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宋江託夢 (2)

宋江告道:“稟告聖上。臣在楚州,聖上賜予藥酒,與臣服吃,要了臣一條性命,卻是何故?‘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臣死無憾,也算是前身作惡多端報應,只是臣有一弟,名曰李逵,性情粗暴,但恐其懷恨在心,復拉起人馬,聚嘯山林,壞了臣忠義名聲,臣也一併將其藥死。吳用、花榮,素懷忠義,也在臣之冢前,自縊身亡。陛下啊,臣等忠義,天地可鑑。”

徽宗聽了宋江此番告白,大驚曰:“卿何來此說?前不久,高俅、楊戩,朝堂議事,曰卿等衆將,勞苦功高,當賜御酒,慰勞犒賞。寡人親差天使,親賜黃封御酒,專賜於卿,怎地變成了藥酒?這是甚人膽大包天,行此不良之事?!”

徽宗正說着,下伏人羣中,猛然跳起一漢,怒睜雙眼,毛髮直立,手持兩把板斧,嘴裡大叫道:“說李逵,李逵到。你這昏君,朝中那幾個奸臣佞賊,挑撥弄事,壞了俺等性命,今日既是被俺撞見了你,正好留下你命來,好報俺和哥哥屈死之仇!”

徽宗見狀,嚇得癱倒在交椅上,嘴裡大叫道:“師師救我!”

徽宗身旁睡着的李師師被徽宗一聲驚叫嚇得翻起身來,忙問徽宗道:“聖上何故驚慌?”

那徽宗皇帝吃了這一驚,猛然醒來,乃是南柯一夢。當時,徽宗渾身流着冷汗,雙腿打顫不止,閃開雙眼,見師師坐立在身側,正詢問自己何故驚慌。

徽宗忙問李師師道:“寡人恰纔到何處去了?”

李師師奏道:“回奏聖上。俺服侍聖上歇息後,聖上哪兒也未去,一直在牀上睡着呢。”

徽宗嘴裡叫道:“怪事!怪事!”叫畢,徽宗將夢中詭異之事,對着李師師,一一說知。

李師師聞言後,又奏道:“凡人正直者,必然爲神也。莫非那宋江真的已死,是他顯聖靈託夢與聖上?”

徽宗見說,心裡也甚是疑惑,遂嘆氣道:“來日上朝,朕定要問個一清二白,若有人從中作怪,朕必嚴懲不貸。”

次日,徽宗上朝,滿朝大臣均羅列兩側,獨不見童貫、王黼、楊戩、高俅等人。

徽宗遂詢問道:“今日朝會,怎不見王宰相、童樞密、高太尉、楊太宰他幾個?但凡朝會,那幾個是從來不缺席的。”

班列中,趨出太宰張邦昌來,望徽宗皇帝一拜,奏道:“啓奏聖上,王宰相、童樞密去了燕雲十六州邊地,巡查邊防;楊太宰去了東南,催繳稅費;高太尉在京郊操練軍馬,整頓備戰。”

原來,那幾人害了宋江後,估摸着天子聖上要追問此事,皆藉故託詞躲到京城外面去了。

徽宗聞言,氣得渾身發抖,問張邦昌道:“張太宰,近日以來,可有楚州宋安撫使消息?”

張邦昌聞言,把頭搖得像個巴郎鼓一樣,答道:“啓奏聖上。這個臣確實不知。”

徽宗轉眼,看到了殿前太尉宿元景,便問道:“宿愛卿,你可有楚州安撫使宋江消息否?”

據《水滸傳》所說,宋江招安,那宿元景一手促成,宋江一向敬佩宿太尉。或許是這個緣故,宋江也託夢與宿元景。

聽到徽宗詢問宋江情況,宿元景趨身向前,奏道:“啓奏聖上,臣也一向不知宋安撫使消息,只是臣昨夜得一異夢,甚是奇怪。”

徽宗聞言,想到自己昨夜所夢,甚是驚奇,忙道:“卿得異夢,可奏與朕知道。”

宿元景宿太尉遂奏曰:“啓奏聖上,臣昨夜夢見宋江親到私宅,戎裝慣帶,頂盔掛甲,跪伏於地,聲淚俱下,言說聖上以藥酒見賜而亡。”

徽宗聽了,驚得立起身來,直道:“此誠異事!朕昨夜也夢到如此之事。這是怎麼回事?”

