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八節 諸呂封王(五)

該換掉的換掉了,該殺掉的也殺掉了,所有事情都按呂雉的意念而轉移着。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這種日子是比較愜意的。

但事實上,呂雉也有頭疼事。讓她頭疼的與其說是一件事,還不如說是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前邊提到的呂嘉。

呂嘉這個人,在史料中冒泡的次數並不多,只被點了兩次名而已。第一次是老爹呂臺死後,其繼承王位(呂王);第二次就是高後六年十月,被呂雉廢掉。這期間,他到底幹了些什麼事,史料沒做記錄,只給他一個“居處驕恣”的評語。

由於史料缺失,我們就不再探討呂兄弟到底幹過什麼事,只需瞭解現在的這個結果就行了,因爲這個人並不重要。

我之所以提到這個人,只是因爲他的結局(呂嘉被廢),恰巧是本節故事的開端。

前邊介紹過,老呂家至今也就誕生一個王爺(呂王)。現在呂嘉被廢,也就是說,呂雉折騰這麼多年,一不小心就又回到瞭解放前。

這個結果,羣臣是暗喜的,而呂雉是不滿的。這種局面,註定不會持續太久。

而出人意料的是,率先打破這個局面的人不姓呂,還偏偏姓劉。真是難能可貴。

這個人叫劉澤。對劉澤,還是有必要多講一點的,因爲隨後關於他的事情還很多。

這個人只是偏巧姓劉而已,並非皇家嫡親。攀扯起來,最多算是八竿子打不到的遠宗親戚,說是“本家”還有些牽強。

然而,這個人終於露頭了。

劉澤在戰場上是比較勇猛的,在平定陳豨造反時,頗有戰功,被劉邦封爲營陵侯。

一則有戰功,二則也姓劉,因此深得劉邦的賞識。並且他還做過一段時間的郎中令(皇帝的近侍),近水樓臺,關係自然密切。可以說,他是劉老大的嫡系。

“嫡系”這種身份,有的時候也是雙刃劍。老大在世時,通常是春風得意,比較牛逼;一旦老大嗝屁,也會被秋後算賬,極爲悽慘。

劉邦駕崩後,劉澤就面臨着這個問題。

我經常說,所有問題都有解決的辦法,劉澤就找到了個“不錯”的辦法。

實際上,這個辦法也並非是劉澤的創意,而是另有高人指點。這個高人叫田子春,史稱田生,一個極擅鑽營的老頭。

田老頭經濟比較拮据,雖然還沒窮到叮噹響的地步,但也算是勞苦大衆裡邊的數。因此,他一門心思想發財。

但發財這種事,也並不那麼容易,通常情況下,需要有一技之長,更需要有機會。

巧合的是,田老頭還真有個特長——“侃”。

更巧的是,田老頭通過拐彎抹角的關係認識了劉澤。一個平民百姓能有機會認識“侯爺”,不得不說他的機會來了。

劉邦駕崩後,老奸巨猾的田子春在第一時間嗅到了朝廷裡那股涌動的暗流,發財的機會來了。由此可見,機會還真是爲有準備的人準備着。一個平頭百姓能如此關心時政,其能成功還真是蠻有道理的。

田老頭託人介紹,拜見劉澤。

劉澤很有錢,但不搞慈善,他對建學校、修養老院這種事情並不感冒。田老頭跑來,如果毫無道理的隨便忽悠,肯定會被毫不客氣地趕出去,繼續當他的窮光蛋。

但是田老頭還是很有一套的,站到劉澤面前,開門見山:“將軍危矣!”翻譯過來就是——你死到臨頭了!

劉澤長這麼大,還頭一次碰到有人如此打招呼的。劉澤勃然大怒,瞪着倆眼,狠聲道:“講來!若無道理,汝危矣!”

田老頭微微一笑,“將軍得幸皇帝。今皇帝駕崩,太后掌政,將軍定將見疑。此不危矣?”

簡簡單單一句話,說到了劉澤的心坎。事實上,劉澤也正爲此煩惱。

沉默一會後,劉澤問道:“先生可有良策?”

田老頭咧嘴一笑,“吾正爲此來,自有計策奉上。”近前幾步,如此這般,說了一通。

聽完田老頭的話,劉澤大笑,保命辦法原來如此簡單。

劉澤很高興,順嘴問道:“此事若成,不知如何報答先生。”

田老頭眯眼一笑:“百金即可。”

