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天下機關

財貨交割清點畢。又留下隨船“樓船士”、“樓船工”等,足量人手,傳授驅船技藝。田韶遂滿載而歸。

薊國裝甲機關樓船,操控遠比一般樓船易。孫堅麾下又多江東健兒,江淮以南諸郡國亦多樓船士,本就善舟船。往來航行數次,皆已得心應手。人皆感嘆,機關之利,神鬼莫測也。

萬餘精兵,在徐盛、宋謙、董襲、賀齊,四司馬的率領下,分批登艦,更換薊國兵甲。若不合身,還有函人匠師,爲其調整。千匹良馬,皆披革甲。排養在底艙馬間之內。乃江南罕見之輕裝遊騎。

機關併發連弩,反曲角端強弓,配矢十萬。三千弓弩手,即刻成軍。其中一千黃巾力士,改爲板楯黃肩弩手。平時立於甲板,守備樓船。戰時列隊陣前,爲堅固屏障。

孫堅等將校,還有專屬將官甲。用料更爲上乘,工藝更加精湛。百鍊鋼刀,寒光凜凜,殺氣騰騰。與原先繳獲的賊人兵器,不可同日而語。董襲、賀齊,揮刀互斬。原先刀劍崩火而斷。手中百鍊官刀,竟紋絲無損。

兵卒刀劍,銘文皆是“五十煉”。雖不比百鍊官刀,卻也足夠鋒利。制式裝備,整齊劃一。遠非先前雜軍可比。

上下貨艙,巡視整艘鉅艦。五百輛機關兵車,大開眼界。水陸兩用“攻城舫車”,瞠目結舌。

誠如田韶而言。飛雲號,乃是一座水上塢堡。除去不能種田,塢堡的便利,一應俱全。

二十億巨資傍身,田韶豈敢耽擱絲毫。一路泛舟北上,日夜兼程,直遇到薊國巡海艦隊,才終是鬆了口氣。問過方知,乃樓船校尉郭祖麾下。沿途護送,逆入巨馬水道,泊入南港。田韶才長出一口濁氣。

孫堅竟將整隻艦隊買去,亦令劉備始料不及。待貲庫屬吏,清點完畢,交由上計署彙總。金、玉、珠、寶,可折大錢二十五億。再經由將作館良匠,稍加改造販賣國中。或可再得大錢五億。

計三十億錢。

田韶此去,可謂大功一件。

薊王口出王命,田韶民爵連升三級。越“左庶長”、“右庶長”,直升十二等“左更”。歲俸六百石,授田至七十八頃,授地至七十八宅。

薊國良田七十八頃,自毋需多言。七十八宅,可擴建二進院落。歲俸六百石,可乘駢馬公車。吃穿用度,皆與六百石官比同。

田韶大喜過望。薊王授予的三百萬庸金(總價1‰),更是堅辭不受。逼急了,便說願捐資助學。於是乎,三百萬大錢入薊國太學壇賬戶。一時傳爲美談。

有心之人,卻從中看出門道。五大夫爵以上,每升一等爵,作價十億錢!

足見民爵之昂貴。一般人等,便是豪商田韶,想賣官鬻爵,亦力有不逮。誠如薊王所言:五大夫以上高爵,非立大功者,不可得。

田韶此番南下,爲薊國開源三十億。自當是大功一件。

“普天之下,能將不義之財正當其用者,唯王上一人耳。”孫堅臨別之語,亦傳爲佳話。

孫堅之事,讓薊國百官,各有所思,亦各有所獲。

話說,亂世將至。又說“欲善其事,必利其器”。羣盜蜂起,多如牛毛。掃蕩賊寇,堅甲利兵,事半而功倍。若天下羣雄,皆來薊國採買兵器……

主公願售否?

“可也。”朝會上,薊王欣然點頭:“先前,河東鹽商往來各港津,改造明輪鹽船。後有西域諸國,求造薊式王城。先於文臺,孟德早已採買薊國兵器,裝備麾下。大將軍何進,亦來函,求在洛陽八關,造薊式港津,興機關塔吊、軌路列車,諸如此類。薊國機關之利,當惠及天下。”

“士、農、工、商,國之石民也。”右國相耿雍,心領神會。

先前黃巾未滅,天下飽受其害。劉備生怕薊國機關術,被人詬病:與太平妖道,同宗同源。故謹小慎微,不敢輕易外傳。今黃巾已滅,太平道銷聲匿跡。墨門明隱之爭,亦宣告完結。以墨家爲代表的“華夏科技樹”,自當枝繁葉茂,廣爲流傳。

比起被儒教禁錮的後世皇朝。大漢有太多便利因素,可將機關術迅速推進,發揚光大。

所謂“熙熙攘攘,利來利往”。又說“人爲財死,鳥爲食亡”。

正如河東鹽商紛紛改良畜力驅動機關鹽船,省時省力。利益驅動,纔是根本所在。

新帝廢史立牧,天將大亂。若羣雄爭霸,薊國機關之利,自當“一器難求”。

利益攸關,生死攸關。

再沒有比此二事,更能推動機關術的流傳。劉備心中衆有千般不忍,卻也不得不承認。前後兩次世界大戰對科技的推動,尤其明顯。

人盡其責,物極其用。

薊王行事,向來如此。

其實,就薊國如今的科技線而言。遊牧民族,已難稱大患。

士農工商,不斷壯大。薊國的人口組成,越發趨近平衡。

洛陽,永樂宮。

永樂董太后設家宴,款待新帝。

新帝亦是董太后所出。雖年幼便被遣往合肥封國,然母子血脈親情,卻斷難割捨。

新帝落杯後,笑問:“母親在偏殿哺育衆多童子,只爲‘逐鬼’乎?”

