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賜福

這是什麼鬼問題,太子殿下未免太小瞧他了,司徒衍話音未落,賈瑚就在心裡腹誹起來。不就是個二元一次方程,他還以爲多難的題,不用等到上初中,小學三年級上奧數班的時候他就會了,賈瑚連思考的過程都省略了,直接報出答案:“回太子殿下,一共有六個夜叉,十個哪吒。”

賈瑚解題的速度太快,而且沒動紙筆,司徒衍反應不及,沒聽清楚,忙道:“你再說一遍。”

“小民是說,有六個夜叉,十個哪吒。”賈瑚拱手回道,聲量比先前提高了一些。

司徒衍凝眉,不着痕跡地打量着賈瑚,如果他不是以前聽過這道題,那麼他的解題速度,真是太神奇了,就是戶部那些常年算數的官吏,也沒這麼快的,司徒衍看賈瑚的目光,多了幾分深意。

太子想了想,輕笑道:“孤再考你一題。”不過是個不到十歲的孩子,比司徒景還要小兩歲,司徒衍對賈瑚的能力,終究是難以置信,總覺得他是撞上了恰好看到過的題,準備再考校他一番。

賈瑚不慌不忙應道:“殿下請出題。”進入宮學半年,他在宮裡看了不少書,好些方面都是被打擊地淚流滿面,原來古人的智慧,真的是不能小覷。只有天文、地理、數學等自然科學的知識,能讓賈瑚找回現代人的自信,尤其是數學,碾壓古人絕對沒有問題,誰敢不服出來和他戰微積分。

見賈瑚胸有成竹,司徒衍微微一笑,出題道:“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二,五五數之三,七七數之二,問物幾何?”說完正眼看着賈瑚,似是在想,他還能不能又快又準地回答出答案。

賈瑚沒讓司徒衍失望,他不假思索就拱手回道:“小民的回答是,物有二十三。”

司徒衍點點頭,眼中流露出讚許的目光,一道題可以說是巧合,連續兩道題都能回答地這麼快,賈瑚應當不是蒙的,而是對於算數,有自己獨特的研究,司徒衍對他的感觀,終於有所改善。

沒等司徒衍開口說話,午睡醒來準備叫上賈瑚回青陽宮的司徒景好奇道:“賈瑚,你是怎麼算的?”他和蘇怡過來的時候,太子剛好唸完題,他們還沒想到該如何解題呢,賈瑚就回答了出來。

“這個、這個……”賈瑚一時語塞了,現代數學和古代數學差異太大,好些概念都是原來沒有的,讓他自己解題很容易,可要他把解題的過程用古人能聽懂的方式講述出來,難度可就太大了。

不料關鍵時刻,爲賈瑚解圍的人竟然是司徒衍,他對司徒景說:“景兒,你們上課的時辰快要到了,還不快點過去,若是遲到了,老師要罰你,孤是不會幫你說情的。你要問賈瑚此題的解法,下課以後慢慢說,不必急在一時。”司徒景想想也是,賈瑚每天都要進宮的,他什麼時候問他不行,何必非要挑在馬上就要上課的時候,就向太子道了別,領着蘇怡、賈瑚等人去了青陽宮。

這天放學回家,賈瑚在書房折騰了一宿,總算是把思路全部理順了,並在次日課間休息時講給了司徒景聽。司徒景聽了,頓時露出茅塞頓開的表情,原來還有這樣的思路,跟老師講的不一樣。不過他覺得,照着賈瑚給的方法去解題,好多題都變得簡單了,就算不能像賈瑚那樣心算出來,也不至於像從前那樣,一道題寫寫算算要用好多張紙,稍有不小心,就會把自己也給繞暈了。

轉眼到了臘月二十六,皇帝封筆的日子,宮學也要停課了,過了明年正月十五,纔會重新上課。

這天沒有騎射課,下午第一節課下課,伴讀們就可以回家了。下課以後,賈瑚正在收拾東西,司徒衍派了人過來,賞給他一幅字。賈瑚小心翼翼地打開,發現是個寫得圓渾流暢的福字。他擡眼環顧四周,發現周圍所有人,都露出了羨慕的目光。司徒景笑着說:“這是父王單獨賞你的,其他人都沒有。”賈瑚方纔明白過來,這是太子親賜的福字,頓時嚇得手腳都不知道該怎麼放了。

