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首次伐遼 (4)

童貫當衆要斬种師道的頭用來示衆,這讓种師道心中甚是惱怒。种師道心想,憑啥?你憑什麼斬了我的頭用來示衆?是我錯了還是衆人錯了?大戰當前,不是鼓勵將士奮勇殺敵,而是巧言什麼不得妄殺?!這個妄殺如何界定?難不成非得對方的刀架在脖子上才能反抗?到那時,頭早沒了,還哪來的妄殺?!這不是典型的投機取巧,恐嚇威逼,僥倖求勝嘛!若如此,誰都不敢主動殺敵,只能被動應付,豈不是要誤了將士們的性命!

當時,种師道也是滿肚子怒火。原本,种師道就不主張輕啓戰端,冒然進軍。既然童貫主動啓動戰端,進擊契丹了,那就要有萬全之策嘛,哪有大戰之前如此輕率的?!然而,大軍在外,童貫是帥,軍令如山倒,衆將都得執行,种師道也不能例外。故此,种師道將滿肚子怒火強壓了下來,衝童貫又是一個長揖,高聲答道:“末將謝樞密大人不殺之恩。末將謹遵帥令。”

童貫餘怒未休,高聲吼道:“退下!”

种師道無奈,只得退到自己的座位上去了。

訓斥完种師道,童貫又用眼光掃視衆將。衆將心裡膽怯,皆避之目光。

童貫見衆將不再言語,遂下令道:“諸將聽令!”

在座的諸將齊身站起,高聲答道:“末將在!”

童貫威視着衆將,繼續下令道:“明日拂曉,大軍兵分爲東西兩路,進軍契丹。令楊可世爲東路軍統制兼先鋒官,統兵五萬,歸种師道節制,進趨白溝;辛興宗爲西路軍統制兼先鋒官,統兵五萬,由王稟節制,進趨範村。本帥統率中軍,隨後跟進。”

衆將聞令,高聲答道:“末將謹遵帥令!”

童貫再次威視衆將一圈,高聲道:“好!衆將入座。”

其他將領聞令,均復入座中,唯种師道挺身站立着。

童貫見狀,鼻子哼了一聲,將目光看向种師道。

迎着童貫的目光,种師道望童貫施禮,說道:“主帥在上,末將以爲,我軍對遼軍如何排兵佈陣、遼軍兵馬人數及戰力情況皆不明瞭的情況下,不宜分散兵力,當兵合一處,穩打穩紮,整體推進的爲好。若將兵馬分爲東西兩路,攻擊力減弱,有被遼軍圍隔分擊之可能。”

童貫見剛剛還表示“謹遵帥令”的种師道,現在又當殿提出異議,頓時勃然大怒,高聲吼道:“种師道!俺童貫指揮不了你還是怎的?要不然,你來坐俺這個帥位,來排兵佈陣如何?”

种師道趕忙答道:“主帥息怒。末將不敢有那個想法,末將只是覺得如此攻伐遼軍,兵力分散,形不成強有力的攻擊勢頭,恐難以奏效。”

“放肆!”童貫大聲吼叫道:“种師道!你要麼服從帥令,要麼接受軍法處置!不得在此妖言惑衆,動搖軍心。”

童貫怒急,若換成別人,早推出去斬首了;但臨出發前,徽宗皇帝親下御旨,令其將种師道招至軍中,隨時徵詢种師道的意見;故此,童貫雖是怒急,卻不能將种師道給斬首了,恐回朝後無法給徽宗皇帝交代。

童貫憤然坐下,再未理睬种師道。

种師道見無法說通童貫,遂復入座中。

誰知,种師道剛剛入座,楊可世又站起身來,離開座位,站在大殿中,衝童貫一拜,然後說道:“主帥在上,末將以爲,老鍾所言不虛,應該考慮。”

童貫見狀,大怒,猛然拍了下案几,高聲訓斥道:“楊可世!你什麼意思?你是唯种師道馬首是瞻嗎?你直接說,你能不能充任東路軍統制兼先鋒官?!若能,遵令;若不能,本帥另外任命他將。”

“大帥息怒……”楊可世正欲陳述自己的道理,雄州知府和洗離座,打斷了楊可世的話。

當時,和洗站於楊可世對面,滿臉怒色,指着楊可世,厲聲說道:“豈有此理!大軍征伐,皆遵帥令,自古以來,莫若如是!假若衆將軍皆各自爲政,何以統一軍令,克敵制勝?楊將軍,有道是國有國法,軍有軍紀,一聲令下,令行禁止,此乃必須也!你怎能妖言惑衆,動搖軍心。楊將軍,你還不退下,更待何爲?!”

