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萬歲殿宴

不只是劉皇帝,與會的賓客們同樣聽得津津有味,大家都知道如今的大漢帝國強盛、富庶、繁榮,但具體情況如何,再沒有比這樣詳細的總結陳述更有說服力了。

而尤以趙普爲首的那些大臣,聽得格外認真,嘴角咧開,笑意難掩,一副臉上有光的模樣。這是可以理解,畢竟,大漢取得如今的成就,其中既是劉皇帝創業之功,同樣也是他們這些柱國大臣的輔弼之勞,這是相輔相成的。

尤其是最近十年以來,真正夙興夜寐,操勞國事的,可是太子,可是他趙普。趙普心裡也清楚得很,當後人提起開寶之治時,除了記住劉皇帝,也會記住他,畢竟,他也是名副其實的“開寶宰相”,而其他人,只能稱爲“開寶名相”,這可是歷史地位上的差距。

一份萬言祝辭唸完,薛居正也是累得夠嗆,到後邊,聲音都顯得更加蒼老了。畢竟也是快七十歲的老臣了,這種“體力活”,實在有些難爲他。

見薛居正滿臉的疲憊,劉皇帝輕笑道:“難爲薛卿了,辛苦了!”

“陛下言重!受命司禮大臣,這是老臣的榮幸!”薛居正拱手一揖,氣息不勻地應道。

劉皇帝頷首,斜了一眼侍立邊上的喦脫,道:“愣住做甚?還不快扶汲公入席!”

“是!”喦脫一愣,迅速反應過來,應了一聲,趕忙上前攙扶着已經快站不住的薛居正往國公們的坐席那邊靠。

見那顫巍巍的模樣,劉皇帝不由偏過頭,衝大符低語道:“這個薛卿,年紀也一大把了,非要逞強,勸都勸不住。”

聞言,大符也掩着嘴脣,低聲道:“這話可不好讓薛公聽了,在這吉慶之日,他也是籍此表達對官家的忠心!”

劉皇帝笑了笑,扭頭看向坐在衆臣之首的趙普,語氣輕鬆道:“你們啊,區區一個生辰,搞得如此隆重,新添了這許多流程繁禮,看看汲公,要是把他累倒了,看你們如何交代!”

劉皇帝已經很久沒有和人開玩笑了,這突然來一發,衆人一時都沒反應過來,空氣一時沉默,倒把劉皇帝搞得有些尷尬。

顯然,在劉皇帝的長期威壓下,臣僚們難免壓抑,平日裡在劉皇帝面前都是把所有情緒收斂起來,生怕失禮失儀,何況是在萬歲殿這種場合。

還是晉王劉晞會來事,聞言,笑出了聲。笑聲是會傳染的,雖然很多人都還沒搞清楚笑點在哪裡,甚至有人還認爲劉皇帝那是不滿意了,在責難趙普,不過,還是有些精明人,跟着發笑,殿內的氣氛很快就被烘托得輕鬆愉快了。

趙普站起身來,面帶微笑:“陛下,勞薛公辛苦,臣自會登門拜謝。今日陛下誕辰,陛下不許臣僚們賀禮,但隻身而來,總覺禮節不到,心中不安。”

趙普表現得很澹定,說着,躬身一禮,道:“就請陛下,容臣說兩句討喜話吧!臣代表滿朝臣工,祝陛下福壽綿延、長壽千秋,祝大漢繁榮昌盛、江山永固!”

趙普話落,頓時有一干大臣附和,緊跟着,大概是覺得趙普這賀辭直接到位,其他人也緊跟着開口,聲音也趨於統一,幾乎震得殿樑發顫,這場景,彷佛不在祝壽,而是在上朝。

劉皇帝想把氣氛搞得輕鬆融洽些,但顯然還是有些困難,他是老皇帝了,而不論新老臣子,對他也只剩下敬畏了。哪怕在這嘉慶節慶典上,在每個人洋溢着笑容的面龐下,隱藏着的還是一種可以稱之爲壓抑的情緒。

盧多遜也在祝賀的人羣中,他與趙普的矛盾雖然早已公開化,但這樣的場合,也不得不從衆。他的位置與趙普隔着幾張席位,在低頭時,目光刻意地盯了兩眼趙普背影,那眼神,彷佛在說:好你個趙普,就這樣裹挾羣臣了?你至少代表不了我盧多遜......

