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鏖戰(十六)

5月1日上午10時,中隊解放密支那。他們沒興趣再對增援的日軍第31師團發動進攻。在合適的天氣,飛虎隊出動大批作戰飛機對這幫跋涉在野人山的倒黴蛋兒們進行轟炸和蹂躪。與此同時,美國空軍還對印度東北部的共賽格來、與蘇吉亞等地進行空襲,重點對這些地方的道路、橋樑、後勤補給基地進行轟炸,以遲滯延緩對第31師團的後勤支持,從而把第31師團活活困死、餓死、毒死在莽莽叢林之中。

“山姆大叔們的狠勁兒上來之後,任何人也攔不住。”郎朗看着離去的陳納德同志,不自覺的向李傑嘟囔了一句。

“的確!”李傑點點頭,“讓小日本兒也償償當年遠征軍將士的苦難,未嘗不是好事!”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郎朗惡狠狠的咬了咬後槽牙。

“現在,空一師已經到位。我們有了足夠的空中支持,苦日子終於過去了。”李傑長長的舒了一口氣。特區空軍終於在狼之隊的千呼萬喚中來到前線。對於特區軍委遲遲不拍空軍支持的決定,絕大多數狼之隊的“老人兒”們都非常不理解。放着好好的飛機不用,讓兄弟們在這裡吃苦受氣。對此,郎朗和李傑很多話都不能說,只能以“長官在下一盤很大很大的棋”這樣的混賬話搪塞。他們倆總不能滿世界嚷嚷,我們要保存實力,我們要從美國佬哪兒得到更多東西吧!

李華雄在北京爲了在美國人面前叫苦“擺”窮,也算是做足了表面功夫。中國悠久的造假功夫不僅在***方面有奇效,在這個時候同樣成效顯著。美國人不傻,他們知道李華雄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但是即便美國人明知道是李華雄的詭計,由於南方和太平洋局勢的原因,也只得假裝看不見。美國人按照特區的“懇求”,把特區急需的物資設備和技術源源不斷輸往中國。李華雄就是再不要臉,在這個時候也得有所動作和表示。於是,繼第六裝甲師之後,又向緬甸空運了華僑軍精銳第三裝甲師和第三十二摩步師和第八十一、八十二步兵師,組成遠征暫編第一軍,由辛兵出任軍長,空一師在師長葉子青的率領下一同挺進緬北前線。

在前線組成緬甸遠征軍司令部,由副總參謀長石磊任司令員,林楚男任參謀長,郎朗、辛兵和葉子青分任總前委委員。李華雄的大手筆贏得了美國人的讚許,爲了使李華雄儘快兌現承諾,美國人動真格兒的了。第一批裝滿貨物的780架c80運輸機從美國西海岸,轉經蘇聯機場進入中國北方個機場之後,連同貨物一起作爲援助物資永遠留給特區。第二批820架c80運輸機會在兩週之後陸續抵達。至此,特區擁有的大型運輸機已經達到1400餘架。爲長途運輸軍隊創造了必要條件。爲了趕到日本援軍抵達之前,能夠儘可能多的向前線輸送部隊,千餘架運輸機每天不間斷從中國北方各個機場起飛,組成龐大的運輸編隊,轟鳴着飛向西南。

如此規模的空運開創了人類戰爭史上的先河。隨同飛機一起前來的在美國受訓完畢的美籍華人支援飛行員和機組人員,爲華僑軍提供充足的人力保證。辛兵作爲緬甸遠征軍司令部的先導人員,提前隨部隊抵達騰衝。在飛過祖國的天空時,看到下面綿延的內戰戰火硝煙和廝殺的前輩們,他的心情格外沉重。戰爭這種東西,對於沒有經歷過的人來可能很具有英雄主義式的浪漫,可是對於身在其中的人,除了痛苦和煎熬不會再有其他感受。反抗外族侵略的戰爭,在流血犧牲的同時可能會得到某種安慰。但是在因爲政治思想治國方略上的差異而導致的戰爭中,往往更令人心痛。辛兵閉上眼睛,他不想再看自己的前輩們的廝殺,因而選擇了簡單的逃避方式。