說畢,徽宗對宿元景道:“宋江招安,乃卿主持,卿可立派心腹之人,速去楚州,查訪有無此事,速來回報。”

宿太尉領了聖旨,自出宮禁,歸到府中,當即差使心腹之人,前往楚州打聽宋江消息。

宿太尉心腹之人領命,隨即上路,快馬加鞭,晝夜兼程,趕往楚州,打聽宋江消息。

果然,宋江已死十多天了,楚州軍民憐其忠義,將其葬於楚州南門外蓼兒窪內,旁有李逵、吳用、花榮之墓,建立祠堂,四時享祭。

心腹之人打聽到了宋江已死的消息,不敢耽誤,不分晝夜,火速趕回,給宿太尉報告了情況。

宿太尉聞聽了這個情況,甚是驚慌,忙入宮內,將此事面奏徽宗。

徽宗得知此一消息,不勝傷感。

又是十多天後,童貫、王黼、楊戩、高俅陸續回京。

徽宗升堂,見了楊戩、高俅,勃然大怒,罵道:“你二人!敗國奸臣,壞朕人天下!”

高俅、楊戩嚇得跪在地上,磕頭不止。

徽宗怒問道:“你二人知罪不知?”

高俅、楊戩渾身顫慄,硬着嘴答道:“啓奏聖上,我二人出京公幹,剛剛返京,實不知陛下因何發雷霆之怒?實不知我二人何罪之有。”

“拙!”徽宗大怒,猛然站起,從龍椅上下來,趨至高俅、楊戩跟前。徽宗皇帝揮手扇了高俅一個嘴巴,又擡腳踢了高俅的屁股,大聲罵道:“你這廝!朕一直將你視做自家人看待,對你極爲信任,你緣何夥同他人,欺哄於朕?!”

高俅好聲叫道:“聖上息怒,臣實不知何罪之有?臣不知何事欺哄聖上了。”

“拙!”徽宗擡手,又怒扇了高俅一個嘴巴,憤恨地說道:“前些時日,你與楊戩,聯袂進奏,讓俺賜御酒於宋江,那宋江緣何喝了俺的御酒便死了?難道不是你們從中做了手腳?!”

楊戩、高俅二人聞言,分辨道:“聖上,俺們實不知宋安撫使歸命之事,俺們的確沒有從中做手腳!或是委派的人員不服宋安撫使升遷,從中做了手腳。”

徽宗見高俅、楊戩拒不承認,氣得爆了粗口,然後罵楊戩、高俅道:“宋江忠君愛國,憑的是戰功進位,你們何故就嫉妒一個宋江?你們想高官厚祿,可以到疆場上去建功立業嘛!哪個擋了你們立功的路?你等簡直是混賬東西!混賬透頂!”

這時,張邦昌趨前說道:“聖上息怒,保重龍體要緊。”

徽宗“哼”了一聲,狠狠地瞪了高俅、楊戩一眼。

張邦昌續說道:“人之生死,皆繫命定。前次聖上詢問宋江之事,因省院未有來文,臣確實不知,臣不敢妄奏。前幾日,楚州纔有申文到院,臣正待要啓奏聖上,陛下已通過宿太尉派員得知此事。現宋江已死,活人當盡忠報效,且繞楊戩、高俅一回,責令其戴罪立功,報效朝廷。”

那徽宗終是被六賊迷惑,未加楊戩、高俅之罪,只是當庭怒喝道:“你兩人給我滾將出去,從今以後,無詔不得進殿覲見,我討厭見到你們!”

