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下面的聲音

對於大漢中樞的宗室、勳貴、官僚們而言,開寶二十六年的上元休沐實在是不平靜,上元御宴的歡愉與疲憊還未褪去,便被封國之事吸引了目光。

連封七國詔書還未正式下達,但只是一些流傳的消息細節,短暫的發酵後,便在西京朝野引發成片反響。

沒有與外臣商討,只通過上元之夜的父子密談定議,一如既往地展現着劉皇帝老來驕橫之風,剝奪了宰臣以下諸僚在此事上的話語權。

然而封國之事,並不只是皇室內部的事,這是授封名器的大事,關乎國家大略,社稷穩定。即便如劉皇帝所言,是給他的龍子龍孫們分家產,那也是要利用國家資源去置辦的,這樣的情況下,作爲帝國的統治者們本身就該具備發言權。

而劉皇帝在分封之事上一意孤行的態度,乾綱獨斷的做法,顯然是難孚人心的。畢竟,即便封了國,後續的執行的工作,大部分還得靠內外軍政臣僚們去做的,僅靠那些龍子龍孫,是很難做成事的。

當然,大臣們對劉皇帝分封之議,並非完全反對,他們關心的只有兩點,分封在何地,以及如何分封。第一點,問題不大,除了安東存在一定討論空間之外,其他列於圖冊上地區,爭議都不大。

關鍵在於第二點,以楚國公劉曙爲例,關於林邑(新楚)的分封條制,前前後後折騰了大半年方纔定下,方方面面,條條框框,政事堂是花費了大量心血方纔理順。而根據劉皇帝的要求,今後朝廷還將投入足夠的人錢物力,以保證新楚國的正式成立,這其中的耗費,可都是國力,說直白點,劉皇帝這就是在康國家之慨以濟私情。

別的不提,僅人員安排,就讓呂端領銜的吏部頭疼了好一陣子,方纔抽調了一批合適的官吏填充。這新楚國的事情還未結束,劉皇帝又放了一顆大衛星,連封七國,還個個都是遠在海外的蠻荒島嶼。

與林邑地區相比,新封幾國的情況,顯然要更加複雜,要達到劉皇帝的要求也更困難。林邑那邊,不管怎麼說,那也是朝廷實際佔領彈壓、影響控制二十多年的“熟地”,有一套簡陋但足夠基礎的軍政管理體系,即便做起來有困難,但至少有這樣的基礎,可以尋求完善補充。

但其他地方有什麼?一些商農移民,分散的據點,零星的鎮甸集市,除了良平島(新加坡)之外,就再沒一座初具規模的城市了。

若把這些當成封國的條件,那就實在不切實際了,而依劉皇帝性子,既然建了封國,就不可能只停留於名義,建幾個名義好聽的空頭封國。這就意味着,要建立一個個形成實際統治的封國,需要朝廷在後續投入大筆的資源,哪怕是一套最基本、最簡陋的統治管理體系,都不是嘴上說說那麼容易的,僅僅想到那數千裡之遙的距離,就讓一些持保守意見的大臣感到憂恐。

別的不提,就南洋諸島上那些已形成的部國政權組織,就是第一步要解決的障礙。大漢在南洋的權威日盛,但先在人家碗裡搶食,先在又要砸了人家的鍋,奪了人家的房子、土地收爲己用,哪怕那些土着再愚昧、落後,也不會輕易妥協的。

希冀於那些域外夷民渴慕王化,面對朝廷詔令納頭就拜,如今大漢朝廷當權的大臣們,可沒幾個迂腐的。一旦事有不順,動兵是必然。數千裡外動兵,已經有一個安西了,並且持續數年,仗也是越打越大,敵人也是越打越多。

陸上的消耗,已經讓朝廷虧到吐血了,再來個海上“雙管齊下”,大漢血再厚也不夠流啊……

而一旦封國既成,朝廷能干涉嗎?顯然是不可能的,劉皇帝畢竟不是真的要把他的子孫們發配流放,還指望着他們能成就一番事業了。

大漢朝廷從來不缺乏憂患有識之士,有鑑於劉皇帝分封之策中諸多問題及隱患,一些忠臣賢士們是很難坐住的,上奏的諫章是像雪花一般投向政事堂,劉皇帝的御桉上各種建言也是紛至沓來,好好的上元休沐,搞得比平時還忙,人聲鼎沸,乃至烏煙瘴氣。

當然,在長時間與劉皇帝打交道的過程中,屢經鞭策調教的臣僚們也都有了經驗,此番自然也學乖了。直接諫阻,反對皇帝陛下的決策,除了王禹偁等少數頭鐵娃,已經沒人敢這麼幹了,在最近這些年尤爲明顯。

直接反對不行,但拐彎抹角、旁敲側擊,可就是花樣百出了,劉皇帝畢竟沒有關閉言路。而在這股諫言潮中,還誕生了不少文采斐然的名篇,其中有些見解也非清流們的高談闊論,是真具備一定見地的。

