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這就是真相?

聽完趙普的進言,劉暘再度陷入了思索,臉上雖然沒有過多的表情,但顯然,他很是糾結。糾結也就代表着,是有所意動的。

然而,遲疑幾許, 劉暘終是搖了搖頭。他明白趙普的意思,同時腦子裡也未真正考慮清楚,但就是近乎本能地表示拒絕。

張嘴之後,劉暘的語氣卻十分堅定:“既然事實如此,又何需隱瞞?我知道趙相的顧慮,怕引起更多的非議與揣測!

然而,朝廷既然調查清楚, 確認事實, 將情況公佈即可,倘若有遮掩,豈不更顯得心虛,更惹人懷疑?

堵人口易,服人心難,掩耳盜鈴之事不可爲,況且,朝廷公斷,何需遮掩?”

太子這番話,義正辭嚴。然,劉暘在做這番表述之時,他腦子裡已經理清楚了,固然有話裡的考量, 更因爲,這二次審閱,有這麼多人蔘與其中,事已泄, 恐怕不是叮囑一番就能保證結果不流傳出去的。

趙普呢,面對堂堂正正的太子,也沒有枉做小人的羞臊感,只是平和地應道:“殿下所言有理,是臣思慮不周!”

事實上,在趙普看來,此事也好解決,想要不泄密,給足威懾便行,比如,但有泄露,知曉情況的人,一併黜落。

當然,這樣的做法或許顯得極端。不過,趙普也僅僅給出一個建議,向太子表明自己在此事上的態度與立場,至於採不採納,這就要看太子殿下的抉擇。

劉暘的抉擇,也很快清晰而有力地表達出來:“就二審的情況, 公等的判斷, 以及兩份名單, 據實上報, 聽候詔旨行事!”

劉暘還是聰明的,最終一錘定音的,還得看劉皇帝。

“那武濟川可在新名單之列?”劉暘突然問。

趙普頷首,並且語氣玩味:“在!不只在,還名列前三!”

“新擬定的九人之中,可有那徐士廉?”劉暘眉毛微挑。

“仍無!”趙普目光清澈,語氣肯定。

這下,劉暘也有些意外,說:“適才我也接見過那徐士廉,雖有些桀驁自負,但確有幾分才情,當真不能以進士錄取?”

提及此,趙普沉默了下,而後轉身,從書案中取出一份答卷,交給劉暘:“殿下,這那徐士廉的策論,過目之後,您就明白了!”

略帶好奇,劉暘接過攤開便認真閱讀起來,讀了一段,便擡頭道:“寫得不錯啊,但頗有見地!”

趙普:“請殿下閱覽後半段!”

劉暘再度埋頭,很快,蹙起的眉頭把好奇、疑惑都擠掉了,甚至連眼神都顯出幾分凝沉,緩緩擡頭,吐一句話:“這個徐士廉,怕是自負過頭了吧!陛下的功績,需要他評價?朝廷的大政,他一個小小士子,也敢胡亂指責?當過縣吏,會些刀筆,便以爲能指點江山了?”

“殿下息怒!”趙普客套性地出言安撫。

察覺自己失態,劉暘也聽勸,迅速收斂心神,低頭又瀏覽了一遍徐士廉的策論,人也再度冷靜了下來。

顯然,能讓太子都繃不住,徐士廉這篇文章,很不一般。論乾祐開寶之治,這個論題很大,很多士子在做論的時候,都選擇其中段、一事、一政來做論述。

但是,也不免有才情卓著者,如武濟川、宋準、徐士廉這樣的人。武濟川是沒有保留地吹捧讚譽,突出文采,也顯示見識,那樣一篇文章,哪有考官敢給低分。

徐士廉則不然,這個要特立獨行,站在一個宏觀的角度,來評價乾祐開寶。對於劉皇帝的功績,也是認可的,尤其是乾祐時代的統一,也是大唱讚歌。

但是,在肯定的基調中,也搞出了些新花樣,比如明確地指出乾祐時代大漢平民百姓之疾苦、稅賦過重、徭役過重。

比如劉皇帝在諸多制度上的改革,不遵孔孟,不敬聖人,也點到了科舉對天下士子,尤其是寒門士子的不友好。

還有,劉皇帝御武臣寬容,對文官苛刻,雖然實情並非如此,但對於很多從乾祐時代便一路走過來的文人而言,就是這般。

至於開寶年之後,徐士廉指出的問題就更多了。什麼大封功臣,待遇過厚。什麼屢興刀兵,攻伐不已,爲一些入不敷出的窮鄙之地,浪費國力。至於鋪張浪費,貢物不斷,則屬小事了。

徐士廉的想法落於紙面,話可能要隱晦些,但字列之間,那噴薄之意,自是躍然於閱卷人眼簾。

劉暘沉吟幾許,擡眼瞧向趙普以一種請教的口吻道:“依趙相公之見,這徐士廉作此文,究竟是特立高標,以博人關注,還是一片赤忱,大膽直諫?”