這個時候的劉皇帝,心情顯然是十分愉快的,老臉上都快笑出褶子了,趙普之後,陸續有太子、宗親、諸部司、地方、諸國使節代表,向劉皇帝恭賀。

直到一羣皇孫,也有組織地走到丹墀下,一起跪倒,朝着劉皇帝與大符行禮,嘴裡整齊的說着大人準備好的賀詞,這些清脆的童稚聲,也爲萬歲殿增添了一抹溫馨。

如今的劉皇帝的皇孫與外孫,男男女女加起來,也有二十多人了,此番也難得地齊聚一堂。雖然都是半大的孩子,最大的劉文淵也才十五歲,但這子孫滿堂的景象,還是讓劉皇帝格外欣慰、開懷,在他眼中,這些孩子同樣是大漢帝國的未來。

“都起來!”對孫兒們,劉皇帝自然不用端着架子,笑呵呵地衝他們擡擡手,然後對劉煦長子劉文淵與劉晞長子劉文海道:“文淵你年紀最大,文海你對宮中熟悉,就由你們帶着弟弟妹妹們去玩耍吧,大可盡興,今日不必顧忌宮中的那些禮儀規矩!”

“是!”

皇孫們興高采烈奔走而去,萬歲殿一下子彷佛安靜了不少,當然,殿側的樂師們仍舊從容熟練地演奏着舒緩的樂章。

大概是看氛圍差不多了,劉皇帝緩緩起身,慢悠悠地走到並不算高的御階上,他這一動,殿中是真的安靜了,所有人都下意識地低頭,不敢再隨意側目,靜靜地等待着劉皇帝發言。

劉皇帝居高臨下,環視一圈,看到這熟悉的羣臣伏首的場面,心中已然沒有多少波瀾,只是醞釀着自己的情緒。

過了一會兒,方纔悠悠道:“在這裡,朕首先要感謝衆卿,倒不是因爲你們來給朕祝壽,而是感謝你們陪着朕一路走到這裡,一路櫛風沐雨,一路披荊斬棘,正是有你們的輔弼,方纔鑄就了大漢如今的輝煌,你們,都是大漢的功臣,是天下的功臣。

朕十八歲登基,至今已有整整三十二年,三十二載春秋,三十二載風雨。朕猶記得,當年就是在此殿,先帝將千鈞重擔交付與朕,繼位之初,內外交困,國貧民乏,處境何其艱難,那時朕也如履薄冰,廢寢忘食,不敢懈怠,唯恐有負先帝所託,如今思來,也是感慨頗多。

所幸,有卿等忠志之士,不懈支持,大漢方纔得以保存,並一路衝破艱難險阻,打造出如今的太平天下。

三十二年,實在是太漫長了,在漫長的歲月中,有的人老去了,有的人故去了,朝堂之上也換了新顏,但是朕眼中,絕無新舊之分,只有忠奸之別。

有人說,大漢帝國,打天下的是一批人,治天下的又是另一批人,這個說法有些籠統,但也有些道理。

不過,打天下的功臣,朕記得,治天下的能臣,朕也同樣不會忘記,天下不會忘記,青史不會忘記!”

劉皇帝這番話,有些虛,一半發乎內心,一半則純屬客套,不過,在場的大臣們,尤其是那些勳貴老臣,反應尤其積極,滿臉的感動,甚至老淚縱橫,若不是怕打斷了劉皇帝講話,怕是要撲出來對劉皇帝表示忠心了。

說話間,劉皇帝手中已然多了個酒杯,踱了幾步,又繼續道:“適才汲公所宣,朕十分感動,不是爲了那些歌功頌德的部分,而是其中所羅列大漢發展建設成果,朕聽到的,是大漢開寶之盛世,看到的,是天下萬民之安康,有此,這方覺得這三十多年的辛苦沒有白費。

朕曾說過,十五年平天下,十五年治天下,如今,朕也可以昂首說出,當初的目標,實現了。

只是,回首再望,朕也老了,人生半百,這鬚髮,同樣也白了一半。不過,朕雖老,但志氣仍在,朕還要繼續走下去,大漢也要繼續走下去,就是不知在座諸卿,是否志氣猶在?是否初心不改?”

劉皇帝這話一說完,滿殿轟動了,皇子宗親、勳貴大臣們紛紛拜倒,口稱失志不渝,誓死追隨陛下......

“朕不多講了,千言萬語,都在這酒水中!”劉皇帝拔高了些,然後十分豪爽地把杯中酒一飲而盡,當然,若是酒杯大一些,還能增添幾分豪氣。

很快,這場以慶生爲名的宮廷御宴正式開始了。萬歲殿內外就是一個高檔的舞臺,這裡光鮮亮麗,五彩斑斕,劉皇帝與他的大臣們就是這個舞臺的主角,和諧融洽的氛圍中,大家都在演着戲......