當羣情洶涌的情形再度出現在朝中時,即便是劉皇帝,也不得不多加留心。

春寒還未褪去,垂拱殿內,劉皇帝還是一身加厚的裝扮,仍舊以一個句僂的姿勢站在輿圖前,眉頭緊鎖,面色深沉。

內閣大學士宋準侍候在一旁,低頭束手,小心翼翼,不敢打擾劉皇帝。宋準已經五十歲了,但還是如十幾年前一般風度翩翩,氣質出衆,賣相讓人容易心生好感。

宋準是狀元出身,由於豐富的基層職吏經驗,高中之後即被委以實職,還曾成爲劉暘身邊的四名隨侍屬官之一,後來外放升遷,也是從州府做起,奉調入京前,已官至京西道佈政副使。

去年冬被選調進京,後被劉皇帝想起了,直接召到身邊任內閣大學士,給劉皇帝做秘書。很多人都爲宋準的際遇感到羨慕了,內閣大學士顯然只是一個過渡階段,未來的前途顯然是光明一片,青雲直上,指日可待。五十歲出頭的部司長官或一道主官,在當下的大漢政壇,是足夠矚目的了!

隔着不遠,那張大氣的銅製御桉上堆放着小山一般的奏章,有些劉皇帝閱覽過,但大部分是沒看的,也沒興趣再看了,左右不過是鍼砭時政、諫言獻策者,甚至不乏一些表面恭順,暗懷指桑罵槐、借古諷今的人,那股味,劉皇帝嗅得真真的……

第275章 王公非善人第1771章 襄陽王第338章 澄心堂內心惶惶第109章 再破陳軍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負擔第13章 舉城同歡半島史話·百年基調世宗篇40 後、王之逝,帝國十年第1718章 太孫之爭早有苗頭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279章 中路軍之失第179章 再見郭榮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211章 太子掛帥第323章 漢遼第二次和議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121章 大朝第50章 喜訊第77章 渦口之戰(1)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90章 安東國王?第83章 惠妃母子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32章 天子上門第424章 開寶九年末的大調整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134章 乾祐元年終第2081章 太宗篇28 劍南“玩”脫了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180章 賞功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332章 廣德殿婚宴第97章 再臨六合第40章 開拓之志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世宗篇34 由“勞務輸出”引發(等待更新)第212章 慕容皇叔問事第120章 開始着手對付遼國第123章 幽燕事了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328章 默認第325章 和約締成,平南準備第409章 法不責衆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77章 渦口之戰(1)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43章 劉皇帝訓子第95章 皇后又進諫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50章 喜訊第286章 宗室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3章 田畔問對第94章 國難喪子,尚有良將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第67章 遺表第259章 兵臨樑泉第89章 談話第32章 郭氏之慮第46章 郭榮奏事第40章 郭黨俊傑第31章 送行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122章 燕王請戰第1703章 如釋重負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144章 堂審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第234章 南口大戰3第72章 求名而不惜身第16章 諸般滋味在心頭第191章 “從諫如流”第276章 君心難測第513章 最後的旅途12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1章 自閉少年劉承祐第131章 東京亂象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372章 封王第114章 大朝會第94章 國難喪子,尚有良將第1686章 雍王回京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8章 瓊林宴第338章 棋手與棋子第213章 紆尊降貴第117章 新洛陽城,邙山隱者第284章 虛了第70章 安東大開發1第40章 入長沙,定湖南第132章 向訓爲帥第146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94章 大動干戈的節奏第351章 南粵,危!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
第275章 王公非善人第1771章 襄陽王第338章 澄心堂內心惶惶第109章 再破陳軍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負擔第13章 舉城同歡半島史話·百年基調世宗篇40 後、王之逝,帝國十年第1718章 太孫之爭早有苗頭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279章 中路軍之失第179章 再見郭榮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211章 太子掛帥第323章 漢遼第二次和議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121章 大朝第50章 喜訊第77章 渦口之戰(1)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90章 安東國王?第83章 惠妃母子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32章 天子上門第424章 開寶九年末的大調整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134章 乾祐元年終第2081章 太宗篇28 劍南“玩”脫了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180章 賞功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332章 廣德殿婚宴第97章 再臨六合第40章 開拓之志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世宗篇34 由“勞務輸出”引發(等待更新)第212章 慕容皇叔問事第120章 開始着手對付遼國第123章 幽燕事了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328章 默認第325章 和約締成,平南準備第409章 法不責衆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77章 渦口之戰(1)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43章 劉皇帝訓子第95章 皇后又進諫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50章 喜訊第286章 宗室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3章 田畔問對第94章 國難喪子,尚有良將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第67章 遺表第259章 兵臨樑泉第89章 談話第32章 郭氏之慮第46章 郭榮奏事第40章 郭黨俊傑第31章 送行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122章 燕王請戰第1703章 如釋重負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144章 堂審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第234章 南口大戰3第72章 求名而不惜身第16章 諸般滋味在心頭第191章 “從諫如流”第276章 君心難測第513章 最後的旅途12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1章 自閉少年劉承祐第131章 東京亂象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372章 封王第114章 大朝會第94章 國難喪子,尚有良將第1686章 雍王回京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8章 瓊林宴第338章 棋手與棋子第213章 紆尊降貴第117章 新洛陽城,邙山隱者第284章 虛了第70章 安東大開發1第40章 入長沙,定湖南第132章 向訓爲帥第146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94章 大動干戈的節奏第351章 南粵,危!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