在美國人的壓力之下,委座不得不委屈的將騰衝以南的****部隊全部撤離,至此,華僑軍終於在雲南獲得了較爲安全的後方。

辛兵作爲郎朗的好朋友加同僚蒞臨前線,郎朗沒有理由不興奮。

“這幾年苦了你了!”兩個男人的大手握在一起的時候,二人心中都是頗多感慨。算起來自信陽一別,兩個人已經數年未見面了。

“大家都一樣!”郎朗無奈的苦笑了一下“軍委終於下決心了!我盼這一天眼睛都藍了。”

“理解!理解!”辛兵連連點頭,“今後咱哥兒倆又可以並肩作戰了!”

“咱們這次不會真要打下緬甸吧?”在寒暄感慨之後,郎朗很快就進入正題。

“你會幹引火燒身和爲他人作嫁衣裳的傻事嗎?”辛兵臉上的笑容頗耐人尋味。七年血與火的生涯和逐漸升高的職位,使得辛兵這些幾乎是坐着火箭竄起來的年輕將軍們的都有了與他們年齡不相符的滄桑老辣和城府。

郎朗會意的點點頭。

正如辛兵所言,李華雄等特區大佬們怎麼可能在這個時候做活雷鋒呢?日本和英美在南太平洋上激戰正酣,李華雄可不想過多的分散天皇的注意力。時間,華僑軍的擴大也好,特區的建設也罷,當前最需要的就是時間。

“我說過很多次了”李華雄面對來自內部進攻日本本土的壓力,最終選擇了攤牌“在我們已經擺脫二戰之後,這場發生在英美日蘇德等國之間戰爭持續的時間越久,對中國就越有利。現在我們進攻日本本土存在一定的困難,如果真要下決心也並非不可能。不過我想問一句,這對我們有好處嗎?如果僅僅爲了復仇,那麼把成千上萬的士兵的屍體仍在異國土地上,不僅毫無價值,往大了說是對國家和民族得極不負責任,我們很可能成爲歷史的罪人。美國一旦完全從太平洋抽身,二戰幾乎就會立刻結束。我們奪回遠東領土的戰略意圖就會化爲泡影。現在我們進攻蘇聯,先不說我們是否具有這種實力,即便有,只要我們一動,美國人就會毫不猶豫成爲我們的敵人。意識形態之爭只會在沒有其他威脅的時候纔會變得重要。

我們能設想在美國時刻面臨危險的時候,進行所謂的意識形態戰爭嗎?連丘吉爾如此堅定的****政治家,都會在國家利益面前選擇同蘇聯結盟,還有其他什麼他們做不出來的妥協呢?我們現在有能力同時對抗蘇聯和美國嗎?所以我們的當務之急,不是考慮進攻日本本土的問題,而是如何爭分奪秒的發展壯大我們自己。不要以爲自己有幾塊現大洋,就可以怎麼樣了。我們現在還差得遠呢?千萬別跟我說原子彈的事兒,不到迫不得已,我們絕不能使用,否則,對於我們來說絕對是災難。在我們還不足夠強大的時候,以美國爲首的強盜們,會在原子彈的爆炸聲中迅速團結在一起,毫不猶豫將我們絞死。二戰中也只有美國能夠使用原子彈,向德國和日本這兩個國家,即便造出了原子彈,我負責任的說,不僅不會改變他們滅亡的命運,反而只會加速他們的滅亡。在沒有強大國力的支持下,擁有不能駕馭的強大武器或者稀缺資源,就像三歲孩子手捧黃金在街市上行走那樣危險。”

