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武制

“大人這般的用心……”餘子俊雖神色不變,但亦是很受感動的樣子。畢竟,以張佳木的權勢地位,又有這種斂財的極佳辦法,自己卻能如此剋制,而且想到牽制皇權,在當時的文官看來,自是難得之至。

“餘大人就是要幫我的手。”張佳木笑嘻嘻地道。

當時製作銀錠,官方是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內監的銀作局,不僅是打造金銀首飾,有一些皇宮內院收藏的銀錠也是內府自己製造,不需勞煩外頭。

至於用於發行儲藏的銀錠則是由戶部製作,張佳木要勞煩餘子俊的當然不是製作銀幣這麼簡單的事,而是叫他負責監督發行到股本運作一系列的大事。

這其中還涉及到利益紛爭,所以要叫一個有清正賢名的人來負其責,可以稍稍減少一些人的懷疑。

餘子俊也是明白這一層的意思,因此慨然答道:";是,請太保吩咐就是。”

“不敢……”張佳木沉吟了一下,笑道:";就叫銀監大使吧,以戶部侍郎兼銀監會大使,專責其事,近期的第一件事,就是考選商家,選址建庫,彙集銀本。當然,現在鑄幣還是很難,只能由我這裡來鑄,這一層,要事先言明。”

這其實是後世官督商辦的一種模式,正常來說,這種模式遠不如正經的商人自營自辦,但在當時來說,也是一種極爲先進,甚至是聞所未聞的制度了。

以商人之社會政治地位的低下,居然由官府正經的高級文官來牽頭,然後選取商家來經營銀幣發行,這在當時的人來說,完全就是一種觀念上前所未有的衝擊了。

“太保信我至此,還有什麼可說的?”雖然沒有升官,而且做這個事肯定不那麼輕鬆,但餘子俊卻是長揖至地,有極爲感激的口吻向着張佳木道:";敢不從命”

“好,很好”張佳木也極欣慰地:";我沒有看錯人,放心,士英兄,將來一切有我,保你一個太子太保”

到得現在,餘子俊接受了這種艱鉅的任命,張佳木才與他以字相稱,算是將此人納入可以交往的名單之內了。

餘子俊躬了躬身,吶吶道:";不敢當太保如此……”

“當得,當得。”張佳木打斷餘子俊的客氣話語,向着王越笑道:";也有重任給世昌兄。”

“太保請吩咐。”

王越此時已經是明白過來,張佳木必定是早就在暗中考量京中文官中的佼佼者,象他和餘子俊,也必定早就入對方眼簾。就看眼前的任務分派,就可以看出來張佳木事前下過多少功夫了。

錦衣衛是如此的可怕和恐怖,一時間,王越在張佳木面前所有的政治投機和表演的打算,全部都煙消雲散了。

“很快就要改京營新制,三大營全部取消,也不要什麼‘老家’,而且,連軍戶制度也不要了。”

“什麼?”

王越大爲震驚,軍戶制度可以說是大明立國的根本,沒有了軍戶,也就沒有近二百萬人的衛所軍人,從東北到西北的九邊重鎮,內地的各衛所軍,到雲南邊陲,那麼多的邊關要隘,由誰來駐守?

“軍戶制度到如今,已經是非改不可。”張佳木斟酌着道:";軍戶逃亡,各級指揮視軍戶爲奴隸,衛所崩壞,能拉出隊的就已經不容易,更談不上與敵做戰,現在邊軍已經全部是營兵制度,衛所只是挑兵時的一種補充,另外,就是駐守火路墩堡等險關要隘,也是種地爲先,駐防爲次了。至於某些水師衛所,忙時爲船民,閒時爲海盜,更是不成事體。雲南邊陲要地,靠的也不是衛所軍,而是徵南將軍沐家的總府兵,還有云南巡撫掌握的營兵,衛所軍,除了打打下手,敲敲邊鼓,已經是百無一用了。”

王越大着膽子道:";可能敲敲邊鼓,也是好的。”

就是這種思想侷限,使得明朝在中期之前衛所已經完蛋的情形下,抱着這種殘破無用又缺少人性的制度不放,其實到明中晚期後,衛所已經完全沒有用處,沿運河漕運路線的衛所好歹還能當漕兵,也就是後來清朝的清幫的前身,算是還有一點組織性。其餘的衛所軍人,西北一帶的較爲堅韌敢鬥,還是西北邊軍也就是秦軍和晉軍的補充,至於別的地方的衛所,名冊上有兩百萬人,但真正能拉出來打仗的,卻是兩萬人也困難。

