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前往睦州

這會兒,我們該說說大官人柴進和浪子燕青這兩個風流才子了。

話說柴進與燕青兩人,告別了宋江和梁山大軍,渾身輕鬆了許多,一路上興高采烈的,先是乘船走水路,後是撩開大步走陸路,不幾日,便快到了睦州的地方。

愈近睦州,山更青,水更秀。綠樹掩映中,時顯人家院落。紅磚綠瓦,寺廟白塔。山窪間,溪水潺潺。日出東山坳,晨鐘驚飛鳥。林間穿行着柴進、燕青,興趣頗高,像兩隻快樂的小鳥。

走在前面的燕青,身上揹着琴盒,手中拿着鐵劍,踩着山石,時而疾走,遇到溪水,跳躍而過。柴進跟在後面,背個布兜,裡面有幾本已經發黃、準備騙人的舊書,望着前面的燕青,滿面歡喜。

燕青長髮飄飄,衣裳隨風抖動。風景秀美,燕青詩興大發,昂着首,看向天,高聲頌道:“白雲在天上,飛雁一行行。山間百花開,鳥兒把歌唱。”

柴進見狀,哈哈大笑。笑畢,對前面的燕青說道:“小乙兄弟甚是好笑,全說些大實話。”

燕青聞言,轉回身,看着柴進,說道:“大官人哥哥,此乃俺作的詩歌,怎地成大實話了?”

柴進笑道:“小乙兄弟,若說打架,你行;若說寫詩,太實,我看還是算了吧。”

燕青想了想他剛創作的四句詩,覺得挺好,遂對柴進的話不認同,問道:“大官人哥哥,依你之見,俺的詩不好?”

柴進笑道:“好,誰說不好了?你哪隻耳朵聽俺說你的詩不好了?”柴進的笑,更多的像是譏笑。

燕青放下手中鐵劍,騰出手來,將身上揹着的琴盒接了下來,放在地上,對柴進說道:“大官人哥哥,你也解下揹包,咱哥倆歇息一番。”

柴進聞言,停住腳,也解下了身上背的布兜,放於地上。

燕青一個蹦子跳到柴進身前,對柴進說道:“大官人哥哥,你說俺的詩不好,俺不和你論詩了,俺就和你較量番功夫。”

柴進道:“好呀!小乙兄弟,哥哥俺就和你比試番功夫。”

於是,山間草地上,兩人移挪跳躍,打鬥了一番,柴進漸漸不支。少頃,柴進高喊一聲:“停!”然後跳至一邊。燕青也收住拳腳,站在原地。

柴進對燕青說道:“小乙兄弟相撲天下無敵,箭術更是一絕,哥哥俺認輸。”

燕青笑道:“如此最好!大官人哥哥,俺再問你,剛纔俺的詩如何?”

柴進高聲答道:“好!好詩!絕對的好詩!”

燕青大笑。

兩人嬉鬧了一陣,又背起行裝,開始趕路。

兩人又走了幾個時辰,來到了睦州地界。想到即將到方臘的老巢了,燕青心裡免不了緊張。更讓燕青緊張的是,他不知道宋江及盧俊義仗打得怎麼樣了?現在行進到什麼地方了?

燕青如此想着,遂對柴進說道:“大官人哥哥,咱們只是逍遙,不覺間便來到了睦州地界,不知此刻,俺先鋒哥哥他們怎麼樣了?”

柴進聞言,想起這之前跟在宋江身邊,親眼看到諸多兄弟,慘死疆場,遂對燕青說道:“那還能怎麼樣?!小乙你想想,大軍征剿,勢如破竹,攻城略地,戰果輝煌,那是一定的;然而,兩軍對壘,刀槍無情,死傷肯定也是難免的。小乙,自古戰爭,從來都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嘛。”

燕青道:“大官人哥哥,你覺得俺先鋒哥哥可拿得下方臘那賊?”

