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聖恩

“尚德,尚德,我等算不及一個後生小子,真真不知道如何說起了!”

靖遠伯府的高樓之上,兩個頭上白髮蒼蒼的老者臨窗而立,都是面『色』陰沉,看向窗外。就在不遠處的坊市街道上,打着火把提着燈籠抓人的錦衣衛不知道有多少,一次次的狗吠兒啼,說明了,註定了,這是一個不尋常的夜晚。

現在這個時辰,當然是禁夜了,但眼前兩個老人都是幾十年的進士,全天下的讀書人見了他們,都得叫一聲“老前輩”,再打個躬,纔算表達出萬分之一的尊重。再者說,一個是伯爵,前任的兵部尚書,現任都督同知的父親,左府都督的祖父,而且,王增還是未來的駙馬,組建中的京營總兵官必然的人選。

至於胡濙,資格其實還比王驥要老的多,王驥是永樂四年的進士,而胡濙則是建文二年的進士,論起科場功名,現在整個大明,已經沒有人能比此老更尊了。

兩個老頭兒,均已經是年過八十,從洪武年間到現在,明朝所有的歷朝列帝都已經經歷過,都是在永樂年間就已經是國之大臣,到現在,更是資格老到不能再老,而權勢,威望,潛在於朝中的勢力,都已經是大到不可再大的國之重臣了。

景泰病重而當今能復位,其實就是很簡單,這些重臣在明裡暗裡都支持太上皇復位,而歷史上石亨等人以爲就是自己的功勞,結果石亨被囚死獄中,而石彪授首,曹吉祥整個家族伏誅,就是因爲此輩忽略了朝中重臣的力量,而皇帝卻一直得到支持,皇權宗***理,加上重臣支持,皇帝的權威在復位時,已經是無可動搖。

而現在卻不同,重臣在復位的事上立功不大,導致威望並沒有更進一步的增加。而皇帝因爲沒有得力太多,所以也並沒有太過倚重。

王驥早就致仕,而胡濙雖然還在禮部尚書位置上,但所有人都知道,此翁衰朽,皇帝只是看在多年效力的份上,多留他幾年,反正以胡濙的年紀,也沒幾個年頭了。至於石亨和曹吉祥等人,已經先後被張佳木鬥跨,現在真正的國之重臣,不用說,是張佳木。

而在這些進士出身的元老重臣看來,平衡最爲緊要。所以胡濙出的主意,以王增爲駙馬,並且大加扶植,用來對抗張佳木。

但緩不濟急,所以文臣的動作,又是一種牽制。

總待這一兩年內安靜無事,大家慢慢設法,削弱張佳木的權柄,使得朝綱重新回覆平衡。要說,胡濙與張佳木其實有舊,並沒有惡感,所作所爲,不過是爲了朝廷的安穩平靜罷了。

此時此刻,他看着王驥,滿是皺紋的臉上也全是無奈之『色』:“尚德啊,我們鬥不過這小子,鬥不過哇。”

“源潔,我亦云然。”王驥臉上的皺紋越發深刻起來,看着胡濙,老頭兒淡淡道:“我早就說了,此子非池中之物。然而,叫他升蛟騰空,也是我二人經手,現在說後悔的話,又是何必,何苦!”

此言此語,若是張佳木聽了,也會升起自豪之感。

和純粹是書生的李賢不同,鬥跨十個李賢,張佳木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君子可欺之以方,李賢確實有些智慧,也有親和力,而且善言辭,風度也好。這樣,才能做得了文官領袖。但李賢畢竟是科考出身,一直在官場打滾,世情險惡,人心傾軋,並不是官場經驗就能涵蓋一切。眼前這兩個老狐狸,一個是沙場征戰廝殺多年,允文允武,一個是曾經爲永樂皇帝經營秘密組織,和三保太監鄭和彼此配合,一個在海外,一個在內地,到處尋訪建文皇帝的下落。

這兩人是何等人,豈是李賢之輩能比的!

如今兩人卻是坦然認輸,哪怕就是現在的張佳木,也會在心中油然而生出自豪之感吧。

“我觀他所爲,畢竟還是堂堂正道。”王驥道:“如果他用陷害,排擠,收買這些法子,收效也不會差。趙榮所輩,難道還有什麼節『操』麼?”

“是的。”胡濙也不得不承認,張佳木哪怕在最困難的時候,也並沒有用什麼下三濫的手段來對付文官集團,現在的法子雖然還是有點陰損,因爲此事一起,大量的文官因爲貪污被捕,在道德上就先被打壓了一頭,但不得不說,這個法子仍然是行的堂堂正道!

