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藥師叛宋 (6)

完顏阿骨打死後,完顏吳乞買繼位,成了金國的皇帝,是爲金太宗。完顏阿骨打活着的時候後,完顏吳乞買、完顏粘罕、完顏宗望等人就像強佔宋朝的燕雲十六州地區,因完顏阿骨打堅持要歸還給宋朝,所以纔沒有如願。完顏阿骨打死後,完顏吳乞買等人沒了牽制,又開始圖謀奪取燕雲十六州之疆域,只是苦於沒有藉口而已。

宋朝接納張覺叛降,讓金國找到了藉口,開始是以所要張覺爲藉口,製造事端。張覺被王安中所殺並將首級送與金國後,金國雖然一時安穩了下來,但始終沒有放棄要侵略宋朝的野心,千方百計地想着辦法,找着藉口。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藉口終於被金國找到了,除了宋朝接納張覺叛降外,就是宋朝不遵照的約定,給金國輸送銀子。

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燕京六州首付回來後,徽宗皇帝對尚未收復回來的雲朔十州念念不忘,遂派童貫鎮守晉陽,統領燕雲地區軍政事務,另任譚稹爲何東北宣撫使,負責收復雲朔十州。

方臘起義之初,譚稹擔任兩浙制置使,首先奉命統軍出征,征剿方臘。燕京六州收復後,徽宗皇帝將王安中、譚稹調至燕京,任王安中爲燕山府宣撫使,主政燕京地區,譚稹爲河東北宣撫使,負責收復雲朔十州。當時,金國以天祚帝尚未擒獲,佔着雲朔十州。趙良嗣代表朝廷與金國談判,經過答應等天祚帝耶律延禧擒獲後,即將雲朔十州歸還宋朝,但向趙良嗣索要二十萬石軍糧犒軍。趙良嗣請示朝廷後答應了金國的要求。

徽宗皇帝雖然任命譚稹擔任河東北宣撫使,但河東北及雲朔十州都被金國佔領着,實際上譚稹並沒有轄地,只是在燕京與王安中合署辦公。張覺率營平灤三州歸順朝廷,燕京以東北地區均屬於宋朝了,讓譚稹壓力很大,就鼓動着朔、應、蔚三州守將投降宋朝。朔、應、蔚三州守將也是漢人,見燕京及營平灤都歸順宋朝了,預判到不久的將來,雲朔十州也將歸屬宋朝,遂接受了譚稹的鼓動,要歸順宋朝。金國因完顏阿骨打剛死,完顏吳乞買新立,天祚帝在逃,沒有精力顧及雲朔十州,遂同意割武、朔兩州與宋朝。譚稹纔有了轄地,移至朔州開署辦公。

到了這年三月,金國緩過勁來了,開始謀劃着侵犯宋朝了,遂在索要張覺的同時,派人前往朔州,找到譚稹的宣撫使衙門,索要二十萬石軍糧。

譚稹聞聽金國使臣索要二十萬石軍糧,大怒,斥責道:“你國兵馬的軍糧,與俺國有何關係了?竟敢跑來找本宣撫使索要二十萬石軍糧!簡直是膽大妄爲,無禮至極!”

金國來使道:“非是俺平白無故跑來找你索要二十萬石軍糧,乃是因爲你國趙良嗣於去年時親口答應給我國二十萬石軍糧犒軍的。”

譚稹聞言,心想,趙良嗣早被聖上貶到湖南永州去了,他答應的事情算個甚?算個錘子!譚稹不想給金國二十萬石軍糧,遂高聲說道:“你說的這個事情,本宣撫使不知道。你現在說趙良嗣去年答應的,但口說無憑呀!所以,誰答應的,你找誰要去,我這裡一石都沒有,更別說是二十萬石了。”

金國使臣惱羞成怒,又沒有任何辦法,遂憤然離去。

金國使臣回到金國,將這個情況稟告給了完顏吳乞買,完顏吳乞買氣得暴跳如雷,又想起張覺的事情來,遂命令完顏宗望爲東路統帥,率兵馬六萬,進軍燕京;完顏粘罕爲西路統帥,率兵馬十萬,進軍雲朔。宋金聯盟至此破滅,宋金戰端至此拉開。

