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和殿,朱常浩和崇禎之間進行了首次交鋒,結果是朱常浩“借勢”當前兵部的軍餉糧草皆無的困局,將這一次一些非官軍的勤王軍,進行了整編的事給定下來了。
再說,在朝廷的這些閣臣心中,瑞王朱常浩整編這些勤王軍,還可以省一筆糧草,最主要的是,皇親國戚,勳貴之家的田產都在京畿之地,這些還不算,最主要的是在當朝的宦官羣體裡面,包括十二監、四司、八局,這些人差不多有上萬餘人,他們的家產,還有管理皇莊,都在京畿之地,北直隸等地。沒有糧草,士兵譁變,一旦讓這些譁變的勤王軍自行徵集糧食,那他們的損失是巨大的。因此,在朝廷裡面,皇親國戚,勳貴人家,宦官集團,閣臣大佬們,爲了自己的利益,爲了官位,肯定要將京師城下的勤王軍找一個接盤的人,恰好,朱常浩毛遂自薦,現在是最合適的。
太和殿上決定了整編這些勤王軍的事宜之後,崇禎開始決定,再有兩天就是新年了,今年由於皇太極圍城,導致北地五省,還有京畿路之地,到現在都沒有封衙。
現在,開始封衙,大年初七之後,纔會拜天開衙,當然,關於對三十一支勤王軍的大小頭目封賞,那是不會停的。
朝會的事情結束後,朱常浩卻被崇禎叫住了,到後面的保和殿去共商國是。
保和殿裡面,一片溫暖,在周皇后的張羅下,朱常浩,崇禎,皇后周氏在一起吃了一頓家常飯。
崇禎講究儒家食不言寢不語的古訓,這次吃飯,就是爲了純粹地填飽肚子。
也就是二十分鐘左右吧,這一次的御膳,朱常浩吃的還是非常滿意的,畢竟純天然,不加任何化學調味品的菜餚,那吃的是健康啊。
吃罷飯,就在暖閣裡面喝點熱茶,這會,就要談“事情”了,周皇后出去,崇禎的身邊只有王承恩站着侍候。
“五皇叔,朕今天在這裡,是想推心置腹地和皇叔談一談,畢竟是我們朱明的天下,朕和皇叔都是朱明的子孫,所以,今天的談話,是不以言論獲罪的。”
“既然皇上這樣說,那作爲長輩,今天孤就暢所欲言。”
“王伴當,給皇叔續茶。”
“皇上,咱們已經有四年沒有見面了吧,這四年來,咱大明可真的是江河日下,財稅枯竭,說內憂外困絲毫不爲過啊。造成這樣的局面,雖然說責任不在皇上一人身上,但皇上您的作爲,簡直是亂彈琴,真的讓大明的一些有識之士堪憂啊。”
朱常浩沒有廢話,直接指出崇禎做人不行,沒有當皇帝的才能。
崇禎聽到朱常浩這樣說,臉直接成豬肝色。想到自己作爲九五之尊,竟然有人在當面指出,自己沒有沒有當皇上的才能。
這話一說完,整個保和殿裡面,半天沒有聲響,崇禎也沉默不語。朱常浩看到自己這所謂的侄兒,心胸竟然這樣狹窄,於心不忍,打算點醒他。
“皇上,想必你也清楚,你登基爲帝的第一件事,就是剷除以魏忠賢和客氏爲首的閹黨勢力,這沒有錯,也是大快人心。但是你沒有準備後手啊。你將閹黨剷除之後,將各地的礦監稅吏既全部召回京城,那大明的財稅就收不上來了。靠老百姓種地的一點農稅,那基本上就是杯水車薪,再說,這幾年來,旱災,蟲災過多,老百姓都快要揭竿而起了,朝廷無力救援。這樣不是體現出皇上,你的無能嗎?”
崇禎聽了這話,又沉默了,但朱常浩發現,這話明顯是聽進去了。喝了一口茶之後,崇禎問道,“那五皇叔,接下來朕應該怎樣做?”
“皇上,做什麼事都要順勢而爲,這樣就會事半功倍,還有,不要把朝堂裡面的那些臣子想的多麼忠誠。他們現在,都是富得流油啊,問題是他們好不交賦稅,孝敬頗多啊,這是太祖爺給讀書人的優待,但那時候是開國初,讀書人少啊。現在二百多年過去了,讀書人就像韭菜一樣,割了一茬又一茬,商賈們現在更是富甲天下。但要把富甲天下的這些財富收歸朝廷,你就要有人去幹。”
“那皇叔,這樣做,估計閣老們,朝臣們會死諫的。”
“呵呵,皇上,死諫就死諫吧?大明朝現在什麼都缺,就是不缺當官的。另外,在這朝廷之內,要建立起一批爲社稷收賦稅的人。天啓時期是宦官,萬曆時期是一條鞭法,不知道皇上你現在是什麼法?”
