地,體制、朝局等宏觀方面且不提,就此時御帳之中,光看自己張嘴後李少遊、李儉二人那戒備的眼神,警惕的表情,就知道自身處境如何了。

胡德相信,自己若有任何異舉妄動,這二李公伯絕對敢把自己先斬後奏。

失去主人庇佑的奴僕,恰如喪家之犬,迎着李少遊審視的眼神,胡德只能低眉順眼,儘量讓自己表現得無害一些。

終究是貼身伺候老皇帝的內侍行首,雖然心存警惕,李少遊還是伸手示意胡德說:“胡大官有何提醒,儘可直言!”胡德卑屈地道:“皇城、武德二使,職責緊要,作用巨大,官家崩殂,實難瞞過,是否知會二者一聲。”

聽此建議,李少遊不由審視了胡德一眼,對於皇城、武德二使,他怎麼可能忽視,這兩司的威力可清楚得很,要知道,李少遊正是初代武德使,武德司最基本的組織架構都是他負責建立的。

收回審視的目光,李少遊又扭頭衝李儉吩咐道:“派幾名可靠衛士,去把二使請來!”

言罷,李少遊再度看向胡德,以一種警告的語氣道:“胡大官,我把醜話說在前頭,御帳周邊這些宮人,你可要看好了!否則,出了差池,首先拿伱是問!”

“小的明白!”胡德躬身拱手,姿態放得很低。

此時的胡德,心頭充滿了慼慼然,他胡大官,堂堂的內侍監,諸班首,除了在大行皇帝面前,何曾如此謹慎卑微過,如此心裡落差,實在不是一時半會就能緩過來的.

“御營的氛圍還是有些緊張了,如此反倒惹人懷疑!”頓了頓,李少遊又衝李儉道:“御帳前多餘的崗哨撤掉吧,御營之中保持外鬆內緊即可!”

李儉始終是那副嚴肅的模樣,點着頭,言簡意賅:“我去安排!”

對於李儉的冷冰冰,李少遊也不在意,只是朝他拱手,鄭重道:“定安伯,雖有陛下相托,然這大膽妄爲、逾制犯忌的之事,還需由你我協力擔之!”

李儉聲音依舊沙啞,語氣也堅定如初:“陛下所託,縱身死族滅,也當完成!”

聽其表態,李少遊也不復多言,只是回頭看着躺屍在榻間、臉上蒙了一層黃綢的老皇帝,仍舊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李少遊目露悲傷,心中哀嘆:“陛下啊,後事之重,老臣受之多艱啊.”

計議既定,讓胡德與二皇孫守着老皇帝,二李則各自去安排落實,這一夜,註定難眠。

御帳之側,如衆星拱月一般,搭建着幾座帳篷,那是供隨侍宮人及值班宿衛所用。

其中一間帳篷內,零星的燭火使得視線格外昏暗,不是李少遊捨不得多添幾根燭,只是於他而言,這樣的氛圍才符合他此時的心境,但對奉命而來的李繼和來說,就顯得有那麼幾分驚悚了。

審視着李繼和,李少遊的目光也充滿了壓迫力,見其有些緊張不安,李少遊起身,拿出一道已然做好密封的令箋,橫於胸前,肅聲道:“李繼和聽令!”

“末將在!”本能地,李繼和拜道。

“着你將此報,飛馬發往西京,信不離身,換馬不換人。記住,直呈太子殿下,餘者一概不理,敢有耽擱冒犯者,殺!”李少遊冷冷道。

聽李少遊陳述完命令,李繼和顯得愣愣的,顯然被這道詭異的命令搞得有些懵。但很快就意識到問題所在,此令何來?聽其語氣,可不像是來自於陛下,而若是壽國公,他怎敢降此亂命,於是,愣了一會兒,李繼和也沒敢接令。

見狀,李少遊繼續道:“老夫知道你心中疑慮,不給你說清楚,怕你也不敢接令!”