兩個鬚髮皆白的老頭子彼此瞠目而視,半響過後,卻都是一起哈哈大笑起來。

“老了!”王驥捶打着自己的腰,笑道:“不必太久,二十年前,老夫也不能伏下這一口氣,非得和這小子鬥到底不可。”

“我卻沒有這種雄心了。”胡濙笑過之後,面『色』也有些『潮』紅,不似平時那麼淡然的模樣。想了想,便又道:“現在這種做法,我倒替他擔心後手。”

“怎麼呢?”

“平心而論,現在下頭是鬧的不成話。你我爲官的時候,哪裡敢擅發驛發,哪裡敢滋擾地方,不要說官位保不住,名聲也壞了!”

“是的,是的,夏老先生在位,我可不敢!”

永樂年間,正臣很多,從永樂到宣德年間,夏元吉也是極爲出名的一位,此公爲吏部尚書,執法森嚴,官員有犯禁違例的,絕不輕赦,所以士風頗佳,正氣一揚,歪風自然斂跡。

所以在當時,百姓負擔小,官員風氣正,所謂開國盛世氣象,就是官場氣象,而身處局中之人,也很容易能感受到彼此的不同。

“于謙可惜了。”

突如其來的,胡濙搖頭嘆氣,說了這麼一句。

“是,後輩之中,我就看他還不壞,有洪武、永樂年間的大臣氣象。可惜,他太固執,沒有權變。正自己可以,想叫他正別人,就難了。”

“嗯。表率並不是說要以身作則,而是要管住別人,于謙這一生,沒有弄明白這個道理所在啊。”

“是的,是的,我亦云然!”王驥說着興奮起來,掀着白鬍子,目光炯炯,看向胡濙,問道:“那麼,我要請問,爲什麼說張佳木後手難繼?”

“好!”胡濙也被勾起談興,對着王驥道:“老東西,我來問你,要說反貪肅腐,我大明誰能比的過太祖高皇帝?”

“比不過,比不過!”王驥大搖其頭,白鬍子『亂』成一團,嘴裡只道:“當年那是剝皮實草,先前是有多少多少,後來只要查出貪賄來,一律都是如此。我小時候,在家閒着沒事,常到土地廟裡去看去,多咱時候,也少不了有一兩張人皮在廟裡!”

“說的是嘍。那麼,我再問你,洪武年間,止住貪賄沒有?”

“當時官風甚好……不過,還是止不住啊。”

“那麼點俸祿,還打折扣,一家老小都要養不活了,還要延請幕賓幫着辦事,還要講究官體,你說,怎麼辦?”

“老夫當年,也是收印結銀子,好在家中有些薄產,不過,在爲小官的那些年,也真的折賣的差不多了。”

“家中無產的呢?”

“那也只有貪了,不然,當不好官,也要被殺。貪污,畢竟不是真格全被查了出來,也有貪了沒事的。”

說到這,兩人都是搖頭苦笑,身爲洪武年間的生人,對那個年代的情感也是極爲複雜。一方面,洪武年間百姓的負擔很低,軍戶的負擔也低,畢竟將領們還不大敢怎麼奴役他們,而戰『亂』之後,有一塊地方能夠吃飽飯,養活家小……這已經足夠幸運。洪武年間,權貴被誅殺的紀錄太多,導致他們不敢違茶鹽之法,不敢兼併土地,不敢欺凌弱小,李善長身爲國公,身爲太祖皇帝身邊的第一文臣,犯法回家,想修一下房子,找同爲國公而且是軍隊一系的高官湯和借調軍隊幫助修理房舍,結果一轉眼湯和就把李善長給賣了,因爲湯和知道,如果他敢借調士兵給李善長,那麼,儘管他多年來從不犯法,儘管他和朱元璋是發小,是一起長大的朋友,但他也敢肯定,到時候走向刑場的就不止是李善長一個人,還要再加上他湯和的全家老小一起陪葬!

