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 堪比高官

侯府中庭,五層。

劉備書房正中,一張碩大的案几上,正擺放着樓桑邑的微縮全景模型。這幅等比例縮小的全景模型,是蘇伯數月的心血結晶。亭臺樓閣、花草樹木,皆是手刻木雕。蘇伯還特意多做了許多零件。方便劉備登高遠望。根據樓桑的實時變化,搭建出新的微縮景觀。

這成了劉備閒暇時,最大的樂趣之一。

無需七層頂閣。便是在五層的覆道內,就能看盡樓桑諸景。危樓高百尺。十尺一丈。百尺就是十丈。這種高度,在樓桑實在是很普通。

邑中的變化,皆因人而起。

爲加快建造進度,劉備在改建樓桑村時就和蘇伯設計了標準尺寸。所有物料,皆嚴格按照尺寸製取。於是,搭建起的樓閣院落也大多相同。遠遠望去,就如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然而,隨着宗人和附民紛紛搬入新居。各種細節的改變,就在劉備眼前鮮活的上演了。

這邊多加一個雨棚,那邊多開一扇窗。還有在院中另起樓宇,或是在倉樓和中樓之間,前樓和望樓之間,凌空飛架一座覆道,諸如此類。讓樓桑的建築,姿態各異,又有跡可循。十分生動。

此時的州縣,即便是號稱州郡最繁華的縣治之所在,也沒有樓桑如此密集而高聳的樓宇。

終不負‘樓桑’之名。

立冬前,樓桑邑方圓十里的水稻,開始收割。

先前督造的扁舟,往來航行在溝渠水網。早起送人,晚歸運稻。更有載滿軍士的舲舟日夜巡邏,防止新谷被搶、被燒。

一年一熟,春種和秋收,是樓桑最重要的兩個時節。上下一心,衆人齊力。少君侯更是親率精卒,不敢有絲毫怠慢。就連這半年一直抱恙在家的老族長,也親臨現場。

鋪滿磚石的街巷堆滿了稻穀。放眼望去,一地的金黃。

新改的水田,能有三石收成,已是極好。

整整一月,樓桑邑都忙於收割。邑民感少君侯恩德,皆選上好新糧,足量繳納田租。四千石新谷,陸續收入倉樓。府中上下,皆大歡喜。昔日母親靠典當度日,如今倉廩充實,再無巧婦難爲無米之炊之憂。母親怎能不喜。

公孫氏之喜,不下母親。坐實正妻之位的她,早把劉備視爲一體。愛之深切,難以言表。亂世將至,家中倉廩充實,纔是最大的幸福。

豔婢亦是歡喜。侍妾的身份,讓她們早把侯府當成了遮風避雨的堅城塢堡。亂世紅顏多薄命。堅牆高樓,吃穿不愁。正是最安全的庇護所。

蘇雙自然也喜。他把劉備視如兄長。劉備的歡喜便是他的歡喜。人生,就這麼簡單。

足量上繳租賦後,邑民手中仍頗有餘錢。

樓桑邑本就繁華。賺錢的門路有的事。種田已不是唯一手段。於是留下良種,和一家人的口糧。餘下糧食,儘可拿出販賣。許是以往時常忍飢挨餓,邑民們對糧食看的不是一般的重。即便忍痛出售,也儘可能的留下足夠口糧。

出價最高者,自是少君侯。以市價購得新糧一萬石。與自家良田收穫的一千石,和邑民交來的四千石田賦,共計一萬五千石,存入倉樓。

難怪。少君侯將倉樓設計成宅院最主要屬樓,其中大有深意。

正所謂,廣積糧。

樓桑學壇內的四位大儒,也跟着收了樓桑邑民諸多的謝禮。邑民中的適齡子弟,都是少君侯出資助學。然,邑民深感四位鴻儒教化之恩,日常亦多有侍奉。如今水稻大熟,配上肉條魚乾滿滿一竹籃,命家中子弟提來,送與諸位恩師。

劉寵三人推辭不過,便來問盧植。

盧植笑道,但收無妨!

三人一問方知,少君侯送來的百石新谷,皆被盧植賣與酒壚,兌成了鬆泉釀!

清白如盧子幹,都尚且如此。還有何慮?三人便安然受之。

待豐收過後,幾位大儒夫人細細清點,所收新谷,竟有千石之巨!

郡守不過兩千石俸祿。

劉寵不禁笑嘆,授業樓桑,竟比千石高官!

四人登高遠望,盧植指着家家後院的一座座倉樓言道:貲庫、倉樓,皆藏富於民。

說者有心,聽着也有心。衆人暗自點頭,心中頗多欣喜。

劉備只是個亭侯。

再往上便是鄉候。陸城亭所在的鄉里,本就叫:陸城。

‘城’的意思,此時很廣泛。

王朝國都、諸侯封地、卿大夫采邑,都是以有城垣圍繞的都邑爲中心。皆可稱城。陸城,便是陸城侯的都邑。

從前漢至今,陸城早毀於戰火。宗人別遷,圍祖祠而居,遂成樓桑。

陸城雖已不在,可陸城亭卻在。如今樓桑,理應算是陸城侯的都邑。

十里一亭,十亭一鄉。距離樓桑最近的一座人口頗多的聚落,名叫酈村。乃酈亭所轄。

剛剛復爵,便想着高一等的鄉候。

是不是有些得隴望蜀?