楊戩、高俅逃竄出殿。

當殿中站着的蔡京、王黼、童貫等人,也嚇得渾身顫抖。

徽宗回坐到龍椅上,怒視着蔡京、王黼、童貫等人。蔡京、王黼、童貫趕忙低垂了頭。徽宗皇帝氣得哼了一聲。

“簡直是混賬透頂!”徽宗皇帝沒有點名點姓,但被罵的人知道徽宗皇帝在罵他們。徽宗皇帝繼續罵道:“嫉賢妒能!混賬透頂!好!你們見不得宋江,那好,幽州城、燕雲故土,你們給我收復回來,待將來收不回燕雲故土,到那時,真在和你們計較。”

話說到這個份上,童貫先裝不住了,忙出列奏道:“啓奏聖上。宋安撫使歸命一事,臣實不知。然收復燕雲故土,乃臣之之責,臣赴湯蹈火,雖死不辭,定將完成收復燕雲故土之大業。”

蔡京、王黼也趨出班列,衝徽宗皇帝一拜,高聲奏道:“聖上息怒,臣等格盡職守,定將收復燕雲故土之大業。”

“哼!”徽宗皇帝餘怒未休:“你們與宋江安撫使有甚過不去的?!難道能收復燕雲故土就必欲害宋安撫使不成?!”

“聖上1臣等不知!”

“你等不知?鬼知!那宋安撫使已託夢於朕,也託夢於宿太尉。你們欺得了人,欺得了鬼嗎?你們行此勾當,不是陷朕於不誠不信嗎?!朕重用宋安撫使、盧副安撫使不假,難道真就沒有重用你們嗎?你們哪個不是權高位重?”

蔡京又奏道:“聖上……”

“你給朕閉嘴!”徽宗皇帝怒吼道:“此事皆在你蔡京身上!還有你王黼、童貫,朕本該治罪於你們,但年在你們年事已高,且常年服務於朝廷,暫且饒過你們,但北伐無果,到那時候,所有罪過,一併結算。”

蔡京、王黼、童貫等人不敢再狡辯了。

滿朝大臣均知蔡京、王黼、童貫、高俅、楊戩等人,皆是徽宗皇帝寵信的大臣,徽宗皇帝氣頭上罵得再狠,待事過後,原是原樣,遂紛紛出列,勸徽宗皇帝息怒,爲蔡京等人說話。徽宗皇帝肚子裡的氣,慢慢消了。