正常情況下,給臣子賜福字是皇帝的任務,可由於生長環境所限,司徒家的前兩代皇帝,寫出來的字都不大能看。那個時候,每個收到福字的臣子,心裡都可以說是痛並快樂着,被皇帝看重是好事,可是這麼醜的一個福字,拿回家該怎麼辦,貼在哪裡都不配套。到了司徒衍這一代皇子,從小接受精英教育,每個人的字都寫得很漂亮,今上就不自己寫福字了,把任務分給了兒子們。

太子殿份貴重,臣子們最希望的,無一不是拿到他親手寫的福字,但是司徒衍身體不好,每年也就寫上那麼幾十個,能夠拿到的人屈指可數,不像司徒徹他們幾個,每人寫上幾百個福字,京中五品以上官員,還有宗室全體成員,每家都能分到,顯得一點也不金貴。太子以往寫的字,都是給的朝中重臣,還有他的母族、妻族,賈瑚不過是司徒景的四個伴讀之一,着實令人意外。

得了司徒衍的賞賜,賈瑚暫時就不能回家了,還得先去東宮謝恩。他跟韓奇等人道了別,就跟着司徒景去了東宮,他有些搞不懂,司徒衍怎麼突然就對他另眼相看了,就因爲他的數學很好嗎。

到了東宮,太子卻不在前殿,而在自己寢宮休息,賈瑚就爲難了,他沒資格進入太子的寢宮,要是不小心撞上太子的某個侍妾,豈不是失敬的大過。司徒景卻不在乎這些,領着賈瑚就進去了,賈瑚只好一路埋着腦袋,生怕自己看到什麼不該看的。走到一個拐角處,司徒景原地停頓了下,賈瑚沒注意,徑直撞到了他的背上,撞得鼻子生疼,眼淚花兒都出來了,還沒法伸手去擦拭。

司徒景不解地問道:“賈瑚,你走路怎麼不看道?”他見賈瑚鼻血都被撞出來了,心裡很鬱悶,自己的衣服上,肯定也沾着血跡了。儘管如此,司徒景還是掏出張帕子,幫賈瑚把臉擦乾淨了。

賈瑚不好意思道:“這是太子殿下的寢宮,我怕……”後面的話,賈瑚的聲音小到幾乎聽不到。好在司徒景還是明白了他的意思,撲哧一聲笑道:“東宮就我和父王兩個人,你有什麼怕的。”

賈瑚驚訝地張開嘴,半晌說不出話來。司徒景比他年長兩歲,過了年就是虛歲十二,太子妃是在他三歲的時候沒的,掐指算來已是將近十年了,東宮竟然沒有其他侍妾,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司徒景看着賈瑚的呆樣,無奈地搖了搖頭,“別傻愣着,我們快走。”言罷邁步而去。

賈瑚回過神,緊緊跟了上去,兩人剛到太子寢宮的門口,就看到太醫揹着醫箱出來。司徒景的臉色馬上就變了,他扔下賈瑚,猛地朝裡面跑去,身後一羣人追着喊,“皇孫慢些,你不能跑。”

司徒景進了屋,賈瑚陷入尷尬的境地,太子殿下病了,他該不該進去打攪,還是在門口磕個頭就好。他轉念再想了想,難得進來太子寢宮一趟,還是好生看看,也許能發現什麼不對的地方呢。

雖然賈瑚早就想過,以皇帝對太子的寵愛程度,敢對他下手的人應該不存在。畢竟,對儲君之位虎視眈眈的人不是一個兩個,誰出手把太子幹掉,完全是在發揮雷鋒精神,甘願爲他人做嫁衣,所以宮裡的局勢,長期保持着一種微妙的平衡,誰也不敢輕易出手。可是司徒景的情況,賈瑚看了這麼久又覺得不對勁,他真不像太子那般體弱,怎麼就需要這麼小心了,好人都會被養廢的。

