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組閣 (1)

黃石建議趙慢熊和金求德不要去下院競爭或是出任包括國防部在內的職務,黃石希望他們也不要鼓搗子侄去那裡添亂,而理由也很冠冕堂皇,那些職務都屬於首輔負責,要看下院的眼色形勢,一羣擁有上院議員資格或是繼承人資格的貴族去給平民打工,被選出來的下院和平民官員呼來呼去多丟身份啊。

因此黃石給他們準備了不受下院約束的職務,那就是齊王府的國相和上將軍——這是黃石第一次對他們明確表示自己會在不久的未來稱王。收復南京之後,又有人開始議論應該給齊國公晉王位,已經認命了的皇后讓監國太子下詔給齊國公府,痛快地一次性授予黃石王爵加九錫,不過正在杭州度假的執政大臣謙虛地辭退了王位,倒是接受了九錫的殊榮。

而且爲了安排黃石集團的子侄,並保證他們不受被他們深惡痛疾的軍法官系統約束,黃石向舊部們透露他要重建直衛,暫時定名爲齊國公府直衛,將來等黃石稱王了就改成齊王直衛。聽起來這像是未來的御林軍,御林軍當然不會受選舉產生的下院控制,人事晉升賞罰都由最高統治者一言而決。

不需要多想,黃石集團的人就能根據歷史經驗意識到這是個多麼重要的軍隊和位置,自古羽林郎都是天子親兵,是最靠近皇帝的位置,作爲天子近臣能利用這個距離優勢取得皇帝的信任,是皇帝最趁手的工具、甚至可以說本身就是皇權的一部分。和上院一樣,黃石許諾這個直衛將由貴族們的子弟來充任,不接受出身卑微的平民。

這個消息黃石有意識地用神秘的口吻透露給了一些重要舊部,很快就不出他所料地在整個黃石集團內部流傳開,一傳十、十傳百,從高到低大家都得知了這個內幕情報。一想到孩子有機會侍衛在天子和皇子們的身邊,成爲皇權的一部分並擁有被一眼相中飛黃騰達的機會,普通軍隊中的位置立刻就失去了誘惑力。

被內定爲未來齊王府上將軍的金求德頓時變得更加灼手可熱,因爲黃石暗示這個直衛的人員選拔工作會交給他具體負責,當初大家拼命往黃乃明身邊擠圖的不就是給未來的太子和皇帝留下好印象麼?現在既然黃石要把這個近臣的位置制度化,那大家琢磨的就是如何躋身其中,世世代代地擁有這個美差——享有一般人所不可能擁有的輕易結識天子的機會。

北京之變讓黃石喪失了女婿、軍隊和相當的威信,本人還像喪家之犬一般不得不拋妻棄子逃回福建,痛定思痛,黃石覺得自己以前的想法太簡單,正所謂那裡有壓迫那裡就有反抗,黃石發現對自己在舊部中的威信過於高估,而對他們保衛自己特權的反抗精神過於低估。因此到了福建後,黃石一直小心地安撫人心,對逃回來的新軍那幫人也寬大爲懷,指望他們相信自己是一個非常念舊的人,黃石再也不想又來一場北京之變。

因此黃石苦心琢磨出這一套方案,處心積慮地誤導舊部,反正這些人只有過去的歷史經驗,無論如何也不能同黃石的知識相比,就是趙慢熊和金求德也絕不會想到上院會變得日漸式微,而且隨着皇權的衰落,御林軍野遲早演變成儀仗隊。

在金求德等人開始研究適合直衛的忠誠人選和齊王府的職位時,當整個黃石集團都忙着瓜分這塊看上去最大的蛋糕的同時,制憲會議也選出了臨時首輔。

雖說黃石表示過下院優勢黨的黨魁自動成爲首輔,不過還是要走一個投票,然後報請執政大臣批准的流程。而且現在下院裡還有十幾個大小黨派,三大黨哪家都無法一家獨大,選了好幾輪誰都成功不了,三大黨彼此絕不會支持對方,而小黨把自己手中的選票待價而沽,要價隨着一輪輪空選而變得越來越高得離譜,比如之前一直和工黨同盟的小農黨對東林黨說:他們倒戈的條件是三個部長職務,這把陳子壯氣得不行,和同伴們發牢騷道:原來的幾個同盟就要走了四個部長,再給去三個到底是我們勝選還是這幫傢伙勝選?而且看到這麼高的代價原來的同盟肯定要鬧事,難道我們還得再憑空設立幾個部專門給他們當部長麼?

