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佶南逃 (1)

第二百三十章 趙佶南逃 (1)

童貫護送太上皇前往亳州進香一事,欽宗知道,他攔截了,但未攔截下來;但數萬百姓皆欲遂太上皇前往亳州,這個情況,欽宗不知道。欽宗心想,城中百姓皆南去了,汴京城誰保?故此,欽宗大爲驚慌。欽宗當即下旨道:“責令開封牧張叔夜立即關閉汴京南門,除朝廷官員奉命外出辦事外,凡攜帶家眷外出的官員、軍民百姓各色人等,一律不得出城。”

張叔夜高聲答道:“臣謹遵聖旨!”隨即,向欽宗告退,帶着徐策,出了大殿,佈置把控城門事宜去了。

當時,徽宗趙佶走得太匆忙,只帶了顯恭皇后王繁英、顯肅皇后鄭氏、顯仁皇后韋氏及王貴妃、喬貴妃、崔貴妃、楊賢妃、婉儀林月妹等少數後宮,連明妃李師師都未來得及通知。故此,蔡京、王黼、李邦彥、朱勔等奸臣佞賊都不知道太上皇已經出了京師。高俅外出公幹,也不知道太上皇趙佶離開京師,往亳州進香去了。

蔡京也是從紛紛擾擾的百姓那裡知道徽宗行蹤的。雖然蔡京貴爲當朝宰相、大學士,但他的信息未必比有些百姓靈通。有些百姓的家人便在太上皇身邊做事,伺候着太上皇,太上皇有任何動作,下人們馬上就知道了,就傳給家人了,何況是金兵逼臨汴京城下、太上皇南下上香如此大的事情。

有宮中下人得知太上皇南下亳州進香,就知道京師不保了,忙將此信息傳報給家人,消息便一傳十、十傳百地傳開了。得知消息的老百姓心想,既是太上皇都離開京師了,這京師還如何保得住?於是,皆慌里慌張,攜家帶口,蜂擁出城,隨太上皇南下,以尋個安全。

蔡京府上下人得知這個情況後,慌忙返回相府,將此情況報告給了蔡京。蔡京得報,又驚又慌。蔡京驚得是太上皇南下亳州進香,竟然沒提前通知他一聲,可見他在太上皇眼裡,已經可有可無了,老不中用了;慌的是,太上皇走了,京師就難保了,京師一旦失陷,輕者被掠,重者喪命,那可不是開玩笑的,得跑!此時的蔡京,啥也不顧不上了,急忙讓隨從們攜帶了金銀細軟,舉家乘坐三輛馬車,往南門而去,也要逃出京師。

蔡京前面乘着轎子,後面跟着乘坐家眷的三輛馬車,在十多名衙役的開路下,好不容易來到了汴京南門。把門兵士持槍攔住了前面開路的衙役們。蔡京轎子前的衙役也是平時驕橫慣了的,從來未被人攔住過,此刻被守門兵士給攔住,頓然大怒,高聲斥責兵士們道:“大膽!此乃蔡太師的的轎子和家眷們的馬車,你等兵士吃了豹子膽了,連蔡太師的轎子都敢阻攔?!還不避開!”

爲首的校官見狀,上前一步道:“你等衙役聽着,我們受開封府命令,把守城門,嚴禁朝廷官員及軍民百姓擅自出城。”

轎子中坐着的蔡京聞聽到轎子外面的對話,心中甚是憤怒,心想,俺乃朝廷宰相、太師,是他開封府管的?啥叫個擅自出城?俺當朝太師出個城能叫擅自出城?還要向他開封府報告不成?!真是豈有此理!惱怒中的蔡京,揭開轎簾,對爲首的校官說道:“你那軍士,到老夫轎前來。”校官見轎簾一動,簾後露出蔡京的老臉來,又聽蔡京讓到轎前去,趕忙趨身向前,來到轎前,望轎子中的蔡京一拜。蔡京問道:“你這軍士,可認得老夫是誰?”校官答道:“回太師的話,您老乃蔡太師。”蔡京勃然怒吼道:“你既是知道按時蔡太師,何有攔本官的轎子?!”校官又望蔡京一拜,不亢不卑地答道:“實告蔡太師,俺們接到開封府命令,凡攜帶家居出城的官員,一律不得放行。”蔡京怒氣略微小了點,對那校官說道:“你們開封府牧張叔夜是不是命令本太師的轎子也不得出城?”校官答道:“這個倒沒有,只是開封府下達的是聖上的旨令,凡是攜帶家眷出城的朝中官員,一律不得放行。命令中未道太師可攜帶家眷出城。”蔡京見說,頓時沒了脾氣。校官站直了身子,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校官心想,汴京城現在的危急,都是你等奸臣佞賊造成的,現在汴京危機了,軍民百姓要遭殃了,你們乘坐轎子、駕着高車大馬要跑了,哪有這等事情?!您那,還是乖乖地回去,等着新帝收拾你吧!