遺憾的是,賈瑚在宮裡不能亂走,他見過的司徒景身邊的人,據他長期觀察,都是對他很忠誠的,聯想到司徒景的身體是在太子妃去世以後變差的,賈瑚一直懷疑,東宮內部有問題,就是沒有機會查實,今天好容易進來了,他實在不甘心就這麼走掉,於是大着膽子走了進去,一路也沒人攔阻他。

賈瑚進了太子寢宮,可也不敢進到內室,老老實實隔着屏風磕了頭。司徒衍聽到賈瑚的聲音,命人傳他進去,又問司徒景:“景兒,是你帶賈瑚過來的?”沒有司徒景帶着,賈瑚哪裡進得來。

司徒景剛哭了場,此時正手忙腳亂擦着眼淚,聽了司徒衍的問話,也只是輕輕點了點頭。

賈瑚進到內室,又要給司徒衍請安,被他免了,“你過來說話便是,不必跪來跪去。”

“不知殿體不適,小民打攪了。”賈瑚冷眼看着,司徒衍的臉比平時還要蒼白,臉頰血色全無,說話也是中氣不足,不由有些擔憂。哮喘不是絕症,可在這個年代,搞得不好是要人命的。

司徒衍渾不在意地擺了擺手,“小病而已,不礙事的,孤早已習慣了。”他從小到大,吃藥比吃飯都要多,此番不過是略有些不適,休息兩天就好了,景兒大驚小怪,倒把賈瑚也給嚇着了。

賈瑚見司徒衍說出習慣二字時,眼中平靜無波,並無怨天尤人之色,不禁感概良多。

太子殿下真是個不簡單的人,一般人要是身在他的位置,又遇上這麼糟糕的身體,很容易就變態的,好把自己的痛苦發泄到他人身上,可是司徒衍從來不會想這些,他在意的,只有江山社稷。

賈瑚不知該說什麼,只能保持沉默,司徒景卻是一頭扎進司徒衍的懷裡,撒嬌道:“父王身體不好,就不要一天到晚忙那麼多的事情,你生病了,我和皇祖父都會擔心的,你聽話點好不好?”

司徒衍笑了笑,不是賈瑚以前見過的那種含有深意的笑,而是很高興、很純粹的笑容,他揉了揉司徒景的發頂,笑道:“景兒,別鬧,多大的人了,還在父王懷裡撒嬌,也不怕被人笑話。”

司徒景昂首道:“他不敢。”說完扭頭一看,賈瑚果然已經低下了頭,裝作什麼都沒看到。

司徒衍無奈地搖頭,眼中盡是寵溺之色,他打起精神和賈瑚說了幾句話,就打發人送他出宮。

賈瑚跟太子道了別,正要離去,突然有人來報,尹美人派人過來探望太子,問太子是否召見。

司徒衍點了頭,讓來人進來,面上的表情很和藹。賈瑚聞言有些意外,尹美人是七皇子司徒徵的生母,若是太子待見她,那麼他和七皇子的關係,估計也還不錯,賈瑚一邊想着一邊往外面走。

快要出門的時候,賈瑚跟尹美人派來探望司徒衍的大宮女打了個照面,他其實就是隨便一看,連人家的長相都沒有看清,可是那人腦子裡的想法,卻是嚇得賈瑚一個激靈,還出了一身的冷汗。

那個宮女想的居然是,娘娘真是料事如神,她說太子殿下近日會生病,太子竟然真的就病了。

賈瑚已經被嚇傻了,他連自己怎麼出的東宮都不記得,渾渾噩噩就走到了宮門口。

賈珠知道賈瑚今天不上騎射課的,就沒有提前回家,而是在馬車上等他,結果賈瑚一直都不來,等得賈珠全身發冷,想要先走了,又怕他們剛走賈瑚就出來了,實在爲難得很,就這麼幹等着。

終於等到賈瑚出來,賈珠掏出懷錶一看,才發現他們竟然等了半個時辰,就是他先回家,再讓人來接賈瑚,時間都是足夠的。賈珠有些不高興,就問賈瑚去哪裡了,怎麼一聲不吭就去那麼久。

