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節 重操舊業

離開詹事府,回到自己的舍人府,馬周把馬大哈、長腿和熊貓叫到一起,喝着風味小酒,吃着美美的小菜,有一搭沒一搭地閒聊。

如今,馬周的舍人府上有幾十名僕從,不大不小也算是有身份的官宦人家。

馬大哈義無反顧的承擔起府上的管家,但他生性老實,做管家並不特別優秀。馬周的嫂子帶孩子閒着也無事,幫馬大哈一起管理。夫妻二人齊心協力,倒也把府內上下,大小諸事管理得很有秩序。

長腿和熊貓呆在馬莊村時幫着村民做交椅,指點行情,是不可或缺的大忙人。來到長安以後,二人沒有交椅做,閒得發慌,只見指甲剪了又剪,頭髮理了又理,本事停留在原地卻沒有得到任何提升。

來到長安以後,長腿和熊貓見識到大都會的繁華與熱鬧,一心想做些更大的事,至少要比呆在馬莊更有作爲,卻沒想到要回到起點,重新做交椅的事。

馬大哈夫妻二人忙不開時,就把二人支配得團團轉,他們二人慢慢從業有所長到跑腿打雜的,心裡老大不滿意,卻沒在臉表現出來。

馬周忙於朝政,被這個偉大的時代洪流裹卷着,身不由己的向前擠向前衝。從表面來看,馬周只不過是寫寫詔書,念念聖旨,做得十分輕鬆自在。可馬周不甘心做這種邊緣化的角色,一直在考慮,在耐心地等待,在尋找突破的機會。

李世民是雄心壯志的偉大帝王,在這一點馬周沒有任何的懷疑。可是,那幫朝臣卻不都像魏徵那般耿直忠心。或多或少都藏着一些私心,企圖在這個百廢待興的朝代步入繁盛之時,撈一大筆財權以中飽私囊,過上讓神仙也眼饞的日子。

而且,將來要發生的事情。現在已露出苗頭。若不從長計議,不接前安排佈局,大變局突然降臨,任何人也阻擋不住歷史巨輪滾滾向前的勢頭。那時,觸目驚心的血還會再流,無辜的生命還會消失。大唐的江山還會蒙上一層灰暗。

幸運的是,馬周雖然處於邊緣化的位置,也多少具備參與其中的資格,尤爲重要的是,馬周做着一個影響變革中偉大時代的生意——交椅。

武則天將在未來左右着大唐近半個世紀的格局。武則天的父親武士鑊以經營木材發家,做交椅又離不開木材,於是,這就有了接近認識交往武士鑊的契機。

太上皇李淵還在晉陽做留守時,通過當地土豪認識了武士鑊,二人迅速建立非常密切的關係,以致於不久以後,倆人就在一起密謀起兵反隋的大事。

當時晉陽有兩名副職發現李淵暗中做着謀反之事。要向隋朝皇帝楊廣舉報李淵謀反,就是這位木材商人武士鑊出面,勸止了二人放棄舉報李淵的計劃。

由此。二人關係更加密切,可謂是無事不談。

大唐建立以後,武士鑊擔任工部尚書,但他不願意做那麼大的官職,只想做李淵的護衛,保護李淵的安全。連續辭了三次。都沒辭掉,纔不得不走馬上任。

李世民登基以後。利州方向有叛賊作亂,派武士鑊擔任利州都督。鎮壓叛亂,成爲封疆大吏,造福一方。如今每年只回長安一兩次,平時很難接觸到他。

馬周把馬大哈三個人叫來,商量重操舊業做交椅的事,提前佈局,提前造聲勢。一旦武士鑊回到長安,便有了接近請教的理由,從此,先攀住這個將來影響大唐五十年進程的大樹,然後再伺機尋找改變的方向。

要想改變這個時代,必需先適應這個時代。只有先適應時代才能立在風頭浪尖,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資財,做出更大的事業。

三個人都不理解,現在家裡錢糧多得吃喝不完,幹嗎還要做那等力氣活?如果讓別人知道了,馬舍人的家人做着商賈的活計,豈不讓人輕視小看?