東路的完顏宗望一路南下,很快便攻下了檀、薊二州,前鋒兵馬抵達玉田。

燕京城裡,宣撫使王安中返京述職,只留有同知蔡靖和郭藥師。聞聽到金兵南下,連克檀、薊二州,前鋒兵馬已抵達玉田,蔡靖慌了,急令郭藥師的武泰軍前去禦敵。

王安中入京述職前,對郭藥師心存懷疑,遂將燕京軍政事務皆委託給蔡靖負責,加上蔡靖在燕山府同知排名中先於郭藥師,故爲郭藥師的上司。

郭藥師奉命,急率張令徽、劉瞬仁等將,統率十萬兵馬,前往玉田,迎擊完顏宗望所率的金兵。

奇怪的事情發生了。號稱強大,常常常常演變兵陣的郭藥師及其統率的武泰軍,以十萬之衆迎擊六萬金國兵馬,竟然無陣型、無策略,在與金國兵馬甫一接觸,便敗了下來。

金國兵馬在先鋒完顏闍母、大將完顏昌、劉彥宗的帶領下,喊殺而來,衝入武泰軍兵馬中,刀砍槍挑,兇猛殘暴。武泰軍支撐不住,向後移動。郭藥師、張令徽、劉瞬仁等武泰軍統率及大將,拉轉馬頭,率先逃奔。武泰軍頓時潰敗。兵馬四散。金兵追殺而來,刀砍槍挑,武泰軍死傷無數。

部分武泰軍兵馬敗退進燕京城中。金兵隨即趕至燕京北郊。

城中,同知蔡靖得知武泰軍戰敗,金軍追擊至燕京北郊,忙趕往武泰軍郭藥師的府邸,來見郭藥師,令郭藥師將燕京南郊兵馬全部調至北郊,除留少數兵馬保衛燕京城外,組織大部兵馬,以多勝少,與金軍決戰。

這時候的郭藥師已經視金軍如虎,畏懼得不行。郭藥師聽了蔡靖的命令後,望蔡靖一拜,說道:“蔡同知,金軍如狼似虎,非是武泰軍所能抵禦的,當今之計,除了守城之外,別無他法。”

蔡靖道:“郭太尉,金兵長途奔襲,既是強盛,也疲憊不堪了。武泰軍可將南郊的十餘萬兵馬調至北郊,與金軍展開決戰,以逸戰勞,必能取勝。入京若放棄燕京北郊,龜縮在城中,金兵必然進駐燕京北郊,整備兵馬,持續攻城,到那時候,被動守城,恐怕守不住了。到那時候又該將如何?”

“到那時候,只好打開城門,投降金軍了。”

郭藥師竟如此說。

蔡靖聞言,大吃一驚。

蔡靖對郭藥師有懷疑,也給徽宗皇帝上過秘折,只是懷疑郭藥師不忠,會幹些貪贓枉法、魚肉百姓之事。比如郭藥師將軍中武器盔甲用於民間貿易,收刮金銀財寶等,但蔡靖沒想到郭藥師會投降金國。現在,聞聽到郭藥師要打開城門,投降金國,蔡靖除了吃驚之外,就是震怒,大聲斥責郭藥師道:“郭藥師!聖上待你不薄,授予你武泰軍節度使、校檢太尉、燕山府同知,統領燕京六州兵馬,且在京師賜予你府邸、姬妾;而今,金兵進犯,正是你報效朝廷之時,焉何說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你意欲背叛朝廷不成?!”

郭藥師看着蔡靖說道:“蔡同知息怒。恕我直言,金軍兵強馬壯,連大遼百十萬兵馬都不是他們的對手,區區三十萬武泰軍豈能抵禦了金國的虎狼之師?情勢比人強啊!有道是識時務者爲俊傑,還望蔡同知審時度勢,做出英明選擇。”

“拙!”蔡靖大喝道:“一派胡言!金國區區數萬兵馬,焉何戰得過十多二十萬武泰軍兵馬?”訓斥完郭藥師,考慮到現在還得靠郭藥師及武泰軍抵禦金軍,保衛燕京,蔡靖語氣委婉了許多,又對郭藥師說道:“郭太尉,兩軍之戰,戰的是力量,比的是勇氣。此時此刻,武泰軍不能有任何猶豫,只有放開一戰,才能保住燕京,保住武泰軍,纔對得起朝廷的信賴。郭太尉,一失足成千古恨,孟浪的事情,萬萬做不得。”

