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 斷糧

既然皇帝放出話來了,按理說周亞夫應該動身去支援樑王了。而周老兄爬地圖上研究一番後,卻搖了搖頭。

吳楚三十萬大軍不但把睢陽圍得鐵桶一般,更嚴守各路隘口,就等他往口袋裡鑽。自己此時前去救援,可謂正中劉濞下懷。周亞夫不願冒這個險。

更重要的是,自己此去,最好的結果是把樑王從人羣中撈出來。但撈出樑王后,誰還願意去堵那個槍眼?若如此,吳楚大軍定將全力壓制而來,整個戰局將失去控制。

周亞夫在諸將請戰的聲音中,說出一句狠話:若再有私議出戰者,軍法處置。

大家安靜了下來,疑惑地望着他,鬧不明白這位老兄到底在想什麼。

而隨着一個人的到來,謎底很快被揭開了。到來的這個人是弓高侯韓頹當。

韓頹當先陪欒布平齊,逼死膠西王劉卬後,按竇嬰軍令:欒布暫留齊地,安撫諸侯;韓頹當急速西歸,助周亞夫抵抗吳楚。

韓頹當辦事效率的確不是蓋的,當即回軍,帶着三四萬人扭頭就往昌邑跑。

當他一口氣跑到目的地後,周亞夫的老臉上難得地露出了笑容。兄弟,你終於來了。

有了這支生力軍,周亞夫明顯寬裕了很多。

還沒等韓頹當喘口氣,周亞夫就給他安排了任務:出兵東南,繞過彭城,奇襲淮泗口。控制淮水,切斷吳楚糧路。

這是這次平叛的原定戰略,事實上。周亞夫七扭八歪地往昌邑跑,就是爲了走這一步。

也許有人會問了。既然這步路是原定方略,那周亞夫爲什麼遲遲不行動,眼睜睜地看着劉武捱打而不管不問?

事實上,不是周亞夫不願意幹,關鍵原因是兵力不足。

畢竟是要去截糧道,沒個三五萬人肯定玩不轉。而自己手上滿打滿算也就那麼十來萬人。若一旦分兵而行,正面的吳楚大軍將成爲脫繮的野馬。想要束縛可就難了。

並且,此時此刻還有一個人正在目標區域內興風作浪,這個人就是前邊提到的周丘。坐擁十餘萬大軍,極其囂張。比較難搞。沒個實力派人物前往,此舉也只能打水漂。

就在周亞夫猶豫時,韓頹當及時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韓兄弟極有頭腦還很彪悍,打起仗來有板有眼,頗有乃父遺風;且在匈奴混了很多年,擅長奇襲。更重要的是,他帶來了三四萬人,剛好滿足了周亞夫的需要。

這個人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剛跑來就領了任務,韓兄弟不但沒計較。反而還很高興。呵呵一笑,扭頭就走,不辭辛勞地出發了。

韓頹當突然南下。讓劉濞大吃一驚。實際上,他也一直在擔心自己的糧路,畢竟要養活三十多萬人,每人每天消耗一斤糧食,總計需要三十萬斤,也就是150噸。在人扛馬馱的年代。這是個天文數字。劉濞已在睢陽待了近一個月,誇張的是不清楚還要待多久。所以。劉大爺是極爲關注這條線路的。

爲此,劉濞專門給周丘寫了一封信,要求他率兵阻攔,確保糧道無虞。

周丘很配合地動身了。當然,不配合也不行,因爲他很清楚,劉濞如果完了,自己也就鬧到頭了。這個時候,還不適合鬧糾紛。

我前邊講到過,周丘是個牛人,很能鬧,還擅長使陰招,幾個月來上躥下跳、連哄帶騙,攢湊了十來萬人。按理說劉濞把糧道託付給他,應該是比較靠譜的。而這只是“應該”而已,由於他碰到了韓頹當。

因爲韓頹當根本不去和周丘正面對壘,轉着圈和周丘賽跑。

韓老兄七扭八歪亂竄一氣,讓周丘摸不住大小頭。就在周丘暈頭轉向時,韓老兄順利地流竄到了淮泗口。這個地名起的真是太恰當了,對劉濞來說,的確是個“壞事口”。

韓頹當跑來後,有事沒事就在淮水北岸溜達,碰見吳楚軍糧就上去搶一些。不過他比較貪心,自己吃不完,也不給吳楚大軍留一些,對多餘糧食,要麼一把火燒掉,要麼倒進水裡餵魚。

此時的周丘也很抓狂,先是跟在韓頹當屁股後跑了一陣,結果沒能把這位老兄送走。不得已,周丘別出心裁地在渡口安排大軍駐守。韓老兄你就隨便流竄吧,我先護着糧道再說,以不變應萬變。

這一招的確挺管用。糧道暫時是安全了一些,然而周丘的老曹卻非常危險,因爲韓頹當派人撲了過去。

周丘無奈,連忙從渡口調撥人馬回防。可大軍前腳剛走,韓頹當就衝去了渡口。又是搶又是燒,搞的一塌糊塗。

周丘陪着韓頹當賽跑遛彎兜圈子,可睢陽的劉濞卻吃盡了苦頭,因爲他斷糧了。

要說這是可以理解的。每天150噸消耗量,補給線只需斷掉三五天,劉濞大軍一時三刻就能揭不開鍋。

焦躁的劉濞扯着嗓子大罵周丘笨蛋。可他剛罵完,楚王劉戊就跑了過來。進賬後,劉戊劈頭蓋臉地問道:“爲何不給我軍分糧?”

劉濞不無好氣地回敬了一句,“糧道受阻,你不知?”