轎子中的蔡京無奈,又不能捨棄了家眷不管,一個人出城去,故此強忍了怒火,命令衙役們道:“打道回府!”衙役們聞令,反轉頭,一路上吆吆喝喝,斥責着擋路的軍民百姓,護着蔡京的轎子和家眷們的馬車,回到了太師府中。

這時候,童貫護送着太上皇趙佶,已經離開汴京數十公里了。乘坐在轎子中的太上皇趙佶,心中慌得不行,急欲離汴京越遠越好。趙佶轎子後面,連綿數裡,跟着從汴京逃難出來的百姓。趙佶轎子前後,一千餘名精兵近衛圍護着,匆匆忙忙地往南行去。

童貫騎在馬上,緊隨在太上皇趙佶的轎子旁。

轎子中的趙佶時不時地和童貫說着話,瞭解着行進情況。

童貫告訴趙佶道:“太上皇深得民心,隨太上皇出城的百姓軍民,有數萬之多,連綿數十里,蔚爲壯觀啊!”

轎子中的趙佶見說,忙令轎伕們停驕。童貫不知太上皇讓停驕是何意,忙令轎伕們停驕。太上皇出了轎子,對童貫道:“卿牽來一匹馬,朕騎着馬,與卿並行。”童貫聞言,忙說道:“太上皇,使不得,使不得啊!這亂糟糟的,驚擾了太上皇,有個閃失,臣擔當不起,罪該萬死啊!”

太上皇趙佶道:“無妨。朕要再看看汴京,朕要和朕的子民在一起。”童貫忙道:“太上皇,咱們去亳州上香,短則一月,長着數月,便又回京了,汴京就在這兒放着,哪兒也去不了,將來還是太上皇的;子民們隨太上皇南去,爲的是忠誠和保護太上皇,不會離棄太上皇的。太上皇還是乘坐轎子便當。”

太上皇趙佶道:“卿之忠心,朕知道。真要騎在馬上,一來透透氣,二來也豪爽一番。實不瞞卿說,朕做端王時,唱策馬疾馳,四處狩獵,也是有一番本領的。”童貫道:“那當然!太上皇之神威,天下皆知。”童貫知道太上皇趙佶心血來潮了,要與子民們同甘共苦了,遂命令手下兵士牽來了一匹馬。趙佶大喜,翻身上馬。童貫趕忙靠近趙佶,以保護並不擅長騎馬的趙佶。趙佶騎上馬後,拉轉了馬頭。童貫驚問道:“太上皇拉轉馬頭,是爲何意?”趙佶道:“皇后病重,俺探視下皇后。”

趙佶所說的皇后,乃顯恭皇后王繁英,此時已在病重中,趙佶離開汴京時,見王繁英病懨懨的,一臉悲慼,遂不忍將王繁英丟棄下,要帶着王繁英一同離開。王繁英知道趙佶名爲亳州進香,實乃避難南方,不忍拖累趙佶,便堅持留在汴京。趙佶不允,便安排王繁英一同前往亳州。

趙佶策馬來到王繁英馬車前,隔簾問候王繁英道:“皇后一路可好?”王繁英躺在馬車中,聞聽到趙佶問候,強掙着要起身,未能起來,忙對身邊丫鬟說道:“快回太上皇問話,妾身好着呢!”丫鬟忙對着簾外說道:“回太上皇問話,皇太后娘娘好着呢。”