臘月的京城,氣溫已經很低了,坐在馬車裡就是抱着手爐腳爐,坐久了也很冷的。賈瑚見賈珠等他不容易,就用帶着點歉意的語氣說,太子賞了他東西,他去東宮謝恩了,說了幾句話就晚了。

賈珠一聽賈瑚是去東宮謝恩,就沒說什麼了,心裡有着隱隱的羨慕,他怎麼沒有這樣的運氣。

回家的路上,賈瑚一直在想那句奇怪的彈幕。當時,那個宮女是要去見太子,兩人的見面純屬巧合,而且一句話都沒有說,賈瑚覺得她的想法應該是真實的,不存在誤解或者出現偏差的可能。

給太子請安的宮女是尹美人派來的,她心裡想的娘娘,應該就是尹美人。可是太子是否會生病,尹美人怎麼會知道的,賈瑚不信她是真的料事如神,這件事背後,肯定還有什麼是他不知道的。

不過賈瑚就是懷疑尹美人和司徒衍還有司徒景的體弱多病有關,眼下也做不了什麼。他沒有任何證據支撐自己的觀點,他能看透人內心的特異功能更是不能被外人知道,賈瑚陷入了苦惱之中。

最後,賈瑚說服自己,暫時不要去想這件事,過了年進宮再說,只要他能找到一丁點蛛絲馬跡,剩下的事情,皇帝肯定很樂意自己去查,他有機會多觀察七皇子好了,反正他也是常去東宮的。

回府後,賈瑚和賈珠先去史太君的院子給她請安,張氏和王氏也在那裡,兩人見到兒子都很驚奇。張氏是覺得賈瑚回來早了,而王氏卻是覺得賈珠回來晚了,於是兩人都是拉着兒子噓寒問暖。

王氏摸着賈珠的手一片冰涼,而且又聽說,他在宮外等了賈瑚半個時辰,馬上就不依了,她指責賈瑚,身爲兄長卻不友愛兄弟,害得賈珠吹風受凍,“瑚哥兒,不是嬸孃說你,你一向知道的,你珠兄弟生得弱,你既不能及時出來,爲何不跟他說一聲,讓他巴巴地在風裡等了你這麼久,這要是凍出什麼毛病來,可叫我怎麼辦?”王氏說得傷心欲絕,賈珠卻是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史太君歷來偏心賈珠,見王氏說得在理也說賈瑚,說他做事不當心,不把弟弟放在心上。

張氏並不清楚事情的緣由,可她見王氏和史太君滿口都是指責賈瑚的話,心裡還是很不服。宮裡什麼地方,那是龍子鳳孫住的,賈瑚和賈珠進宮當伴讀,說白了就是伺候人的,哪有在家自在。要是主子有什麼吩咐,有事立即去辦,賈瑚怎麼告訴賈珠,宮裡的人是他隨便就能叫得動的嗎。

賈珠也是,等不到人就先回家,何必一直在宮外等着,便是不湊巧,他們先走了賈瑚出來了,不過是一盞茶的工夫,賈瑚在宮門那裡等等就是,總比他一直乾等要好,怎麼就全是賈瑚的錯了。

賈瑚見張氏氣不過想要開口,伸手扯住她的衣袖,笑眯眯地說道:“老太太,孫兒不是故意讓珠兄弟等的,而是剛放學那會子,太子殿下賞了孫兒福字,孫兒不敢耽擱,立即就去東宮謝恩了,這才誤了時辰。在車上的時候,孫兒已經跟珠兄弟說了,還道了歉。”賈瑚說得有理有據,任誰也挑不出錯處,而且他這麼一說,倒像是賈珠不對了,哥哥都跟弟弟道歉了,他還向長輩告狀。

果然,王氏閉嘴不說話了,只讓人帶賈珠回去換衣服、喝薑茶。史太君卻是眼神一亮,驚詫道:“瑚哥兒,你說什麼,太子殿下賞你福字了?”早些年,賈源和賈代善在的時候,賈家年年都有福字可拿,先是皇帝寫的,後來便是太子寫的,可是賈代善去了以後,賈家得到的福字,就是不知道哪位皇子寫的了,賈瑚竟然能拿回太子殿下親筆寫的福字,由不得史太君不對他刮目相看。