遼東的大軍頭能役使幾千或是數萬以上的軍戶當佃農,這些軍戶說是關寧軍的一部份,但其實除了鋤頭菜刀之外就沒拿過別的鐵器,種地在行,談起打仗根本就是笑話。

鳳陽都司有額兵數萬,但農民軍一至,都指揮下全部戰死,而義軍損失極爲有限,因爲駐鳳陽這種重要地方的衛所軍也就是一羣農民,而且,還是一羣沒有任何戰鬥經驗的農民

這樣的制度,除了賬簿好看之外,根本全無用處。

說是有兵兩百萬,全是虛文,到崇禎年間,加練餉重新練兵,朝廷自己也是清楚,衛所兵是完全指望不上了。

既然是完全無用,而且拖累了幾百萬的軍戶,怨氣從生,不如在還有些活力的時候改起,豈不是更好?

王越素稱知兵,張佳木所說的,他自然也是明白。不過,文官特有的謹慎還是使得他出聲反對:";太保所言自是,但此事是關係到朝綱穩定的大政,應該從容設法,慢慢消解。衛所不靈,還是在都督府不得人,如果選將任能,沙汰老弱,強將足兵,恢復到洪年年間的舊制,仍然是國朝之基石。”

“你說的也有些道理。”張佳木知道衛所這種制度根本不合理,和漢唐初興時在邊疆的屯田一樣,開始時充滿活力,然後漸漸消亡。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亂世易行,而承平之時待遇不一,根本就不能持久。

試想,軍戶要自己種田,再交上給國家,還要備辦武器與敵做戰,還要千里班操訓練,給皇家當免費的勞役,如此這般,誰能願意?

這種根本性的矛盾根本不是嚴刑酷法能解決的,就算如王越所說,做到了最佳的效果,其結果也就是使得衛所將領們不能貪污和役使軍戶,但根本性的矛盾仍然無法解決。

除非國家花費大力氣,提高衛所軍的待遇,但那樣又是事倍功半,根本就是費力不討好。

最佳的辦法,自然是改制。

只是張佳木也是知道,動作太大,卻也難叫這些人跟從。當下聽了王越所說,便是笑道:";我的意思是,暫且也不必動外地的衛所。京城駐軍,原本就是營制,何必再留衛所的名目?不如仿宋制,募集營兵爲禁軍,拱衛京師。”

“如果是這樣,下官願效犬馬之勞。”

按張佳木的意思,和原本的團營制度也差不離,只是把老家取消,所有的營兵稱爲禁軍,沙汰下來的分列諸檔,按原本的打算,給予一次性的補償是一部份人,轉爲其餘軍制的又是一部份人。

按京營原本三十餘萬人的編制,除了保留幾萬人之外,剩下的缺額數字全部從秦晉遼東等地招募,山東和河南的班操軍也可以招募一部份,湊起十團營十二萬人的禁軍部隊再說。

這個差事當然很得罪人,好在事前已經做過不少的功夫,現在要王越做的便是動起手來,妥爲安置那些淘汰下來的軍人。

至於能留用的,張佳木向着王越道:";保留他們的名冊戶籍,告訴他們,我還有安排。”

“是,一切聽太保的。”

王越如此識趣,張佳木也很覺安慰,想了一想,便道:";城西的武校,你聽說過沒有?”

“下官聽說過。”

挑選武校,也就是張佳木命名爲講武堂的地方極大,佔地數百畝,已經放出風來,要選將門子弟入其中學習,從駐營行軍,到旗號金鼓,再到騎射刀槍,兵法韜略,無所不教,亦無所不學。

自校中畢業的,便有武舉人的身份,等同於正式的武官。校中考覈成績靠前的,每年有一定的名額爲武進士,也是極爲難得的殊榮。

武進士和武舉人的考試,在早年也是很正經的,極爲重視,正統末年到景泰這八年,無人過問,且文貴武賤的趨勢開始,所以漸成沒落之勢。

現在有張佳木這個強力武臣在,大家已經可想而知的就是武官勢力將要大舉反彈,連帶着,就是武進士也會水漲船高。

有此看法的人很不少,所以關注講武堂的人自然也就很多。

“這個講武堂,武事要學,文事也要學,世昌兄可以爲兵部侍郎,到講武堂去幫我的忙。”

