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攀比

生了得寵的長女,王氏很是有些興奮,可惜正月裡她要坐月子,無法出來走動。

等到二月,她養好身體,可以出來了,家裡的風向卻又變了,一向不喜歡張氏的史夫人,竟然變得對她和藹可親,讓王氏有些看不明白,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家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她差點還以爲,自己的一雙兒女在史夫人面前失寵了,打探了才知道,事實並非如此,史夫人對孫子和孫女,都是極好的,讓人照顧地格外精心,她這個當孃的看了,挑不出絲毫的不妥。

只不過,史夫人眼下還有更關心的事,那就是賈敏的婚事,孫女再好,可也比不過女兒啊,下個月的春闈,賈代善和史夫人精心爲賈敏挑選的未婚夫林海要上考場,史夫人如何能不緊張。

張氏的三哥在禮部任職,而且就在儀制清吏司,歷屆的春闈都是禮部主持,有個什麼風吹草動,張家的消息肯定要比跟科舉不搭邊的賈家靈敏許多,史夫人就是爲了這點,纔對張氏分外客氣,想要人家幫着出力,怎能不對人客氣點,史夫人就賈敏一個寶貝女兒,林海好了,她才能好。

見史夫人由於賈敏的緣故,對張氏的態度有所好轉,王氏心裡的得意勁兒,頓時不翼而飛。

王氏從小到大,都是個好強的性子,最恨自己有什麼不如人的,她嫁入賈家,第一個比較的對象就是張氏。女人和女人比,能比什麼,還不就是嫁妝、男人和孩子。張家是清貴,王家是勳貴,論名聲,前者更甚,可論錢財,後者更多。王氏嫁給賈政的時候,嫁妝也是價值五萬兩,可由於次媳不能超越長媳的規矩,明明能裝一百二十八擡的嫁妝,硬是壓縮到了一百零八擡。

正因如此,王氏從一開始,就看張氏不順眼,比過了嫁妝再比男人,王氏怎麼看,都覺得愛讀書的賈政,比起犬馬聲色的賈赦,要強了千百倍不止。最後就是比孩子,論數量,張氏進門七年,也就生了賈瑚一個,她進門不過四年,生了賈珠和元春兩個,怎麼都是比得過的,再論質量,賈瑚雖然看上去鬼精鬼精的,頗得國公爺的喜愛,可她的珠兒和元春,也都是聰明伶俐的。

總之,在王氏看來,她除了運氣差點,嫁了不是長子的賈政,其他沒什麼不及張氏的。

王氏自視甚高,覺得張氏不過爾爾,就把比較的對象,換成了她不喜歡的賈敏。真要說起來,她們的身份纔是差不多的,都是開國功臣的後人,都是家有萬金,都是家人千嬌百寵養大的。

把賈敏當做比較對象,王氏純屬找虐,賈敏的爹是國公,而她的爹是縣伯,爵位差了好幾層呢。再說賈家只得賈敏一個嫡女,而他們王家,姐妹三個都是嫡出,獨養的嫡女和被嫡姐和嫡妹夾在中間的嫡次女,在各自家中的地位可是不一樣的。王氏出嫁,王家陪嫁五萬兩,加上賈家的聘禮三萬兩,合計八萬兩,算是很豐厚的了,畢竟王氏嫁的,不過是不能繼承爵位的國公府次子。

但跟賈敏比起來,王氏的嫁妝就不算什麼了,根本不是一個等級的。賈敏的嫁妝價值幾何,王氏並不清楚,只是史夫人十多年前就開始費盡心思爲女兒收集的各種珍貴木料,價值就是數萬兩,這些還只是原料,打成傢俱價值還得增加,此外就是莊子、鋪子,史夫人給賈敏預備的,肯定都是最好的,再加上古董擺件、金銀首飾,賈敏的嫁妝不算林家的聘禮都應該在十萬兩以上。

張氏覺得賈敏很好相處,王氏卻認爲這個小姑子很難伺候,每次跟她說話,都是愛理不理的,感覺就像瞧不起人似的。其實,賈敏沒有那麼驕傲,她就是被史夫人保護地太好,性子天真嬌蠻。她要向張氏請教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態度自然是溫和可親的,王氏大字不識兩個,姑嫂兩人見面幾乎無話可說,又都不是擅長交際的人,可不就得冷場了,要說賈敏針對王氏,卻是沒有的。

王氏極不喜歡賈敏這個小姑子,自然不會盼着她嫁個好人家,先前隱約聽說賈代善給女兒看了個爵位到頭的人家,王氏還在心裡暗喜,男人不爭氣,賈敏就是嫁妝再多,日子能有什麼盼頭。