“朕就想着,如果用皇爺的一條鞭法咋樣?”
“皇上啊,這一條鞭法是不錯,但是現在,我們朝廷裡面缺少實施此法的人啊,畢竟歷朝歷代,這變法可是遭人恨的事啊。在說,皇上你歷來就是耳根子軟,急功近利的人啊,這變法在你手裡估計落不了好啊。”
這樣直言不諱的說法,崇禎那蒼白的手指捏的茶碗卡卡作響,朱常浩卻沒有理會他,“皇上,爲君之道,不外乎就是“平衡”二字,在平衡之間,爲社稷,爲蒼生,爲屁股下面的龍椅,增加不動如山的權柄而已。”
朱常浩這會說的,基本上就是帝王權術,意思就是讓崇禎有所理會,爲大明多保留一點元氣。
亥正時刻,看着夜色瀰漫,崇禎朱由檢也有些氣餒,朱常浩告辭之後,回到自己廣渠門下的兵營裡。
巡視了一圈騎兵軍帳之後,朱常浩回到碉樓的時候,已經是子時初,看見劉正,宋獻策,傅宗龍,趙率教還在等自己。
朱常浩將自己在保和殿裡面,和崇禎的對話說了一遍,宋獻策和劉正聽了,面色淡然,只是傅宗龍有些驚訝,但是想到王爺現在這樣的權勢,也就坦然了。
四人不同表情,朱常浩也是淨收眼底,他也明白,傅宗龍這是因爲沒有主動想過大明朝未來的方向,還有,沒有感受到現在大明的困局是衰弱和無能造成的。
說完這些話,朱常浩就回到自己的帥帳,休息去了,四人也散了,要爲明天的營生做準備。
一夜無話。
天亮了,今天是臘月二十八了,這月小,沒有三十,明天就是臘月底了,估計崇禎四年的新年,就要在京師城下面度過了。
自從韃子離開京師之後,這次早上的城門也開了,進出城的三教九流們,都打算利用這個早時間,開始一天的生活。
城牆下面,騎兵師的差不多一萬八千餘人,開始繞着城牆根跑起來,那整齊的踏地聲,還有雙褲腿的騎兵服,像一柄長劍,從皇城根下面呼嘯而過。
早晨只有騎兵師在跑步,其他的勤王軍都所在營帳裡面,不起牀。話說回來,現在戰事沒有了,其他勤王軍的隊伍裡面,一天也就是兩頓餐而已,早上那樣跑,兵營裡面的火頭軍是不提供早飯的。
二十華里的跑步完成後,騎兵師裡面的早飯也完成了。鑑於後勤供應不足,今天的早飯就是羊肉泡饃。
問題是這羊肉湯可是加了骨頭當的,那香味,可以說是迎風飄十里啊。
羊肉湯的味道逸散出去之後,其他勤王軍裡面的丁卒,現在都已經睡不住了,那誘人的香味,直接讓人的喉結一動一動的,直往下嚥唾沫。
朱常浩和所有的兵丁吃完羊肉泡饃的早飯之後,回到自己的帥帳,在帥帳裡,今天要決定自己的去留。
除膩的濃茶喝了兩口後,宋獻策說道,“王爺,這次京師保衛戰結束後,還是回去好,畢竟在三千里的漢江周邊,那纔是王爺的根據地啊。京師傾軋嚴重,整不好就會命喪紫禁城啊。古人有曰,‘申生在內亡,重耳在外生’啊。最主要的是昨天,王爺所說的那番話,恐怕皇上已經對王爺起了殺心,現在不殺王爺的原因,主要就是因爲城外的騎兵師啊。”
“王爺,老宋說的對啊,這京師,不是久留之地,再說,我們的宏願是爲了大明的中興,但崇禎明顯不是中興之主,你看他嘴皮薄,顴骨高,明顯就是一位淺薄,心胸狹窄之輩啊。和這樣的人在一起,那是沒有一點信任和安全的,整不好,就要被人借腦袋去樹威啊。”
自己的謀臣,管家說完這話,也吻合了朱常浩內心的思考,說實話,明日各路頭目的封賞下來,自己就要回去了,當然,盧象升會帶領白虎軍隨宋獻策南下,到登州府駐紮。
事情基本上就這樣定下來了,突然親衛報告說,“薊遼總督袁崇煥,協同山海關總兵祖大壽,大同總兵滿貴求見王爺。”
“請他們到碉樓等候,本王換件衣服就來。”
早晨吃羊肉泡饃,現在一身的羊肉味,換件衣服,也爲了表示尊重。
鐵板架構起來的碉樓上,火盆已經讓房間裡面暖烘烘的一片,朱常浩進去後,三人起身連忙見禮。
“王爺,老朽這一次來,主要是有事相求!”
“哦,總督大人所求何事,給本王說說!”
“王爺,勤王軍就要斷糧了,這可怎麼辦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