王越向來留意軍事,他知道將來的邊軍精銳,怕是十之八九要出自這個武校之中,自己能到學校中去,算是張佳木要大用他爲統兵大將的先聲,當下大喜過望,他可比餘子俊要歡喜的多,當下站起身來,拱手道:";太保天高地厚之恩,下官無以爲報,只能以死效之”

第192章 連鎖第670章 密會第212章 死不足惜第350章 世家第425章 叔侄第258章 賀喜第180章 先發制人第639章 思想第210章 財富第436章 殺賊第212章 死不足惜第67章 生死由命第137章 東宮復位第532章 新職第319章 分潤第507章 仁政第492章 發令第15章 攪動風雲第546章 謝恩第314章 同車第380章 羣狼第638章 武制第229章 震怒第548章 分府第612章 治亂第512章 封侯第561章 制度第605章 肅貪第396章 覓封侯第49章 兩面小旗第530章 大格局第363章 江湖第336章 懷恩第334章 暴打第360章 邊患第199章 意外發現第572章 管事第276章 動手第328章 敗壞第537章 打趣第400章 變化第60章 品評第637章 銀本第251章 密奏第39章 比試第330章 賜婚第598章 詢問第615章 喉舌第550章 生民第269章 基地第216章 甲胃在身第431章 起火第97章 當年事第288章 定計第194章 一夫當關第248章 種禍第185章 狂生第411章 人情第111章 請示第66章 急變第505章 深宅第68章 一線之明第73章 心願第61章 謝賞第617章 酒樓第170章 經營收納第421章 決斷第268章 暗夜第673章 力量第27章 暗箭難防第594章 仁德第114章 問話第213章 因禍得福第330章 賜婚第271章 營嘯第36章 錢皇后第178章 明朝的情報員第518章 舊友第605章 肅貪第375章 創作第268章 暗夜第591章 正道第220章 縱騎第125章 奪門第475章 鐵壁第122章 發動第355章 春茶第336章 懷恩第689章 集團第5章 驚變第1章 倒黴差使第615章 喉舌第630章 少年第150章 不簡單第59章 相國心思第27章 暗箭難防第157章 算卦第644章 黯淡第597章 威風第297章 翻
第192章 連鎖第670章 密會第212章 死不足惜第350章 世家第425章 叔侄第258章 賀喜第180章 先發制人第639章 思想第210章 財富第436章 殺賊第212章 死不足惜第67章 生死由命第137章 東宮復位第532章 新職第319章 分潤第507章 仁政第492章 發令第15章 攪動風雲第546章 謝恩第314章 同車第380章 羣狼第638章 武制第229章 震怒第548章 分府第612章 治亂第512章 封侯第561章 制度第605章 肅貪第396章 覓封侯第49章 兩面小旗第530章 大格局第363章 江湖第336章 懷恩第334章 暴打第360章 邊患第199章 意外發現第572章 管事第276章 動手第328章 敗壞第537章 打趣第400章 變化第60章 品評第637章 銀本第251章 密奏第39章 比試第330章 賜婚第598章 詢問第615章 喉舌第550章 生民第269章 基地第216章 甲胃在身第431章 起火第97章 當年事第288章 定計第194章 一夫當關第248章 種禍第185章 狂生第411章 人情第111章 請示第66章 急變第505章 深宅第68章 一線之明第73章 心願第61章 謝賞第617章 酒樓第170章 經營收納第421章 決斷第268章 暗夜第673章 力量第27章 暗箭難防第594章 仁德第114章 問話第213章 因禍得福第330章 賜婚第271章 營嘯第36章 錢皇后第178章 明朝的情報員第518章 舊友第605章 肅貪第375章 創作第268章 暗夜第591章 正道第220章 縱騎第125章 奪門第475章 鐵壁第122章 發動第355章 春茶第336章 懷恩第689章 集團第5章 驚變第1章 倒黴差使第615章 喉舌第630章 少年第150章 不簡單第59章 相國心思第27章 暗箭難防第157章 算卦第644章 黯淡第597章 威風第297章 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