楊可世看着和洗說道:“和知州,你乃文官,不得干擾軍機大事。”

“拙!”這是,一直坐於童貫身側沒有說話的蔡攸,猛然拍了下案几說話了。蔡攸喝了聲後,大聲說道:“楊可世,若說文官,俺也是文官,俺就不能監管軍機事務了?誰規定文官就不能參與軍機大事了?實話告訴你楊可世,今天發生的情況,俺都看在眼裡,非是俺不做處置,乃是時機上不到也!你信不信俺能斬了种師道的頭?”

种師道見說,縮了下脖子。

楊可世直挺挺地站立着,聽着蔡攸的訓斥。

“作爲老鍾,莫要擺老資格。俺知道,你老鍾久居邊關,勞苦功高,但你不能居功自傲,目無上司。待本次北伐得勝,大軍返朝,本監軍將奏請聖上,對种師道以下抗上,拒不執行軍令之行爲,予以處罰。”

蔡攸盯着楊可世在訓,說的內容卻是衝种師道去的。种師道心裡自然不服,心想,俺什麼時候目無上司,拒不執行軍令了?俺只是提提建議而已。

蔡攸在說完种師道的種種不是後,繼續訓斥楊可世道:“楊可世!你乃一路大將,須服從帥令,焉何妄自尊大,自以爲是?!和知州所言不錯嘛,假如人人自以爲是,要統帥部做甚?要俺監軍做甚?!現在,本監軍把話撂明,若再有人干擾軍事部署,本監軍將行使權力,予以先斬後奏。到那時,悔之晚矣!”

蔡攸最後的這些話,又是衝种師道去的。

這之前,蔡攸並未過多地干預軍事事務,因爲臨行前,徽宗皇帝單獨召見了蔡攸,安排給他的任務是監督地方及行政方面的事務,而非是軍事事務,故此蔡攸並未就軍事方面的事務發表意見,現在見种師道、楊可世不認同童貫的戰略安排,又以和洗乃文官爲由,反對和洗參與軍機事務的討論,故此忍耐不住,說了上述一番話。

蔡攸的這番話,極大地鼓舞了和洗,和洗更來勁了,大發議論,直言軍令統一的重要性,要求所有大將,唯童樞密之令是從,不得變相及打折扣。其他將領見狀,皆不敢再言語了,怕蔡攸行駛監軍之責,把自己給當衆斬首了,把自己吃飯的傢伙給整丟了。

童貫見和洗關鍵時候挺身而出,敢於訓斥像楊可世之類的大將,心裡甚是欣慰,很是讚許和洗,連聲說道:“和知州所言極是,乃文官之表率。”

和洗乃文官,懂什麼的戰略戰術?然而,和洗欲巴結童貫,故此威逼楊可世遵守帥令,不得再提出不同意見。

楊可世無奈,只得復入座中。

和洗望着衆將,繼續說道:“樞密使大人,統領軍馬,徵西北,伐西夏,大小數十戰,未嘗有敗績也,把個窮途末路的契丹算甚?!正如樞密使大人所言,契丹兵馬,見朝廷大軍北來,早已聞風喪膽,投降恐怕還來不及,哪裡還敢跟大軍對仗?諸將只管去受降便是,不可妄殺,以壞朝廷名聲。”

种師道、楊可世見說,氣得咬牙切齒,肚子裡暗罵道:把他家的!你打過仗嗎?你懂個錘子呀!你既是要巴結童貫,也該有個哈數吧,哪能拿打仗這等大事當兒戲?你看你舔腚的樣!舔腚舔得連屎都舔上了!

