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五章 進駐膠州灣

人民軍成功佔領青島以後,前線的總指揮肖建軍還沒有到達青島,就向青島的前線指揮官下令,立刻分派軍隊進駐膠州灣的各處要點地區,完成人民軍對膠州灣的全面佔領。⊙頂頂點小說,..

雖然這一場戰鬥主要發生在青島地區,但按照德國與清廷所簽定的《膠澳租借條約》,德國租借的地區實際是包括了整個膠州灣沿岸地區,總計面積大約爲5500平方公里。這也是在舊時空裡,整個青島市區的大體範圍,而通常所說的青島,只是指膠州灣東岸的一個半島地區,也就是戰鬥發生的地區。

即然人民軍付出了重大的代價,擊敗了徳軍,佔領了青島,當然是要接收德國的全部租借區,而不是隻限在青島地區,因此肖建軍才命令軍隊儘快去搶佔整個膠州灣,以免夜長夢多,如果被清軍佔領了,那就有些麻煩了,雖然以清軍的尿性,敢趁機搶佔膠州灣的可能性並不大,但也不得不防,畢竟現在穿越者還不想和清廷徹底撕破臉。

羅嶽的一營接到了命令是駐守整個膠州灣西岸,也就是北起營海鎮,南到黃島的一個狹長形地區,東西最寬外也不過7、8公里,而南北的長度卻超過了30公里。也是駐守區最大的一個地區。

在青島戰役中,羅嶽的一營的戰鬥減員達到92人,其中陣亡73人,另有19人受傷,短時間內無法參加戰鬥。而青島戰役結束之後,一營也得到了65名士兵補充,其中一些是從天津運送物資的新兵,而還有少量則是在山東地區收納的本地居民,像在嶗山收留的十二個人中,有5個人都被分到一營。

儘管如此,現在一營的軍隊人數也不到400人,想要駐守這麼廣闊的一片地區,當然是不容易的。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爲現在人民軍就只有這麼多人,而一營又是人民軍中戰鬥力最強,因此自然要承擔最艱鉅的任務。

當然,駐守並不等於是防守,只需要保持對這一片地區的控制力就行了。另外羅嶽要駐守的地區大部分都是荒野地區,人口並不多。實際上整個膠州灣地區在這個時代都是不發達地區,人口極少,按照清廷的戶籍統計,德國租借的膠州灣地區廣達5500平方公里,但只有8萬餘人口,既使是還有一些未統計的人口,但總計最多隻在10萬左右,而且人口大多分佈在青島地區,膠州灣西岸的人口不足兩萬,大致分佈在營海鎮、紅石崖鎮、黃島這三個地區,因此只要控制住這三個地區就行了,而且穿越者有先進的通訊設備,互相之間的聯糸並不成問題。

羅嶽將全營的三個連馬別駐守營海鎮、紅石崖鎮、黃島,這三個地區的距離都在15公里以內,如果遇到突發事件,其他軍隊可以在1小時左右趕來増援。而指揮部也知道一營的責任艱鉅,因此還撥了三輛猛士車,以方便駐地之間的來往。

而一營的營部被羅嶽設在營海鎮,這裡一營駐區的最北部,也是整個膠州灣地區的西北角,最深入內陸區,人口最多,大約有近7千餘人口,而且南鄰紅駐區,北接膠州,是膠濟鐵路上一個重要的節點。

人民軍進駐膠州灣地區,並沒有在當地引發多大的反應。別說是海外華人的消息,不少當地人連德國強租膠州灣的事件都不知道,這主要是因爲這個時代的消息閉塞,而且膠州灣地區也不是什麼發達地區,因此消息傳遞就更加滯後。另一方面也是德國租借膠州灣的時間並不長,還沒有在膠州灣地區建立起有效的管理,對靑島以外的地區,基本還是任用當地的原清廷吏員、或是地方鄉紳來管理。

而對於當地的普通百姓來說,其實生活並沒有發生什麼變化,管理自已的還是那些人,租賦還是那麼多,什麼都沒有發生變化,至於這片地是歸清廷管還是歸德國人管就並不重要了,反正自己的日子照過就行了。

