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禪位

許是賈珠運氣不錯,前兩天的藥喝下去,病情雖然沒有明顯好轉,可也沒有繼續惡化下去。

史太君等人想起宗太醫說過的話,倘若賈珠熬得過兇猛的藥性,這次就能緩過來,以後只要好生保養,三年五載總是可以支撐的,心下不由歡喜,紛紛盼着會有奇蹟發生。

無論如何,賈珠能過了這一關就是好事,日後他們再爲他宴請名醫,興許就能治好也未必可知。

誰知到了第三天,賈珠白天的時候都還好好的,王氏帶着丫鬟給他喂藥,他強撐着陪她說了幾句話,人也比前兩日看着精神,不料到了晚上,突然就不行了,渾身抽搐起來,也喘不上氣。

守夜的丫鬟們哪裡見過這些,個個嚇得不行,趕緊報給史太君和王氏知曉。

王氏唬得魂飛魄散,就連眼神都發直了,什麼主意也沒有,史太君倒還冷靜些,她強自打起精神,馬上命人去請宗太醫,至於賈政,則是一臉鐵青,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的樣子。

都說醫者父母心,宗太醫爲人厚道,想着賈珠是他診治過多次的病人,明知無濟於事,還是來了賈家一趟,可惜他人還沒有趕到,賈珠就沒了,二房頓時哭聲一片。

賈珠是賈政的獨子,他驟然去了,賈赦和張氏也不能旁觀,匆匆趕到了二房的院子。

不過賈瑚重病初愈,賈璉年紀尚幼,張氏生怕他們撞見什麼不乾淨的,就沒讓他們過去,而是把兄弟兩個,都留在了榮禧堂。其實這個時候,賈瑚的身體早就沒事了。

司徒景回宮後,雖然不再派太醫過來,可小太監還是每天打發過來,就爲詢問賈瑚的情況如何。

司徒景心裡是做了很壞的心理準備的,賈瑚的病情太過奇特,太醫們連病症都拿不準,遑論其他。豈料第二天,就有小太監回話說,賈家大公子的病情有了好轉,看着就跟沒事人似的。

司徒景大喜過望,隨即派了陳太醫去給賈瑚複診,心內卻在想着,莫非是菩薩聽到他的許願了,保佑了賈瑚,不然他的病,怎會來得格外離奇,好得又是如此神速。

陳太醫給賈瑚診了脈,也是稱奇不已,賈瑚的脈象從容和緩,節律均勻,不浮不沉,不細不洪,怎麼看都是好得不能再好,遂告訴賈赦和張氏,賈瑚已無大礙,細心調養即可。

賈赦和張氏聞言放下心來,連連向陳太醫道謝,並感激天家皇恩浩蕩。

陳太醫回宮向司徒景覆命,司徒景除了認爲是菩薩顯靈,再無別的想法。因爲他很清楚,陳太醫給賈瑚開的方子不對症,呂太醫和左院首隻是診了脈,並沒有開方,說是無藥自愈,並不誇張。

於是,司徒景一邊琢磨着如何還願,一邊派了人去賈家傳話,說讓賈瑚安心養着,什麼時候大好了,再進宮去讀書。賈瑚聞訊很感動,司徒景對他,真的是有幾分朋友的意思了。

在牀上困了好一陣子不得動彈,賈瑚被悶壞了,有心活動活動,無奈張氏不肯,連房門都不讓他出,只准賈瑚在屋裡走動。後來見他實在無聊,乾脆就給賈璉請了假,讓他在家陪着他。

賈瑚閒極無事,只好考校賈璉的功課,考得他叫苦連天,只盼着哥哥早日痊癒,回宮上學去,他也能回到家學。雖說胡先生講課不好玩,可是比起哥哥,還是在他手下討日子比較容易。

賈瑚如今也是看出來了,賈璉就是個嚴重偏科的,算術學得很順溜,但是四書五經,就學得馬馬虎虎了。看來抓週這玩意兒,真是有點前瞻性的,賈璉的那個金算盤,算是抓對了。

乍聞賈珠去世的消息,賈瑚和賈璉都沒什麼反應,接受地頗爲平靜。

賈瑚是從小看慣了賈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本來體質就不怎麼樣,還不注意鍛鍊,這也罷了,不愛運動的人多得是,偏偏賈珠讀書還很刻苦,就跟不要命似的,長期透支下去,誰能撐得住。