柴進聞言笑笑,說道:“咋纔是個可拿得下方臘那賊?是太拿得下方臘那賊了!小乙你想想,方臘那賊,無非一村夫,糾集了一幫烏合之衆而已,焉有朝廷大軍拿不下他的道理?咱先鋒哥哥絕對拿得下方臘那廝,無非是個遲早而已。”

燕青聞言,催促柴進道:“既是如此,大官人哥哥,那咱們抓緊時間走,趕緊混進方臘那廝老巢去,摸清了情況,好給咱先鋒哥哥傳遞情報。”

柴進聞言笑笑,停下了步,坐在地上,對燕青說道:“小乙兄弟,趕得早不如趕得巧,不慌,咱們又走了幾個時辰了,也該累了,來來來,你也坐地,一來歇歇,二來咱倆練習一番,好臨場配合得天衣無縫。”

柴進說罷,從背上解下包裹,拿出他的幾本發了黃的舊書,然後對燕青說道:“小乙,把哥哥琴盒拿來,哥哥彈奏一曲,你來給咱唱上一首。”

燕青聞言,放下手中劍,解下背上琴盒,遞與坐地的柴進。柴進接過琴盒,順手丟給燕青一本舊書。

柴進隨即將琴盒打開,取出古琴,盤於膝蓋上,十指撥動琴絃,彈將了起來。

古琴音樂隨即環繞于山谷間。

此時,天藍雲白,山青水碧,草鮮花豔,燕舞鶯歌,山谷間氤氳着一派祥和之氣;那琴聲,悠揚舒緩,纏綿不斷,如高山流水,宛若天籟。

燕青原本就是風流才子,填得一手好詞,唱得一嘴好曲,也曾引誘得趙元奴、李師師,如醉如癡,欲罷不能。

此刻,悅耳音樂飄入耳中,青山綠水觸動情愫,激情勃發,燕青張嘴唱道:

“雨後藍天晴方好。白雲高掛,彩虹碧空繞。小溪嘩嘩山不倒,綠草叢叢君行早。 高山流水琴聲秒。丟卻憂鬱,不被無情惱。去往睦州條條道,何須揮戈急急跑。”

柴進聞聽後,哈哈大笑,高聲叫道:“妙哉!妙哉!”

燕青也哈哈大笑,隨後問柴進道:“大官人哥哥,俺唱的此首詞,可趕得上剛纔作的那首詩?”

柴進又是哈哈一笑,說道:“咋纔是可趕得上?是太趕得上了。”

山谷間,柴進、燕青倆人嬉笑耍鬧了一番,重新收拾起琴劍書籍,站起身來,一前一後相跟着,翻山越嶺,爬山涉水,望睦州城而去。

不多時,兩人來到了一處關隘口。

柴進、燕青正行間,關隘處跳出一將一卒,橫槍擋在了柴進、燕青面前,高聲叫道:“拙!什麼人?欲往何去?拿出路條來!”

柴進、燕青嚇了一跳,趕忙停身站定。

柴進鎮靜了一下,對守隘將卒說道:“軍爺,切莫斥責,小生乃中原秀才,姓柯名引。跟着俺的這小子,是俺僕人,無姓無名,只有個綽號叫混子。中原落敗,俺們一主一僕,千里迢迢,投上國而來,不圖其他,只爲謀個前程”

守隘將卒橫着槍問道:“拙!你說你乃中原秀才,俺且問你,你有何本事,動輒敢來俺上國?你既是秀才,你不在你中原地界謀取前程,跑俺上國謀得哪家前程?你不見目今南北大戰,世道混亂,卻來亂串什麼?莫不是來做奸細?”

柴進聞言,假裝害怕,急忙說道:“軍爺莫要玩笑,奸細那是誰都能做得的?鬧不好要殺頭的!小的吃法的傢伙只有一個,哪裡肯爲做什麼奸細丟了吃飯的傢伙?!軍爺,俺雖一秀才,然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三道九流,無所不通,善會陰陽,識得六甲風雲,辯得三光氣色,因見江南方向有天子氣象,故才舍了中原地界,一路追尋天子氣象而來,實爲謀個錦繡前程。”

守隘將卒聞言,相互一視,又問道:“秀才,照你所言,俺東南地界真的有天子氣象?該是俺大王要做天子?”

柴進道:“那是自然,不若此,我等只在中原求前程了,如此翻山越嶺,爬山涉水,歷經千難萬險,來此幹甚?!吃飽了撐的不是?!”