WWW ●тTkan ●c o

第二百六十一章 堅守幷州第一百八十六章 宋江託夢 (2)第二百三十九章 陳東上書第二百二〇章 收復燕京 (14)第二百〇九章 收復燕京 (3)第九十六章 海上之盟 (2)第三十六章 調停族爭 (2)第一百〇四章 征剿梁山 (3)第五十七章 事出有因第一百四十八章 借宿莊院第四十八章 馬植探營 (2)第一百六十七章 醞釀出兵 (2)第五十一章 天祚繼位第二百二十六章 金兵渡河第二十章 一代名妓第二百二十九章 徽宗禪位 (5)第二百三十四章 杏花樓中第十六章 初次罷相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皇子趙楷第二百一十二章 藥師叛宋 (2)第一百九十三章 藥師投宋(7)第二十一章 徽宗偷情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劫金營第二百二〇一章 收復燕京 (15)第一百七十七章 首次伐遼 (4)第十章 元祐黨碑第八十七章 激烈爭論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娘死節第二百三十四章 杏花樓中第三十章 女真起源第一百二十一章 臨陣反戈第一百〇九章 過江討賊第二百〇三章 二次伐遼 (6)第一百九十三章 藥師投宋(7)第四十二章 出爾反爾第二百三十四章 杏花樓中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復燕京 (9)第一百四十二章 暗中較勁第四十二章 出爾反爾第一百二十八章 聚仙樓上 (1)第一百〇七章 江南民變第一百一十三章 前往睦州第二百〇七章 收復燕京 (1)第一百五十七章 得見柴進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一百九十章 藥師投宋(4)第一百一十五章 柴進成婚第一百〇二章 征剿梁山 (1)第一百四十三章 閣樓議事第七十一章 返朝途中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禹山中 (6)第五十三章 馬植獻策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一百一十三章 前往睦州第二十八章 童貫得勢第二百五十六章 搬運金銀第二百三十五章 燕青護花第二百五十六章 搬運金銀第一章 引子第二百二〇章 收復燕京 (14)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禹山中 (4)第二百二十章 太子趙桓第五十二章 馬植返鄉第二百二十四章 晉陽城下(2)第二百一十七章 收復燕京 (11)第一百三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一百一十二章 拼死奪關(2)第四十八章 馬植探營 (2)第九十九章 君臣議事第一百七十五章 首次伐遼 (2)第二百〇四章 二次伐遼 (7)第一章 引子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禪位 (6)第一百三十六章 比武招親 (2)第一百四十五章 逃離汴京第二章 陳年往事第二百〇五章 二次伐遼 (8)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次伐遼 (1)第一百三十章 醉仙樓上 (3)第二百一十四章 藥師叛宋 (4)第九十三章 暗通梁山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佶南逃 (1)第二百二十章 太子趙桓第二百五十三章 追殺王黼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復燕京 (9)第二百三十五章 燕青護花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禹山中 (3)第二章 陳年往事第一百四十章 宋江釋疑第一百八十九章 藥師投宋 (3)第二十九章 童貫出使第一百二十一章 臨陣反戈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禪位 (6)第二百一十八章 收復燕京 (12)第二百〇八章 收復燕京 (2)第一百〇九章 過江討賊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議國事第二百一十四章 藥師叛宋 (4)第二百二十六章 金兵渡河第三章 女皇碩貞
第二百六十一章 堅守幷州第一百八十六章 宋江託夢 (2)第二百三十九章 陳東上書第二百二〇章 收復燕京 (14)第二百〇九章 收復燕京 (3)第九十六章 海上之盟 (2)第三十六章 調停族爭 (2)第一百〇四章 征剿梁山 (3)第五十七章 事出有因第一百四十八章 借宿莊院第四十八章 馬植探營 (2)第一百六十七章 醞釀出兵 (2)第五十一章 天祚繼位第二百二十六章 金兵渡河第二十章 一代名妓第二百二十九章 徽宗禪位 (5)第二百三十四章 杏花樓中第十六章 初次罷相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皇子趙楷第二百一十二章 藥師叛宋 (2)第一百九十三章 藥師投宋(7)第二十一章 徽宗偷情第二百五十八章 夜劫金營第二百二〇一章 收復燕京 (15)第一百七十七章 首次伐遼 (4)第十章 元祐黨碑第八十七章 激烈爭論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娘死節第二百三十四章 杏花樓中第三十章 女真起源第一百二十一章 臨陣反戈第一百〇九章 過江討賊第二百〇三章 二次伐遼 (6)第一百九十三章 藥師投宋(7)第四十二章 出爾反爾第二百三十四章 杏花樓中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復燕京 (9)第一百四十二章 暗中較勁第四十二章 出爾反爾第一百二十八章 聚仙樓上 (1)第一百〇七章 江南民變第一百一十三章 前往睦州第二百〇七章 收復燕京 (1)第一百五十七章 得見柴進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一百九十章 藥師投宋(4)第一百一十五章 柴進成婚第一百〇二章 征剿梁山 (1)第一百四十三章 閣樓議事第七十一章 返朝途中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禹山中 (6)第五十三章 馬植獻策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一百一十三章 前往睦州第二十八章 童貫得勢第二百五十六章 搬運金銀第二百三十五章 燕青護花第二百五十六章 搬運金銀第一章 引子第二百二〇章 收復燕京 (14)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禹山中 (4)第二百二十章 太子趙桓第五十二章 馬植返鄉第二百二十四章 晉陽城下(2)第二百一十七章 收復燕京 (11)第一百三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一百一十二章 拼死奪關(2)第四十八章 馬植探營 (2)第九十九章 君臣議事第一百七十五章 首次伐遼 (2)第二百〇四章 二次伐遼 (7)第一章 引子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禪位 (6)第一百三十六章 比武招親 (2)第一百四十五章 逃離汴京第二章 陳年往事第二百〇五章 二次伐遼 (8)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次伐遼 (1)第一百三十章 醉仙樓上 (3)第二百一十四章 藥師叛宋 (4)第九十三章 暗通梁山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佶南逃 (1)第二百二十章 太子趙桓第二百五十三章 追殺王黼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復燕京 (9)第二百三十五章 燕青護花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禹山中 (3)第二章 陳年往事第一百四十章 宋江釋疑第一百八十九章 藥師投宋 (3)第二十九章 童貫出使第一百二十一章 臨陣反戈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禪位 (6)第二百一十八章 收復燕京 (12)第二百〇八章 收復燕京 (2)第一百〇九章 過江討賊第一百二十六章 夜議國事第二百一十四章 藥師叛宋 (4)第二百二十六章 金兵渡河第三章 女皇碩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