賈瑚膈應王氏曾經對自己的所爲,不對賈珠報復就算是厚道了,更不要說提點他。

再說賈珠那種倔強的性子,也不是賈瑚能勸得動的,所以他從來不做無用功。

賈瑚想起小時候,賈代善要教他們兩個功夫,他很高興地就跟着學了,賈珠卻不肯,還嫌浪費時間,要是他從小跟着鍛鍊,讀書的時候再勞逸結合,決不至於走到今天。

進宮以後,宮裡也有騎射課,便是蘇怡那種先天不足的,人家都知道根據自己的承受能力,做些力所能及的練習,可賈珠倒好,明明缺乏鍛鍊,每次騎射課還都是敷衍過去。

在金陵老家的一年時間,賈珠的刻苦程度更是讓賈瑚望塵莫及,他覺得自己就是高三那一年,也沒這麼拼命過。因此賈珠考試過後病倒,並且不治,不會讓賈瑚太過驚訝。

賈璉則是年紀太小,對死亡根本沒有概念,況且他和賈珠,平時也沒什麼往來,聽說他去了,也只是問了賈瑚一句,“哥哥,我們以後是不是見不到珠大哥哥了?”

賈瑚說是,賈璉就不說話了,好半天方道:“哥哥不要離開璉兒,璉兒害怕。”

賈瑚摸了摸賈璉的腦袋,笑着點了點頭,溫言道:“哥哥不會的,璉兒不要害怕。”

宗太醫趕到賈家,賈珠摸上去已沒了氣息,史太君哭得死去活來,王氏則是直愣愣地坐在牀前。她見到宗太醫猛地就撲了過去,在他面前跪下道:“救救我的兒子!求求你,救救我兒子!”

張氏見王氏這樣看着不像,就招呼了兩個小丫鬟上前,把她扶了起來。宗太醫只看了賈珠的臉色,連脈象都沒有摸,就搖頭道:“還請節哀順變!”他道了惱便告辭而去。

王氏神情茫然地被人扶開,這會兒醒過神來,猛地甩開兩個丫鬟,撲到賈珠身上,兒啊肉啊哭叫起來。張氏見狀,跟着抹了抹眼淚,若是她的瑚兒挺不過來,她也是這般情形。

賈珠尚未成年,屬於早夭,喪事也就辦得簡單,很快就過去了。

史太君雖說傷心難過,可是賈瑚好了過來,心下倒也安慰,不管怎麼說,賈瑚和賈璉也是她的孫子,總不至於絕望。她甚至還在心裡琢磨,王氏已是三十出頭的人,自從生了元春就沒了動靜,也不知還能不能生得出來,要是不行,得給賈政弄兩個人在房裡,賈珠已經沒了,賈政總不能沒有兒子,便是丫頭生的說出來不好聽,生下來抱到王氏名下也可以。

王氏失了唯一的兒子,可沒史太君那麼容易想得通。尤其賈瑚曾比賈珠病得更重,結果賈瑚熬了過來,賈珠沒了。史太君能把賈瑚當做安慰,因爲兩個都是她的孫子,而且賈瑚在東宮的地位,絕非賈珠可比。王氏卻做不到,她除了傷心兒子的死,就把所有的怨恨,都算在了賈瑚頭上,她甚至認爲,是賈瑚的命太硬,所以才剋死了她的珠兒。

宗太醫說過,賈珠的病源於心血虛耗過度,可賈珠爲什麼會那樣,還不都是賈瑚的存在。

若是沒有賈瑚,老爺何至於處處看珠兒不順眼,沒有老爺那樣逼着,珠兒也不至於那般拼命。王氏不敢怪罪賈政,卻把所有的責任,通通推到了賈瑚的身上,恨不得一命抵一命。

賈瑚可不知道王氏想的這些有的沒的,他養好身體,就帶着完工的地球儀進宮去了。

眼見從簡明到司徒景,從蘇怡到韓奇,個個都比自己高,賈瑚很不服氣,重新給自己列了個鍛鍊計劃。爲了更好地達到目的,他把自己喜歡的籃球、排球、檯球,羽毛球通通引進了宮裡。

司徒景問他哪裡來的奇思妙想,賈瑚說是從西洋人那裡看來的,馬球太高端,一般人玩不起,這些運動就要簡單得多,特別是羽毛球,兩塊拍子、幾根鵝毛就能玩,還能強身健體,多好的事。

司徒景聽了覺得有理,就跟司徒衍說。司徒衍想了想,也覺得沒問題。

宮學爲什麼要開騎射課,還不是爲了讓皇子皇孫們強身健體,可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騎馬射箭練刀槍,增加點選項總是好的,就袖手一揮,給宮學添了無數的體育設施。