她也不想想,人家林家的少年郎,可是十二歲就中了秀才,她那個能幹的丈夫,如今已經連童生試都不敢下場了。再說林海的水平,可不只是秀才,他就是運氣不好,七年前準備參加秋闈時,爹沒了,只好在家守孝三年,四年前再度準備參加秋闈,不料娘又沒了,只得再守孝三年。

因着連續守孝的緣故,林海拖到二十出頭還沒定下婚事,賈代善眼光如炬,從諸多女婿候選人裡挑中了他。去年林海剛出了母孝,他就着人帶了話過去,得到的回覆是,秋闈中舉就來提親。

去年鄉試,林海中瞭解元,遵守約定請了官媒上賈家提親,早先還對婚事有點小不滿的史夫人,見了未來女婿是越看越滿意,直說真不愧是國公爺,眼光就是好,這麼好的少年郎也能找到。

在史夫人看來,林海這樣的女婿,簡直是打着燈籠也難找,林家祖上列侯四代,而且代代單傳,家底有多厚實,都不用細算,而且林海的父母都不在了,賈敏嫁過去就是當家主母,既沒有婆婆要伺候,也沒有難纏的小姑子,日子肯定過得舒心。原先史夫人還有點擔心,林家爵位沒了,林海前途莫測,結果現在中了舉,待到來年參加春闈中了進士,不就什麼前程都有了。

賈敏得了樁好婚事,王氏更不高興了,她只覺得,這個小姑子,以後愈發要踩到她的頭上了,卻不想想,林海已經二十出頭,哪裡還能等得,今年春闈一過,不管是否考中,肯定都要下聘。

在賈家上下,一門心思盼着林姑爺中進士的衆人裡,王氏算是一朵例外的奇葩。

除了林海,賈家這次還有人也要參加春闈,就是東府的賈敬,賈赦和賈政的大堂兄。

互相攀比的心思,不僅女人有,男人也有,第一代的寧國公賈演和榮國公賈源,就是互不服輸,至死都在較勁的,先是比軍功,再是比兒子,誰也沒能把誰比下去,倒是賈家從此發了跡。

賈代化和賈代善從小就被各自的父親拿來比較,也就養成了相同的習慣,沒事喜歡互相攀比。可惜比起上一輩的勢均力敵,賈代善在堂兄面前,真是沒什麼面子,輸得都要擡不起頭了。

早年比較軍功,兩人還是旗鼓相當,後來承爵,也都是沒有降等,可到了比兒子的時候,差別就出來了。賈代善開始還有點得意,大家都是養了兩個兒子,賈代化的賈敷沒養住,只剩了賈敬,他卻有賈赦和賈政兩個,數量佔了優勢,足足是賈代化的兩倍,說起來還是有點驕傲的。

後來,賈代善才發現,他雖然有兩個兒子,卻比不上堂兄的一個。賈赦被徐太夫人養廢了,賈代善不管他,只要他安安靜靜待在家裡,不惹是生非,以後繼承爵位就好,他還有個賈政呢。

賈敬比賈政年長十餘歲,兩人肯定不能直接進行比較,要比也是比同年齡的成績,反正兩個都是愛讀書的,從小就被先生誇獎慣了。不過東府請的先生,說話明顯要比西府的誠實,賈敬十五歲的時候考上了秀才。別看只是個秀才,人家賈敬可是寧國公的獨生子,以後是有爵位可以繼承的,在勳貴家的第三代裡,算是很難得的,賈代化那個樂啊,笑得都合不攏嘴了。

賈政那時只有五歲,剛啓蒙不久,見賈代善不服氣,就拍着胸脯表示,自己會比敬大哥更厲害,更早考上秀才,賈代善聽了格外欣慰,還是小兒子好,又聰明又懂事,以後定要好生培養。

之後的事,賈代善不想再提,賈政十二歲開始參加童生試,考了不知多少次,最好的一次就是縣試過了,府試則只參加過一次,鎩羽而歸。就在賈政反覆失敗的過程中,賈敬成功考中了舉人,雖然是落榜一次再考上的,可那是舉人,一個省就只有一兩百個名額,考中多不容易。賈代善對賈政的失望,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他不得不承認,自己看好的次子,也許還不如長子。

賈赦雖然沒本事,可他有自知之明,也就在家胡鬧,從不出去惹事。賈政呢,說是愛好讀書,就是死記硬背、不思變通,自以爲才高八斗,其實不過平平,而且還沒膽量,都不敢再考了。