守隘將卒聞言,心裡暗道:“假若江南方向果真有天子氣象,定是應驗在俺主方臘身上了。我等隨方臘起兵,在此把守關隘,若那方臘真的當定天子了,我等是否也該有個前程?總不能一輩子都在這裡把守關隘吧!”

守隘將卒如此想着,便欲問自己的前程於柴進。

守隘將卒暗道,他既是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三道九流,無所不通,善會陰陽,識得六甲風雲,辯得三光氣色,何不就此問問我等的前程?

兩位守隘將卒的心思,哪裡逃得出柴進的眼睛?

正待守隘將卒將要問時,柴進卻先行說道:“俺觀兩位軍爺,器宇軒昂, 氣度不凡,也非等閒之輩,本不該是把守關隘軍卒,而今在此值守,乃是命中所帶,不出一月,你倆二人,都將高升,一個升爲校官,另一個接任尉官,皆是富貴之人。”

柴進憑着一張嘴,給兩個把守關隘的軍卒升了官。那倆人聽了大喜,直道中原地方出人才,出大人才,長的是火眼金睛啊!都看出了我倆的前程了!

兩位守隘將卒因柴進給了他們前程,因此心中大喜,忙收了槍,領柴進、燕青二人到了關上,將出大塊肉,倒了大碗酒,好生招待了柴進、燕青一番,隨即派人,速去睦州,通報右丞相祖士遠,道中原來高人了,給俺們送皇帝來了。

