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渦口之戰(2)

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一營軍卒,在趙匡胤帶領之下,加速朝唐營摸去,旗幟於冬風之中獵獵作響,遠遠地便爲唐軍哨卒發現,號角聲起,示警全營。

唐軍這邊,團練使郭廷渭與都監何延錫,聞報則迅速地自行軍榻上起身着甲,前往營前,查看情況。

何延錫帶着點起牀氣,怒氣衝衝的,至哨樓上,發現郭廷渭正稍顯疑惑地望着越一里多地外列陣挑戰的趙匡胤軍。

見何延錫,郭廷渭朝其介紹道:“漢軍約四五百人,沒有馬軍,旗號書‘趙’,應該是駐守渦口的趙匡胤!”

“這些漢軍,昨夜偷襲,今晨又來挑釁。就憑着區區數百人,也敢來捋我虎鬚?”朝下一張望,何延錫頓時不屑道,帶着怒氣:“我帶兩千卒,將之殲滅了!”

“何都監,還是再看看,看看這些漢軍,有什麼目的?”郭廷渭是個中年將領,雖然名聲不顯於外,但也經歷了諸多戰事,向來沉穩有度。

“郭使君不會是被昨夜漢騎踏營給嚇到了吧?”何延錫此人,身上帶着些文人的傲氣,微微蔑視道:“你若不敢,自守大營,我帶兵去將那區區趙匡胤解決了!”

言罷,無視郭廷渭沉凝的表情,即命人點齊幾營兩千餘兵馬,大開營門,氣勢洶洶地朝漢軍撲去。

而在一里外,見唐營動了,尤其見到那張“何”字大旗,趙匡胤立刻便笑了起來,用力地嗅了一口氣:“隔着一里地,我彷彿都能聞到唐營中的稻米香氣......”

趙匡胤這是卡着時間而至,驚擾唐營,這個時候,唐軍士卒根本沒有時間進食。皇帝不差餓兵,而這出營而來的唐兵,正是一幫餓兵。

不過,待何延錫所率唐軍出營後,趙匡胤不禁皺了皺眉,因爲出擊的唐軍人數,並沒有達到他的預期。見狀,當即改變了一戰即佯敗的打算。

信旗一揮,五百漢軍立刻調整成攻擊陣列,趙匡胤遙指着被拱衛在軍中的何延錫道:“敵軍兩翼展開,是欲將我們一口吞下。稍後你們跟着我,直衝其中軍,盯着那名騎馬的唐將。記住,不準殺了他!”

紅袍亮甲,何延錫的裝扮,很是顯眼。

觀出營唐軍動向,在其徹底展開後,即揚刀高呼:“將士們,揚名的時候到了,隨我衝!”

言罷一馬當先,身伏馬身,輕馳而往,在趙匡胤後,五百宿州團練,口中喊殺着,朝何延錫衝去。

人數雖不多,但氣勢很足,如一頭猛虎,反撲向唐軍。何延錫這邊,見漢軍動向,很是驚奇,他沒想到,面對四倍之敵,趙匡胤既不退避,也不結陣頑抗,反而直衝他而來。

自矜用兵之能的何都監,趕忙派人傳令,讓兩翼包抄的唐軍加快合圍,他自率軍兵,向漢軍迎擊而去。

但當漢軍迫近之後,望着漢卒那殺氣騰騰,兇光畢露的氣勢,沒來由地心中一慌,何延錫又臨時傳令,讓手下士卒,立陣以御之。

這等情況下,哪裡來得及,一陣忙亂之中,唐軍沒來得及紮下陣腳,只來得及發了兩波箭矢,漢軍的戰刀已然砍到唐軍的脖子上。

趙匡胤所向,如刀切豆腐,利落地鑿入唐軍陣中。輕馳馬上,趙匡胤連斬三人,而後直指已開始朝後退縮的何延錫。而手下的宿州團練,都是趙匡胤精心編練,訓練有素,緊緊地跟着他,策應於兩側,與唐軍廝殺。

氣勢如虎,震懾羣羊,其鋒難纓。唐軍的士卒經昨夜襲擾,精神疲憊,又是晨起,手腳僵硬,尚未進食,又被何延錫驅使着出營作戰,再加何都監的命令,忙中生亂下,哪裡經得住漢軍的衝擊。

短短一刻鐘的時間,竟有崩潰的趨勢,而何延錫直接從陣前,逃到陣後,他的舉動,使得的唐軍失了指揮,只能各自爲戰。

趙匡胤廝殺之間,仍不忘縱觀戰場形勢,對於何延錫臨陣表現,心中雖鄙,但實樂之。注意到兩翼包抄的兩營唐軍已至,當即執刀奮武,帶人衝向何延錫,在衝殺之中,已然確認何延錫的身份。

面對漢軍其勢難當,何延錫有些慌了,嘴裡驚惶地呼喊着:“攔住他們!”