第361章 “龍宮”第98章 軍心可用第25章 擬一份名單第189章 燕王南來第323章 鬥法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122章 燕王請戰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1791章 將來事將來做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383章 敞開談第322章 土司制與遼使第273章 蕭思溫跑了第230章 壓力都不小第5章 劉皇帝的考驗又來了世宗篇38 安東王的遺囑第168章 執迷不悟第1704章 崇政殿內第475章 吃人的河隴備災第34章 驚陶谷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諫第134章 東路軍第355章 理智歸理智,仗還得打第259章 遼東初定第162章 河東風雲(9)第60章 驚喜來得太突然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261章 優勢太大,底氣太足第146章 黃羊平第158章 洞房花燭夜第133章 西征!第22章 荊南既定第379章 南北一統第129章 割地、稱臣、納貢第35章 東歸第47章 應對第413章 態度與宣言第162章 兵事第115章 兩則喜訊第58章 正面互懟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430章 劉皇帝弄孫第251章 壽國公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161章 十五子,新人與舊人第73章 西北隱患第161章 折氏進宮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65章 君臣相宜第124章 定難軍事第35章 東歸第137章 趙普的黑材料第150章 再添兩道第303章 趙普北上第2052章 回京第153章 削藩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400章 柴榮死了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362章 宮城之寶第319章 稅制的考量,二治山陽第345章 玉林狗肉館第83章 抉擇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1680章 忠臣孝子高麗王第320章 蠻瑤歸服第107章 殿試第158章 河東風雲(5)第244章 皇子赴軍第69章 “鐵桿”盟友先掉鏈子第108章 後知後覺後怕第135章 許州兵匪第253章 其他戰場第126章 冬至宴2第1786章 面目可憎第219章 八月戰爭第45章 移鎮之議第372章 封王第113章 軍改伊始第254章 應州大軍第364章 過韓府第227章 席捲半島第414章 到此爲止第344章 打個賭第132章 登清流,議善後第1809章 餞行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87章 兄弟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55章 乾脆的勝利第104章 平息第233章 王使君在泗州第55章 拉開序幕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絕唱第37章 回鶻使者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結論
第361章 “龍宮”第98章 軍心可用第25章 擬一份名單第189章 燕王南來第323章 鬥法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122章 燕王請戰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1791章 將來事將來做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383章 敞開談第322章 土司制與遼使第273章 蕭思溫跑了第230章 壓力都不小第5章 劉皇帝的考驗又來了世宗篇38 安東王的遺囑第168章 執迷不悟第1704章 崇政殿內第475章 吃人的河隴備災第34章 驚陶谷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諫第134章 東路軍第355章 理智歸理智,仗還得打第259章 遼東初定第162章 河東風雲(9)第60章 驚喜來得太突然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261章 優勢太大,底氣太足第146章 黃羊平第158章 洞房花燭夜第133章 西征!第22章 荊南既定第379章 南北一統第129章 割地、稱臣、納貢第35章 東歸第47章 應對第413章 態度與宣言第162章 兵事第115章 兩則喜訊第58章 正面互懟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430章 劉皇帝弄孫第251章 壽國公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161章 十五子,新人與舊人第73章 西北隱患第161章 折氏進宮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65章 君臣相宜第124章 定難軍事第35章 東歸第137章 趙普的黑材料第150章 再添兩道第303章 趙普北上第2052章 回京第153章 削藩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400章 柴榮死了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362章 宮城之寶第319章 稅制的考量,二治山陽第345章 玉林狗肉館第83章 抉擇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1680章 忠臣孝子高麗王第320章 蠻瑤歸服第107章 殿試第158章 河東風雲(5)第244章 皇子赴軍第69章 “鐵桿”盟友先掉鏈子第108章 後知後覺後怕第135章 許州兵匪第253章 其他戰場第126章 冬至宴2第1786章 面目可憎第219章 八月戰爭第45章 移鎮之議第372章 封王第113章 軍改伊始第254章 應州大軍第364章 過韓府第227章 席捲半島第414章 到此爲止第344章 打個賭第132章 登清流,議善後第1809章 餞行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87章 兄弟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55章 乾脆的勝利第104章 平息第233章 王使君在泗州第55章 拉開序幕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絕唱第37章 回鶻使者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