“不好說。”趙普輕嘆道:“老臣到目前爲止,也只見過此人一面,實在不瞭解!”

停頓了下,趙普又說道:“不過,能夠做出這樣的文章,不可否認,此人有些才識,就是過於輕狂,不知敬畏,濫言造次,爲閱卷官所棄,也無可厚非!”

對於趙普的看法,劉暘也算認可。然而,通過這篇策論再從頭來看,以徐士廉如此膽大輕狂,自負自矜卻不自知,落第之後,登聞見駕這種事情,未必幹不出來。

倘若是這樣……是不是自己多疑了?劉暘不由得暗暗琢磨着。

“殿下!”趙普輕聲喚了句。

“倘若是這樣......此事,又當如何收場啊!”劉暘輕籲一口氣,嘆息道,表情看起來,有些爲難。

徐士廉落第的根本原因是找到了,其中的曲折也算理清了,但是如何處置,劉暘卻有些拿不準。

“殿下,徐士廉自負才幹,心高氣傲,妄議朝政,念其年輕,沒有問罪責罰,不與錄取,已是朝廷寬容愛護!”趙普說道:

“然其不思己誤,回家閉門反思,再圖將來,反而心懷怨憤,諉怪朝廷錄士不公,中傷主考,責難同年。

因其狹隘心胸,自行其是,在朝中掀起如此巨瀾,造成偌大惡劣影響,導致朝廷舉賢陷入舞弊的謠言蜚語。

此皆徐士廉之過,老臣以爲,對於徐士廉還當加罰其罪,以正視聽,也警後人!”

“如此,是否過於嚴厲了?”劉暘不動聲色,道:“徐士廉固然驕狂任性,然朝廷既出考題,本就是由人議論,聽其見解,擇其優者而錄,這妄議朝政一說,用在此事上,恐怕有些不合時宜。

此人見解,雖則大膽辛辣,然若以此而罪之,恐怕於陛下之君德有失!”

聽劉暘這麼說,趙普輕笑着恭維一句:“殿下真爲仁厚之主!只是,老臣建言,非爲其策論,而是其不辨是非,不分黑白,任意舉告,中傷大臣。

此事,已然對朝廷威信造成影響,蠱惑人心,敗壞朝綱,倘若其所述乃是事實,那則另說,然今事實明瞭,一切都是徐士廉臆測,造成了如此惡果,豈能不加以懲戒!”

趙普的意見,態度強硬。而面對他的堅持,劉暘也得給宰相一些面子,不好再直接質疑,沉吟幾許,道:“還是先上報陛下,再聽後議!”

“如此,也好!”趙普稍微打量了一下劉暘,心中則暗暗稱讚。

顯然,有他們這幹人作保,基本可以洗刷李昉舞弊的冤屈,在這種情況下,劉暘應當會感到輕鬆纔是。

然而,從他臉上卻不見分毫,劉暘的一言一行,都透着一種小心與謹慎。對於一個太子來說,不在於要做出多麼顯著的成績,相反,持重守靜,不犯錯才更加重要。

另外,趙普也發現了,如今的太子殿下,城府也日漸深了。這一點,並不體現在沉默寡言上,而在於行事的風格。

太子殿下,實在太穩了,不動如山,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的那種穩。

“還要勞煩趙相公將二審的結果,作一份奏呈!”劉暘態度溫和地道:“我也該擬一份報告,交與陛下了!”