要不是賈政不濟事,依着賈代善原來的打算,賈敏是要嫁到公侯家的。他的想法和岳家張家差不多,女兒的前途全在夫婿身上,少年進士難尋,再低了前途不好說,不如嫁個公侯家的嫡長子,日後的誥命妥妥當當,他和史夫人再陪上厚厚的嫁妝,不愁女兒將來過不好。可是賈政考不出來,張家的資源豈不浪費,賈代善才改了主意,決定把女兒嫁到讀書人家,嫁個會讀書的年輕人。

林海家底厚實,家中人口單薄,就入了賈代善的眼,入朝爲官,人脈很重要,林家數代單傳,其實是很吃虧的,他雖是武將出身,岳家卻是書香人家,他在中間搭個橋,以後大家都有好處。

至於賈政,賈代善的想法和賈赦差不多,尋個合適的機會,給他求個小官,免得一介白身,見官就要下跪。反正他們家資豐厚,也就兩個兒子,不算府邸和祭田,儘夠分了,賈政得三分家產,只要跟兄長和妹夫搞好關係,不愁日子不好過,要是珠兒爭氣點,他們家很快也能起來的。

兩個兒子都不成器,賈代善不想再管他們,倒是兩個孫子,看着都是聰明的,要認真教養。賈代善已經在心裡謀劃,請什麼先生給孫子啓蒙的問題,他必須把孫子培養成材,從而撐起家業。

儘管王氏天天在菩薩面前祈禱,林海名落孫山,春闈的結果出來,賈家仍是一片歡騰。

插入書籤

第14章 初見第9章 因果第32章 劫數第10章 攀比第72章 完結第30章 回鄉第5章 抓週第67章 受傷第67章 受傷第57章 流言第61章 糾結第51章 重逢第28章 斐然第35章 探病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41章 畫像第63章 化解第14章 初見第50章 中舉第38章 心意第35章 探病第34章 許願第12章 添妝第8章 還擊第34章 許願第39章 甄賈第19章 伴讀第40章 作死第59章 約會第56章 誤會第26章 真相第61章 糾結第13章 嫁女第40章 作死第47章 悲喜第15章 再遇第2章 偏心第3章 清理第47章 悲喜第34章 許願第60章 地震第47章 悲喜第3章 清理第44章 欠債第28章 斐然第32章 劫數第31章 奇遇第22章 賜福第17章 兄弟第39章 甄賈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55章 春遊第6章 較量第52章 選擇第41章 畫像第60章 地震第44章 欠債第61章 糾結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38章 心意第1章 穿越第53章 下場第27章 秋狩第15章 再遇第70章 兒子第71章 薛家第68章 交底第6章 較量第50章 中舉第35章 禪位第57章 流言第35章 禪位第71章 薛家第4章 瑚璉第44章 欠債第50章 中舉第5章 抓週第67章 受傷第49章 退婚第2章 偏心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43章 寶玉第72章 完結第69章 主線第35章 禪位第72章 完結第59章 約會第13章 嫁女第62章 矛盾第37章 事發第13章 嫁女第34章 許願第64章 改向第69章 主線第10章 攀比第19章 伴讀第67章 受傷
第14章 初見第9章 因果第32章 劫數第10章 攀比第72章 完結第30章 回鄉第5章 抓週第67章 受傷第67章 受傷第57章 流言第61章 糾結第51章 重逢第28章 斐然第35章 探病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41章 畫像第63章 化解第14章 初見第50章 中舉第38章 心意第35章 探病第34章 許願第12章 添妝第8章 還擊第34章 許願第39章 甄賈第19章 伴讀第40章 作死第59章 約會第56章 誤會第26章 真相第61章 糾結第13章 嫁女第40章 作死第47章 悲喜第15章 再遇第2章 偏心第3章 清理第47章 悲喜第34章 許願第60章 地震第47章 悲喜第3章 清理第44章 欠債第28章 斐然第32章 劫數第31章 奇遇第22章 賜福第17章 兄弟第39章 甄賈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55章 春遊第6章 較量第52章 選擇第41章 畫像第60章 地震第44章 欠債第61章 糾結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38章 心意第1章 穿越第53章 下場第27章 秋狩第15章 再遇第70章 兒子第71章 薛家第68章 交底第6章 較量第50章 中舉第35章 禪位第57章 流言第35章 禪位第71章 薛家第4章 瑚璉第44章 欠債第50章 中舉第5章 抓週第67章 受傷第49章 退婚第2章 偏心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43章 寶玉第72章 完結第69章 主線第35章 禪位第72章 完結第59章 約會第13章 嫁女第62章 矛盾第37章 事發第13章 嫁女第34章 許願第64章 改向第69章 主線第10章 攀比第19章 伴讀第67章 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