而在王氏和元春母女眼中,則是同時有警惕的目光在閃爍,老太太這是要對長房另眼相待了。

其實,要說史太君的心思,絕對是偏向二房的,但這絕不意味着,她就盼着長房不好。到底是一家人,要是長房真的過得水深火熱,不是反過來拖二房的後腿嗎。史太君不過是看不得賈赦得了賈家的大半家業,賈政卻是寥寥無幾,想從賈赦手上挖點出來貼補二房,最好就是兄弟平分。

長房的子孫爭氣,史太君不可能不高興,要是賈瑚在宮裡混得好了,不是也能拉扯自家兄弟一把,簡直就是兩全其美。可要是賈珠在宮裡過得好,她大概是不會想到讓他拉扯賈瑚和賈璉的。

第14章 初見第56章 誤會第38章 心意第35章 探病第71章 薛家第43章 寶玉第52章 選擇第28章 斐然第51章 重逢第6章 較量第13章 嫁女第40章 作死第4章 瑚璉第35章 探病第7章 退讓第19章 伴讀第61章 糾結第42章 徵兆第19章 伴讀第26章 真相第60章 地震第59章 約會第28章 斐然第12章 添妝第50章 中舉第57章 流言第54章 表白第60章 地震第2章 偏心第62章 矛盾第36章 頓悟第47章 悲喜第13章 嫁女第4章 瑚璉第3章 清理第51章 重逢第27章 秋狩第58章 弊案第23章 赴宴第67章 受傷第34章 許願第18章 逼迫第68章 交底第2章 偏心第71章 薛家第44章 欠債第38章 心意第64章 改向第26章 真相第39章 甄賈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34章 許願第62章 矛盾第16章 難產第12章 添妝第54章 表白第38章 心意第35章 探病第52章 選擇第14章 初見第2章 偏心第63章 化解第18章 逼迫第64章 改向第39章 甄賈第36章 頓悟第54章 表白第45章 大婚第67章 受傷第70章 兒子第50章 中舉第61章 糾結第16章 難產第61章 糾結第34章 許願第5章 抓週第14章 初見第6章 較量第18章 逼迫第16章 難產第44章 欠債第44章 欠債第17章 兄弟第30章 回鄉第35章 禪位第32章 劫數第37章 事發第32章 劫數第56章 誤會第47章 悲喜第59章 約會第38章 心意第55章 春遊第62章 矛盾第14章 初見第67章 受傷第26章 真相第60章 地震第45章 大婚
第14章 初見第56章 誤會第38章 心意第35章 探病第71章 薛家第43章 寶玉第52章 選擇第28章 斐然第51章 重逢第6章 較量第13章 嫁女第40章 作死第4章 瑚璉第35章 探病第7章 退讓第19章 伴讀第61章 糾結第42章 徵兆第19章 伴讀第26章 真相第60章 地震第59章 約會第28章 斐然第12章 添妝第50章 中舉第57章 流言第54章 表白第60章 地震第2章 偏心第62章 矛盾第36章 頓悟第47章 悲喜第13章 嫁女第4章 瑚璉第3章 清理第51章 重逢第27章 秋狩第58章 弊案第23章 赴宴第67章 受傷第34章 許願第18章 逼迫第68章 交底第2章 偏心第71章 薛家第44章 欠債第38章 心意第64章 改向第26章 真相第39章 甄賈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34章 許願第62章 矛盾第16章 難產第12章 添妝第54章 表白第38章 心意第35章 探病第52章 選擇第14章 初見第2章 偏心第63章 化解第18章 逼迫第64章 改向第39章 甄賈第36章 頓悟第54章 表白第45章 大婚第67章 受傷第70章 兒子第50章 中舉第61章 糾結第16章 難產第61章 糾結第34章 許願第5章 抓週第14章 初見第6章 較量第18章 逼迫第16章 難產第44章 欠債第44章 欠債第17章 兄弟第30章 回鄉第35章 禪位第32章 劫數第37章 事發第32章 劫數第56章 誤會第47章 悲喜第59章 約會第38章 心意第55章 春遊第62章 矛盾第14章 初見第67章 受傷第26章 真相第60章 地震第45章 大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