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禍起宮牆

待小黃門通報。

這便恭請劉備入殿。

因是家宴,殿中並無旁人。三面設珠簾。居中置一長案。正如那日在西園。

陛下獨坐案後,正待劉備赴宴。

身旁還有一美人,顏色瑰麗。正爲陛下,紅袖添杯。

“臣,劉備,叩見陛下。”劉備趨步近前,肅容下拜。

“薊王免禮。快坐。”

“謝陛下。”劉備這便跪坐空席,與陛下隔案相對。

陛下讓美人爲劉備添杯。劉備不敢正視,垂目稱謝。

美人身着綵衣,雖看不出品秩,卻也與一般宮女不同。可不敢失禮。

果然。陛下介紹道:“此乃協兒生母,王美人。”

“臣,死罪。”劉備哪還敢飲酒,急忙伏地請罪。

“朕賜你無罪。”陛下笑着擺手:“薊王無需見外。王美人乃奉朕命。此又是家宴,並無外臣在場,無妨無妨。”

“臣,惶恐。”所謂宴無好宴。劉備也是怕了啊。

“薊王何須如此拘謹。”簾後忽有人聲傳出。正是董太后:“陛下說了,此乃家宴。只當是自家兄弟,飲一場閒酒。便是有些許失儀,朕也不會怪罪。”

“臣,領旨。”劉備這便舉杯,與陛下對飲。

“來,朕與竇太后,亦與你共飲。”董太后又道。

“薊王,朕敬你。”並坐在董太后身側的竇太后亦開口。

“臣,敬二位太后。”劉備急忙舉杯。

話說,自從與母親等至親相見,竇太后身體日漸轉好。

加之何後越發跋扈。何進又封大將軍,聲勢日隆。董太后越發形單影隻,勢單力薄。這便放鬆對竇太后的鉗制,欲結聯盟。共同對抗何後一門。

宮中之事。爲利可圖。唯利是圖。

沒有長久的敵人,更沒有長久的朋友。

何後勢大。董太后爲求自保。也只有結盟竇太后。拉攏王美人。令五官中郎將董重結好劉備這個外臣。

“臣妾亦敬王上。”何後亦在簾後,舉杯相邀。

“謝皇后。”對於何後,劉備實在是又敬又畏。

回想一年前,獨上高樓。雖目光躲閃,竭盡忍讓。奈何那夜玉色玲瓏,纖毫畢現。

越想忘,越難忘。

“薊王從西域帶回的絲路珍寶,件件精美絕倫,鬼斧神工。堪稱世間瑰寶。今已風靡京都。洛陽金市有人豪擲千金,亦不可多得。”何後句句不離錢:“聽聞,此次大宴百官,亦散去無數。別人請客,收禮收到手軟,薊王卻千金散盡。恐已血本無歸了吧。”

“今朝有酒今朝醉。千金散盡還復來。”劉備出口成章:“些許的身外之物。花完再賺便是。”

“說的好。”陛下大笑:“薊王所言,甚慰朕心。只有用出去的時候,方能體會錢的妙處。我已令人起四百尺千秋觀於阿亭道。待建成,洛陽風光,一覽無餘。”

陛下忍不住要大興土木了。

滿飲三杯。菜過五味。

兩宮太后,中宮皇后,還有王美人,先後告辭離去。

大殿只剩劉備與陛下二人。

“來人,換蒲桃酒。”喝到微醺的陛下,這便命人撤下翠玉瓊漿,換上低度的葡萄酒。

趁劉備斟酒。陛下忽問:“薊王心中可有怨恨。”

“陛下何出此言?”劉備一愣。

“配享太廟。”陛下索性挑明。

“陛下少時可曾忍飢挨餓,三餐不濟,身無片瓦遮頭?”劉備正色道。

“有過。”陛下輕輕頷首。

劉備亦點頭:“少時先父重病臥牀。因病致窮。母親典當度日,家徒四壁。生怕短了劉備吃喝,到六歲時方纔斷奶。於是臣少年時,便立志要出人頭地,重整家業,恢復祖爵。

陛下待臣如肱骨,多有褒獎,先拜大將軍,又分六縣爲國,位極人臣。比起祖上十里樓桑,今臣轄地千里。如何還能不心滿意足。”

見劉備言辭懇切。知其是肺腑之言。陛下欣然一笑:“世人皆說薊王忠肝義膽,知恩圖報。乃是世間少有的長情之人。朕今日所見,果然名不虛傳。”

世人皆知,劉備自帶豪傑屬性。

何謂豪傑?

重諾輕身。愛恨分明。微言大義。嫉惡如仇。諸如此類。

陛下待劉備,有知遇之恩,提攜之義。劉備忠義兩全。於公於私,於情於理。又豈能輕易言反。

再說。劉備乃漢室宗親。天家便是自家。還能反到哪去?