“這是應該的!”趙普淡定道。

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1818章 慈母敗兒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擊開始第122章 相互誅心第129章 既進京,總有些變動第103章 強勢、陰謀第336章 這仗怎麼輸?第139章 崇政殿聽政1第144章 兩個選擇第1740章 農民苦第156章 立冬班師第213章 帶着歡呼啓程第124章 海外擴張第1726章 民何以安?第1680章 忠臣孝子高麗王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127章 打破潛規則第342章 勢如破竹第148章 還京第361章 “龍宮”第196章 楊邠案(4)第40章 濮州案(3)第128章 治安問題仁宗篇1 正統時代第133章 延禧驛第240章 城塌了第498章 六十年來第一遭第112章 趙大之勇略第158章 朝官實用第110章 拉劉承訓下水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第314章 門庭若市第289章 捷報齊至第19章 趙匡贊北上第117章 機會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257章 黃花谷之戰第343章 趙府君當權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國舅第63章 開寶十三年下半年第112章 整風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256章 遼帝的決斷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343章 趙府君當權第1750章 《桃蘭賦》第1797章 吸血的拍賣會第167章 請辭第54章 繼續忽悠第305章 太子在遼東的最後時間第372章 封王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絕唱第187章 紛紛上表第158章 洞房花燭夜第82章 瓦橋關第41章 高麗國王世宗篇26 北廷國相世宗篇50 花落誰家第1806章 燕燕,幫我參謀一二第47章 應對第55章 山上山下第22章 “鄭州站”第1章 乾祐滅佛第34章 三次鐵離之戰第1803章 運動第109章 太后崩逝第248章 劉皇帝的小本本第436章 真實而殘酷第261章 大捷世宗篇44 漠北風雲、契丹滅國第246章 遼軍又何去何從?第36章 激戰三江口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292章 趙普覆命第281章 使君赴任第345章 治世之道第5章 王樸走了第3章 姐夫的彙報第28章 皇子戍邊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261章 大捷第31章 首義三節度第217章 大動干戈第18章 輕取江陵2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126章 劉承祐被碰瓷了第376章 對策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第199章 雁門大將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150章 爲將軍踐行第227章 延州事第165章 回鶻使者第377章 難知禍福的決議第418章 洗禮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第108章 後知後覺後怕第1732章 劉皇帝的反應第64章 楊業卻敵
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1818章 慈母敗兒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擊開始第122章 相互誅心第129章 既進京,總有些變動第103章 強勢、陰謀第336章 這仗怎麼輸?第139章 崇政殿聽政1第144章 兩個選擇第1740章 農民苦第156章 立冬班師第213章 帶着歡呼啓程第124章 海外擴張第1726章 民何以安?第1680章 忠臣孝子高麗王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第127章 打破潛規則第342章 勢如破竹第148章 還京第361章 “龍宮”第196章 楊邠案(4)第40章 濮州案(3)第128章 治安問題仁宗篇1 正統時代第133章 延禧驛第240章 城塌了第498章 六十年來第一遭第112章 趙大之勇略第158章 朝官實用第110章 拉劉承訓下水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第314章 門庭若市第289章 捷報齊至第19章 趙匡贊北上第117章 機會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257章 黃花谷之戰第343章 趙府君當權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國舅第63章 開寶十三年下半年第112章 整風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256章 遼帝的決斷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343章 趙府君當權第1750章 《桃蘭賦》第1797章 吸血的拍賣會第167章 請辭第54章 繼續忽悠第305章 太子在遼東的最後時間第372章 封王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絕唱第187章 紛紛上表第158章 洞房花燭夜第82章 瓦橋關第41章 高麗國王世宗篇26 北廷國相世宗篇50 花落誰家第1806章 燕燕,幫我參謀一二第47章 應對第55章 山上山下第22章 “鄭州站”第1章 乾祐滅佛第34章 三次鐵離之戰第1803章 運動第109章 太后崩逝第248章 劉皇帝的小本本第436章 真實而殘酷第261章 大捷世宗篇44 漠北風雲、契丹滅國第246章 遼軍又何去何從?第36章 激戰三江口第136章 太子的認識第292章 趙普覆命第281章 使君赴任第345章 治世之道第5章 王樸走了第3章 姐夫的彙報第28章 皇子戍邊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261章 大捷第31章 首義三節度第217章 大動干戈第18章 輕取江陵2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126章 劉承祐被碰瓷了第376章 對策第356章 太子犒軍,限期已至第199章 雁門大將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150章 爲將軍踐行第227章 延州事第165章 回鶻使者第377章 難知禍福的決議第418章 洗禮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第108章 後知後覺後怕第1732章 劉皇帝的反應第64章 楊業卻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