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有詩云

關於天子與魏國夫人小符那點事,在宮闈之間,乃至朝野,早已不是什麼秘事。東京在輿情管控方面事很嚴厲的,更何況妄議天子,所以一直以來並沒有什麼氾濫的流言。

但是,宮廷之中,哪裡能真正把所有人的嘴管住,不敢議天子,但符小娘子的身份可就沒有那麼地讓人忌憚。

有些言論,終究傳入了劉承祐的耳朵。說到底,還是劉承祐在乾祐初年的那一次心血來潮般的“戲言”,造成的結果,便是將符家兩位娘子給訂下來。

劉承祐娶大符,爲太子妃,繼位後又升格皇后,待國事漸寧,劉承祐帝位坐穩後,大舅哥符昭信進宮,順便把小符娘子也給帶來了,什麼意思,也已很明白了。

只是初時,劉承祐注意力不在此上,又有些顧及大符皇后的感情,固一直沒有做什麼表示,一直養在東京。平日裡,也有些接觸,逢年過節,也有禮物御品賞賜。

小符娘子,長相自不必說,符彥卿的種,天生麗質,出身高門貴族,個人的涵養氣質,也是十分出衆的。不似其姐姐英姿勇敢,卻另有一番柔婉。

雖談不上什麼感情,對於小符,即便純粹的愛美之心,也足以使得劉承祐對其認可。另外便是,太后李氏對於小符,也很是喜愛,時不時召入宮中敘話,噓寒問暖,早有婆媳之相。

這三四年過去,當初二八芳齡的少女,已然成爲將滿十九的大姑娘了。拖了這麼久,劉承祐終是決定,該給出一個交代,順便在與吳越聯姻喜事上,一道操辦掉。

婚禮的籌備,前後大抵耗費了內帑一千萬錢,這是劉承祐繼位以來,在軍國大事之外,最奢侈的一次,分外鋪張,甚顯浪費。

不過,吳越王錢弘俶送的兩船嫁妝,就不只這個價,即便和劉承勳分一分,也彌補回不少。吳越之富,也可窺其貌。

在一系列繁瑣的儀禮過後,夜幕降臨之時,也正是婚慶最熱鬧的階段,萬歲殿內外,共擺了三百餘席酒筵,京中五品以上文武官員皆可攜妻子進宮赴宴,與君同慶。

萬歲殿內,禮樂齊鳴,歌舞同臺。

太后喜靜,受不得如此喧囂,典禮結束之後便回宮了。后妃也一樣,按照貴妃、賢妃的性子,劉承祐納妃,是不願來的,但得給皇弟劉承勳面子,也是等到禮成方去。

皇后大符,心裡仍有些彆扭,不樂意,但沒辦法,既爲身份所累,又是小符的姐姐,一直陪着。

在這一片盛況的宮廷婚宴之中,只有一人,處其中,很不適應,那便是北來的南唐使者,禮部侍郎鍾謨。

他是奉李璟之命北上東京,再作試探北漢君臣的,初至開封,便行求見,但是被吊着,拖着,劉承祐並不接見他。對於唐使的來意,劉承祐君臣有所猜測,甚至於,並不在意他的目的。

不過值劉氏兄弟喜慶,礙於禮節,也邀請了在賓館苦等半月有餘的唐使鍾謨進宮與宴。原本北來之時,只備了一份禮物,臨時得知天子要納妃,又臨時斥巨資購得一對同心翠璧。

此時在殿,鍾謨是很不適應的,北人太過“粗魯”,遠不及他大唐御宴那般清逸。舉目無可親近者,鍾謨只能自斟自飲了,只是不忘目光四掃,觀察着殿中的北漢君臣。

御座之上,便是那漢帝劉承祐,黃冕高束,喜袍加身,舉止從容,雙目如電,貴不可言。蹲坐於其側,小心與之敘話的,該是淮陽王劉承勳了,同樣雙目清明,貴氣逼人。

下方北漢的臣子中,要數兩個身着蟒服的老臣了,行伍之風濃烈,是臨清王高行周與衛王符彥卿。衛王符彥卿還朝,既爲天子納次女進宮爲妃,也爲向劉承祐彙報黃河一線的御備情況,以及一些軍事上的建議。

兩個位高權重的國丈,正交杯換盞,熱烈交談,似乎很談得來的樣子。

其餘大漢朝堂上有名的宰臣,除了馮道之外,鍾謨還認不全,或只聞其名,不識其人。仔細一觀,這北漢似乎還真有不少名氣在外的人才......