這時候的蔡靖已經管不住郭藥師了,只能曉之於理,動之以情,勸郭藥師忠君報國,率領武泰軍大戰金軍,保衛燕京。

郭藥師早已有了降金只打算,且在這之前已於金國有過勾連,哪裡還能聽得進蔡靖之言?郭藥師看着蔡靖說道:“蔡同知。您從河間對調過來後,俺郭藥師帶您如何,您是知道的。現在不是意氣用事之時,唯有投降金國,才能自保。蔡同知,咱們一同投降金國吧?”

見郭藥師已經鐵了心要投降金國,蔡靖也沒辦法了,只好說道:“郭太尉,叛國投敵的事情,我做不出來。我蔡靖誓死報國,絕對不會投降金國的。既是郭太尉決意要投降金國,我也阻止不了,我只有一個請求。”

“說!”郭藥師道。

蔡靖道:“你率你的武泰軍叛投金國去,把燕山府精兵近衛一萬兵馬留下,我蔡靖勢與燕京共存亡。”

“何其愚也!”郭藥師道:“好我的蔡同知,你是讀書讀得太多讀愚了,一萬餘兵馬能抵擋得住金軍?能守住燕京城?何其可笑也!”

蔡靖道:“如此說來,你是要逼着我叛國投敵、做豬狗不如的事情?”

“情勢使然!”郭藥師道。

蔡靖猛然從腰中抽出佩刀,王自己脖子抹去。郭藥師見狀,疾步上前,緊緊抱住了蔡靖。“使不得!使不得!”郭藥師連聲說着。

“鬆手!”蔡靖高聲叫道:“我蔡靖即使死,也不叛國投敵。”