面對唐卒扎堆攔截,趙匡胤反倒縱馳躍馬而突,左右橫劈,帶人砍散其軍,疾至何延錫前。揚起長刀,斬向何延錫,嘴裡斷喝道:“何延錫,納命來!”

趙匡胤戰刀刃上的鋒芒,幾乎寒到何延錫心底,慘呼一聲,下意識地矮身,滾落下馬。在斬下的時候,趙匡胤收了點力,又砍在其後背軍甲上,心知其必無大恙。果然,只見何延錫摔落下馬,顧不得疼痛,連滾帶爬,躲到周邊唐軍兵卒後邊,再不顧士大夫的風範。

趙匡胤見狀,即可吩咐道:“全軍高喊,何延錫已死!”

而後,帶着人,轉向朝唐軍陣亂處衝去,趙匡胤的戰場嗅覺十分敏銳,專打薄弱處,一路進攻,一路高呼“何延錫已死”,很快何軍中軍大亂,並殃及到迂迴而來的兩營唐軍。

而何延錫這邊,已失了方寸,再聚親兵,號令士卒之時,已無效用。

唐營中,一直縱觀營前,交戰情況,以衆凌寡,戰鬥居然打成這樣,郭廷渭暗罵何延錫廢物。當聽到“何延錫已死”的漢軍呼喝聲,郭廷渭坐不住了,當即怒聲傳命:“留一千軍守營,其他人,隨我出戰!”

很快,郭廷渭統兵,衝出營門,向戰場逼來。趙匡胤這邊,時刻注意着唐營的動向,見又又兵卒涌出,即果斷下令高呼:“諸位弟兄,隨我將旗,撤!”

在趙匡胤的率領下,戰存之漢軍士卒,轉向朝南邊突去,亂戰之中的唐軍士卒,根本無法阻擋,只能眼睜睜看着漢軍脫離,轉道向西,留下一片狼藉。

郭廷渭帶軍趕到,見走了漢軍,也沒辦法,只能鐵青着一張臉,平穩亂象,收攏兵卒。

“漢軍逃了!給我追!”這個時候,在趙匡胤刀下苟全一條性命的何延錫在護衛之下,躥了出來。

雖正了正盔甲,但滿身狼狽,面目之間,盡是羞憤之色。

“不準追!”聽其令,郭廷渭卻嚴詞拒絕,衝何延錫道:“此路漢軍,來得蹊蹺,還是先回營休整!”

“那趙匡胤,如此猖狂,視我爲無物,豈能容之!”何延錫怒聲道:“其見我勢大而退,必如豕犬,狼狽而逃!當集重兵,殲滅之!”

郭廷渭搖頭,張嘴道:“不——”

話未出口,何延錫又強硬地道:“我們只小挫,若任其離去,有何顏面面對三軍?”

“劉都部署已在安遠建功,擊破漢軍前鋒,兵進壽春。我們在北邊,豈能坐失良機?”

“給我追!”言罷,不管郭廷渭答不答應,即率軍追擊。

郭廷渭緊緊地抓着戰刀,他是真有種揮刀砍了何延錫的衝動,朝廷派這些都監,太礙事了......

“使君,我們怎麼辦?”大部隊都被何延錫以都監之名帶走了,有手下指揮問。

“跟上去!以防不測!”郭廷渭沒有辦法。

趙匡胤這邊,脫離戰圈之後,便下令士卒,放慢腳步,既作誘惑,也聊作休息。

“使君,唐軍追上來了!”

回首探望,果見唐軍動了,沿其後而來。見狀,趙匡胤鬆了一口氣。他還在顧慮,要是方纔將唐軍打疼了,打怕了,縮回營壁。

這誘敵之計,確實不容易把握,要是敵人不上套,他也沒其他辦法。

“傳令,向塗山撤離。沿路,將旗幟、兵甲,丟棄一些!”又降下一令,趙匡胤帶人,吊着追擊的唐軍,如拉練行軍一般。

而尾隨其後,見着逐漸縮短的追擊距離,何延錫也未多想。待見到漢軍丟棄的那些軍旗、甲仗,更鬆一口氣,朝左右道:“漢軍終究兵寡,也不敢敵我數千大軍,這是倉皇而逃了!”

隨即傳令,加速追擊。

就這般,逃得從容,追得急躁,不到十里的路程,一晃而過。而唐軍在何延錫的帶領下,大大方方地闖入漢軍的埋伏圈,早忍冰挨凍,等待多時的党進,立刻帶人,從兩側殺出,趙匡胤也回頭反擊。

