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父子

白天李定國已經觀察好了福寧軍的陣勢,晚上三西營齊動手迅速地把堵着城門的大石搬開。城門打開之前,李定國就讓部分士兵從城牆上縋下,等城門一開,三西營的三個馬隊就呼嘯而出,事先出城的小隊跟着一起發起衝鋒,城外的福寧軍哨兵剛剛報警,闖軍的步騎就已經殺到面前。

忙碌了一天的福寧軍此時大部都在睡覺,鄭芝龍認定李定國會死守城池所以考慮的是如何用火炮把闖軍淹沒,今晚臨睡前他還譏笑了一通李定國的愚蠢:覺得對方對福寧軍強大的火力毫無概念。

營外響聲大作後,鄭芝龍睡得迷迷糊糊地走出帳篷,聽到圍着谷城的壕溝那邊傳來正天動地的殺喊聲,劉香沒有帶軍隊來所以也在鄭芝龍的主營裡住,他趕出來的時候看見鄭芝龍正衝着谷城發愣:“這李賊不是把城門都堵死了麼?”

“從城上縋下來的敢死隊吧?”黑燈瞎火的劉香也搞不清發生了什麼事情,連忙建議道:“不會有多少人的,還不趕快派兵殺光他們?不然我們的大車就全毀了。”

鄭芝龍命令軍隊打起火把****,以免黑暗中自相殘殺。

這時西首營已經涌出谷城,對面明晃晃的福寧軍正是極好的靶子,見闖軍火力兇猛,鄭芝龍這才恍然大悟:“這李賊,他不堵門了啊!”

此時從兩側城門殺出的西鋒、西銳營也擊潰當面壕溝裡福寧軍,從左右包抄殺來。鄭芝龍見福寧軍陣腳大亂,氣恨恨地說道:“這李賊,也算是懂點兵法啊。”說完急忙命令各營堅守營盤,準備防禦,可是黑夜裡福寧軍指揮不暢,鄭芝龍既不是知道敵軍在哪,也不清楚自己的手下是否安全回到各自的營盤。反之李定國事先早就分配好任務,一夥兒功夫就有好幾座福寧軍的軍營被攻佔起火。

見大勢已去,鄭芝龍只好全力鳴金撤兵,以免遭到更大的損失:“李賊一個目不識丁的農民,沒想到居然這麼狡詐,算了,等天明再和他算賬。”

劉香和鄭芝龍一口氣退兵十餘里,逃到漢水邊上的時候天剛矇矇亮,劉香看着身後黑乎乎的曠野:“我們還是趕快退兵吧。”

環規周圍,鄭芝龍見四萬大軍跑散了得有一半,心裡起恨交加,聽劉香這麼說更是不滿,暗道:“要是你把肇慶軍也帶來,那李賊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出城襲擊啊,現在退兵?那我回去和施大帥怎麼交代?”

“背水列陣!”鄭芝龍下令剩下的一半福寧軍背水擺開陣勢,對劉香解釋道:“雖然被李賊偷襲,但他只有萬把人,斷然不敢在白天和我軍對壘。等天明後我把李賊逼回谷城去,收攏了我們的散兵再走。”

此時福寧軍幾天來辛苦搬運到城牆邊的工程器械都被闖軍搗毀,辛苦運來的火炮和火藥都被闖軍繳獲。而李定國得了便宜仍然不肯賣乖,親自帶着三西營繼續追擊敗逃的鄭芝龍,他趕到漢水邊上的時候,正好看見鄭芝龍迎面列下大陣。

“官兵這是幹什麼?”西銳營營官張獻寶看得目瞪口呆。

“黃侯從哪裡尋來的這兩個草包?”李定國望着對面鄭芝龍和劉香的大旗捧腹大笑。

“大將軍總說福寧軍是鎮東侯的心腹、嫡系,怎麼軍中會有這樣愚蠢的將領?還讓這種蠢貨來領軍?”參謀們看着這種不可思議的軍陣後議論紛紛,這次聽說福寧軍前來後,許平還讓人快馬加鞭給李定國送信,讓他可戰則戰,不可戰則退,或是堅守谷城等他來給三西營解圍。

“堅守谷城,等大將軍前來再消滅福寧軍算什麼好漢,待我全殲這股官兵,再與諸君痛飲。”李定國見對方沿着河水佈陣也不着急了,慢悠悠地觀察起鄭芝龍的陣型,尋找着其中的弱點和疏漏:“背水之陣如何調動?不必慌張,先看清楚了再狠狠地打。”