在李華雄攤牌之後,內部進攻日本本土的聲音暫時沒有了,不過攻佔中南半島和東印度的聲音又漸漸強烈了起來。爲此,武定國不得不向各路諸侯們解釋特區的戰略。

“我理解大家佔領中南半島和東印度,以改善我國周邊環境的迫切心情。”武定國不能像李華雄那樣“霸得蠻”,只能儘量選擇和風細雨的方式。“但是現在時機還不成熟。我們在中南半島動武,就是爲了一方面獲得美國的支持,一方面爲了我們在東北華北發展爭取必要的時間。這是我們當前的根本利益所在,這一點是不能動搖的。爲什麼說時機不對呢?首先從政治上來說,生活在中南半島以及東印度的人,對於日本鬼子的本來面目,還沒有清晰的認識,日本鬼子的頭上要閃耀着解放者的光環。我國對中南半島以及喜馬拉雅南麓各國長期的宗主國地位,使得這些國家的上層和知識分子乃至英國人對我們懷有強烈的不安情緒。我們在太平洋戰場局勢並不明朗的時候,貿然發動全面進攻,會被他們當做侵略者而不會被當做解放者對待。從軍事角度來說,我們無力發動全面的戰爭。即便勉強發動,也會因爲後勁不足,導致難以獲得長期的實際利益。

從國際局勢來看,對於英美來說他們只需要或者希望我們爲他們牽制日本,並不希望我們在這裡立足併發揮政治影響力,因此,我們在他們還沒做好準備之前,發動全面征服作戰,必然會引起他們的強烈警覺。從經濟角度來看,在中南半島發動全面作戰,耗費過於龐大,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持,完全可能拖累甚至拖垮我們的經濟。綜上所述,我們在中南半島的作戰註定只能是一場局部的作戰。可能有的同志會問,既然是一場局部作戰,我們爲什麼還要派駐那麼多兵力呢?一來是日本的增援部隊很快就會抵達,僅憑狼之隊作戰,勢必會造成巨大損失,這不符合我們的作戰理念;二來人家美國人又不是慈善家,給了咱們那麼東西,總得讓人家聽到點兒響動,否則,怎麼從他們那兒在搜刮東西呀?三來,從美國不計代價的援助我們可以看出,他們已經下定了決心徹底解決日本問題,一旦太平洋戰場發生轉機,我們也不至於手忙腳亂,失去我們的既得利益。”

李華雄和武定國的努力達到了預定目的。華僑軍在內部達成共識之後,以驚人的行動效率開始展開軍事行動。美國人也不含糊,一個看似吊兒郎當不着調的民族,認真起來效率絕對令人滿意。飯田祥二郎幾乎絕望的看到自己面前出現越來越多的中人,在他看來,緬甸戰場的力量對比開始發生根本性的逆轉。下一步該如何走?他的方向感開始出現減退的跡象。