氣歸氣,不服歸不服,童貫就喜歡和洗這樣不問對錯,只管服從的人,所以對和洗大家稱讚,誇獎和洗道:“和知府所言極是,衆將當向和知府學習,聽從指揮,服從命令,不得自以爲是,各自爲政。”

种師道、楊可世見狀,強忍了氣,只得謹遵帥令。

當日會畢,种師道、楊可世二人,憂心忡忡地回到前軍營地,又私下裡商議起明天的戰事。

种師道對楊可世道:“楊統制,契丹既知大軍來伐,必有對策。明日之戰,恐非童樞密所言的那樣簡單,我軍當慎重待之。”

楊可世道:“種老將軍所言極是,下官服從種老將軍調遣。”

种師道想了一陣後說道:“楊統制,以我之見,明日開戰之時,爲確保必勝,你率軍前突,與敵廝殺;俺率軍跟進,作爲後援。俺令軍士各持巨梃,一旦前方戰事不利,契丹追殺而來,俺便率軍馳援前方,用巨梃抵擋契丹,掩護你撤退。”

楊可世聞言,說道:“種老將軍,即使明日戰事不利,會有那麼嚴重嗎?”

楊可世覺得,即使不能很順利地戰勝遼國兵馬,但遼國兵馬戰勝宋軍似乎也是不可能的,故此有此說。

种師道見說,哀嘆了一下,說道:“楊統制,你有所不知,契丹兵馬,以機動爲強,多使用短兵器。俺覺得,戰事順利最好,萬一失利,可用巨梃對他短器,方保得萬全。”