看到闖營不繼續追擊了,鄭芝龍面有得色,對身邊的劉香道:“當年兵仙以兩萬大破二十萬趙軍,靠的就是背水之陣,今天我有兩萬大軍,可對面卻連二十萬都沒有。你看,闖賊看到我的軍陣就膽怯了吧,我們先不着急進攻,等闖賊後退時我們再來一個趁勝追擊。”

李定國仔細觀察了一會兒,確認福寧軍確實是一條一字長蛇陣,而此時他派去兩翼的探馬也先後回報——東西都沒有福寧軍的伏兵。還有人報告在上游找到了一些漁民和船隻,李定國命令騎兵退出戰場,準備渡河平行追擊。

“或許這兩草包是想學韓信,背水一戰吧。”李定國端着望遠鏡一邊看着對面的福寧軍,一面抑制不住地笑個不停:“韓信固然是背水一戰,可惜太史公惜墨如金,不知道有多少佈置沒有細述,這鄭芝龍和劉香二人,看到背水一戰四個字就學,真是可笑啊。”

偵查完畢後李定國不再多做等待,立刻命令全軍發起進攻,首先是試探性的,同時攻打福寧軍一字長蛇陣的中央兩側,做出把福寧軍一分爲三的舉動。在闖軍的猛烈進攻下,遭到攻擊的福寧軍很快就被打得連連後退,李定國操縱着部隊交替進攻,而福寧軍背後就是大江,無法迂迴調動,後排的生力軍被前排敗退的同伴壓回也無法上前交戰,若不能擠到兩邊的同伴陣裡就只好往江裡跳。

福寧軍中本來就都是福建子弟,幾乎人人會水,見形勢不好兼江水又不是很急,被推搡到水邊的士兵索性就脫了軍服往水裡跑。

本來只是一個試探性的進攻,李定國見效果比他想像的還要好,就取消了本來的中央猛攻,把預備隊投入發展這兩處的佯攻。

等闖軍殺到江邊上時,看到的是一地的衣服,來不及向兩翼逃開的閩兵都投水脫離戰場,有的水性好的已經在對面上岸了。

被從中央將旗切割下的福寧軍兩翼,見闖軍來勢洶洶而且又失去指揮,也各自向兩翼撤退,這樣只剩下中央的五千多福寧軍被三西營包圍在江邊。

中央的兩側被突破防線後,鄭芝龍也看不清到底外圍的福寧軍在幹什麼,他先是命令軍隊反擊,準備與兩翼夾擊突入防線的闖軍,但面前還有闖軍,背靠江水的中央部隊無法完成旋轉。等過一會兒後,鄭芝龍看到三面都是圍上來的闖軍,才知道大事不妙,失去指揮的部下多半是撤退了,鄭芝龍二話不說,三下五除二就把脫了個赤條精精,一猛子就向身後的漢水裡扎去。

這時劉香急得是滿頭大汗,他一扭頭不見了鄭芝龍的身影,連忙回頭向水裡看去,看見一條白流正快速地竄向對岸,氣得劉香指着那條人形大罵道:“都什麼時候了,你跑得了嗎你?”

此時闖營已經有部分士兵或扎木筏,或用在江邊搜到的漁船渡河,劉香看到對面已經有一批打着闖營旗號的騎兵登陸了。

“聽我號令,全軍突圍!”劉香接過指揮權,命令全軍向前突擊,口中大聲呼喝着:“兄弟們殺啊,衝過去就各自逃生吧。”

劉香覺得闖軍既然讓騎兵渡河追擊,那河這邊可能沒有多少能用來追擊福寧軍的騎兵部隊了,而且闖軍既然從兩側攻擊,他希望中央的闖軍戰線會因此變得薄弱一些。正如鄭芝龍說說,谷城這裡的闖軍只有三營一萬五千人,昨天夜襲福寧軍估計也很疲勞了,而且現在數萬福寧軍潰散,劉香猜測不少闖軍也因此散開四下追擊潰兵,所以如果能殺出一條血路,說不定就能死裡逃生。

困獸猶鬥的福寧軍猛烈地衝擊着闖軍的中央戰線和左翼的結合部,不願意無謂損失的李定國先下令放開一個口子放部分明軍通過,等明軍爭先擁擠着從這個缺口逃生時又突然反擊將其關閉,前面的明軍不管不顧地繼續逃竄,而後面的則在絕望中放下武器投降。

衝過去的明軍也沒能逃多遠,很快就又被闖軍四下圍住。

“真是勝之不武。”李定國已經沒有了繼續指揮的,就命令參謀們道:“你們繼續指揮剿滅殘敵,我回營去睡一會兒。”