當然,最讓鍾謨感到少許不愉的是,那吳越使者,遊走於殿中的北高官之間,頗受歡迎,甚是活絡的樣子。

作爲世仇,身爲唐臣,鍾謨難免不心生厭惡。並且,還有一種被區別對待的憤怒,大唐雄踞江淮,帶甲十萬,堂堂大國使者,居然如此被慢待。

不過那股子不甘,也只能憋在胸口,思及自己的使命,想了想,鍾謨還是起身,端着一杯酒,朝北漢的宰臣圈子走去,首向馮道敬酒......

大殿之上,劉承祐與皇弟劉承勳親切交談着,以一種關懷的語氣道:“嫁娶之後,你就是真正成年了,既成家,必須要有擔當了!吳越公主,娘和我都能滿意,此女年紀尚小,又遠嫁東京,你當善待於她!”

“是!”劉承勳點頭應道。

劉承勳比劉承祐小三歲多,如今也才十八歲,但經過幾年的培養,讀書習武,已不復當初的莽撞少年。舉止之間,氣質卓爾,讓劉承祐很滿意。

“大漢宗室,尤其是嫡親之內,人才不興,朕深以爲慮。朕就你一個皇弟,對你是寄與了厚望的,開府已數年,成親之後,也該出來,爲大漢江山,盡一份力了!”盯着劉承勳,劉承祐說道。

此言落,劉承勳兩眼頓時一亮,問道:“官家是要給我委派差事了?”

見他躍躍欲試的模樣,劉承祐輕笑道:“你不是立志要做一個賢王嗎?長居王府高牆之內,可當不了賢王!”

劉承勳嘿嘿一笑,下意識地撓了撓腦袋:“我只是隨口一說,沒成想竟然傳到官家耳朵裡了。”

劉承祐舉杯,同劉承勳手中的杯子輕碰了一下,道:“你隨口一說,朕可不是隨耳一聽,勿讓朕失望!”

見狀,劉承勳一飲而盡,鄭重應道:“是!”

看他蹲踞着有一段時間了,劉承祐又拍拍其肩膀:“腿都麻了吧,下去歇歇......”

再晚些的時候,劉承祐至春蘭殿,閨室之中,又進行了一番儀禮,合巹之後,侍婢們退去,只餘劉承祐與小符娘子。

紅衣包裹之下,是小符娘子青春曼妙的身材,微低着頭,不敢迎視劉承祐不加收斂的目光。

過了一會兒,終是忍不住擡頭瞟兩眼,正見劉承祐正眼含笑意地看着自己,頓如兔驚一般別開臉,很是羞澀的樣子。

“怎麼,今日的朕有何不同,讓你如此羞於面對?”劉承祐其醉微醺,淡笑道。

擡眼,又瞧了瞧劉承祐,小符娘子聲如蚊喃:“平日裡,官家與我也不是這身打扮......”

一副嬌柔模樣,看得劉承祐心熱,探手輕輕地撫摸着小符娘子光滑的嫩臉,劉承祐溫聲道:“從今以後,你便是朕的惠妃了!”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小符有些臉熱,但還是輕輕地應了聲:“嗯!”