結果如何?李善長雖不因此事伏誅,但最少,就是死在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上。

駙馬歐陽倫,違茶禁,被太祖下令活活鞭死。侯爵朱亮祖,欺凌地方官員,使太祖誤殺知縣道同,結果活活鞭死。

這般的例子,實在太多,早起上朝,晚上不能回家的,也實在太多。

但當時的百姓,日子過的確實不錯,所以現在的民間,提起洪武年間,自然是讚美多多,百姓,是不大理會上層的做法如何,是對是錯,他們只知道,自己的日子過的如何,是好了,還是壞了。

想起當年的歲月,爲官者,卻是心情複雜。一方面,他們自然也是知道,朱元璋是難得的聖主,皇帝不是一味殺伐就能立威的,要能控住局面,手腕也得雄強才行。崇禎其實也很能殺人,但越殺就越不對勁,越殺越失衆心,比起這個,朱元璋纔是天生的殺人者,人頭滾滾,權位穩固,想到這裡,兩個老頭一起對天拱手,神『色』複雜的道:“聖恩,聖恩!”

| |

第246章 勸慰第415章 曹福來第583章 年富第562章 內閣第153章 狂潮第165章 徐府第372章 相約第328章 敗壞第614章 規則第294章 出行第149章 大宅門第332章 嘉善第688章 王增第138章 推薦第667章 播弄第五卷權傾天下第五百八十七章第660章 鑄錯第556章 嫁妝第256章 打秋風第209章 破府第418章 巧遇第643章 忠奸第470章 選鋒第540章 錢莊第629章 悲劇第633章 傾心第360章 邊患第609章 攤派第418章 巧遇第8章 請君入甕第156章 太子露臉第282章 來使第225章 成全第373章 激越第295章 行宮第223章 傳臚第395章 英雄少年第277章 索駕帖第635章 震動第167章 抓人拿人第689章 集團第299章 衝第318章 慶賀第375章 創作第581章 生態第178章 明朝的情報員第43章 想錢想瘋了第86章 商議第425章 叔侄第19章 最大贏家第557章 正副使第121章 靜候第6章 開荒任務第50章 人心難猜第503章 狂悖第654章 威壓第327章 重賞第70章 贈馬第695章 富強第577章 大事第629章 悲劇第189章 警句第36章 錢皇后第11章 分鬥第384章 忍第58章 賦詩第185章 狂生第297章 翻第641章 底線第469章 詭道第496章 獠牙第209章 破府第300章 零三章傳言第399 十團營第577章 大事第505章 深宅第672章 尊榮第424章 變故再起第200章 急智第480章 知兵事第217章 白馬第606章 妙棋第485章 東朝房第79章 拜年第78章 窯廠第131章 抓人第363章 江湖第420章 翻盤第583章 年富第529章 返京第636章 銀幣第407章 拜託第643章 忠奸第332章 嘉善第505章 深宅第567章 清軍第390章 縣衙第337章 儒臣第416章 過門第135章 選擇
第246章 勸慰第415章 曹福來第583章 年富第562章 內閣第153章 狂潮第165章 徐府第372章 相約第328章 敗壞第614章 規則第294章 出行第149章 大宅門第332章 嘉善第688章 王增第138章 推薦第667章 播弄第五卷權傾天下第五百八十七章第660章 鑄錯第556章 嫁妝第256章 打秋風第209章 破府第418章 巧遇第643章 忠奸第470章 選鋒第540章 錢莊第629章 悲劇第633章 傾心第360章 邊患第609章 攤派第418章 巧遇第8章 請君入甕第156章 太子露臉第282章 來使第225章 成全第373章 激越第295章 行宮第223章 傳臚第395章 英雄少年第277章 索駕帖第635章 震動第167章 抓人拿人第689章 集團第299章 衝第318章 慶賀第375章 創作第581章 生態第178章 明朝的情報員第43章 想錢想瘋了第86章 商議第425章 叔侄第19章 最大贏家第557章 正副使第121章 靜候第6章 開荒任務第50章 人心難猜第503章 狂悖第654章 威壓第327章 重賞第70章 贈馬第695章 富強第577章 大事第629章 悲劇第189章 警句第36章 錢皇后第11章 分鬥第384章 忍第58章 賦詩第185章 狂生第297章 翻第641章 底線第469章 詭道第496章 獠牙第209章 破府第300章 零三章傳言第399 十團營第577章 大事第505章 深宅第672章 尊榮第424章 變故再起第200章 急智第480章 知兵事第217章 白馬第606章 妙棋第485章 東朝房第79章 拜年第78章 窯廠第131章 抓人第363章 江湖第420章 翻盤第583章 年富第529章 返京第636章 銀幣第407章 拜託第643章 忠奸第332章 嘉善第505章 深宅第567章 清軍第390章 縣衙第337章 儒臣第416章 過門第135章 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