不過吏員、地方鄉紳的消息當然要比普通百姓靈通得多了,他們不僅知道現在膠州灣地區己經易主了,而且還聽說過一些海外華人的事情,知道這是一夥生活在海外前朝後裔,但卻是華夏族裔,而且打仗十分厲害,連洋人都被他們給打敗了,現在他們趕走了德國人,並且取代德國統治了膠州灣地區。

但這些吏員、地方鄉紳並不怎麼害怕,因爲無論是誰統治這裡,想要有效的管理這一片土地,就必須依靠自己這一批基層的管理,因爲在清朝統治的期內,無論地方官怎麼樣,地方的吏員、鄉紳卻是幾乎恆久不動的,這也是中國古代的一個特色,就是無論地方官員怎樣變化,但地方基層始終是把持在吏員或是地方鄉紳的手裡。每一任地方官員都必須和地方吏員、鄉紳搞好關糸,否則在當地就玩不開。在中國歷史中,由於和地方吏員、鄉紳搞不好關糸,結果被地方吏員、鄉紳聯手擠走的,不計其數。

當然,如果遇到包拯、海瑞這樣清廉正直的官員,或許可以殺掉幾個作惡的地方吏員、鄉紳,但也無力撼動整個地方吏員、鄉紳階層。

那怕是遇到王朝更替,只要不是遇到“揚州十日、永定三屠”這樣不分階層的大屠殺,即使是新的統治者,也必須依靠地方吏員、鄉紳來管理新王朝的基層,而地方吏員、鄉紳往往也順勢搖身一變,成爲新朝的統治基石。

德國人租借膠州灣之後,地方吏員、鄉紳雖然也緊張過了一陣,但時間不長就發現,原來德國人也需要自己來管理地方,現在海外華人雖然把徳國人趕走了,但他們也同樣不例外,更何況海外華人也是華夏族裔。他們同樣也需要自己這一批人,才能管理好地方。

羅嶽帶領軍隊來到營海鎮的時候,地方吏員、鄉紳主動組織了一些人,來迎接羅嶽的部隊,並且還送上了200兩白銀,50石米,10壇酒,20只雞和2只豬,算是晉見之禮。

這也是這個時代的另一大特色,軍隊進駐到某一處時,地方上都會送來一些銀錢糧品禮物。而軍隊得到這些禮物之後,只要不是軍紀太差的軍隊,一般也就不會在侵擾地方了,說白了就是蝕財消災。不過營海鎮一共才只有1000多戶人家,6、7千人口,因此能夠湊出這麼多東西來,確實是不容易了。

羅嶽接見地方吏員、鄉紳的時候,只說自己是奉命來駐守膠州灣西岸,以後這一片地區就由人民軍接管,要求他們服從人民軍的命令,然後就沒有再說其他的事情。畢竟羅嶽只是軍人,並不付責地方的行政事務,以後天津執委會自然會派遣行政官員來管理地方。而軍隊的任務只是保證人民軍在這一片地區的實際控制權。而對送來的這些禮物,羅嶽全都婉言謝絕,表示人民軍有紀律,不能接收這些禮物。

這些地方吏員、鄉紳也不禁大爲驚訝,以前到是見過不收禮物的地方官員,清朝雖己**到底了,但畢竟還是有少數保持清濂作風的地方官員。而不收禮物的軍隊,確實還是從來沒有見到過。當然也不排除羅嶽是故作恣態,這種事情以前也沒有少見,有不少地方官嘴上說得是道貌岸然,對送來的禮物也再三推辭,一定要到好像是實在推辭不過去了才收下,而且收下禮物還是一臉無奈之色,彷彿多麼不心甘情願一樣。