最後三大黨達成妥協,再製憲會議上不顧其他的小黨派的反對強行通過了新的選舉辦法,就是採用末尾淘汰制,所有人只要有五個支持者就可報名參選,如果沒有人獲得半數以上的選票就淘汰最後一名。

這個方法是對小黨派漫天要價的有力還擊,一輪輪下來遲早要有人勝選,他們不拿出合情合理的條件那選票就過期作廢。終歸制憲會議還是三大黨說了算,他們聯合起來的威力無與倫比,爲了堵住其他雜魚黨派靠棄權導致選舉無效的反擊之路,他們還進一步規定只要投票人數達到三分之二(齊國公一開始的規定,而且大黨爲了自己的利益也不敢繼續削減,怕被競爭對手利用。),那麼就算有一羣人投棄權票選舉也算有效,而且給“達到半數”下定義爲不包括棄權票的有效票的半數。

爲了反擊大黨們的橫行霸道,小黨們企圖通過拒絕參加首輔投票(導致達不到法定投票人數。)來進行抵抗,以提高他們手中選票的價值,但這個企圖被三大黨再次粉碎了,他們擺出一副魚死網破的姿態,再次通過提案(普通提案只要過半即可,三大黨聯合起來就夠了。)說如果首輔連續三次投票都無效的話就要解散制憲會議重新選舉議員,沒有人願意失去權利,而且堅持僵持下去只會導致喪失民心——大黨現在拼命在媒體上把首輔選舉流產的責任推給這些漫天要價的小黨,異口同聲地堆選民指着他們是爲了私利不顧國家大義,結果小黨們只好不情不願地開始認真考慮提出一個合理的妥協條件。

經過幾輪淘汰後,工黨的繆大夫最後在付出了外交、教育、交通和國防部這四個部長的職務給同盟黨派後(一共九個部,剩下五個是:農業、工業,商業,財政和司法部。),成功就任臨時首輔。

這個報告送到杭州後,正在高爾夫球場休閒的執政大臣立刻予以批准,就在草坪上簽字確認臨時首輔的任命生效,然後就揮揮手接着打球去了。這種輕鬆的態度讓來送報告的制憲會議代表大吃一驚,他們都以爲執政大臣就算不仔細詢問選舉過程,至少也要鄭重其事的簽名認可,很多人事先猜測執政大臣會旁觀選舉,這個預測雖然落空了,但是他們還以爲黃石會聞訊返回南京,舉行一場隆重的儀式,但卻被一句輕飄飄的“你們選誰我都認可。”就打發回來了。

黃石認爲自己雖然沒有皇帝的名份,但其實已經和皇帝無異,因爲他不需要爲自己的錯誤負責,古往今來皇帝犯了錯不要緊,只要悔改了就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事情,哪怕不悔改只要不把國家折騰到亡國都會有人跳出來爲尊者諱。而恐怕真的只有神、佛、救世主這些非人類纔可能不犯錯誤,依靠選舉上臺的首輔掌權,比黃石自己掌權還要讓他放心。