話說,漢室宗親復爵者,並非劉備一人。

渤海王(劉)悝,貶癭陶。便向中常侍王甫求復國,許謝錢五千萬。結果沒等中常侍王甫爲他上下奔走,桓帝遺詔便已復劉悝的渤海國。劉悝知道復國並非是王甫的功勞,於是不肯還謝錢。中常侍鄭颯、中黃門董騰數與劉悝交通。王甫秘密調查後,告訴了司隸校尉段熲。冬,十月,收押中常侍鄭颯於北寺獄,使尚書令廉忠誣奏‘(鄭)颯等謀迎立(劉)悝,大逆不道’,遂詔冀州刺史對劉悝嚴刑拷打,並迫令其自殺;妃妾十一人、子女七十人、伎女二十四人皆死獄中,渤海國,王傅(王府屬官,掌贊導,匡過失)、國相(掌民事,相當於郡之太守)以下悉伏誅。王甫等十二人皆因功,封爲列侯。

渤海王悝遭誣,滿門皆誅。有兩點值得劉備深思。

其一,惜財結怨,被誅九族,實爲不智。

其二,漢庭宗法,對諸侯王,着實酷烈!

單憑宦官誣告,竟以‘大逆不道’重罪,誅殺王族滿門!

現在想想,復爵真的好嗎?

劉備嘆了口氣。自己不過是個小小的亭侯,還入不了那些人的法眼。一旦聲名日隆,入了上位者的法眼,一不留神必被人誣告構陷。

外戚、宗室、宦官,剪不斷理還亂。

就是這麼,麻煩。

71 戲送大禮138 清波滌塵1.37芳蘭生門1.66 以稀爲貴154 鹿死誰手161 空前絕後140 天降流火123 勇冠三軍13 大賢良師1.57 賞罰未定1.256 茅塞頓開41 黃驃產子1.30 旱極而蝗1.80 善水良才1.36 一金知心1.52 空空如也117 知子莫母1.69 洛陽紙貴210 喧賓奪主156 生死未卜1.64 懷瑾相報140 情理之中135 爲主捉刀191 另立門戶120 三方妥協1.66 有女士異103 兵發西進172 連珠合璧1 實木地板110 因何馬貴169 頂級名產116 奇兵襲城178 中洲一郡1.47 爲朕所用1.48 浴室水塔165 義而不罪143 以食爲天143 向海而生137 恩怨無主1 天羅地網1.99 生死相托186 五子連臺178 萇孝仁皇1.74 肘腋之親1.84 蟾宮折桂1.99 衆不可逆1.69 東西交會182 取捨有道1.45 權利覺醒136 包羅萬種1.63 泰山賊衆219 西林少年183 瓦釜雷鳴112 北國之春1.89 秉燭夜話192 火燒西園100 喜事將近180 身有所長115 帝王心聲10 寡義廉恥1 末路之難1.25 兄弟鬩牆1.89 五味俱全1.26 開荒種田1 天羅地網1.22 薪盡火傳154 火攻破敵1.32 織蓆販履104 窮無出路1.239 神泉秀水1.70 奉詔和親15 安邦定國190 並驅中原1.275 天下正色第2086章 1.275 怒馬揚鬃第2092章 1.281 必有忠信1.57 周不如漢1.22 天下機關1.90 貴不可言1.2 經商有道1.32 潔身守道1.65 三歲見老91 娶七夫人1.276 命喪宮門1.87 長樂未央147 絕非等閒196 百年大計1.33 以衆擊寡1.203 無主之地197 福莫大焉1.95 罪有應得1.64 萬夫莫敵110 熊羆入夢12 半城煙火1.295 求仁得仁184 天命有歸1.237 露華勻玉184 如約而娶186 鬼火焚街186 董君一念
71 戲送大禮138 清波滌塵1.37芳蘭生門1.66 以稀爲貴154 鹿死誰手161 空前絕後140 天降流火123 勇冠三軍13 大賢良師1.57 賞罰未定1.256 茅塞頓開41 黃驃產子1.30 旱極而蝗1.80 善水良才1.36 一金知心1.52 空空如也117 知子莫母1.69 洛陽紙貴210 喧賓奪主156 生死未卜1.64 懷瑾相報140 情理之中135 爲主捉刀191 另立門戶120 三方妥協1.66 有女士異103 兵發西進172 連珠合璧1 實木地板110 因何馬貴169 頂級名產116 奇兵襲城178 中洲一郡1.47 爲朕所用1.48 浴室水塔165 義而不罪143 以食爲天143 向海而生137 恩怨無主1 天羅地網1.99 生死相托186 五子連臺178 萇孝仁皇1.74 肘腋之親1.84 蟾宮折桂1.99 衆不可逆1.69 東西交會182 取捨有道1.45 權利覺醒136 包羅萬種1.63 泰山賊衆219 西林少年183 瓦釜雷鳴112 北國之春1.89 秉燭夜話192 火燒西園100 喜事將近180 身有所長115 帝王心聲10 寡義廉恥1 末路之難1.25 兄弟鬩牆1.89 五味俱全1.26 開荒種田1 天羅地網1.22 薪盡火傳154 火攻破敵1.32 織蓆販履104 窮無出路1.239 神泉秀水1.70 奉詔和親15 安邦定國190 並驅中原1.275 天下正色第2086章 1.275 怒馬揚鬃第2092章 1.281 必有忠信1.57 周不如漢1.22 天下機關1.90 貴不可言1.2 經商有道1.32 潔身守道1.65 三歲見老91 娶七夫人1.276 命喪宮門1.87 長樂未央147 絕非等閒196 百年大計1.33 以衆擊寡1.203 無主之地197 福莫大焉1.95 罪有應得1.64 萬夫莫敵110 熊羆入夢12 半城煙火1.295 求仁得仁184 天命有歸1.237 露華勻玉184 如約而娶186 鬼火焚街186 董君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