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對外貿易

漢七十五年,八月。

仰光城的城垣及府衙等主要建築陸續竣工,並設郡治政,其守備疆域頗爲廣袤,囊括夫甘都盧的南部沿海,莫塔馬灣,安達曼羣島乃至恆水入海口處的諸多島嶼。

爲保證對身毒諸國,尤其是巽加王朝的威懾力,皇帝劉徹藉着公孫氏要進行內部清洗的機會,着公孫歂除太尉長史之職,徵調西北四郡的規劃胡人,組建了兵員兩萬的義渠騎營,且將漢軍中的公孫氏將領抽調大半出任義渠騎營的將官,前往仰光城囤駐。

公孫歂雖不再擔任太尉長史,卻是轉任了仰光太守,在該城設立郡府,掌軍政要務。

要組建新的騎營頗是耗時,公孫歂卻是先行趕往仰光,被徵調的將士則會在陸續完成整編後,逐批遣往仰光由公孫歂統御。

公孫歂率千餘親衛騎兵剛行至武陵郡,便是遇着正在返京覆命途中的大行令張騫,隨他同行的尚有巽加使團和載滿了各式財貨千餘駕大車。

張騫本就是廣結善緣的活泛人,又向來與公孫賀交好,兩人曾同爲太子庶子,太子中庶子,後又皆迎娶公主,成了連襟,故對其叔父公孫歂自是熟識,雖談不上甚麼私交,但相處還是頗爲融洽的。

公孫歂深知張騫乃皇帝陛下最信重的近臣,最能明晰聖意,又親身出使外邦,坐鎮在仰光與巽加王朝議定了和約,甚至連大半個仰光城皆是張騫主持修築的。

朝廷原只打算在仰光興建軍鎮和軍港,直至張騫向朝廷上奏進諫,以爲在仰光築城更便於漢商常駐,與身毒進行通商。

築城的費用雖是不少,然若商貿真是興盛,朝廷日後所能收取的商稅絕對會遠超今日的築城開銷。

皇帝和重臣們商議過後,皆覺着張騫言之有理,商稅非是關稅,有城池有道路有坊市,爲商賈提供物資轉運和財貨交割的地方,商稅纔好徵收。

何況朝廷現下也正鼓勵少府及四大商團爲首的漢商到境外設立錢莊,總不能直接設立在軍鎮裡,提供給漢商吃住落腳的酒肆和客棧就更不宜太過靠近軍營。

大漢君臣皆以爲在仰光築城確有必要,便是允了張騫的奏章,先以仰光軍鎮爲中心建座小城,待日後逐步興盛,還繼續外擴即可。

仰光雖是設郡治政,然朝廷爲了防備將來的仰光太守擁兵自重,甚或裂土稱王,僅在仰光郡府設了小半套官制,甚至沒有都尉和諸曹掾史,太守就是囤駐此地的領兵將領,稅收由大農府派遣的官吏徵收,若想在仰光周邊建設大型工坊乃至墾荒種糧,都需經朝廷公府覈准。

最爲關鍵的是,仰光軍港及水師大營是不受仰光太守轄制的,東海水師的戰艦羣已在七月下旬抵達了仰光軍港,替換已在此駐守三年的南海水師。

因大漢與巽加王朝已定立邦約,且已大體竣工的仰光城會囤駐重兵,故未來大漢水師將不必再如過往般興師動衆,每歲會由北海,東海,南海三大水師輪番抽調三百艘戰艦前來仰光軍港囤駐,分派成諸多艦羣負責近海巡航保護漢商船隊,監管安達曼羣島的罌粟種植乃至向外邦販運鴉片。

仰光城竣工前,用罌粟汁庖製成鴉片的作坊已盡數移往安達曼羣島,以此規避大漢全境禁毐的律法,今後鴉片的製取和販運皆不得再入漢境,包括仰光城在內。

倒不是說鴉片貿易成了大漢水師的“獨門生意”,太尉府,大農府乃至少府皆從中收取鉅額紅利,負責派官監管的御史府和廷尉府也會分潤不少,作爲其府署的官員福利和公務支出,便連負責“攬客”和“推銷”的大行府,也是在鴉片貿易中擁有不小份例的。

可以說,對外販賣鴉片牟取的暴利乃是大漢皇帝,中央官署及軍方的灰色收入,在處理好三方利益分配後,端是進展神速,搞得如火如荼。

在“三座大山”的強力震懾下,絕對無人敢心生覬覦,更無人敢妄圖分一杯羹。

正因如此,即將前往仰光郡赴任的公孫歂向張騫請教日後如何行事時,張騫將鴉片貿易的內情坦言相告,並再三警醒他,勿要過問此事,任憑水師駐軍自行其是即可。

“太守只須管好陸上諸事和民用的海陸碼頭,若無必要切莫踏足軍港,更切勿過問水師軍務,按時按量爲水師將士提供所需補給即可。”

