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 進身之階

乘幕府馬車,駛向關首。許師與盧氏,枯坐無言。

許久,盧氏言道:“此事或不可爲。”

“姐姐何出此言。”許師問道。

“先前只聞其名,未見其人。今日得見,薊王果然英雄了得。”盧氏言道:“我之媚術,或可惑亂衆生。然卻無法令英雄折腰。此事,不如……就此作罷。”

“姐姐怕了?”許師反問。

“若只我一人,縱是刀山火海,又有何懼。然萬一事敗,牽連一家老小。悔之晚矣。”盧氏言道:“所謂‘卑不謀尊’,只因‘尊者’權勢滔滔,生殺予奪。匹夫一怒,血濺五步。君王一怒,血流飄杵。薊王今日面見,乃是行‘先禮後兵’,勸我等回頭。”

“若不回頭,又當如何?”許師再問。

“若不回頭,許,再也回不了頭。”見慣生死的盧氏,眼中竟隱有懼色。

“如此,姐姐當自回。舍我一人,能阻漢人役我百萬族衆,又有何所惜。”許師不爲所動。

盧氏一聲輕嘆,不再言語。

同上隴山,半途而廢,舍友獨回,是爲不義。行走江湖,斷不可如此行事。然心中又升一絲僥倖。許,薊王並未發覺,亦未可知。再說,英雄難過美人關。以我二人上佳姿色,得薊王幸之,事或能成。

心念至此,盧氏這便強留作陪,尋機行刺不提。

昇平裡,環繞隴山一圈。東阪多東官。西阪多西官。東官便是流徙敦煌的關東罪官。西官自是西域都護府之官。

諸如西涼刺史府一衆屬官,多聚居在比“昇平裡”稍低一階的“承平裡”。承平裡,取“四海承平”之意。又往下,便是士人聚居的“清平裡”,取“四海清平”之意。再往下,乃絲路豪商聚居的“富平裡”,取“四海富平”之意。

正因四海館依山而建,虎踞隴山正中,縱跨數個街衢。故數個里弄,皆內涵“四海”之意。

取名亦有深意。足見薊王長據隴右之心。

上行而下效。

見匠人不惜工本,將昇平裡館舍立柱,皆用筒磚嵌套。關城居民亦紛紛購買,包裹自家立柱。畫像筒磚爲“雌雄空心磚”。雄磚有軌,雌磚有槽。凹凸相合。包裹立柱,甚是牢固。筒磚可防山鼠啃食鹽漬木。早在管寧修造督亢時,便已令匠人燒造。亦歷經數代改良。乃摻入東凌運回的冶煉礦渣,燒造而成。堅如磐石。“敲之有聲,斷之無孔”,有“鉛磚”美譽的秦磚,與漢瓦並稱於世,足見一斑。

話說。自北海一龍離任,新任督亢令一職,懸而未決。一城政務,皆由薊都尹婁圭代管。去年正臘前,大朝會。王太妃還問起四方館可出大賢。今春伊始,便傳捷報。

有北海營陵人,王脩,字叔治。登臨六層樓,憾止黃金闕。

當殿問政,對答有據。遂拜爲新任督亢令,食俸一千石。

督亢令一職,之所以懸而未決。正因北海一龍,政績斐然。南蠻感恩戴德,自歸於漢化。再加督亢兩位賢者,胡騰與張敞,教書育人,潛移默化。如今督亢少年童子,已與漢人無異。黨錮雖未解,劉備卻已擢升二人爲學壇祭酒,食俸六百石。然,所謂“行百里者半於九十”。眼看督亢漢化大成,若無循吏繼任,乃至反覆,反而不美。今王脩同爲北海人氏,鄉音不改,鬢毛未白。年富力強,正當大用。接任督亢令一職,足可放心。

爲政半月,民心得安。

薊都尹婁圭評價:王脩忠貞正直,素懷大義。爲治,抑強扶弱,明賞罰,百姓稱之。

書報大震關。薊王亦頗多欣慰。正臘雖過,仍特賜“六珍六寶,六饈六饌”,外加半年食俸。王脩上書拜謝。得遇明主,真乃三生有幸。

黃金臺上四方館,之所以名動天下。正因其,能提供天下寒門夢寐以求的“進身之階”。且薊王言出必行。只需登臨黃金闕,必食二千石。薊國上幣二千石,足可媲美三公萬石年俸。

黃金臺對寒門的吸引力,毋需多言。

劉備在隴山,造四海館,亦有此意。如此,關西寒門便無需千里迢迢奔赴薊國,便可得“進身之階”。

四方、四海,皆有掃榻以待“天下俊才”之意。

“三加九錫”詔書,如約而至。陛下賜婚詔書,竟也裹挾其中。倒讓薊王君臣,始料不及也。

消息傳回西傾山,百萬鍾羌,無比拍手稱快。

輾轉反側,患得患失。寒夜漫漫,孤枕難眠的女豪,亦徹底心安。數日待嫁不提。

萬事俱備。只需等薊國千車名產抵達西傾王庭。二人便將行結婚大典。至於陪嫁。牛羊、駿馬,僕衆,必不可少。劉備看中,還是女豪身後百萬鍾羌。願意出山的鐘羌,當如氐人無二。不願出山的大小豪帥,劉備亦不勉強。好言安慰,着令善待。