賈瑚選的這些項目,都是容易上手的,他稍微說了兩遍,衆人就把規則吃透了。

不說小皇子們玩得如何盡興,就是司徒衍,也對臺球起了興趣,沒事喜歡拉着賈瑚打上兩局。

能進宮學讀書的,都不是普通孩子,這些人在宮裡玩了新遊戲覺得有趣,就回家也要玩,還讓家長照着做了器具。隨後,他們親戚朋友家的孩子見了也覺得好玩,就一傳十、十傳百地傳開了,先是京裡,後來更是擴展到了全國。見此情形,賈瑚戲稱,他提前推動了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

比起那些屬於休閒娛樂的運動項目,司徒衍最感興趣的,是賈瑚親手刻的地球儀。他特地讓人進行了覈實,發現錯誤雖然有,可糾正前人錯誤的地方更多,連着找了賈瑚談了好幾次話。

好在賈瑚收集資料全面翔實,不管司徒衍問他什麼問題,都能一一道明出處。司徒衍聽了賈瑚的解釋,不僅沒有懷疑他心懷不軌,還覺得這孩子心思純良,一心爲國。

賈瑚刻的地球儀,關於大夏的部分刻得比較粗略,海外的部分反而更加詳細。

司徒衍見了很喜歡,就從司徒景手上把地球儀借了過去,在參考它的基礎上,用銅鑄了個更大更準確的出來,並且把這個巨大的銅製空心地球儀當做萬壽節的賀禮,獻給了皇帝。

皇帝看了很震驚,喃喃道:“我們真的生活在球上,那住在下面的人,爲什麼不會掉下去?”

司徒衍笑着解釋道:“因爲在這個球的中央,有很大的引力,所以生活在球面上的人和動物,都不會掉出去。”這個問題,司徒衍從小就很好奇,甚至一度因此懷疑,地球是個球形這種說法。但在前些年,他在西洋傳過來的一本書上找到了答案,寫那本書的人是個天才,他被一個掉落的蘋果砸出了靈感,從而很好地解釋了司徒衍的疑惑,讓他再不懷疑這件事情。

皇帝仍是感覺難以置信,又問道:“誰也沒有見過,怎麼能證明這個球就是對的?”

司徒衍指了指地球儀上畫出來的麥哲倫環球航行的路線給皇帝看,又繼續說道:“父皇,你看這裡,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人乘坐船隻環繞地球航行,如果地球不是圓的,他們就會越走越遠,而不是繞一個圈就回來了。”隨後,司徒衍又指了另外兩條航線,介紹道:“父皇,你再看這裡,這是前朝的三寶太監下西洋的路線,而這裡,就是西洋的傳教士過來的路線。”

皇帝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他雖然不能理解,可他已經信了。他盯着那個巨大的地球儀看了很久,突然問道:“皇兒,別的那些地方,都有人居住嗎?”

“這裡有人,而且建立了許多國家。”司徒衍指着歐洲地圖說道,隨即又指了指非洲、美洲和澳洲,“這些地方據說還沒有國家,只是有些不大的部落,不過西洋人說的話,不可全然當真。”

大夏立國將近四十年,太祖皇帝在位八年,那會兒江山還沒平定,每年就是南征北戰,實在顧不得其他。今上登基以後,勵精圖治,與民休息,終於把個破破爛爛的國家,收拾地有模有樣。

在南方,江浙富商與西洋人的貿易往來很頻繁,也有人看到海上貿易獲利豐厚,想要出海闖蕩,只是海路難走,除了風高浪急,還有海盜出沒,稍有閃失就是傾家蕩產,所以有想法的人很多,敢於付諸實踐的卻很少,特別是見先行者有了閃失,很多人就只敢觀望,不敢行動了。

皇帝聞言驚愕道:“你說這些地方都沒什麼人?”中原人多地少,皇帝一聽說那麼大的地盤居然沒有多少人居住,眼神頓時亮了,他正愁沒有地方安置日益增多的人口,簡直是老天爺在幫他。

司徒衍頷首道:“回父皇,是這樣的,那些西洋人仗着武力優勢,都在當地稱王稱霸。”

原先,皇帝覺得自己的版圖不算小,心裡也是很滿足的,可看了世界地圖,才發現大夏佔有的地方,就是那麼一小塊,早年的雄心壯志,就通通都回來了。他想了想,讓司徒衍理個章程出來,看時機合適,他們也派人出海看看,這麼大的地盤,居然是無主的,皇帝的心思盪漾起來。