接下來春蘭殿中的情況,有詩云:

玉女含羞解宮裳,頰帶桃花膚凝霜。胭脂爲馬裙作鞍,喜榻輕搖惹醉徒。嬌吟陣陣如鶯啼,溪水潺潺洗落紅。紅羅帳裡春光短,妾已無力承君澤。

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295章 難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375章 少林寺第309章 衡釀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難欺第224章 攻略方向第4章 見完這個見那個第20章 被忽視的問題第63章 朝廷應對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樓裡諸王會第303章 趙普北上第60章 “暴斃”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136章 郭氏父子第75章 恩威齊下第136章 進退不得第288章 趙普使蜀2第6章 進士樓第346章 底層第286章 宗室第387章 就國第85章 郭榮給的驚喜第22章 荊南既定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120章 開始着手對付遼國第17章 輕取江陵1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第51章 以鎰稱銖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77章 間策第12章 令人陶醉第103章 郭王會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463章 當朝也有棄用的人才第280章 傳國玉璽的消息第342章 敏感的劉皇帝第132章 向訓爲帥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第247章 兵臨、敵情、決策第129章 各懷心思第81章 內外變動第1753章 百年國運+第1778章 大漢不再需要什麼異姓王第480章 “新對策”第401章 老郭威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212章 慕容皇叔問事第262章 趙普議蜀第8章 宰臣間的齟齬第81章 下蔡大捷第196章 橐駝兒第20章 被忽視的問題第1781章 危險往往來自背後第316章 狀元、探花兩條路第55章 山上山下第345章 玉林狗肉館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170章 全線動員第2145章 世宗篇20 劉旻走了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101章 這就是開寶盛世?第6章 相形見絀第82章 四件大事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國病斑,皇帝無後第204章 解決第101章 劉知遠在洛陽第81章 廝殺漢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453章 注水的開寶功臣第162章 薨逝第59章 元臣多鄙第1790章 憂勞第459章 挫折第211章 籌議北伐第29章 太后的病第63章 開寶十三年下半年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108章 樞密院內第304章 過去的三年第216章 下詔北伐第2章 分食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343章 趙府君當權第195章 遼帝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113章 十年之爭也該結束了第26章 要堅持做大漢的忠臣第172章 太子妃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時代下的大漢(中)第259章 兵臨樑泉第108章 樞密院內
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295章 難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375章 少林寺第309章 衡釀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難欺第224章 攻略方向第4章 見完這個見那個第20章 被忽視的問題第63章 朝廷應對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樓裡諸王會第303章 趙普北上第60章 “暴斃”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136章 郭氏父子第75章 恩威齊下第136章 進退不得第288章 趙普使蜀2第6章 進士樓第346章 底層第286章 宗室第387章 就國第85章 郭榮給的驚喜第22章 荊南既定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120章 開始着手對付遼國第17章 輕取江陵1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第51章 以鎰稱銖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77章 間策第12章 令人陶醉第103章 郭王會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463章 當朝也有棄用的人才第280章 傳國玉璽的消息第342章 敏感的劉皇帝第132章 向訓爲帥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第247章 兵臨、敵情、決策第129章 各懷心思第81章 內外變動第1753章 百年國運+第1778章 大漢不再需要什麼異姓王第480章 “新對策”第401章 老郭威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212章 慕容皇叔問事第262章 趙普議蜀第8章 宰臣間的齟齬第81章 下蔡大捷第196章 橐駝兒第20章 被忽視的問題第1781章 危險往往來自背後第316章 狀元、探花兩條路第55章 山上山下第345章 玉林狗肉館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170章 全線動員第2145章 世宗篇20 劉旻走了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101章 這就是開寶盛世?第6章 相形見絀第82章 四件大事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國病斑,皇帝無後第204章 解決第101章 劉知遠在洛陽第81章 廝殺漢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453章 注水的開寶功臣第162章 薨逝第59章 元臣多鄙第1790章 憂勞第459章 挫折第211章 籌議北伐第29章 太后的病第63章 開寶十三年下半年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108章 樞密院內第304章 過去的三年第216章 下詔北伐第2章 分食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343章 趙府君當權第195章 遼帝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113章 十年之爭也該結束了第26章 要堅持做大漢的忠臣第172章 太子妃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時代下的大漢(中)第259章 兵臨樑泉第108章 樞密院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