兵卒得令,騎一匹快馬,疾馳而去,去給方臘國右丞相祖士遠報信去了。

第七十章 叛賊下場第一百四十一章 惺惺相惜第五十章 結識世忠 (2)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封府尹第一百三十九章 雲壁救難第一百二十一章 臨陣反戈第二百二〇六章 張覺降宋 (3)第一百五十五章 故地重遊第二百五十六章 搬運金銀第一百五十九章 保媒拉縴 (2)第一百〇二章 征剿梁山 (1)第八十一章 宋江上位第二百一十四章 收復燕京 (8)第二百〇二章 二次伐遼 (5)第二百三十九章 陳東上書第二百二〇七章 張覺降宋 (4)第十七章 二次任相第十八章 二次罷相第四十七章 馬植探營 (1)第二百二十九章 徽宗禪位 (5)第一百六十六章 醞釀出兵 (1)第二百一十八章 徽宗禪位 (1)第九十六章 海上之盟 (2)第七十二章 馬植投宋第八十五章 初次使金第一百七十八章 首次伐遼 (5)第四十四章 暗中施計 (2)第一百五十五章 故地重遊第五十五章 征剿海里第四十二章 出爾反爾第二百三十九章 陳東上書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芝自縊第一百五十七章 得見柴進第二百四十五章 保衛太原 (1)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扮出城第九章 奸賊蔡京 (3)第二百一十八章 收復燕京 (12)第二百三十二章 趙佶南逃 (2)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見馬植 (1)第二百一十四章 藥師叛宋 (4)第二百四十七章 保衛太原 (3)第一百三十三章 攔路打劫 (2)第二百一十三章 收復燕京 (7)第一百九十七章 冤仇難解 (4)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芝自縊第一百二十四章 銀芝公主第二百〇三章 二次伐遼 (6)第一百四十一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二十章 柴進稱雄第五十四章 海里叛亂第一百五十六章 石碣村中第二百章 二次伐遼 (3)第二百二十五章 藥師獻計第一百七十六章 首次伐遼 (3)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皇子趙楷第二章 陳年往事第一百四十六章 避入山中第二十五章 哄惑徽宗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見馬植 (2)第一百〇一章 運籌帷幄第一百〇六章 歸順朝廷第一百八十三章 鴆殺宋江 (1)第一百七十六章 首次伐遼 (3)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次伐遼 (1)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一百八十四章 鴆殺宋江 (2)第二百五十一章 朱勔伏誅第三十一章:兩族拼殺 (1)第四十七章 馬植探營 (1)第一百七十〇章 醞釀出兵 (5)第一百八十二章 童貫返京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皇子趙楷第二百六十章 宮前情願 (2)第二百六十一章 堅守幷州第三章 女皇碩貞第一百三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五十二章 馬植返鄉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禪位 (6)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二百二十七章 徽宗禪位 (3)第四章 奇花異草第一章 引子第二百〇一章 二次伐遼 (4)第二百二十七章 徽宗禪位 (3)第五十四章 海里叛亂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禹山中 (3)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禪位 (6)第一百三十九章 雲壁救難第一百二十一章 臨陣反戈第三十一章:兩族拼殺 (1)第十五章 榮升太尉第一百七十七章 首次伐遼 (4)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見宋江第一百三十九章 雲壁救難第二百一十一章 藥師叛宋 (1)第十九章 結識朱衝第五十五章 征剿海里第一百九十五章 冤仇難解 (2)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劫金營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復燕京 (13)
第七十章 叛賊下場第一百四十一章 惺惺相惜第五十章 結識世忠 (2)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封府尹第一百三十九章 雲壁救難第一百二十一章 臨陣反戈第二百二〇六章 張覺降宋 (3)第一百五十五章 故地重遊第二百五十六章 搬運金銀第一百五十九章 保媒拉縴 (2)第一百〇二章 征剿梁山 (1)第八十一章 宋江上位第二百一十四章 收復燕京 (8)第二百〇二章 二次伐遼 (5)第二百三十九章 陳東上書第二百二〇七章 張覺降宋 (4)第十七章 二次任相第十八章 二次罷相第四十七章 馬植探營 (1)第二百二十九章 徽宗禪位 (5)第一百六十六章 醞釀出兵 (1)第二百一十八章 徽宗禪位 (1)第九十六章 海上之盟 (2)第七十二章 馬植投宋第八十五章 初次使金第一百七十八章 首次伐遼 (5)第四十四章 暗中施計 (2)第一百五十五章 故地重遊第五十五章 征剿海里第四十二章 出爾反爾第二百三十九章 陳東上書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芝自縊第一百五十七章 得見柴進第二百四十五章 保衛太原 (1)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扮出城第九章 奸賊蔡京 (3)第二百一十八章 收復燕京 (12)第二百三十二章 趙佶南逃 (2)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見馬植 (1)第二百一十四章 藥師叛宋 (4)第二百四十七章 保衛太原 (3)第一百三十三章 攔路打劫 (2)第二百一十三章 收復燕京 (7)第一百九十七章 冤仇難解 (4)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芝自縊第一百二十四章 銀芝公主第二百〇三章 二次伐遼 (6)第一百四十一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二十章 柴進稱雄第五十四章 海里叛亂第一百五十六章 石碣村中第二百章 二次伐遼 (3)第二百二十五章 藥師獻計第一百七十六章 首次伐遼 (3)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皇子趙楷第二章 陳年往事第一百四十六章 避入山中第二十五章 哄惑徽宗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見馬植 (2)第一百〇一章 運籌帷幄第一百〇六章 歸順朝廷第一百八十三章 鴆殺宋江 (1)第一百七十六章 首次伐遼 (3)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次伐遼 (1)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一百八十四章 鴆殺宋江 (2)第二百五十一章 朱勔伏誅第三十一章:兩族拼殺 (1)第四十七章 馬植探營 (1)第一百七十〇章 醞釀出兵 (5)第一百八十二章 童貫返京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皇子趙楷第二百六十章 宮前情願 (2)第二百六十一章 堅守幷州第三章 女皇碩貞第一百三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五十二章 馬植返鄉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禪位 (6)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二百二十七章 徽宗禪位 (3)第四章 奇花異草第一章 引子第二百〇一章 二次伐遼 (4)第二百二十七章 徽宗禪位 (3)第五十四章 海里叛亂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禹山中 (3)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禪位 (6)第一百三十九章 雲壁救難第一百二十一章 臨陣反戈第三十一章:兩族拼殺 (1)第十五章 榮升太尉第一百七十七章 首次伐遼 (4)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見宋江第一百三十九章 雲壁救難第二百一十一章 藥師叛宋 (1)第十九章 結識朱衝第五十五章 征剿海里第一百九十五章 冤仇難解 (2)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劫金營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復燕京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