西傾山王庭,亦將修造成漢家城池。取暖可用熱泉,度日可燃石炭。戲志才曾代主許諾,修造城池,爲湯沐邑。薊王一言九鼎,自當兌現。

還有逆上高原。

不急。徐徐圖之。

大震關首,雲霞殿。

“三加九錫”詔書已至。劉備遂開府議。

“啓稟主公。陛下精於算計,傳聞在西邸做列肆,常與宮女假扮商賈,行貨賣嬉戲。今,三下詔書,欲加主公九錫。天下人皆拭目以待。主公何不與陛下討價還價,亦行貨買嬉戲,以悅聖心。”李儒笑道。

劉備輕輕頷首:“先前。諸位讓孤‘另求他物’。可是要索取封地。”

“然也。”李儒等人相視而笑。

荀攸起身奏報:“陛下行‘拋磚引玉,真賜假予’之計。不過是吝賞嗇賜,想堵悠悠衆口。王上自當爭取。”

“以諸位之見,當索取幾縣?”劉備問道。

“當取二縣。”李儒並指言道。

“爲何二縣?”劉備又問。

“薊國已有九縣。再並二縣已過十,是其一。陛下先前不過增封三縣,若再求三縣,則爲貪得無厭,是其二。若只求一縣,我等又心有不甘,乃其三也。”李儒笑答。

“不求加九錫,卻求賜婚增邑。”荀攸言道:“此可比王翦‘請宅自堅’。以消陛下疑慮耳。”

“善。”劉備深以爲然。

這便命荀攸等人,擬表三拒。另求增封二縣。

133 往甯難了113 求開黨錮141 唯利機關150 勢如水火1.92 家賊難防81 夜入太倉158 天下嚥喉61 穩紮穩打101 問鼎中原1.43 龍生九子108 同舟共販175 茱萸託思1.40 有心無力1.226 七進七出1.94 規圓矩方1.272 董卓赴宴183 龍向天飛147 雙食君俸145 夢寐以求107 林間馬場182 兩全其美181 生死兩命119 單刀直入18 如芒在背177 拔毒食鮮1.249 唱罷登場1.3 插標賣首61 董卓獻車1.73 大雅無傷1.42 撐犁孤塗134 累世通家147 雙食君俸132 謹遵醫囑136 借刀殺人214 亂中求存1.20 何足掛齒181 未得其主157 耕雲播雨1.96 百億地產1.75 真相大白104 有生之年1.75 愁雲散盡10 大夢初醒180 一罪足矣191 另立門戶160 巧不如拙1.78 四海英雄1.245 天下樓桑106 大徹大悟136 矛頭所指132 人心難琢1.93 花開七朵103 撲朔迷離164 追本溯源151 終成眷屬1.74 再掠女豪41 細數家珍1.77 女王駕臨107 太上皇權1.208 殺出重圍139 壟斷江山1.27 優倡商賈120 驕兵必敗1.239 雪落無聲127 無詔不離155 拳拳之心1.8 木公金母1.296 可甘人下136 鴉雀無聲1.77 攻心之策1.4 各懷鬼胎1.2 亂世苟活150 萬石國老1.59 熟視無睹1.59 飽虎飢鷹150 爲國秉筆1.72 百害不侵16 降服烈馬31 直搗敵巢1.45 初次遠行1.26 開荒種田1.5 奉身以死140 盡數歸心126 分胙之禮106 百般不利128 揮金僚朋第2072章 1.261 物有所值194 開館典禮1.87 扶危濟困1.24 舉不避親167 一去不返138 一席之地14 各奔東西1.20 何足掛齒1.90 萬軍叢中1.52 二宮流血1.54 四方殺局1.56 雨夜血染1.40 何懼偷生1.48 百善孝先
133 往甯難了113 求開黨錮141 唯利機關150 勢如水火1.92 家賊難防81 夜入太倉158 天下嚥喉61 穩紮穩打101 問鼎中原1.43 龍生九子108 同舟共販175 茱萸託思1.40 有心無力1.226 七進七出1.94 規圓矩方1.272 董卓赴宴183 龍向天飛147 雙食君俸145 夢寐以求107 林間馬場182 兩全其美181 生死兩命119 單刀直入18 如芒在背177 拔毒食鮮1.249 唱罷登場1.3 插標賣首61 董卓獻車1.73 大雅無傷1.42 撐犁孤塗134 累世通家147 雙食君俸132 謹遵醫囑136 借刀殺人214 亂中求存1.20 何足掛齒181 未得其主157 耕雲播雨1.96 百億地產1.75 真相大白104 有生之年1.75 愁雲散盡10 大夢初醒180 一罪足矣191 另立門戶160 巧不如拙1.78 四海英雄1.245 天下樓桑106 大徹大悟136 矛頭所指132 人心難琢1.93 花開七朵103 撲朔迷離164 追本溯源151 終成眷屬1.74 再掠女豪41 細數家珍1.77 女王駕臨107 太上皇權1.208 殺出重圍139 壟斷江山1.27 優倡商賈120 驕兵必敗1.239 雪落無聲127 無詔不離155 拳拳之心1.8 木公金母1.296 可甘人下136 鴉雀無聲1.77 攻心之策1.4 各懷鬼胎1.2 亂世苟活150 萬石國老1.59 熟視無睹1.59 飽虎飢鷹150 爲國秉筆1.72 百害不侵16 降服烈馬31 直搗敵巢1.45 初次遠行1.26 開荒種田1.5 奉身以死140 盡數歸心126 分胙之禮106 百般不利128 揮金僚朋第2072章 1.261 物有所值194 開館典禮1.87 扶危濟困1.24 舉不避親167 一去不返138 一席之地14 各奔東西1.20 何足掛齒1.90 萬軍叢中1.52 二宮流血1.54 四方殺局1.56 雨夜血染1.40 何懼偷生1.48 百善孝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