馬周並沒有把自己的目的直接告訴他們,而是從他們能夠理解的角度勸他們:“我們當然不缺錢花不缺糧食吃,可你們閒着也是閒着,做以前的活不是輕車熟路嗎?人總得要做一些力有意義的事情,難道一直閒着無所事事,像個遊手好閒的人嗎?”

“這長安有五湖四海天南海北的各國商人,比呆在馬莊村宏大了不知多少倍。把你們的能耐拿出來,做一些更大的事情,對待起自己,也對待起長安這個大都會的名聲!”

三個人商量了一會兒,勉強接受了馬周的建議:“你是掌櫃,你說了算!我們聽你的就是。”

一見他們都答應了,馬周心裡欣慰,又說:“要是沒什麼意見,明天就開始着手準備。長安不比到處都是的木材馬莊村,先到市坊裡選些上好的木材,做出幾把龍椅來,選最好的一把,送給陛下。然後,先在大唐長安打開市場。不過——此事千萬要保密,不能使任何外人知道我們在私下做龍椅,否則就是掉頭的大罪!”

三人見馬周說得很嚴肅,又聽說是給當今天子做御椅,都認直的同意了。

就在馬週一家人商量如何卡位時代進程,不被邊緣化時,太極宮立政殿內,李世民與幼小的太子李承乾也在進行着一場改變整個歷史走向的對話。

本來,李世民安排魏徵、孔穎達、于志寧等博學大儒教導他學習知識。這些大儒博學鴻識,卻忽略了太子還只是一個十一歲的娃娃的現實!

孩子們天性好奇,對一切有趣的事情感興趣,而他們這些大儒的教導的方式,是填鴨式的死記硬背學習,使一場本來就沒有多少趣味的求知之旅越來越顯得沒有意思。

爲了在父皇李世民面前表現得像一個乖巧聽話懂事的孩子,李承乾壓抑着自己的本性,硬頭皮每天隨他們老和尚唸經似的,讀着讓人頭皮發麻的老古董。

直到在魏徵的詹事府上,遇到了年輕的馬周,這個僵局纔有希望被打破。雖然馬周的回答也有死板教條的傾向,但是,馬周更能從實際出發,用他能聽得懂的日常生活化的語言解釋那些屈詰贅牙的經典名句。

這使他看到一線希望,因此,從詹事府回到太極宮,他便來到立政殿,向李世民提出明確的要求,希望由馬周代替那些老古董先生,每日教導他學習那些儒家經典。

李世民也在下着一盤很大的棋,這步棋沒有任何人知道,只有他自己心裡明白。在這盤棋局裡,馬周有着不可動搖的地位和作用,只是馬周現在還太年輕,沒有資格與那些大唐建國時立有戰功的朝臣相抗衡,需要他親自下手,替馬周開闢一道捷徑才能把這盤棋下活。