張騫如是道。

公孫歂緩緩頜首,深以爲然,有些事最好不去聽,不去看,不去想,纔是明哲保身之道。

雖說一郡太守是爲封疆大吏,然即便是大漢境內的邊郡,郡太守及都尉所能調派的也僅是該郡府兵,若無聖旨和虎符,也是難以調動囤駐當地的邊軍將士。

囤駐仰光軍港的水師將士實則等若邊軍,那公孫歂這仰光太守不去過問其軍務,纔是正確的處理方式,否則無疑會犯了朝廷乃至皇帝的大忌。

換後世的說法,公孫歂這仰光太守,就是帶着義渠騎營的兩萬將士去替漢商做保安的,順帶做些後勤工作,多餘的事儘量少做,免得多做多錯。

“莫要想着弄甚麼政績,老老實實熬一任,只待攢足資歷,就可調任回京,加官進爵!”

此乃首任仰光太守公孫歂總結出的心得,亦是爲其後的歷任仰光太守謹守奉行的至理名言,此乃後話,暫且不提。

仰光郡府官吏確是沒甚麼“正事”好做,造橋築路的活計已被皇室實業包下了,稅收又直接繳納給大農府派駐的屬官,仰光城內還有常住的行人令負責外邦事宜,故在大行令張騫返京,太守公孫歂未到此就任的空窗期,倒也沒出甚麼岔子。

城內的坊市雖只是劃出相應地塊,卻已被四大商團爲首的漢商們搶購一空,正在興建大量的商鋪,雖說朝廷不準隨意興建大型工坊,但若想在此地做買賣,沒鋪面可就上不得檯面了。

哀勞,夫甘都盧乃至身毒諸國的胡商亦紛紛匯聚到仰光城,只是沒有漢籍者是不能在仰光地區購宅置地的,他們只能做販運貨物的行商,或是直接與大漢行商就地交割財貨,或是將貨物交由清河百貨之類的豪商巨賈“代售”。

隨着大漢的對外貿易量愈發龐大,各行各業的漢商在四大商團的引領下,漸漸組織成各種形式的商會組織,統一制定貨物價格,收集國內外市場情報,調整工商業內部糾紛。

在大漢境內,各個商會的勢力不大,蓋因皇帝劉徹特意着廷尉府和大農府聯手製定了反壟斷的相關律法,但凡有商賈或商會敢違背大農府平準司制定的物價漲貶幅度,造成市面恐慌,將課以鉅額罰金,足以讓違法犯禁者傾家蕩產。

對外貿易就沒這等限制了,朝廷對境外交易的管制極爲寬鬆,漢商只要有本事,別說在境外坑蒙拐騙,就是燒殺搶掠,漢廷也絕不過問。

若有漢商爲禍外邦,捅處甚麼大簍子,只要能逃回漢軍掌控的地界,那就能保住小命了,若是在境外就被苦主擒住,那就活該倒黴,漢軍是不會越境救援的。

然若是老實本分的漢商,在境外被化外蠻夷無故羈押劫掠,漢軍倒是會盡量出兵解救,不過這類漢商爲數不多,蓋因漢商們早是學聰明瞭,向四大商團學會了找“境外代理商”,鮮少會爲省下少許貲財輕易以身犯險。

正因如此,在仰光城開辦商鋪就愈顯重要,將之作爲對外貿易的窗口和據點,既爲漢商省卻將貨物販運到境外的大量時間,更讓財貨交割更爲安全便利,畢竟城內有駐軍,有錢莊,足以保漢商周全。

此等貿易方式早在大夏和西域諸國普及了,漢商們在仰光城無非是有樣學樣,故仰光坊市的地價因爭搶激烈炒得極高,築城的費用憑着賣地就掙回大半,便連張騫和大農府屬官都是始料未及的。

外邦胡商紛紛匯聚而來,將運來的本國貨物賣到漢商鋪面,又購置漢貨運回本國販賣,從中賺取差價,此類“辛苦錢”雖不如漢商的獲利豐厚,卻也絕非杯水車薪。

尤是與漢商往來密切的大胡商,背後多有本國大貴族撐腰,買賣做得很大,又因聲譽良好,往往能從漢商處獲取更爲便宜的貨物,甚至能偶爾賒賒賬,故身家愈發豐厚,在本國結交更多權貴乃至大肆官商勾結,端是勢力龐大。

饒是如此,這些大胡商入得漢境還是老實得緊,蓋因非但有“雖遠必誅”的漢軍,亦有“雖遠必罰”的漢律。

胡商別說在漢境內殺人放火,就僅是偷稅漏稅,即便逃回本國,大漢的稅吏都會上報官府,懸賞通緝,乃至發公文讓其所在國交出人來。

若硬是不交人,漢軍便會悍然出兵,越境抓捕。

倒非漢廷霸道,此乃皇帝劉徹定下的死規矩,不管尊卑貴賤,該向朝廷繳的稅半枚大錢都不能少,追到天涯海角都得追回來,對象也非是僅限胡商,漢商亦如此。

朝廷可以大幅減稅,但對偷稅漏稅絕不容忍!