略頓,李少遊聲音又壓抑了幾分,道:“半個時辰以前,陛下已然殯天了!你該知道,此差遣之重要了吧!”

李繼和一張憨直的面龐是勃然色變,呆立在那兒,手足無措,嘴上則語無倫次:“殯天,陛下駕,崩,這如何使得!”

然而,注意到李少遊那肅穆的表情,李繼和意識到,該是真的,這天下誰也不敢開這樣的玩笑。

當從巨大的衝擊中回過神來,李繼和立時便站不住了,眼眶倏地紅了,跌倒在地,哀泣地呼喚:“陛下!”

對於李繼和這樣沾點親帶點故的晚輩來說,大行皇帝固然有恐懼的一面,但崇敬之情也是相對的,過去只是被敬畏的情緒壓制着,然人一旦崩了,那曾經壓抑着的情感也一下子噴涌而出。

見其狀,李少遊並不準備給他更多反應的時間,威嚴地說道:“時下,沒有多少時間供你我悲傷,挑你作爲信使,是對你的信重,差遣也必須保證完成,出現一絲一毫疏漏,後果你該知道!”

“末將奉令!”聽李少遊這麼說,李繼和回了神,迅速調整好心情,迎着其目光,雙手接過信筒,鄭重地道。

“隨行衛士已經挑揀好了,馬匹已備,就候在御營門前,你立即動身,此事一刻也不能耽擱!”李少遊叮囑道:“記住,你此行僅爲報信,餘者不可多嘴、妄言!”

“明白!”李繼和起身應道,剛欲動身,又停了下來,面露遲疑地看着李少遊,但態度十分堅決地抱拳道:“壽公,恕末將斗膽,能否到御帳向陛下叩拜辭行?”

深深地看了李繼和一眼,李少嘴裡淡淡地吐出兩個字:“可以!”

沒有太久的耽擱,很快地,在十幾名衛士的隨從下,李繼和夤夜出發,離開行營範圍之後,徑直奔向官道,而後一路朝着洛陽方向而去。

大漢帝國若說交通發達,毫無疑問是京畿、河南以及河北,官道修得是四通八達,直道更早早地聯通着各州主要城市。

也正是得益於這個時代最便利的陸路交通,自泰山至洛陽千餘里的路程,兩個日夜的時間,也就跑完了。一路上,李繼和連同十幾名衛士輪番領路,就連飲水進食的時間,都壓縮到了極致,十萬火急的事情,也容不得絲毫懈怠。