一夜沒睡的李定國回到谷城就直奔自己的營房,沾到枕頭就睡着了。小睡了一個時辰醒來後,李定國先用了點心和茶,才讓部下進來彙報戰果,得知肇慶總兵劉香被生擒活捉。

“肇慶總兵?這草包怎麼沒帶肇慶兵來?”李定國聽說沒捉到福寧南路副將鄭芝龍,心裡有點遺憾,不過戰果還是很顯著的,四萬援楚的福寧軍,至此已是逃散一空。

劉香被五花大綁地拉進營中,衣服都被扯破,臉上全是烏青和紅腫。

“這瘋狗!”一個闖軍士兵指着劉香罵道:“把他按在地上時,他還咬傷了一個兄弟的小腿。”

而劉香只是把下巴高高翹起,仰頭看着帳篷頂任憑李定國的部下如何呵斥就是一言不發。

正在這時,第二騎兵隊的隊官興沖沖地撩門而入,對李定國大聲報告道:“大人,卑職捉到鄭芝龍了。”

像個雕像似的劉香聽到這話全身一震,也猛的回頭向門口望去,幾個第二騎兵隊的士兵已經把溼漉漉地鄭芝龍牽了進來,後者仍是一絲不掛,頭髮上、鬍鬚上的水還沒有幹。

“兒郎們過河之後,看這廝歲數最大、鬍子最長,別人都不管就先拿他,捉到之後他還自稱是湖廣的漁民,可是一嘴的閩腔,兒郎們都沒聽懂就把他給卑職帶來了,卑職費了好大氣力才聽明白他原來是在說自己是漁夫。”

不等李定國說話,劉香已經蹦跳着大罵起來:“蠢貨!蠢貨!你算是把侯爺的臉都丟盡了!”

統帥軍隊向南疾馳增援的許平,在半路接到李定國大獲全勝的捷報,鄭芝龍和劉香也被李定國同時交給使者遣送送來。一見到許平,鄭芝龍便磕頭求饒:“大將軍!我深知福寧軍內部情形,願爲大將軍效力。”

福寧軍的另一員將領劉香則表現得比鄭芝龍有骨氣的多,見到許平後立刻破口罵道:“許平!虧你還是侯爺的親傳弟子,你竟然投闖了?爺爺勸你趕快投降,說不定侯爺念在師生之誼上還會賞你個全屍。”

“大將軍,漢水上有一支我們福寧的水師,是末將的小兒統領的,”鄭芝龍生怕劉香激怒了許平,苦苦哀求道:“水師有戰艦百艘,大炮千門,火藥、輜重不計其數,只要末將修書一封,小兒必定欣然來投啊,啊——”

漢水上的這支艦隊讓許平怦然心動,若是有這支艦隊加入,征服湖廣就會變得容易許多。

“鄭芝龍,你還是人麼?你忘了侯爺的恩情了麼?你兒子的‘成功’還是侯爺親賜的吶,侯爺可沒給我兒子起過名字”

許平揮揮手,讓士兵們把劉香拉出去關起來,然後親手解開鄭芝龍的繩索,扶他坐下。

“多謝大將軍不殺之恩,”鄭芝龍又獻計道:“長江水文小兒已經瞭如指掌,大將軍不妨順流而下直取南京,這支水師是閩粵精銳,遠不是留下福建、廣東的那些船隻、水手能比。大將軍日後自將陸師,末將願爲大將軍將水師,如此天下無人能敵啊。”

“鄭將軍說的好,將來吾主必不吝封侯之賞,”許平讓衛兵給鄭芝龍送來茶水和點心,並傳令爲他收拾一間乾淨的帳篷:“將軍先壓壓驚,等一會兒我再把筆墨送去將軍的帳中。”

感激涕零的鄭芝龍在給他的帳篷安頓下以後,馬上寫好了給兒子的勸降信。這封信寫得很長,足足有上萬字,信中鄭芝龍聲淚俱下,不僅回顧了父子之情,還提起自己當年曾是自由自在的海盜,和鎮東侯打過仗,現在反出明庭也稱不上不仁不義。

兩天後,從福寧軍的艦隊上傳來回信,相較於鄭芝龍的長篇大論,鄭成功的回信則簡單得只有一句話:“父不爲忠臣,則子不爲孝子。”