一家人何必見外。董太后答曰:“先前,靈思皇后勢大,恐王美人幼子爲其所害。故行魚目混珠,虛實之計。倒讓我兒見笑了。”

新帝遂笑問:“既如此,母親可否將兄長‘貴子’,引來相見?”

董太后微微一愣,又展顏笑曰:“有何不可。”

遂命人將十多個三、四歲大的童子,請入殿中。童子兩人一隊,近前行禮。新帝逐一看過,默記於心。

稍後,待童子悉數退下。董太后笑問:“我兒可知,貴子乃何人也?”

新帝輕輕頷首:“眉宇間,兄長相貌,依稀可見。”

董太后面露一抹哀傷,又轉瞬即逝。恰到好處,收拾心情:“如此,貴子位列幾何,居於左右,你我皆書於掌中,再並掌一看,如何?”

“好。”新帝遂取筆書於掌心。起身離席,與董太后並拳。母子二人,徐徐展開。

果然相同。

新帝心中大石,終是落地。

正欲起身,忽輕輕一嗅。眸中異色忽生,又一閃而逝。自回坐席不提。

董太后似有察覺,這便笑道:“閒來無事,常入偏殿,餵食童子。雖不是親生,卻是親養。如此說來,誰是誰非,與我而言,並不重要。”

新帝這才醒悟:“母親所言極是。”

41 波橘雲詭136 天下共主261 寄神免禍187 奪舍續命1.45 權利覺醒172 席珍待聘166 白衣飛將133 首遭彈劾1.297 酸棗會盟1.62 陰陽連環189 天下宗王128 虎狼之士176 盜書續命1.82 飛虻流火1.62 漢人西徙113 對面而弈201 廣瞻博望16 破敵爲先145 無人接盤18 士異出仕1.2 奉國守孝128 魚遊燋釜1.34 旁門左道11 禍起宮牆1.24 犁種宿野71 窮厄之寇117 倒履相迎1.96 百億地產第2092章 1.281 必有忠信1.46 辟邪三寶1.42 椎心泣血106 大徹大悟1.44 閉門造車131 再造新莽158 常山之蛇1.225 斜趨漢津11 豔后無忌1.83 身世成謎11 檀口溫湯13 改造閭里1.9 麻姑獻壽71 三令五申194 天下共疾162 繩之以法144 首尾難顧1.52 空空如也198 封侯廟食122 左伯皮紙182 兩全其美190 半載之期117 再爲羣雄1.7 分庭抗禮105 未來可期1.2 燕燕于歸120 隨行就市1.54 五齊之甘192 火燒西園147 輕身入城1.97 堪比高官142 各有心機51 藏龍臥虎1.249 唱罷登場51 情不亂法1.53 樓桑少君第2079章 1.268 榆雁驚帆117 歸義降侯134 公之於衆1.49 世平赴約1.40 羣盜蜂起1.36 計中之計136 後果前因1.99 進身之階181 未得其主159 舉國之力13 紅顏薄命199 失之交臂1.3 風潮不減125 除舊迎新1.83 紛華靡麗197 福莫大焉41 波橘雲詭1.49 三路大捷1.56 痛並樂極31 垂綏琬琰19 求之不得10 桃園結義180 身有所長1.96 開年見喜1.20 來去相宜1.44 螽斯衍慶199 半天一夜172 三日獵狩1.84 百工居肆1.22 薪盡火傳1.78 大藏書閣178 一門爭義1.20 皇命加身1.52 臥虎藏龍1.84 東海揚塵126 價高者得
41 波橘雲詭136 天下共主261 寄神免禍187 奪舍續命1.45 權利覺醒172 席珍待聘166 白衣飛將133 首遭彈劾1.297 酸棗會盟1.62 陰陽連環189 天下宗王128 虎狼之士176 盜書續命1.82 飛虻流火1.62 漢人西徙113 對面而弈201 廣瞻博望16 破敵爲先145 無人接盤18 士異出仕1.2 奉國守孝128 魚遊燋釜1.34 旁門左道11 禍起宮牆1.24 犁種宿野71 窮厄之寇117 倒履相迎1.96 百億地產第2092章 1.281 必有忠信1.46 辟邪三寶1.42 椎心泣血106 大徹大悟1.44 閉門造車131 再造新莽158 常山之蛇1.225 斜趨漢津11 豔后無忌1.83 身世成謎11 檀口溫湯13 改造閭里1.9 麻姑獻壽71 三令五申194 天下共疾162 繩之以法144 首尾難顧1.52 空空如也198 封侯廟食122 左伯皮紙182 兩全其美190 半載之期117 再爲羣雄1.7 分庭抗禮105 未來可期1.2 燕燕于歸120 隨行就市1.54 五齊之甘192 火燒西園147 輕身入城1.97 堪比高官142 各有心機51 藏龍臥虎1.249 唱罷登場51 情不亂法1.53 樓桑少君第2079章 1.268 榆雁驚帆117 歸義降侯134 公之於衆1.49 世平赴約1.40 羣盜蜂起1.36 計中之計136 後果前因1.99 進身之階181 未得其主159 舉國之力13 紅顏薄命199 失之交臂1.3 風潮不減125 除舊迎新1.83 紛華靡麗197 福莫大焉41 波橘雲詭1.49 三路大捷1.56 痛並樂極31 垂綏琬琰19 求之不得10 桃園結義180 身有所長1.96 開年見喜1.20 來去相宜1.44 螽斯衍慶199 半天一夜172 三日獵狩1.84 百工居肆1.22 薪盡火傳1.78 大藏書閣178 一門爭義1.20 皇命加身1.52 臥虎藏龍1.84 東海揚塵126 價高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