當然,路途中還是出現了一點小插曲,在經過兩個官驛之時,對方隨意遲緩的表現激怒了李繼和,砍了一名驛丞,殺了兩個驛卒。

夤夜出發,抵達洛陽之時,仍是深夜。馬蹄在平整的石板路上踩出清脆的響動,穿過洛陽城東聚居區,直至城門,望着黑夜之中巍峨城牆,疲憊已極的李繼和有種熱淚盈眶的感覺。

便是在城外,也能隱約聽到城中的喧囂聲,仍舊沉浸在盛世不夜城中的西京士民們,顯然還沒有意識到大漢帝國的天要變了。

作爲洛陽的城門值守,不論是負責程度,還是見識深淺,都要遠高地方職吏。雖然滿帶疑惑,但在確認了李繼和一行的身份之後,還是果斷放行。

進城之後,也沒任何遲疑,揚鞭策馬,一路驚動着坊裡、巡檢,直奔皇城,甚至逾制走馬宮門。

打着老皇帝的旗號,幾乎是強闖入東宮,就差親手把太子劉暘從榻上拉起了。

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第445章 捐資捐款,天災不斷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1753章 百年國運+第50章 下定決心第480章 “新對策”第329章 西域風雲第140章 殺心大起第122章 奏章滿案第56章 一戰定河西第17章 附議第345章 剝削者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414章 雲消日出第163章 開封修不修第221章 名將團隊第1811章 歸來第11章 局勢變化於未測之際第19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74章 東亞海盜的興起第197章 財計第65章 選擇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第461章 癲狂?第90章 安全脫身第110章 西南將帥第66章 朕要親征第173章 馬氏內亂或可利用一下第154章 絕不姑息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133章 卑微的武德使第62章 緊鑼密鼓第12章 方略第271章 將威脅消滅於萌芽第51章 郭氏父子第194章 楊邠案(2)第311章 李沆第427章 饒樂國的困境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112章 兄弟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第329章 西域風雲第42章 難得積極第53章 兵臨刪丹這纔是感言第402章 太子有後了第450章 落幕第40章 濮州案(3)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第1759章 生財之道第151章 凋零第153章 未來將帥第202章 劉皇帝已至長安第6章 進士樓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293章 生於憂患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亞第1810章 軍隊得求穩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風波第353章 信使仁宗篇4 範公秉政,苦苦支撐第51章 詔令西進第73章 安東大開發4第60章 家事、國事第96章 言官第387章 契丹終被打回原形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貿易的真正爆發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62章 二代勳貴第102章 攻心疲敵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萬家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國病斑,皇帝無後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186章 李國舅的愚民傾向第322章 真正引以爲豪之處第91章 吉兆動兵,再臨壽春第216章 馬政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343章 趙府君當權第193章 楊邠案(1)第115章 兩則喜訊第3章 田畔問對第359章 這個太子不簡單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33章 西巡結束第219章 八月戰爭第277章 閒有目光向河西第118章 棉第433章 聖訓第320章 見機進言,權歸中樞第103章 王昭遠的見解第54章 臨陣指揮,盡委諸君第84章 滅佛伊始第68章 二次北巡第312章 董遵誨兵臨上京第256章 遼帝的決斷第22章 慈父的關懷第37章 新政
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第445章 捐資捐款,天災不斷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1753章 百年國運+第50章 下定決心第480章 “新對策”第329章 西域風雲第140章 殺心大起第122章 奏章滿案第56章 一戰定河西第17章 附議第345章 剝削者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414章 雲消日出第163章 開封修不修第221章 名將團隊第1811章 歸來第11章 局勢變化於未測之際第19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74章 東亞海盜的興起第197章 財計第65章 選擇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第461章 癲狂?第90章 安全脫身第110章 西南將帥第66章 朕要親征第173章 馬氏內亂或可利用一下第154章 絕不姑息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133章 卑微的武德使第62章 緊鑼密鼓第12章 方略第271章 將威脅消滅於萌芽第51章 郭氏父子第194章 楊邠案(2)第311章 李沆第427章 饒樂國的困境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112章 兄弟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第329章 西域風雲第42章 難得積極第53章 兵臨刪丹這纔是感言第402章 太子有後了第450章 落幕第40章 濮州案(3)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第1759章 生財之道第151章 凋零第153章 未來將帥第202章 劉皇帝已至長安第6章 進士樓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293章 生於憂患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亞第1810章 軍隊得求穩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風波第353章 信使仁宗篇4 範公秉政,苦苦支撐第51章 詔令西進第73章 安東大開發4第60章 家事、國事第96章 言官第387章 契丹終被打回原形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貿易的真正爆發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62章 二代勳貴第102章 攻心疲敵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萬家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國病斑,皇帝無後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186章 李國舅的愚民傾向第322章 真正引以爲豪之處第91章 吉兆動兵,再臨壽春第216章 馬政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343章 趙府君當權第193章 楊邠案(1)第115章 兩則喜訊第3章 田畔問對第359章 這個太子不簡單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33章 西巡結束第219章 八月戰爭第277章 閒有目光向河西第118章 棉第433章 聖訓第320章 見機進言,權歸中樞第103章 王昭遠的見解第54章 臨陣指揮,盡委諸君第84章 滅佛伊始第68章 二次北巡第312章 董遵誨兵臨上京第256章 遼帝的決斷第22章 慈父的關懷第37章 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