第539章 逃竄 (2)第575章 偉人 (2)第289章 旁觀 (1)第286章 交鋒 (2)第537章 攔截 (2)第327章 投效 (2)第457章 班師第132章 爭奪 (1)第325章 天平 (2)第42章 長青 (1)第211章 後事 (2)第202章 皮影 (1)第574章 偉人 (1)第361章 剿匪第66章 迷惑第509章 動搖 (2)第173章 基業 (2)第335章 對話第300章 拐點 (2)第208章 大勢 (1)第293章 紕漏 (1)第177章 啓蒙 (2)第478章 官營第145章 應對 (2)第387章 民心 (2)第511章 待機 (2)第247章 爭鬥 (2)第439章 召集第93章 救民 (1)第533章 落馬 (2)第63章 貪生 (1)第182章 擾亂 (1)第579章 退位 (1)第497章 甲艦第521章 架空 (2)第349章 危機第206章 戰後 (1)第348章 撈費第451章 期望第491章 中庸第8章 冒名 (1)第255章 弱點 (1)第280章 近戰 (1)第462章 國卿第144章 應對 (1)第260章 志向 (2)第75章 突圍第528章 戰機 (1)第338章 勸降第379章 決裂 (2)第332章 重逢 (2)第194章 消耗 (2)第398章 王牌第172章 基業 (1)第157章 頹勢 (2)第134章 回憶 (1)第57章 誘惑 (1)第493章 直覺第471章 孿生第41章 疑雲 (2)第205章 反擊 (2)第450章 承諾第426章 遺詔第500章 棄守 (2)第570章 辭職 (1)第155章 對射 (2)第467章 陽光第399章 懸念第147章 小將 (2)第369章 退意 (1)第523章 見聞 (2)第557章 亂麻 (2)第371章 破關 (1)第429章 自保 (2)第377章 攤牌 (2)第309章 等待 (1)第245章 內憂 (2)第285章 交鋒 (1)第123章 壓力 (1)第574章 偉人 (1)第40章 疑雲 (1)第220章 炸營 (1)第414章 相負第285章 交鋒 (1)第22章 懲罰 (1)第225章 戰俘 (2)第94章 救民 (2)第263章 變化 (1)第64章 貪生 (2)第76章 斷後第265章 決心 (1)第227章 默契 (2)第211章 後事 (2)第370章 退意 (2)第147章 小將 (2)第80章 隱姓 (1)第103章 紛爭 (1)第151章 拖延 (2)第50章 條例 (3)第307章 鞠躬盡瘁 (1)
第539章 逃竄 (2)第575章 偉人 (2)第289章 旁觀 (1)第286章 交鋒 (2)第537章 攔截 (2)第327章 投效 (2)第457章 班師第132章 爭奪 (1)第325章 天平 (2)第42章 長青 (1)第211章 後事 (2)第202章 皮影 (1)第574章 偉人 (1)第361章 剿匪第66章 迷惑第509章 動搖 (2)第173章 基業 (2)第335章 對話第300章 拐點 (2)第208章 大勢 (1)第293章 紕漏 (1)第177章 啓蒙 (2)第478章 官營第145章 應對 (2)第387章 民心 (2)第511章 待機 (2)第247章 爭鬥 (2)第439章 召集第93章 救民 (1)第533章 落馬 (2)第63章 貪生 (1)第182章 擾亂 (1)第579章 退位 (1)第497章 甲艦第521章 架空 (2)第349章 危機第206章 戰後 (1)第348章 撈費第451章 期望第491章 中庸第8章 冒名 (1)第255章 弱點 (1)第280章 近戰 (1)第462章 國卿第144章 應對 (1)第260章 志向 (2)第75章 突圍第528章 戰機 (1)第338章 勸降第379章 決裂 (2)第332章 重逢 (2)第194章 消耗 (2)第398章 王牌第172章 基業 (1)第157章 頹勢 (2)第134章 回憶 (1)第57章 誘惑 (1)第493章 直覺第471章 孿生第41章 疑雲 (2)第205章 反擊 (2)第450章 承諾第426章 遺詔第500章 棄守 (2)第570章 辭職 (1)第155章 對射 (2)第467章 陽光第399章 懸念第147章 小將 (2)第369章 退意 (1)第523章 見聞 (2)第557章 亂麻 (2)第371章 破關 (1)第429章 自保 (2)第377章 攤牌 (2)第309章 等待 (1)第245章 內憂 (2)第285章 交鋒 (1)第123章 壓力 (1)第574章 偉人 (1)第40章 疑雲 (1)第220章 炸營 (1)第414章 相負第285章 交鋒 (1)第22章 懲罰 (1)第225章 戰俘 (2)第94章 救民 (2)第263章 變化 (1)第64章 貪生 (2)第76章 斷後第265章 決心 (1)第227章 默契 (2)第211章 後事 (2)第370章 退意 (2)第147章 小將 (2)第80章 隱姓 (1)第103章 紛爭 (1)第151章 拖延 (2)第50章 條例 (3)第307章 鞠躬盡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