劉戊瞪着兩眼,很是惱火地吼,“那吳軍何以有糧?”

見劉戊較真,劉濞連忙緩和一下態度,很勉強地咧咧嘴,忽悠道:“我吳軍是攻城主力,自然需要做些不濟;畢竟楚軍大部居於陣外……楚王定要以大局爲重。”

這句話差點沒把劉戊氣背過去。什麼話呀,照你說的,幹活的需要吃飯,看戲得就該餓死?劉戊把佩劍往案上一扔,大怒道:“無糧,如何以大局爲重?你行此事,畢生變故。若如此,還不如早日散了。”

劉濞心中一驚,“你有此心,大事休矣。”接着是一通牢騷,“都是些什麼東西!說好共同起事,可結果呢?”

他的確應該發點牢騷。自從起兵來,似乎所有事情都沒按自己的意願來。淮南王劉安表示造反,可笨蛋到被自己的丞相給關了起來;膠西王劉卬表現的比較囂張,可十足是個廢物,沒能整死劉將閭,卻先把自己給搭了進去;還有蠢材劉遂,遲遲不來會合,在自己老家被包了餃子;還有那個周丘……

劉戊沒功夫去研究劉濞的牢騷是針對何人,他現在只圖有口飯吃。勃然大怒道:“你給不給糧?”

劉濞見他較真,也很是無奈,把造反弄到這地步,的確夠扯淡的了。嘆口氣,很不樂意地說道:“給你送去就是。”

得了這句話,劉戊的態度才稍加緩和,拱了拱手,甩袖而出。()

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四節戲弄佞幸(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九節 劉肥避險(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節 賈誼論政(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四節 曹參拜相(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三節 劉盈收場(三)第5章 楚漢爭鋒—(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五節 抓人(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三節大婚(一)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六節 樑王請罪(一)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一節荒唐的謀反(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節 密謀(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四節 明爭暗鬥(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三節 晁錯其人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三)第12章 覆滅—第十三節 呂氏敗亡(六)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二)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三節好一根攪屎棍九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四節大婚(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一節 劉盈收場(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節 蕭規曹隨(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六節審食其的尷尬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九節 戚姬的結局(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八節 諸呂封王(五)第1章 起點——(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九節 諸呂封王(六)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九節 改正朔(六)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四節 匈奴叩邊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九節 改正朔(六)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四節 廢除“連坐”第12章 覆滅—第四節 陳平的動作(四)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六)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四節 醫之聖手(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2章 大澤鄉起義—(六)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周勃的短板(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四節 明爭暗鬥(四)第9章 日落長河—(十)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三節 劉卬的結局第7章 烽煙再起—(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五節 明爭暗鬥(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三節 劉盈收場(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六節荒唐的謀反(七)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九)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 對症下藥(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七節劉興居的抉擇(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六節竇漪房的身世(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 斷糧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四節 頑強的人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第19章 爭儲——第十節 過招(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1章 起點——(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一節新一輪博弈(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九節 劉濞的敗筆第8章 紅霞萬里—(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節樑王進京(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 斷糧第12章 覆滅—第五節 陳平的動作(五)第19章 爭儲——第六節 焦急的等待第3章 亂世紛爭—(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第6章 旭日東昇—(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一)第3章 亂世紛爭—(七)第6章 旭日東昇—(四)第7章 烽煙再起—(六)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三節 查案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節荒唐的謀反(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八)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12章 覆滅—第十五節 呂氏敗亡(八)第19章 爭儲——第十節 過招(三)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二)第12章 覆滅—第二節陳平的動作(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八)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二節 走上前臺(二)
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四節戲弄佞幸(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九節 劉肥避險(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節 賈誼論政(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四節 曹參拜相(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三節 劉盈收場(三)第5章 楚漢爭鋒—(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五節 抓人(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三節大婚(一)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六節 樑王請罪(一)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一節荒唐的謀反(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節 密謀(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四節 明爭暗鬥(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三節 晁錯其人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三)第12章 覆滅—第十三節 呂氏敗亡(六)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二)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三節好一根攪屎棍九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四節大婚(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一節 劉盈收場(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節 蕭規曹隨(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六節審食其的尷尬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九節 戚姬的結局(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八節 諸呂封王(五)第1章 起點——(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九節 諸呂封王(六)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九節 改正朔(六)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四節 匈奴叩邊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九節 改正朔(六)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四節 廢除“連坐”第12章 覆滅—第四節 陳平的動作(四)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六)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四節 醫之聖手(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2章 大澤鄉起義—(六)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周勃的短板(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四節 明爭暗鬥(四)第9章 日落長河—(十)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三節 劉卬的結局第7章 烽煙再起—(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五節 明爭暗鬥(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三節 劉盈收場(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六節荒唐的謀反(七)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九)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 對症下藥(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七節劉興居的抉擇(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六節竇漪房的身世(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 斷糧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四節 頑強的人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第19章 爭儲——第十節 過招(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1章 起點——(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一節新一輪博弈(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九節 劉濞的敗筆第8章 紅霞萬里—(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節樑王進京(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 斷糧第12章 覆滅—第五節 陳平的動作(五)第19章 爭儲——第六節 焦急的等待第3章 亂世紛爭—(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第6章 旭日東昇—(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一)第3章 亂世紛爭—(七)第6章 旭日東昇—(四)第7章 烽煙再起—(六)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三節 查案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節荒唐的謀反(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八)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12章 覆滅—第十五節 呂氏敗亡(八)第19章 爭儲——第十節 過招(三)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二)第12章 覆滅—第二節陳平的動作(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八)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二節 走上前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