第一百五十章 豐年秋收第三百三十章 商討出兵第二百六十四章 開發湘南第六百一十二章 鬧出大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日驚雷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貨第六百六十六章 卓氏大喜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駕出行第七百八十一章 自請除國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詔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來婆家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發大夏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日驚雷第一百二十六章 關城血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綠林好漢第一百六十章 懾服中原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後主謀第一百五十章 豐年秋收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割地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一百一十四章 生機勃勃第二十四章 宜室宜家第十章 天上人間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來婆家第九章 創立太學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術第五百六十章 暑休展延第一百九十章 太子監國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親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爲質第六百五十章 交辦太子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發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髮第三百五十六章 諸事底定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鹽稅第一百五十四章 四方雲動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剛戰車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軍集結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車輪船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爲質第三百九十四章 長輩震怒漏寫十章,今天請假改大綱,明天雙更。第三百一十八章 諸般綢繆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秋基金第五百八十章 或爲帥才第五百四十八章 請款築路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準府司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擊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一百七十章 齊王獻國第三百二十二章 鑄鋼爲犁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兒套狼第六百七十六章 安息方略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準府司第三百二十三章 難得糊塗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贈馬第一百一十四章 生機勃勃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三百六十五章 離京出狩第四百零一章 今歲除夕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八百一十一章 先鋒抵達第五百章 夷滅東鯷第二百七十六章 陽春徐來第一百七十八章 爭先認購第三百一十八章 諸般綢繆第四百四十章 火炮設計第三百一十六章 長安週報第六百五十章 交辦太子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將領命第二百七十六章 陽春徐來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三百零六章 商賈世家第三百五十六章 諸事底定第七百七十七章 安息認慫第五百六十八章 塞北烏桓第二十二章 軍法組織第五百零四章 伴讀入宮第三百零四章 雍涼乳業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六百零九章 官辦醫館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軍班師第一百五十四章 四方雲動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識人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歲三伏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師範第六百九十二章 與汝還家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四百七十八章 對馬清倭第七百五十二章 東風客運
第一百五十章 豐年秋收第三百三十章 商討出兵第二百六十四章 開發湘南第六百一十二章 鬧出大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日驚雷第二百五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二百六十二章 清河百貨第六百六十六章 卓氏大喜第六百七十五章 伴駕出行第七百八十一章 自請除國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詔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來婆家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發大夏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日驚雷第一百二十六章 關城血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綠林好漢第一百六十章 懾服中原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後主謀第一百五十章 豐年秋收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鮮割地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四百八十章 私田律法第一百一十四章 生機勃勃第二十四章 宜室宜家第十章 天上人間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來婆家第九章 創立太學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術第五百六十章 暑休展延第一百九十章 太子監國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親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爲質第六百五十章 交辦太子第六百七十八章 胡商告發第七百六十六章 太子束髮第三百五十六章 諸事底定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第一百七十二章 免除鹽稅第一百五十四章 四方雲動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剛戰車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軍集結第七百五十三章 弱是原罪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車輪船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爲質第三百九十四章 長輩震怒漏寫十章,今天請假改大綱,明天雙更。第三百一十八章 諸般綢繆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秋基金第五百八十章 或爲帥才第五百四十八章 請款築路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準府司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擊第六百四十七章 翁主婚事第一百七十章 齊王獻國第三百二十二章 鑄鋼爲犁第五百一十三章 舍兒套狼第六百七十六章 安息方略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準府司第三百二十三章 難得糊塗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贈馬第一百一十四章 生機勃勃第四百零九章 久旱甘霖第三百六十五章 離京出狩第四百零一章 今歲除夕第六百九十五章 殖民律令第八百一十一章 先鋒抵達第五百章 夷滅東鯷第二百七十六章 陽春徐來第一百七十八章 爭先認購第三百一十八章 諸般綢繆第四百四十章 火炮設計第三百一十六章 長安週報第六百五十章 交辦太子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將領命第二百七十六章 陽春徐來第四百六十六章 少妃有孕第三百零六章 商賈世家第三百五十六章 諸事底定第七百七十七章 安息認慫第五百六十八章 塞北烏桓第二十二章 軍法組織第五百零四章 伴讀入宮第三百零四章 雍涼乳業第六百二十二章 使團西行第六百零九章 官辦醫館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軍班師第一百五十四章 四方雲動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識人第四百一十二章 今歲三伏第四百六十章 帝御四海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師範第六百九十二章 與汝還家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四百七十八章 對馬清倭第七百五十二章 東風客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