李承乾現在提出這個要求,也不算是過份,但等於與李世民爭奪馬周這個人才。

第72節 掌櫃聽房第109節 宇文士及第127節 身處漩渦第96節 短兵相接第114節 一樁奇案第102節 道袍飄飄第161節 佈局第40節 痛打落水狗第1節 血火山村第132節 反打一耙第60節 一口濃痰第90節 絕妙之計第14節 靈異事件第44節 拼酒第4節 堂兄的陰謀第59節 眼都紅了第61節 意外補償第126節 枯木盤根第121節 兩尊門神第119節 皇宮鬧鬼第14節 靈異事件第30節 活潑的玫瑰第17節 出氣筒第133節 險鬥兇僧第123節 解甲歸田第11節 竹林約會第124節 是非之地第16節 第一桶金第63節 誰告秘第122節 喝酒撒潑第87節 人間妖孽第77節 馬跳鍋第39節 一敗塗地第141節 審查魏徵第49節 陽謀第143節 打抱不平的太子第183節 繫鈴人第157節 告御狀第161節 佈局第145節 重操舊業第158節 道士攔路第7節 貓膩第171節 道德經第42節 靈魂飛昇第182節 萬萬沒想到第113節 六親不認第56節 誰下的手第68節 真假倆騙子第106節 李代桃僵第64節 爬升第113節 六親不認第108節 一鳴驚人第87節 人間妖孽第23節 必有迴響第134節 滿載而歸第152節 大明宮第151節 避暑第49節 陽謀第48節 一波三折第77節 馬跳鍋第42節 靈魂飛昇第111節 血雨腥風第177節 減法第2節 虎跳崖第19節 強人所難第184節 誅心殺第60節 一口濃痰第40節 痛打落水狗第117節 一杆打淨第188節 艱難修道第168節 用藥如用兵第89節 過山車第95節 別開生面第60節 一口濃痰第161節 佈局第171節 道德經第44節 拼酒第13節 原來是她第109節 宇文士及第6節 借刀殺人第182節 萬萬沒想到第89節 過山車第142節 護犢子第67節 空手套白狼第170節 馬拉火車第158節 道士攔路第60節 一口濃痰第65節 榮歸故里第167開藥第80節 意外的戰鬥第102節 道袍飄飄第7節 貓膩第129節 滿城風雨第56節 誰下的手第40節 痛打落水狗第146節 新龍椅第67節 空手套白狼第109節 宇文士及第53節 不信你不笑
第72節 掌櫃聽房第109節 宇文士及第127節 身處漩渦第96節 短兵相接第114節 一樁奇案第102節 道袍飄飄第161節 佈局第40節 痛打落水狗第1節 血火山村第132節 反打一耙第60節 一口濃痰第90節 絕妙之計第14節 靈異事件第44節 拼酒第4節 堂兄的陰謀第59節 眼都紅了第61節 意外補償第126節 枯木盤根第121節 兩尊門神第119節 皇宮鬧鬼第14節 靈異事件第30節 活潑的玫瑰第17節 出氣筒第133節 險鬥兇僧第123節 解甲歸田第11節 竹林約會第124節 是非之地第16節 第一桶金第63節 誰告秘第122節 喝酒撒潑第87節 人間妖孽第77節 馬跳鍋第39節 一敗塗地第141節 審查魏徵第49節 陽謀第143節 打抱不平的太子第183節 繫鈴人第157節 告御狀第161節 佈局第145節 重操舊業第158節 道士攔路第7節 貓膩第171節 道德經第42節 靈魂飛昇第182節 萬萬沒想到第113節 六親不認第56節 誰下的手第68節 真假倆騙子第106節 李代桃僵第64節 爬升第113節 六親不認第108節 一鳴驚人第87節 人間妖孽第23節 必有迴響第134節 滿載而歸第152節 大明宮第151節 避暑第49節 陽謀第48節 一波三折第77節 馬跳鍋第42節 靈魂飛昇第111節 血雨腥風第177節 減法第2節 虎跳崖第19節 強人所難第184節 誅心殺第60節 一口濃痰第40節 痛打落水狗第117節 一杆打淨第188節 艱難修道第168節 用藥如用兵第89節 過山車第95節 別開生面第60節 一口濃痰第161節 佈局第171節 道德經第44節 拼酒第13節 原來是她第109節 宇文士及第6節 借刀殺人第182節 萬萬沒想到第89節 過山車第142節 護犢子第67節 空手套白狼第170節 馬拉火車第158節 道士攔路第60節 一口濃痰第65節 榮歸故里第167開藥第80節 意外的戰鬥第102節 道袍飄飄第7節 貓膩第129節 滿城風雨第56節 誰下的手第40節 痛打落水狗第146節 新龍椅第67節 空手套白狼第109節 宇文士及第53節 不信你不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