於是地方吏員、鄉紳再三懇求羅嶽收下這些禮物,最後衆人都跪在羅嶽面前,聲稱如果羅嶽不收下這些禮物,那麼就跪着不起來。

羅嶽見實在是推辭不過,只好答應他們,米、酒、雞、豬可以收下,但銀子堅絕不收,而持對收下的東西一定要按市場價格,付給這些地方吏員、鄉紳相應的白銀。

等到白花花的銀子塞到自己手裡的時候,這些地方吏員、鄉紳們都真的傻了,這才知道羅嶽可不是在故作姿態,而是真的不收。因此也只好帶着銀孑回去。

在回去的一路上百姓們到是頗爲興奮,因爲一般來說,不收禮物的官員多半都是好官,起碼也不會是壞官,而不收禮物的軍隊,多半也不錯,因此這日孑也會好過許多。

而衆地方吏員、鄉紳們卻都高興不起來,他們的看法和普通百姓恰恰相反,因爲根據以往的經驗,那些不收禮物的官員,往往都是很難打交道的官員,那麼不收禮物的軍隊呢?

進駐到地方只是第一步,要表示對地方的實際統治,還要保持在駐地的巡邏,也是顯示人民軍的存在感。另外也是可以通過巡邏,多瞭解一些地方的實際情況,起碼可以將地方的道路、鄉村弄清楚。因此就在第二天,人民軍就以班爲單位,輪流在膠州灣的西岸的沿岸地區開始巡邏。