司徒衍凡事愛跟兒子商量,他不求司徒景能幫什麼忙,只爲讓他明白,爲何如此行事。

賈瑚等人身爲司徒景的伴讀,近水樓臺先得月,也聽了不少朝上的新聞,還經常能發表自己的意見,司徒衍並不嫌他們年齡小,只要說得有道理,就會採納他們的意見。

集思廣益過後,司徒衍呈現給皇帝的奏摺,厚度非常可觀。皇帝見了不耐煩看,只讓司徒衍說了大意,覺得差不多就拍板同意了,讓他自己去辦,他不插手,只是看着就行。

賈瑚原以爲,來自三百多年後的自己,憑着前人豐富的經驗,應該能提出不少具有建設性的意見。結果卻發現,他想說的,都被人說得差不多了,看來東宮的詹事府,真是能人聚集。

既然要派船隊出海,帶點貨物是必須的,別的不說,好歹要把路費給掙回來。不過看那些西洋人在江南收購絲綢、瓷器時付錢不眨眼的樣子,這些東西帶到歐洲的利潤,也就可想而知。

因是大夏的船隊第一次進行遠洋航行,司徒衍不打算過於冒險,便決定這次只去歐洲,途徑南洋和非洲時看看就行。爲了降低風險,船隊攜帶的貨物分成了三百股,每股五千兩銀子,讓朝臣們自行認購。賺了,就按比例分紅利,賠了,大家就自己認了。消息公佈出去,好些人都在觀望,不知道該不該認購,等他們回過神,覺得此事大有可爲,三百股已經分完了。

原來,皇帝自己就認購了五十股,東宮的官員又認購了將近兩百股去,剩下的幾十股,哪裡夠反應過來的朝臣們哄搶的。賈瑚自然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他說動了賈赦和張氏,讓他們分別認了六股和三股,再把自己歷年收到的獎賞拿出來,也認了一股。賈璉無意間聽說了這件事,嚷嚷着非要參加,賈瑚被他鬧得沒辦法,只好收了他五百兩,打算日後賺了銀子就分一成給他。

大夏皇家的船隊出海,是帶了火炮和彈藥的,普通的海盜,根本就不敢找上他們,就是歐洲諸國的軍隊,也未必能與他們一戰。而且大夏的船隻,比西洋人的大得多,只要不是遇到極端天氣,滿載而歸的可能性非常大,到時候肯定能賺很多,便是虧了,他們家的投入也很有限,肉痛有可能,卻不會傷筋動骨。不過想到賈璉的商業頭腦,賈瑚卻是不知該如何評價。

經過一年多的精心籌備,大夏的船隊在元昌三十年的初冬出發了,讓賈瑚感到意外的是,簡明也在出海的人員行列,真不知道他是怎麼說服安遠侯的,竟然就放他出去了。

賈瑚很佩服簡明的勇氣,卻沒有同樣的想法,這個年代的船隻,速度實在太慢,讓他晃晃悠悠在海上呆個一年半載,他實在受不了,所以有生之年,他大概是沒可能去大夏以外的地方了。

這年冬天,皇帝病了一回,病情很嚴重,雖說救了回來,可再像從前那樣操勞,卻是不成了。

皇帝生病期間,司徒衍又要管朝上的事情,又要擔憂皇帝的病情,也有些吃不消,所幸司徒景年紀漸長,幫了他不少忙,不然皇帝倒下了,若是太子再倒下,朝上不知亂成什麼樣子。

皇帝病癒之後,自覺年事已高,就想提前傳位太子。畢竟,司徒衍的身體並不如常人健碩,真等到他駕崩再讓他繼位,國喪可不是小事,裡裡外外加起來,他未必撐得下來。

不如他主動傳位,這樣司徒衍登基後,他還能幫着他看幾年,朝政過度也自然,不會有什麼波浪出現。便是他哪天撒了手,司徒衍也不至於內憂外患攪在一起,從而無力承受。

皇帝說了要退位的意思,司徒衍自然不肯接受,苦苦推辭。結果皇帝根本不聽他說,直接就在朝上宣佈了這件事,大臣們雖然也勸,態度卻沒太子堅決,因此這件事就定了下來。

皇帝不僅決定了年底傳位的事,還幫司徒衍把年號都想好了,明年改元永和。

司徒衍就司徒景一個兒子,還是原配嫡出,等到他登基爲帝,立司徒景爲太子幾乎沒有懸念。可賈瑚在司徒景的臉上,卻沒看出幾分喜色,他看不懂,就問他怎麼了。

司徒景無奈道:“父王登基,後宮總不能一直無人。”東宮虛空多年,不是沒人質疑,不過司徒衍有嫡長子,朝臣們也不好說什麼,那是天家的家務事,哪裡輪得到他們去說。

“哦,我明白了。”賈瑚用力點點頭,恍然道:“你是不想太子登基以後娶新皇后,對吧?”其實,以司徒衍對司徒景的疼愛程度,立後的可能並不大,設一貴妃暫管六宮倒是很有可能。

