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耶律妃

當意識重新迴歸大腦,劉皇帝第一感覺就是難受,頭昏胸悶,口乾舌燥,一張嘴,窖藏一夜的臭氣直讓人噁心,自個兒差點沒吐出來。

長久以來,在酒字上,劉皇帝從來剋制,從不留戀,也許久沒醉過了。昨日顯然是開懷了,也喝痛快了,當然,彼時的痛快隔夜來買單。也不知耶律璟是什麼狀態,他常年酗酒,應該自如得多吧,劉皇帝仍惦記着遼帝。

“陛下!”

一道帶着點侷促的聲音響起,女人的聲音,緊接着是一個輕柔的力道順着手臂傳來,劉皇帝順勢而動,坐了起來。

劉皇帝一張臉稍顯扭曲,忍不住撫着胸口,見狀,年輕的婦人立刻拿來一個痰盂,擺在榻前。劉皇帝也顧不得什麼形象了,直接埋下頭去。

乾嘔了好一陣,大概是沒有進太多食,最終也只嘔出些膽汁,吐了不少唾液......

婦女則殷勤小心地侍候着,擡起頭,劉皇帝將目光放在其身上,開口了:“你一直守在這?”

“陛下身邊不能缺伺候的人!”婦人一邊給劉皇帝擦着額頭的冷汗,一邊應道。

聞言,劉皇帝點了點頭以示肯定,安然地享受着婦人的伺候。一口的臭氣,讓劉皇帝沒有說話的興致,直到呈上清水以及牙刷、牙膏,洗漱了一番,整個人方纔感覺“活”了過來。

這些年,似牙刷、牙膏這些經過改良的生活用品,自上而下,已然完全傳開了。當然,也只有中上層階級,纔會在意這些,平民百姓哪有這等講究。

“什麼時辰了?”劉皇帝問道,都不用出去看兩眼,都能感受到那股籠罩在塞北天地間的昏暗。

“已近卯時了!”婦人答道。

命人掌燈,添了幾盞燭火後,帳內光線也明顯亮了幾分。劉皇帝的目光放在婦人身上,一身簡單的秋服,勾勒出婀娜的身材,梳着漢人的婦髻,風情外露......

實際上,此女年紀並不算大,只二十歲出頭,當然,這個年代的女子大多是早熟的。其身份也不難猜,在此時,能夠侍奉在劉皇帝身邊的后妃,只有耶律妃了。

“你那族兄,特地給你帶了一些禮物,稍後朕命人送到你帳中去!”劉皇帝看着耶律妃說道。

昨日宴上,耶律璟還專門問到了耶律翎,如果論宗親關係,耶律璟是耶律妃的堂兄。而此時,感受着劉皇帝的目光,耶律妃下意識地緊張起來,那豔麗的面容間,閃過一抹明顯的動容變化,最終跪下拜道:“謝陛下!”

“謝我做甚?又不是朕賜的禮物!”劉皇帝說。

耶律妃則矮下曼妙的身姿,恭順地應道:“若無陛下的恩澤照拂,妾又如何能被人想起!”

聽回答,劉皇帝不由笑了,繼續問:“你南嫁漢宮,也有好幾個年頭了,今隨駕塞北,故鄉在側,可曾心潮起伏?可曾思念故鄉家人?”

聞此問,耶律妃身子匍匐在地方,翹臀幾乎對着天,額頭也貼在地面,緊張地答道:“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不敢欺瞞陛下,家人故鄉,自有思念之情!”

“聽說你家裡還有個弟弟?”劉皇帝說。

“是!”

“多大了?”

“算年月,當有十四了!”

“十四歲,青蔥少年啊!”劉皇帝似乎有些感慨,說道:“你給朕生下了十四子,此時說來,倒也算個巧合!”

劉皇帝語氣平平淡淡的,但兜兜轉轉,彎彎繞繞,讓耶律妃有些不明所以。然而,這也算是個聰明的女人,從劉皇帝的語氣中感受到了什麼,因而輕咬着紅脣,主動道:“陛下,妾雖來自契丹,然此身入漢,自爲漢人,不敢有任何非念,更不做他想!”

由於耶律妃跪着,頭埋着,並不能看到臉,這可不方便劉皇帝觀人察心。不過,聽到她這番有點動情的話,已然有些粗糙的面龐間也表露出少許的笑意。

坐在榻上,侵身向前,劉皇帝探手,伸到耶律妃下巴,把他那張豔麗的面龐擡起,直勾勾地注視着她的雙眸,微笑着問道:“那朕問你,有朝一日,漢遼大戰,生死相拼,血流成河,你又做何想法?”

劉皇帝目光平靜,面色平靜,語氣更是輕飄飄的,但此問一出口,耶律妃那張臉蛋刷得一下就白了。

原本,還顯得堅強的目光,終究還是軟弱了下來,避開劉皇帝的注視。遲疑了一會兒,防磁壓低的聲音,認真地道:“倘有那日,陛下若對妾不放心,任囚任殺,絕無怨言!”

塞外的女子,還真有股子野性、烈性,這一點在耶律妃身上體現得格外明顯。早年的時候,劉皇帝身邊有個折娘子,同樣長於邊塞,颯爽英姿,落落大方,很受劉皇帝鍾愛。但是,折賢妃終究還是傳統的漢家女子,從小受到的教育還是那些。

不得不說,雖然是契丹人,但耶律妃有時還真能帶給劉皇帝一些別樣的新奇感。此時,見她這一臉決絕而認真的模樣,劉皇帝在她臉蛋上摸了摸,笑道:“哪裡用得着說生說死,沒那麼嚴重!劉昕要是沒了娘,長大了豈不是要怨朕?”