楊可世雖不認同契丹兵馬有那麼強,但他統制的前軍由种師道節制,加之种師道又是他過去的頂頭上司,遂認同了种師道的安排。

兩人商議了半天,才歇息了。

第四十六章 監視女真 (2)第五十四章 海里叛亂第二百〇四章 二次伐遼 (7)第二百三十五章 燕青護花第八十章 嘯聚梁山第一百九十九章 二次伐遼 (2)第八十四章 醞釀使金第八十七章 激烈爭論第一百九十三章 藥師投宋(7)第一百九十七章 冤仇難解 (4)第二百二〇七章 張覺降宋 (4)第二百一十六章 藥師叛宋 (6)第三十六章 調停族爭 (2)第六十九章 反攻上京第一百八十九章 藥師投宋 (3)第二百四十一章 北郊之戰第二百〇三章 二次伐遼 (6)第二百二〇四章 張覺降宋 (1)第一百八十五章 宋江託夢 (1)第三十七章 完顏崛起第一百三十七章 比武招親 (3)第九十七章 海上之盟 (3)第一百三十五章 比武招親 (1)第七十八章 金屋藏嬌第十四章 得遇高俅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見馬植 (1)第十四章 得遇高俅第一百六十九章 醞釀出兵 (4)第一章 引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藥師投宋 (3)第一百八十四章 鴆殺宋江 (2)第二百五十六章 搬運金銀第二百二〇四章 張覺降宋 (1)第五十五章 征剿海里第二百三十八章 勸阻欽宗第九十章 遼臣使金第一百六十八章 醞釀出兵 (3)第四章 奇花異草第一百九十章 藥師投宋(4)第二百〇九章 收復燕京 (3)第一百三十章 醉仙樓上 (3)第九十五章 海上之盟 (1)第一百七十六章 首次伐遼 (3)第一百〇七章 江南民變第十五章 榮升太尉第九十四章 暗通梁山 (2)第三章 女皇碩貞第八十八章 冷落金使第一百九十二章 藥師投宋(6)第二百二十章 太子趙桓第十四章 得遇高俅第二百一十三章 收復燕京 (7)第二百三十九章 陳東上書第九十三章 暗通梁山第五章 橫生災禍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次伐遼 (1)第一百九十九章 二次伐遼 (2)第一百八十六章 宋江託夢 (2)第一百四十六章 避入山中第十七章 二次任相第二百章 二次伐遼 (3)第二百三十八章 勸阻欽宗第一百二十三章 凱旋途中第一百六十七章 醞釀出兵 (2)第二百四十九章 西軍抵京第一百四十一章 惺惺相惜第二百四十七章 保衛太原 (3)第十五章 榮升太尉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禹山中 (2)第一百八十九章 藥師投宋 (3)第一百九十三章 藥師投宋(7)第一百一十二章 拼死奪關(2)第一百〇四章 征剿梁山 (3)第七十二章 馬植投宋第九十八章 海上之盟 (4)第二百四十五章 保衛太原 (1)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見宋江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劫金營第一百八十七章 藥師投宋 (1)第三十九章 奇人出世第二百四十七章 保衛太原 (3)第二百四十三章 初次議和第二百一十五章 藥師叛宋 (5)第四十五章 監視女真 (1)第一百八十章 首次伐遼 (7)第十三章 徽宗皇帝第一百三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九十三章 藥師投宋(7)第七十章 叛賊下場第二百〇七章 收復燕京 (1)第五十三章 馬植獻策第九十一章 二次使金第五十八章 密謀反遼第二百四十二章 朝堂議事第一百八十八章 藥師投宋 (2)第五十九章 起兵反遼第一百八十七章 藥師投宋 (1)第一百〇一章 運籌帷幄第二百一十章 收復燕京 (4)第二百三十四章 杏花樓中
第四十六章 監視女真 (2)第五十四章 海里叛亂第二百〇四章 二次伐遼 (7)第二百三十五章 燕青護花第八十章 嘯聚梁山第一百九十九章 二次伐遼 (2)第八十四章 醞釀使金第八十七章 激烈爭論第一百九十三章 藥師投宋(7)第一百九十七章 冤仇難解 (4)第二百二〇七章 張覺降宋 (4)第二百一十六章 藥師叛宋 (6)第三十六章 調停族爭 (2)第六十九章 反攻上京第一百八十九章 藥師投宋 (3)第二百四十一章 北郊之戰第二百〇三章 二次伐遼 (6)第二百二〇四章 張覺降宋 (1)第一百八十五章 宋江託夢 (1)第三十七章 完顏崛起第一百三十七章 比武招親 (3)第九十七章 海上之盟 (3)第一百三十五章 比武招親 (1)第七十八章 金屋藏嬌第十四章 得遇高俅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見馬植 (1)第十四章 得遇高俅第一百六十九章 醞釀出兵 (4)第一章 引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藥師投宋 (3)第一百八十四章 鴆殺宋江 (2)第二百五十六章 搬運金銀第二百二〇四章 張覺降宋 (1)第五十五章 征剿海里第二百三十八章 勸阻欽宗第九十章 遼臣使金第一百六十八章 醞釀出兵 (3)第四章 奇花異草第一百九十章 藥師投宋(4)第二百〇九章 收復燕京 (3)第一百三十章 醉仙樓上 (3)第九十五章 海上之盟 (1)第一百七十六章 首次伐遼 (3)第一百〇七章 江南民變第十五章 榮升太尉第九十四章 暗通梁山 (2)第三章 女皇碩貞第八十八章 冷落金使第一百九十二章 藥師投宋(6)第二百二十章 太子趙桓第十四章 得遇高俅第二百一十三章 收復燕京 (7)第二百三十九章 陳東上書第九十三章 暗通梁山第五章 橫生災禍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次伐遼 (1)第一百九十九章 二次伐遼 (2)第一百八十六章 宋江託夢 (2)第一百四十六章 避入山中第十七章 二次任相第二百章 二次伐遼 (3)第二百三十八章 勸阻欽宗第一百二十三章 凱旋途中第一百六十七章 醞釀出兵 (2)第二百四十九章 西軍抵京第一百四十一章 惺惺相惜第二百四十七章 保衛太原 (3)第十五章 榮升太尉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禹山中 (2)第一百八十九章 藥師投宋 (3)第一百九十三章 藥師投宋(7)第一百一十二章 拼死奪關(2)第一百〇四章 征剿梁山 (3)第七十二章 馬植投宋第九十八章 海上之盟 (4)第二百四十五章 保衛太原 (1)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見宋江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劫金營第一百八十七章 藥師投宋 (1)第三十九章 奇人出世第二百四十七章 保衛太原 (3)第二百四十三章 初次議和第二百一十五章 藥師叛宋 (5)第四十五章 監視女真 (1)第一百八十章 首次伐遼 (7)第十三章 徽宗皇帝第一百三十四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九十三章 藥師投宋(7)第七十章 叛賊下場第二百〇七章 收復燕京 (1)第五十三章 馬植獻策第九十一章 二次使金第五十八章 密謀反遼第二百四十二章 朝堂議事第一百八十八章 藥師投宋 (2)第五十九章 起兵反遼第一百八十七章 藥師投宋 (1)第一百〇一章 運籌帷幄第二百一十章 收復燕京 (4)第二百三十四章 杏花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