郭藥師無奈,令手下將蔡靖捆綁了起來,鎖在武泰軍節度使衙門裡,然後帶着張令徽、劉瞬仁等武泰軍將領,出到燕京北郊,投降完顏宗望去了。

第一百五十二章 挽留銀芝第三十七章 完顏崛起第一百五十二章 挽留銀芝第八十三章 攻破上京第六十六章 達魯之戰 (2)第十六章 初次罷相第八十四章 醞釀使金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封府尹第四十章 立業初期第二百二十九章 徽宗禪位 (5)第八章 奸賊蔡京 (2)第十三章 徽宗皇帝第三十五章 調停族爭 (1)第三十三章 完顏函普 (1)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見宋江第二百四十七章 保衛太原 (3)第三十六章 調停族爭 (2)第十五章 榮升太尉第二百五十四章 師師被逼第二十五章 哄惑徽宗第五十一章 天祚繼位第二十六章 大興土木第七十三章 楊志賣刀第三章 女皇碩貞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皇子趙楷第一百四十一章 惺惺相惜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二百五十七章 商議出兵第二十三章 曹輔勸諫第一百一十章 大戰蘇州第三十四章 完顏函普 (2)第九十章 遼臣使金第二百四十五章 保衛太原 (1)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佶南逃 (1)第二百五十七章 商議出兵第六十六章 達魯之戰 (2)第三十七章 完顏崛起第一百三十六章 比武招親 (2)第七十四章 林沖遭禍第六十八章 章奴反叛第三章 女皇碩貞第二百二〇一章 收復燕京 (15)第九十七章 海上之盟 (3)第二百一十七章 收復燕京 (11)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禹山中 (5)第一百九十七章 冤仇難解 (4)第一百七十三章 銀芝歸燕第二百四十八章 趙構顯技第二十三章 曹輔勸諫第六十九章 反攻上京第二百一十一章 收復燕京 (5)第二百四十五章 保衛太原 (1)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前情願 (1)第一百一十章 大戰蘇州第六十章 首戰寧邊 (1)第二十七章 童貫用兵第二百一十三章 收復燕京 (7)第三十章 女真起源第一百三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二百五十四章 師師被逼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皇子趙楷第一百四十五章 逃離汴京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一百一十章 大戰蘇州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劫金營第二百二〇章 收復燕京 (14)第五十三章 馬植獻策第二百二十四章 晉陽城下(2)第一百八十四章 鴆殺宋江 (2)第八十四章 醞釀使金第一百〇八章 攪動江南第一百九十五章 冤仇難解 (2)第三十二章:兩族拼殺 (2)第九十七章 海上之盟 (3)第四十二章 出爾反爾第七十章 叛賊下場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禹山中 (5)第九十八章 海上之盟 (4)第四十三章 暗中施計 (1)第一百二十四章 銀芝公主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一百四十二章 暗中較勁第二百二〇四章 張覺降宋 (1)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媒拉縴 (1)第五十八章 密謀反遼第二百四十章 君臣議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保衛太原 (3)第一百二十八章 聚仙樓上 (1)第二百二〇八章 張覺降宋 (5)第一百五十九章 保媒拉縴 (2)第八十一章 宋江上位第一百一十三章 前往睦州第二十五章 哄惑徽宗第二百三十四章 杏花樓中第三十九章 奇人出世第二百四十四章 與金議和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二十六章 大興土木第一百八十章 首次伐遼 (7)
第一百五十二章 挽留銀芝第三十七章 完顏崛起第一百五十二章 挽留銀芝第八十三章 攻破上京第六十六章 達魯之戰 (2)第十六章 初次罷相第八十四章 醞釀使金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封府尹第四十章 立業初期第二百二十九章 徽宗禪位 (5)第八章 奸賊蔡京 (2)第十三章 徽宗皇帝第三十五章 調停族爭 (1)第三十三章 完顏函普 (1)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見宋江第二百四十七章 保衛太原 (3)第三十六章 調停族爭 (2)第十五章 榮升太尉第二百五十四章 師師被逼第二十五章 哄惑徽宗第五十一章 天祚繼位第二十六章 大興土木第七十三章 楊志賣刀第三章 女皇碩貞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皇子趙楷第一百四十一章 惺惺相惜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二百五十七章 商議出兵第二十三章 曹輔勸諫第一百一十章 大戰蘇州第三十四章 完顏函普 (2)第九十章 遼臣使金第二百四十五章 保衛太原 (1)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佶南逃 (1)第二百五十七章 商議出兵第六十六章 達魯之戰 (2)第三十七章 完顏崛起第一百三十六章 比武招親 (2)第七十四章 林沖遭禍第六十八章 章奴反叛第三章 女皇碩貞第二百二〇一章 收復燕京 (15)第九十七章 海上之盟 (3)第二百一十七章 收復燕京 (11)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禹山中 (5)第一百九十七章 冤仇難解 (4)第一百七十三章 銀芝歸燕第二百四十八章 趙構顯技第二十三章 曹輔勸諫第六十九章 反攻上京第二百一十一章 收復燕京 (5)第二百四十五章 保衛太原 (1)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前情願 (1)第一百一十章 大戰蘇州第六十章 首戰寧邊 (1)第二十七章 童貫用兵第二百一十三章 收復燕京 (7)第三十章 女真起源第一百三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二百五十四章 師師被逼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皇子趙楷第一百四十五章 逃離汴京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一百一十章 大戰蘇州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劫金營第二百二〇章 收復燕京 (14)第五十三章 馬植獻策第二百二十四章 晉陽城下(2)第一百八十四章 鴆殺宋江 (2)第八十四章 醞釀使金第一百〇八章 攪動江南第一百九十五章 冤仇難解 (2)第三十二章:兩族拼殺 (2)第九十七章 海上之盟 (3)第四十二章 出爾反爾第七十章 叛賊下場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禹山中 (5)第九十八章 海上之盟 (4)第四十三章 暗中施計 (1)第一百二十四章 銀芝公主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一百四十二章 暗中較勁第二百二〇四章 張覺降宋 (1)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媒拉縴 (1)第五十八章 密謀反遼第二百四十章 君臣議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保衛太原 (3)第一百二十八章 聚仙樓上 (1)第二百二〇八章 張覺降宋 (5)第一百五十九章 保媒拉縴 (2)第八十一章 宋江上位第一百一十三章 前往睦州第二十五章 哄惑徽宗第二百三十四章 杏花樓中第三十九章 奇人出世第二百四十四章 與金議和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二十六章 大興土木第一百八十章 首次伐遼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