趙佶見王繁英爲親自回話,便下了馬,上了馬車,揭開簾子,進到簾中,見王繁英已躺着不能起身,心中大悲,垂下淚來。王繁英見狀,強作笑臉,拼着勁對趙佶說道:“深謝太上皇探視,妾身好着呢,太上皇快下車去,莫要再牽掛妾身了。”趙佶抓住了王繁英的手,默默無語。

過了一陣,趙佶安頓王繁英只管安心養病,待到了亳州,即安排最好的大夫瞧病。安頓完後,趙佶下了王繁英的馬車,復騎到馬上。趙佶繼續往後走。童貫忙道:“太上皇,請拉轉馬頭,前面便是惠濟橋,當抓緊時間過河方是。”趙佶道:“無妨,待朕安撫下百姓在返回不遲。”童貫無奈,只得隨太上皇趙佶去安撫百姓子民。

跟在趙佶皇家車隊後的是汴京數萬子民,見太上皇騎着馬,親來慰問,刷拉拉地跪滿了一地,連扣着頭,高呼着:“太上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趙佶騎在馬上,揮着手,令軍民百姓起身。趙佶道:“你等軍民百姓隨俺南下,一路辛苦,待到亳州後,均予安置,叫你們安居樂業,再無顛簸。”

趙佶馬側,童貫怕有意外,催促着趙佶返回。趙佶拉轉馬頭,隨童貫來到最前面,下了馬,復入到轎子中。童貫催促兵馬急進。不一會兒,來到了惠濟橋前。

第二百一十七章 收復燕京 (11)第七十七章 火併梁山第二百一十二章 收復燕京 (6)第一百三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一百七十六章 首次伐遼 (3)第二百六十章 宮前情願 (2)第一百〇二章 征剿梁山 (1)第三章 女皇碩貞第九十六章 海上之盟 (2)第二百一十六章 藥師叛宋 (6)第二百一十七章 收復燕京 (11)第二十九章 童貫出使第二百六十一章 堅守幷州第一百三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禪位 (6)第六十章 首戰寧邊 (1)第一百七十八章 首次伐遼 (5)第三十四章 完顏函普 (2)第三十一章:兩族拼殺 (1)第一百三十五章 比武招親 (1)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禹山中 (6)第一百六十九章 醞釀出兵 (4)第六章 趙氏諸君第一百〇八章 攪動江南第一百四十章 宋江釋疑第一百三十一章 仇人相見第一百一十三章 前往睦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四十七章 馬植探營 (1)第一百七十八章 首次伐遼 (5)第二百一十五章 藥師叛宋 (5)第二百六十一章 堅守幷州第一百七十九章 首次伐遼 (6)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仇難解 (3)第四十三章 暗中施計 (1)第一百七十六章 首次伐遼 (3)第二百五十二章 蔡攸伏法第一百一十八章 幫源峒中第二百二十六章 世忠死節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扮出城第一百〇一章 運籌帷幄第二百一十九章 徽宗禪位 (2)第二百四十七章 保衛太原 (3)第六十三章 太祖稱帝 (1)第五十六章 立嗣之誤第一百八十六章 宋江託夢 (2)第七十七章 火併梁山第一百九十四章 冤仇難解 (1)第一百〇二章 征剿梁山 (1)第一百九十一章 藥師投宋(5)第二百二十七章 徽宗禪位 (3)第一百五十一章 萌生情愫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戰清溪第一百五十七章 得見柴進第四十六章 監視女真 (2)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前情願 (1)第一百三十二章 攔路打劫 (1)第二百四十一章 北郊之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七十七章 首次伐遼 (4)第二百〇一章 二次伐遼 (4)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芝自縊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爲驚慌第一百〇三章 征剿梁山 (2)第二百四十一章 北郊之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截擊童貫第一百八十六章 宋江託夢 (2)第一百一十七章 攻取睦州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禹山中 (2)第二百二〇五章 張覺降宋 (2)第八十三章 攻破上京第二百〇七章 收復燕京 (1)第二百二〇三章 收復燕京 (17)第七十三章 楊志賣刀第二百三十六章 拜見師師第一百二十一章 臨陣反戈第二百二〇三章 收復燕京 (17)第二百一十三章 收復燕京 (7)第一百四十八章 借宿莊院第二百〇七章 收復燕京 (1)第二百〇五章 二次伐遼 (8)第一百六十七章 醞釀出兵 (2)第二百六十一章 堅守幷州第二百三十四章 杏花樓中第二百〇九章 收復燕京 (3)第一百二十章 柴進稱雄第一百八十六章 宋江託夢 (2)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復燕京 (9)第三十五章 調停族爭 (1)第三十三章 完顏函普 (1)第二百三十三章 臨危受命第三十七章 完顏崛起第一百八十八章 藥師投宋 (2)第三十章 女真起源第一百八十一章 截擊童貫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前情願 (1)第二十七章 童貫用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五十一章 天祚繼位第二百二十九章 徽宗禪位 (5)