十幾天後,京城傳出一段“佳話”。

“佳話”的內容是樊噲有女出嫁。樊噲是皇親,嫁女不是小事,自然引來很多人的關注。不過新女婿大家也很熟悉,樊噲的好友——劉澤。

樊噲的女兒,自然就是呂嬃的女兒;劉澤當上了呂嬃的女婿,自然就和呂雉攀上了關係。改換門庭,成爲呂家的嫡系,操作起來竟如此簡單。

這段“佳話”,就是田老頭爲劉澤籌劃的辦法。

劉澤也是講信譽的,討到老婆後,立馬給田老頭送去“二百金”,加倍酬謝。

這是一次雙贏的籌劃。劉澤保全了性命,爲其以後不光彩的表演打下了基礎。田子春發了筆橫財,成功脫貧。由此可見,多關心點時事政治還真沒有壞處。

而實踐證明,田子春發財的機會還將繼續。當然,他的客戶還是劉澤。那一次,更將實現雙贏。

但田老頭和劉澤並沒考慮的那麼久遠。現在劉澤安安穩穩當他的營陵侯,而發了財的田老頭,抱着金子回了自己的老家(齊地),逍遙快活去了。

按理說,一個官、一個民,身份差別很大。有過一次成功的合作後,要麼會廝混到一起,分享一下成功的果實。可一旦分開,能夠再次合作的機會是比較小的。

然而,機會還是來了。

第一次合作,是田老頭主動找的呂澤;而這一次,卻是呂澤主動找的田老頭。三十年風水輪流轉,誰求的誰真是說不定。

按理說,當上呂嬃的女婿,身份比較特殊,位置比較穩固,劉澤沒理由想起田老頭的。但他還是想起了,原因其實很簡單,他太有理想。爲了自己的理想,他認爲需要讓這位高人出來幫忙。

一個平民百姓能幫“侯爺”實現理想?缺心眼了吧?而事實證明,這還真是一個好辦法。。.。

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三)第12章 覆滅—第十四節 呂氏敗亡(七)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六節 傳檄天下第6章 旭日東昇—(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七節 斷糧(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六節最後的日子一第8章 紅霞萬里—(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九節 劉濞的敗筆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節荒唐的謀反(一)第5章 楚漢爭鋒—(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四節 匈奴叩邊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八節 天才隕落(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周勃的短板(三)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六)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一節劉恆進京(二)第9章 日落長河—(九)第12章 覆滅—第三節陳平的動作(三)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12章 覆滅—第七節 呂雉駕崩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七節 斷糧(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節 密謀(一)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一節 明爭暗鬥(一)第6章 旭日東昇—(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八)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五節大婚(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八)第6章 旭日東昇—(四)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六節劉邦的遺產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九節 羣臣定主(六)第7章 烽煙再起—(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九節 天才隕落(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四)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七)第12章 覆滅—第二節陳平的動作(二)第7章 烽煙再起—(六)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七)第8章 紅霞萬里—(十九)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一節改正朔(八)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三)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六節 明爭暗鬥(六)第19章 爭儲——第四節 王娡其人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節 賈誼論政(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五)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九)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一節 衝動(二)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 廢黜太子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九節 敗亡(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八)第7章 烽煙再起—(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九)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 掌控朝局(二)第12章 覆滅—第五節 陳平的動作(五)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 對症下藥(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一節天才隕落(五)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五節 羣臣定主(二)第3章 亂世紛爭—(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五)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三節 串謀(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五節薄昭的結局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一節荒唐的謀反(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七)第12章 覆滅—第十六節 呂氏敗亡(九)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六)第12章 覆滅—第十六節 呂氏敗亡(九)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9章 日落長河—(九)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三)第12章 覆滅—第十二節 呂氏敗亡(五)第19章 爭儲——第十一節 釋疑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五節戲弄佞幸(二)第9章 日落長河—(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一節 開始吧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節 醫之聖手(二)第4章 軍挺咸陽—(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七節 曹參拜相(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戚姬的結局(五)第3章 亂世紛爭—(十)
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三)第12章 覆滅—第十四節 呂氏敗亡(七)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六節 傳檄天下第6章 旭日東昇—(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七節 斷糧(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六節最後的日子一第8章 紅霞萬里—(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九節 劉濞的敗筆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節荒唐的謀反(一)第5章 楚漢爭鋒—(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四節 匈奴叩邊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八節 天才隕落(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周勃的短板(三)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六)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一節劉恆進京(二)第9章 日落長河—(九)第12章 覆滅—第三節陳平的動作(三)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12章 覆滅—第七節 呂雉駕崩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七節 斷糧(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節 密謀(一)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一節 明爭暗鬥(一)第6章 旭日東昇—(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八)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五節大婚(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八)第6章 旭日東昇—(四)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六節劉邦的遺產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九節 羣臣定主(六)第7章 烽煙再起—(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九節 天才隕落(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四)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七)第12章 覆滅—第二節陳平的動作(二)第7章 烽煙再起—(六)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七)第8章 紅霞萬里—(十九)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一節改正朔(八)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三)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六節 明爭暗鬥(六)第19章 爭儲——第四節 王娡其人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節 賈誼論政(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五)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九)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一節 衝動(二)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 廢黜太子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九節 敗亡(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八)第7章 烽煙再起—(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九)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 掌控朝局(二)第12章 覆滅—第五節 陳平的動作(五)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19章 爭儲——第十七節 對症下藥(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一節天才隕落(五)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五節 羣臣定主(二)第3章 亂世紛爭—(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五)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三節 串謀(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五節薄昭的結局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一節荒唐的謀反(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七)第12章 覆滅—第十六節 呂氏敗亡(九)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六)第12章 覆滅—第十六節 呂氏敗亡(九)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9章 日落長河—(九)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三)第12章 覆滅—第十二節 呂氏敗亡(五)第19章 爭儲——第十一節 釋疑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五節戲弄佞幸(二)第9章 日落長河—(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一節 開始吧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節 醫之聖手(二)第4章 軍挺咸陽—(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七節 曹參拜相(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戚姬的結局(五)第3章 亂世紛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