第391章 火線第377章 攤牌 (2)第323章 功高 (2)第104章 紛爭 (2)第246章 爭鬥 (1)第138章 安泰 (1)第131章 接戰第254章 軍法 (3)第19章 遲疑 (2)第398章 王牌第423章 奸黨第392章 初捷第485章 叛徒 (2)第95章 闖王 (1)第247章 爭鬥 (2)第344章 前驅 (1)第96章 闖王 (2)第555章 退縮 (2)第440章 問答 (1)第304章 保守 (2)第421章 決心第299章 拐點 (1)第164章 轉變 (1)第566章 論述 (1)第77章 遇敵第555章 退縮 (2)第71章 馳援第364章 尾隨第170章 攻城 (1)第445章 倒戈第551章 走私 (2)第517章 調任 (2)第183章 擾亂 (2)第227章 默契 (2)第479章 兄妹第246章 爭鬥 (1)第526章 迎擊 (1)第525章 界限 (2)第118章 交易 (2)第31章 乾孃 (2)第265章 決心 (1)第309章 等待 (1)第394章 決策第184章 心路 (1)第419章 名臣第134章 回憶 (1)第135章 回憶 (2)第413章 烈皇 (2)第520章 架空 (1)第247章 爭鬥 (2)第321章 新仇第440章 問答 (1)第106章 孤軍 (2)第299章 拐點 (1)第274章 招搖 (1)第140章 交易 (1)第361章 剿匪第531章 纏鬥 (2)第89章 破軍 (2)第569章 腐敗 (2)第299章 拐點 (1)第246章 爭鬥 (1)第396章 代價第522章 見聞 (1)第201章 新年 (2)第12章 交兵 (1)第377章 攤牌 (2)第445章 倒戈第290章 旁觀 (2)第196章 堅守 (1)第383章 忻州 (1)第104章 紛爭 (2)第567章 論述 (2)第139章 安泰 (2)第52章 將門 (2)第352章 說服第74章 兵賊第252章 軍法 (1)第433章 糊塗 (1)第463章 遼藩第296章 敗像 (2)第545章 口實 (2)第405章 召見第358章 父子第539章 逃竄 (2)第23章 懲罰 (2)第537章 攔截 (2)第212章 譁變 (1)第52章 將門 (2)第375章 東征第162章 總結 (1)第529章 戰機 (2)第342章 遺產 (2)第312章 責任 (2)第211章 後事 (2)第205章 反擊 (2)第317章 失敗 (1)第135章 回憶 (2)第206章 戰後 (1)第178章 彷徨 (1)
第391章 火線第377章 攤牌 (2)第323章 功高 (2)第104章 紛爭 (2)第246章 爭鬥 (1)第138章 安泰 (1)第131章 接戰第254章 軍法 (3)第19章 遲疑 (2)第398章 王牌第423章 奸黨第392章 初捷第485章 叛徒 (2)第95章 闖王 (1)第247章 爭鬥 (2)第344章 前驅 (1)第96章 闖王 (2)第555章 退縮 (2)第440章 問答 (1)第304章 保守 (2)第421章 決心第299章 拐點 (1)第164章 轉變 (1)第566章 論述 (1)第77章 遇敵第555章 退縮 (2)第71章 馳援第364章 尾隨第170章 攻城 (1)第445章 倒戈第551章 走私 (2)第517章 調任 (2)第183章 擾亂 (2)第227章 默契 (2)第479章 兄妹第246章 爭鬥 (1)第526章 迎擊 (1)第525章 界限 (2)第118章 交易 (2)第31章 乾孃 (2)第265章 決心 (1)第309章 等待 (1)第394章 決策第184章 心路 (1)第419章 名臣第134章 回憶 (1)第135章 回憶 (2)第413章 烈皇 (2)第520章 架空 (1)第247章 爭鬥 (2)第321章 新仇第440章 問答 (1)第106章 孤軍 (2)第299章 拐點 (1)第274章 招搖 (1)第140章 交易 (1)第361章 剿匪第531章 纏鬥 (2)第89章 破軍 (2)第569章 腐敗 (2)第299章 拐點 (1)第246章 爭鬥 (1)第396章 代價第522章 見聞 (1)第201章 新年 (2)第12章 交兵 (1)第377章 攤牌 (2)第445章 倒戈第290章 旁觀 (2)第196章 堅守 (1)第383章 忻州 (1)第104章 紛爭 (2)第567章 論述 (2)第139章 安泰 (2)第52章 將門 (2)第352章 說服第74章 兵賊第252章 軍法 (1)第433章 糊塗 (1)第463章 遼藩第296章 敗像 (2)第545章 口實 (2)第405章 召見第358章 父子第539章 逃竄 (2)第23章 懲罰 (2)第537章 攔截 (2)第212章 譁變 (1)第52章 將門 (2)第375章 東征第162章 總結 (1)第529章 戰機 (2)第342章 遺產 (2)第312章 責任 (2)第211章 後事 (2)第205章 反擊 (2)第317章 失敗 (1)第135章 回憶 (2)第206章 戰後 (1)第178章 彷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