唐軍先有昨夜之擾,又有晨起一戰,再加少進早食,又急追十里,早是飢腸轆轆,疲憊不堪,哪裡能是準備充分、以逸待勞的漢軍的對手。

渦口一戰,趙匡胤就用一種簡單而又經典的誘敵伏擊,以少勝多,將唐濠州軍隊殺了個大敗。

第53章 兵制改革第78章 安東這地不簡單第400章 晚節不保第339章 不登宰堂,終爲人所制第183章 李相爲帥第499章 有些事從未改變第1759章 生財之道第75章 去吧,楊無敵!第23章 慕容都帥用兵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第17章 武德司第447章 形勢不妙第115章 困獸之鬥第146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129章 割地、稱臣、納貢第15章 馬楚內亂第128章 治安問題第46章 不滿與警惕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60章 狠狠敲打第60章 都安心了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428章 用心第512章 最後的旅途11第349章 聖駕過府第104章 暗通款曲第110章 郭榮之斷第2063章 太宗篇10 二王第107章 盧多遜:趙普也該倒了第332章 黨巡檢當街怒斥權貴子第290章 燕王在京,軍制改革第298章 王著罷相第64章 朕要親征爲耿公復仇!第265章 秦鳳既定第333章 勳貴的態度第92章 萬歲殿宴第436章 真實而殘酷第463章 當朝也有棄用的人才第37章 新政第160章 平定第488章 真實第75章 敖萊小城第94章 好不容易下定決心第238章 皇帝還是怕皇后第31章 議治湖湘第78章 火油彈第224章 攻略方向第427章 晉王要做忠臣第59章 明貶實升第92章 兩京並重第119章 賭博式北伐第126章 問罪世宗篇51 皇太孫第236章 南口大戰5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鍵政第185章 趙礪案第19章 用兵籌劃,自此而始第222章 閹宦之慮第38章 賞第1791章 將來事將來做第218章 走私第261章 大捷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1737章 生民百遺一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陰霾世宗篇38 安東王的遺囑第430章 劉皇帝弄孫第237章 南口大戰6第61章 南北之爭第122章 睡仙第2198章 仁宗篇15 統治中堅第364章 沉默第2198章 仁宗篇15 統治中堅第314章 門庭若市第274章 打女真、室韋還是沒問題的第416章 面試第154章 河東風雲(1)第171章 耶律璟選擇保守第344章 劉規改革第162章 薨逝第25章 李史合謀第258章 遼河戰役,高奏凱歌第150章 再添兩道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474章 補漏匠第392章 封禪之議,軍官學院第320章 見機進言,權歸中樞第22章 荊南既定第215章 確立太子第67章 遺表第473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200章 天子的態度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150章 天子之威,恐怖如斯第15章 馬楚內亂第325章 和約締成,平南準備第468章 信教不留頭留頭不信教第50章 南漢來使,慶功宴
第53章 兵制改革第78章 安東這地不簡單第400章 晚節不保第339章 不登宰堂,終爲人所制第183章 李相爲帥第499章 有些事從未改變第1759章 生財之道第75章 去吧,楊無敵!第23章 慕容都帥用兵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第17章 武德司第447章 形勢不妙第115章 困獸之鬥第146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129章 割地、稱臣、納貢第15章 馬楚內亂第128章 治安問題第46章 不滿與警惕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60章 狠狠敲打第60章 都安心了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428章 用心第512章 最後的旅途11第349章 聖駕過府第104章 暗通款曲第110章 郭榮之斷第2063章 太宗篇10 二王第107章 盧多遜:趙普也該倒了第332章 黨巡檢當街怒斥權貴子第290章 燕王在京,軍制改革第298章 王著罷相第64章 朕要親征爲耿公復仇!第265章 秦鳳既定第333章 勳貴的態度第92章 萬歲殿宴第436章 真實而殘酷第463章 當朝也有棄用的人才第37章 新政第160章 平定第488章 真實第75章 敖萊小城第94章 好不容易下定決心第238章 皇帝還是怕皇后第31章 議治湖湘第78章 火油彈第224章 攻略方向第427章 晉王要做忠臣第59章 明貶實升第92章 兩京並重第119章 賭博式北伐第126章 問罪世宗篇51 皇太孫第236章 南口大戰5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鍵政第185章 趙礪案第19章 用兵籌劃,自此而始第222章 閹宦之慮第38章 賞第1791章 將來事將來做第218章 走私第261章 大捷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1737章 生民百遺一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陰霾世宗篇38 安東王的遺囑第430章 劉皇帝弄孫第237章 南口大戰6第61章 南北之爭第122章 睡仙第2198章 仁宗篇15 統治中堅第364章 沉默第2198章 仁宗篇15 統治中堅第314章 門庭若市第274章 打女真、室韋還是沒問題的第416章 面試第154章 河東風雲(1)第171章 耶律璟選擇保守第344章 劉規改革第162章 薨逝第25章 李史合謀第258章 遼河戰役,高奏凱歌第150章 再添兩道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474章 補漏匠第392章 封禪之議,軍官學院第320章 見機進言,權歸中樞第22章 荊南既定第215章 確立太子第67章 遺表第473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200章 天子的態度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150章 天子之威,恐怖如斯第15章 馬楚內亂第325章 和約締成,平南準備第468章 信教不留頭留頭不信教第50章 南漢來使,慶功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