第二百一十七章 收復燕京 (11)第七十七章 火併梁山第二百一十二章 收復燕京 (6)第一百三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一百七十六章 首次伐遼 (3)第二百六十章 宮前情願 (2)第一百〇二章 征剿梁山 (1)第三章 女皇碩貞第九十六章 海上之盟 (2)第二百一十六章 藥師叛宋 (6)第二百一十七章 收復燕京 (11)第二十九章 童貫出使第二百六十一章 堅守幷州第一百三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禪位 (6)第六十章 首戰寧邊 (1)第一百七十八章 首次伐遼 (5)第三十四章 完顏函普 (2)第三十一章:兩族拼殺 (1)第一百三十五章 比武招親 (1)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禹山中 (6)第一百六十九章 醞釀出兵 (4)第六章 趙氏諸君第一百〇八章 攪動江南第一百四十章 宋江釋疑第一百三十一章 仇人相見第一百一十三章 前往睦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四十七章 馬植探營 (1)第一百七十八章 首次伐遼 (5)第二百一十五章 藥師叛宋 (5)第二百六十一章 堅守幷州第一百七十九章 首次伐遼 (6)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仇難解 (3)第四十三章 暗中施計 (1)第一百七十六章 首次伐遼 (3)第二百五十二章 蔡攸伏法第一百一十八章 幫源峒中第二百二十六章 世忠死節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扮出城第一百〇一章 運籌帷幄第二百一十九章 徽宗禪位 (2)第二百四十七章 保衛太原 (3)第六十三章 太祖稱帝 (1)第五十六章 立嗣之誤第一百八十六章 宋江託夢 (2)第七十七章 火併梁山第一百九十四章 冤仇難解 (1)第一百〇二章 征剿梁山 (1)第一百九十一章 藥師投宋(5)第二百二十七章 徽宗禪位 (3)第一百五十一章 萌生情愫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戰清溪第一百五十七章 得見柴進第四十六章 監視女真 (2)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前情願 (1)第一百三十二章 攔路打劫 (1)第二百四十一章 北郊之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七十七章 首次伐遼 (4)第二百〇一章 二次伐遼 (4)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芝自縊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爲驚慌第一百〇三章 征剿梁山 (2)第二百四十一章 北郊之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截擊童貫第一百八十六章 宋江託夢 (2)第一百一十七章 攻取睦州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禹山中 (2)第二百二〇五章 張覺降宋 (2)第八十三章 攻破上京第二百〇七章 收復燕京 (1)第二百二〇三章 收復燕京 (17)第七十三章 楊志賣刀第二百三十六章 拜見師師第一百二十一章 臨陣反戈第二百二〇三章 收復燕京 (17)第二百一十三章 收復燕京 (7)第一百四十八章 借宿莊院第二百〇七章 收復燕京 (1)第二百〇五章 二次伐遼 (8)第一百六十七章 醞釀出兵 (2)第二百六十一章 堅守幷州第二百三十四章 杏花樓中第二百〇九章 收復燕京 (3)第一百二十章 柴進稱雄第一百八十六章 宋江託夢 (2)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復燕京 (9)第三十五章 調停族爭 (1)第三十三章 完顏函普 (1)第二百三十三章 臨危受命第三十七章 完顏崛起第一百八十八章 藥師投宋 (2)第三十章 女真起源第一百八十一章 截擊童貫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前情願 (1)第二十七章 童貫用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五十一章 天祚繼位第二百二十九章 徽宗禪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