第二六九章 進城(五)第六零八章 西安之行(八)第三八二章 足球比賽(三)第一五二章 新農村建設(三)第四九九章 輿論再變(二)第四一七章 遼河之戰(三)第七二二章 歸國(二)第二三六章 考察隊第九十九章 新根據地(二)第三二二章 騎軍(六)第四七四章 山海關之戰(三)第二九五章 制海權的歸屬第一五四章 回師第五一五章 穆棱河之戰(十一)第五三六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七)第七十七章 水災(二)第二三五章 訪日艦隊(六)第一九六章 巴達維亞(四)第二三一章 各方反應(五)第六三七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九)第三十三章 年度總結(三)第三三四章 海歸(五)第四五九章 山海關(五)第二九七章 革命者(二)第五十四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五)第一八一章 軍事交流(三)第三五九章 徳國特使(七)第八章 俄國求和(上)第四一八章 遼河之戰(四)第六一二章 朝見風波(四)第六五二章 撤僑(四)第一零一章 天津租界(八)第四六四章 武昌之行(五)第四六六章 迎擊俄軍(三)第一二六章 反擊(下)第十九章 海軍編制(三)第三一九章 海參崴(二)第六四二章 日本本土作戰(二)第十二章 軍艦出擊第一九八章 巴達維亞(六)第五二四章 反圍剿(四)第三四九章 前往青島(二)第三九七章 談判(五)第五三三章 土地政策(一)第四六七章 武昌之行(七)第二三零章 各方反應(四)第一五一章 徳國之行(八)第七一零章 腰帶計劃(上)第一四八章 上任(二)第一七七章 德國之行(九)第六十九章 睡不着的人(三)第二六一章 反撲(一)第一零九章 造艦(四)第四九零章 登陸作戰(十一)第一零四章 佈局海外(上)第一八九章 德國海軍戰略(七)第一八八章 護僑行動(十)第三九六章 談判(四)第六一零章 朝見風波(二)第三九一章 對馬海戰(十七)第五四九章 接受談判(一)第一三三章 渤海海戰(二)第六二九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一)第四六八章 武昌之行(八)第二三八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一)第二二九章 技術討論第六九六章 求和(三)第二八五章 協商(下)第三五零章 上海警戒(三)第十章 五年規劃(一)第八十九章 安置營(五)第三二七章 李鴻章來訪(四)第二五一章 創業(四)第五二八章 談判(六)第六十八章 睡不着的人(二)第一八六章 護僑行動(八)第三四零章 李鴻章之死(一)第一三六章 海軍假期(七)第二五五章 工作組(三)第五二八章 談判(六)第六零八章 西安之行(八)第一四八章 上任(二)第四一零章 北京攻略(六)第二十章 海軍編制(四)第三一五章 軍隊擴編計劃(三)第六一四章 滿洲里戰役(七)第五十九章 上海新區(十二)第四零七章 北京攻略(三)第三九九章 全面開戰(八)第四零九章 北京攻略(五)第八十六章 戰前準備(三)第七一六章 上海談判(三)第四六九章 迎擊俄軍(六)第一四六章 徳國之行(三)第三三一章 李鴻章來訪(八)第五零七章 穆棱河之戰(三)第五一七章 穆棱河之戰(十三)第三八零章 足球比賽(一)第三六六章 軍營釆訪(上)第三一六章 錦州(四)
第二六九章 進城(五)第六零八章 西安之行(八)第三八二章 足球比賽(三)第一五二章 新農村建設(三)第四九九章 輿論再變(二)第四一七章 遼河之戰(三)第七二二章 歸國(二)第二三六章 考察隊第九十九章 新根據地(二)第三二二章 騎軍(六)第四七四章 山海關之戰(三)第二九五章 制海權的歸屬第一五四章 回師第五一五章 穆棱河之戰(十一)第五三六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七)第七十七章 水災(二)第二三五章 訪日艦隊(六)第一九六章 巴達維亞(四)第二三一章 各方反應(五)第六三七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九)第三十三章 年度總結(三)第三三四章 海歸(五)第四五九章 山海關(五)第二九七章 革命者(二)第五十四章 海軍陸戰隊歸來(五)第一八一章 軍事交流(三)第三五九章 徳國特使(七)第八章 俄國求和(上)第四一八章 遼河之戰(四)第六一二章 朝見風波(四)第六五二章 撤僑(四)第一零一章 天津租界(八)第四六四章 武昌之行(五)第四六六章 迎擊俄軍(三)第一二六章 反擊(下)第十九章 海軍編制(三)第三一九章 海參崴(二)第六四二章 日本本土作戰(二)第十二章 軍艦出擊第一九八章 巴達維亞(六)第五二四章 反圍剿(四)第三四九章 前往青島(二)第三九七章 談判(五)第五三三章 土地政策(一)第四六七章 武昌之行(七)第二三零章 各方反應(四)第一五一章 徳國之行(八)第七一零章 腰帶計劃(上)第一四八章 上任(二)第一七七章 德國之行(九)第六十九章 睡不着的人(三)第二六一章 反撲(一)第一零九章 造艦(四)第四九零章 登陸作戰(十一)第一零四章 佈局海外(上)第一八九章 德國海軍戰略(七)第一八八章 護僑行動(十)第三九六章 談判(四)第六一零章 朝見風波(二)第三九一章 對馬海戰(十七)第五四九章 接受談判(一)第一三三章 渤海海戰(二)第六二九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一)第四六八章 武昌之行(八)第二三八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一)第二二九章 技術討論第六九六章 求和(三)第二八五章 協商(下)第三五零章 上海警戒(三)第十章 五年規劃(一)第八十九章 安置營(五)第三二七章 李鴻章來訪(四)第二五一章 創業(四)第五二八章 談判(六)第六十八章 睡不着的人(二)第一八六章 護僑行動(八)第三四零章 李鴻章之死(一)第一三六章 海軍假期(七)第二五五章 工作組(三)第五二八章 談判(六)第六零八章 西安之行(八)第一四八章 上任(二)第四一零章 北京攻略(六)第二十章 海軍編制(四)第三一五章 軍隊擴編計劃(三)第六一四章 滿洲里戰役(七)第五十九章 上海新區(十二)第四零七章 北京攻略(三)第三九九章 全面開戰(八)第四零九章 北京攻略(五)第八十六章 戰前準備(三)第七一六章 上海談判(三)第四六九章 迎擊俄軍(六)第一四六章 徳國之行(三)第三三一章 李鴻章來訪(八)第五零七章 穆棱河之戰(三)第五一七章 穆棱河之戰(十三)第三八零章 足球比賽(一)第三六六章 軍營釆訪(上)第三一六章 錦州(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