誰知司徒景卻搖了搖頭,否認道:“什麼新皇后,連皇妃也未必會有。”司徒景纔不怕司徒衍再娶,可問題是他不想娶,說是一個人清靜慣了,不想後宮嘰嘰喳喳的。

賈瑚不解道:“那你擔心什麼?”沒有皇后,就不會再有嫡子,豈不更好。

司徒景提高音量,反駁道:“好什麼好,父王已經說了,明年就給我娶太子妃。”

太子妃?!賈瑚的腦袋轟地一聲就炸了,司徒景纔多大年紀,怎麼就要娶媳婦了。

今天的更新也很早吧,親愛的們,要多多留言哦!

第28章 斐然第59章 約會第32章 劫數第1章 穿越第5章 抓週第24章 酒醉第32章 劫數第5章 抓週第64章 改向第38章 心意第52章 選擇第71章 薛家第45章 大婚第32章 劫數第72章 完結第2章 偏心第16章 難產第46章 還債第56章 誤會第37章 事發第68章 交底第42章 徵兆第9章 因果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11章 上學第41章 畫像第58章 弊案第3章 清理第53章 下場第31章 奇遇第11章 上學第42章 徵兆第1章 穿越第26章 真相第72章 完結第44章 欠債第66章 戰事第11章 上學第72章 完結第72章 完結第65章 安排第10章 攀比第26章 真相第4章 瑚璉第9章 因果第3章 清理第52章 選擇第70章 兒子第66章 戰事第63章 化解第47章 悲喜第39章 甄賈第30章 回鄉第53章 下場第66章 戰事第4章 瑚璉第61章 糾結第59章 約會第22章 賜福第13章 嫁女第51章 重逢第48章 阿福第30章 回鄉第26章 真相第68章 交底第31章 奇遇第21章 進宮第55章 春遊第61章 糾結第63章 化解第58章 弊案第68章 交底第68章 交底第51章 重逢第20章 面試第40章 作死第25章 打臉第66章 戰事第49章 退婚第60章 地震第45章 大婚第22章 賜福第15章 再遇第37章 事發第64章 改向第54章 表白第8章 還擊第52章 選擇第66章 戰事第58章 弊案第54章 表白第55章 春遊第24章 酒醉第32章 劫數第72章 完結第43章 寶玉第59章 約會
第28章 斐然第59章 約會第32章 劫數第1章 穿越第5章 抓週第24章 酒醉第32章 劫數第5章 抓週第64章 改向第38章 心意第52章 選擇第71章 薛家第45章 大婚第32章 劫數第72章 完結第2章 偏心第16章 難產第46章 還債第56章 誤會第37章 事發第68章 交底第42章 徵兆第9章 因果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11章 上學第41章 畫像第58章 弊案第3章 清理第53章 下場第31章 奇遇第11章 上學第42章 徵兆第1章 穿越第26章 真相第72章 完結第44章 欠債第66章 戰事第11章 上學第72章 完結第72章 完結第65章 安排第10章 攀比第26章 真相第4章 瑚璉第9章 因果第3章 清理第52章 選擇第70章 兒子第66章 戰事第63章 化解第47章 悲喜第39章 甄賈第30章 回鄉第53章 下場第66章 戰事第4章 瑚璉第61章 糾結第59章 約會第22章 賜福第13章 嫁女第51章 重逢第48章 阿福第30章 回鄉第26章 真相第68章 交底第31章 奇遇第21章 進宮第55章 春遊第61章 糾結第63章 化解第58章 弊案第68章 交底第68章 交底第51章 重逢第20章 面試第40章 作死第25章 打臉第66章 戰事第49章 退婚第60章 地震第45章 大婚第22章 賜福第15章 再遇第37章 事發第64章 改向第54章 表白第8章 還擊第52章 選擇第66章 戰事第58章 弊案第54章 表白第55章 春遊第24章 酒醉第32章 劫數第72章 完結第43章 寶玉第59章 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