“妾身大膽冒犯,衝撞聖駕,請陛下治罪!”耶律妃也是就坡下驢,再度俯首。

見狀,劉皇帝直接抓住其胳膊,將她攙起,嘴裡說道:“罷了!地上涼,起來吧!”

“謝陛下!”

“你在此待了一夜,也辛苦了,回帳好生歇着吧!”劉皇帝目光也變得更加溫和了。

“妾不累!”耶律妃這樣答道。

聞之,劉皇帝在其嬌臀上輕輕地拍了拍,說:“說不累,都是假的。下去歇息吧,朕這裡暫時不用伺候了!”

“是!妾告退!”耶律妃這才行禮,緩緩退去。

一直注視着此女,等到她出帳,劉皇帝方又躺了下來,目光中的溫柔之色也逐漸隱去了。方纔最後的問題,她並沒有給一個正面的答案。

終究還是契丹人,還是外族女人,在這方面,劉皇帝的心態一直是比較包容的,只要你願意融入大漢,效忠大漢,願意做漢人,他都可以接納。

但現在看來,至少這個耶律妃,面貌忠順,侍奉殷勤,但終究難以一條心......

第322章 土司制與遼使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漢伊六次大戰第1756章 海豐號第398章 換個思路第31章 送行第143章 李崇矩復出第66章 請辭?不許!第66章 商業互吹第89章 威壓王帥第265章 謀劃高麗第270章 城上城下第121章 父子異見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結論第78章 召還二郎?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61章 晉陽來人第98章 山道第29章 請纓第112章 整風第179章 長教訓第138章 破寨第308章 新貴第216章 馬政第2050章 最後的旅途21第134章 乾祐元年終第49章 花裡胡哨不管用第49章 花裡胡哨不管用第53章 有詩云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70章 未來宰相的安排第123章 株連不可避免第45章 治安第39章 長沙第83章 太子的作用第1757章 勳貴子弟第287章第261章 優勢太大,底氣太足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世宗篇24 老貴新貴,宗王大會第1768章 崩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萬家第195章 漳泉獻地第1780章 侵入黑汗國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259章 兵臨樑泉第33章 西巡結束第16章 諸般滋味在心頭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國第413章 分食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226章 馮道請辭第125章 文盲將軍第83章 太子的作用第2084章 太宗篇31 報紙 成都之圍第1717章 郭威終於走了第295章 難第1798章 宴無好宴第447章 形勢不妙第22章 荊南既定第65章 劉皇帝的猜忌第390章 減丁政策,翻過那座山第109章 大相國寺第83章 東京反應,王峻密奏第97章 隰州第176章 去鄴都第162章 晉公南遊見聞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結束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136章 迎奉第6章 相形見絀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462章 一地雞毛第57章 既得潞,復據澤第358章 兩江平定第1章 乾祐滅佛世宗篇38 安東王的遺囑第172章 更像打仗來的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第137章 後宮那點事第38章 濮州案(1)第32章 潞州震動第82章 不手軟第122章 奏章滿案第133章 捷報第168章 執迷不悟第365章 樞密軍政第111章 “名將”之敗第121章 大朝第375章 少林寺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161章 二郎,我恐命不久矣!第306章 爲了統治需要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1798章 宴無好宴第198章 轉折點第199章 潞州來客第197章 財計第93章 升遷第40章 濮州案(3)
第322章 土司制與遼使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漢伊六次大戰第1756章 海豐號第398章 換個思路第31章 送行第143章 李崇矩復出第66章 請辭?不許!第66章 商業互吹第89章 威壓王帥第265章 謀劃高麗第270章 城上城下第121章 父子異見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結論第78章 召還二郎?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61章 晉陽來人第98章 山道第29章 請纓第112章 整風第179章 長教訓第138章 破寨第308章 新貴第216章 馬政第2050章 最後的旅途21第134章 乾祐元年終第49章 花裡胡哨不管用第49章 花裡胡哨不管用第53章 有詩云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70章 未來宰相的安排第123章 株連不可避免第45章 治安第39章 長沙第83章 太子的作用第1757章 勳貴子弟第287章第261章 優勢太大,底氣太足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世宗篇24 老貴新貴,宗王大會第1768章 崩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萬家第195章 漳泉獻地第1780章 侵入黑汗國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259章 兵臨樑泉第33章 西巡結束第16章 諸般滋味在心頭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國第413章 分食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226章 馮道請辭第125章 文盲將軍第83章 太子的作用第2084章 太宗篇31 報紙 成都之圍第1717章 郭威終於走了第295章 難第1798章 宴無好宴第447章 形勢不妙第22章 荊南既定第65章 劉皇帝的猜忌第390章 減丁政策,翻過那座山第109章 大相國寺第83章 東京反應,王峻密奏第97章 隰州第176章 去鄴都第162章 晉公南遊見聞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結束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136章 迎奉第6章 相形見絀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462章 一地雞毛第57章 既得潞,復據澤第358章 兩江平定第1章 乾祐滅佛世宗篇38 安東王的遺囑第172章 更像打仗來的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第137章 後宮那點事第38章 濮州案(1)第32章 潞州震動第82章 不手軟第122章 奏章滿案第133章 捷報第168章 執迷不悟第365章 樞密軍政第111章 “名將”之敗第121章 大朝第375章 少林寺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161章 二郎,我恐命不久矣!第306章 爲了統治需要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1798章 宴無好宴第198章 轉折點第199章 潞州來客第197章 財計第93章 升遷第40章 濮州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