第409章 迴歸(二十九)第172章 衝突(五)第103章 大戰(八)第169章 衝突(二)第303章 殺戮(二十一)第142章 虎狼(二)第187章 反攻(七)第279章 “意外”(二)第163章 綢繆(十)第175章 衝突(八)第157章 綢繆(四)第277章 調整第42章 驕兵第209章 攻防(二十一)第148章 天空(二)第316章 麻煩(二)第378章 謀定(三) (2)第459章 終結(十一)第136章 長江(一)第233章 西進(六)第434章 貴族第418章 準備(九)第11章 煉獄(二)第358章 鏖戰(十一)第86章 收官(六)第219章 諸馬(五)第187章 反攻(七)第425章 南方(六)第428章 南方(九)第224章 無奈(三)第151章 名聲(一)第37章 爭鬥(二)第107章 大戰(十二)第228章 西進(一)第269章 孤城(十)第387章 迴歸(七)第244章 遠征(八)第395章 迴歸(十五)第367章 無奈第382章 迴歸(二)第4章 阻截(一)第440章 分治(五)第15章 序幕(二) (3)第305章 殺戮(二十三)第340章 南進(十六)第203章 攻防(十五)第18章 彼身(一)第439章 分治(四)第62章 絞殺(六)第266章 孤城(七)第444章 刺痛(二)第83章 收官(三)第34章 算計(一)第311章 交易第405章 迴歸(二十五)第186章 反攻(六)第117章 華北(五)第337章 南進(十三)第97章 大戰(二)第306章 殺戮(二十四)第302章 殺戮(二十)第150章 天空(四)第382章 迴歸(二)第360章 鏖戰(十三)第426章 南方(七)第156章 綢繆(三)第159章 綢繆(六)第342章 南進(十八)第80章 呼吸(十八)第55章 斷尾(二)第337章 南進(十三)第44章 追兵第443章 刺痛(一)第222章 無奈(一)第13章 序幕(二) (1)第393章 迴歸(十三)第330章 南進(六)第28章 東線(五)第344章 波瀾(二)第64章 呼吸(二)第141章 虎狼(一)第144章 火併(一)第334章 南進(十)第263章 孤城(四)第334章 南進(十)第233章 西進(六)第234章 西進(七)第260章 孤城(一)第76章 呼吸(十四)第198章 攻防(十)第234章 西進(七)第176章 衝突(九)第402章 迴歸(二十二)第436章 分治(一)第163章 綢繆(十)第325章 南進(一)第320章 詭道(二)第110章 大戰(十五)第83章 收官(三)第383章 迴歸(三)
第409章 迴歸(二十九)第172章 衝突(五)第103章 大戰(八)第169章 衝突(二)第303章 殺戮(二十一)第142章 虎狼(二)第187章 反攻(七)第279章 “意外”(二)第163章 綢繆(十)第175章 衝突(八)第157章 綢繆(四)第277章 調整第42章 驕兵第209章 攻防(二十一)第148章 天空(二)第316章 麻煩(二)第378章 謀定(三) (2)第459章 終結(十一)第136章 長江(一)第233章 西進(六)第434章 貴族第418章 準備(九)第11章 煉獄(二)第358章 鏖戰(十一)第86章 收官(六)第219章 諸馬(五)第187章 反攻(七)第425章 南方(六)第428章 南方(九)第224章 無奈(三)第151章 名聲(一)第37章 爭鬥(二)第107章 大戰(十二)第228章 西進(一)第269章 孤城(十)第387章 迴歸(七)第244章 遠征(八)第395章 迴歸(十五)第367章 無奈第382章 迴歸(二)第4章 阻截(一)第440章 分治(五)第15章 序幕(二) (3)第305章 殺戮(二十三)第340章 南進(十六)第203章 攻防(十五)第18章 彼身(一)第439章 分治(四)第62章 絞殺(六)第266章 孤城(七)第444章 刺痛(二)第83章 收官(三)第34章 算計(一)第311章 交易第405章 迴歸(二十五)第186章 反攻(六)第117章 華北(五)第337章 南進(十三)第97章 大戰(二)第306章 殺戮(二十四)第302章 殺戮(二十)第150章 天空(四)第382章 迴歸(二)第360章 鏖戰(十三)第426章 南方(七)第156章 綢繆(三)第159章 綢繆(六)第342章 南進(十八)第80章 呼吸(十八)第55章 斷尾(二)第337章 南進(十三)第44章 追兵第443章 刺痛(一)第222章 無奈(一)第13章 序幕(二) (1)第393章 迴歸(十三)第330章 南進(六)第28章 東線(五)第344章 波瀾(二)第64章 呼吸(二)第141章 虎狼(一)第144章 火併(一)第334章 南進(十)第263章 孤城(四)第334章 南進(十)第233章 西進(六)第234章 西進(七)第260章 孤城(一)第76章 呼吸(十四)第198章 攻防(十)第234章 西進(七)第176章 衝突(九)第402章 迴歸(二十二)第436章 分治(一)第163章 綢繆(十)第325章 南進(一)第320章 詭道(二)第110章 大戰(十五)第83章 收官(三)第383章 迴歸(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