陛下又何須多此一問。

“來來來,與朕滿飲此杯。”陛下沉湎酒色。酒量也是練出來了啊。

盛情難卻。劉備頻頻舉杯。時下葡萄酒,自帶一股甘甜口味。與後世去盡甜味的乾紅,滋味多有不同。

時下多爲果酒。事實上便是時下清酒,亦有一絲甜味。

所謂瓊漿甘霖。單憑字面,亦不難理解。

話已說開,再無心結。

觥籌交錯。不覺已半酣。陛下起身更衣。劉備正欲相陪,卻被陛下伸手按住。

言道:“朕去去便回,薊王稍安勿躁。”

劉備這便直身相送。

三面珠簾已捲起。大殿四處無人。劉備自斟自飲。眼看日頭偏西。這便想起,還要赴甯姐姐之約。

不知爲何。想起甯姐姐,劉備忽覺口乾舌燥,渾身發熱。下腹鼓脹,隱隱有尿意襲來。

見陛下遲遲未歸,劉備不禁開口:“來人。”

“奴婢在。”但見一婢女,從屏風後走出。

“且替我稟告陛下。就說微臣酒力不支,先行告退。”

“遵命。”宮女這便退下。

劉備起身時,忽地一陣眩暈。急忙撐住食幾。

葡萄酒後勁,確實大。

趁酒意還未上頭,神志尚且清明之時。告辭離開,正當其時。

邁步出殿,穿上絲履。辨清方向,這便向停車處走去。

將將走下石階。竟手足無力,渾身冷汗。

莫非,酒裡有毒!

陛下欲害我。

腹中絞痛。越想越怕。頭暈眼花,腳步虛浮。眼中視物,竟現重影。

見四處無人,劉備也顧不得許多。憑來時記憶,抄近路,儘快趕往停車處。

繞行偏殿,橫穿園苑時,忽聽一聲嬌喚:“薊王?”

劉備如遭雷擊,急忙跪地行禮:“臣,劉備,拜見皇后。”

聽聲音有異。正擺駕園中小憩的何後,遂挑簾視之:“薊王何故渾身皆溼?”

“臣,不知!”劉備牙齒咬的咯咯作響。

見劉備越發狼狽,何後心中起疑。正欲追問詳情,卻冷不丁想起一事。

這便垂簾正坐。電光石火間,已有千般思緒飄過。

“來人。”再開口,已清冽無波。

“奴婢在。”身邊小黃門紛紛圍攏過來。

“速速將薊王送上車駕。不得有誤。”

“遵命。”小黃門一擁而上,直將劉備架起。離園而去。

目送劉備遠去。

何後俏臉微紅,心浮氣動似有不甘。可眼中卻殺氣盡起。

“何人竟敢打他的主意。真當我不殺人麼!”

132 生死兩難291 無能之輩215 班姑蔡女215 按兵不動19 樓桑諸技1.48 後宮爭鬥1.206 猛將之烈191 陰圖異計187 都護西域171 朝令夕改118 舉國哀慟1.76 舉世無雙1.64 連贏三局1.56 風向突變1.53 青色火焰251 入鄉隨俗1.8 環璧珠玉194 輕車南下1.275 天下正色174 以謝天地1.66 海賊中計19 求之不得156 仁道在邇16 嫁禍江東193 利大難估1.77 學富百車168 暫費永寧127 無詔不離16 降服烈馬196 神智夫人16 乾坤倒懸1.39 天予吾王1.99 進身之階1.42 布衣爲王157 至人無己14 興師動衆105 烈女龐娥175 綠洲熔爐106 重症猛藥1.300 出頭之機198 封侯廟食192 漢矛無纓1.93 香餌懸魚1.70 佛道之爭139 治國有術1.96 西行在即115 帝王心聲177 四海雄心218 贈刀之義1.77 始料未及179 百廢初興1.64 天下大酺147 制非常模1.78 河北豪傑1.76 舉世無雙1.35 南州士首108 禮不可廢167 麒麟可乎186 三方勢力159 舉國之力1.7 殺機畢露101 老臣謀國113 翻雲覆雨1.260 爲虎作倀1.256 茅塞頓開148 五帝之學148 三舉鄉黨155 恩威並濟137 各自圈地1.54 漢風不滅11 大器已成1.75 愁雲散盡197 運籌決算41 細數家珍119 北海一龍1.43 白馬楊氏165 往昔之約100 蛛絲馬跡143 疏河注海194 利令智昏198 絕席而坐1.235 演武十器第2073章 1.262 飛天遁地127 金絲毛毯117 水淹三軍1.72 炎漢控火1.9 車輪舫舟1.97 玉色琉璃1.86 兵鋒所指180 同道中人1.26 有勇無謀1.9 麻姑獻壽130 輔車相依19 人不渡己41 早去早回1.257 美事將近107 忍辱偷生198 千里救主108 外徵內討154 鹿死誰手
132 生死兩難291 無能之輩215 班姑蔡女215 按兵不動19 樓桑諸技1.48 後宮爭鬥1.206 猛將之烈191 陰圖異計187 都護西域171 朝令夕改118 舉國哀慟1.76 舉世無雙1.64 連贏三局1.56 風向突變1.53 青色火焰251 入鄉隨俗1.8 環璧珠玉194 輕車南下1.275 天下正色174 以謝天地1.66 海賊中計19 求之不得156 仁道在邇16 嫁禍江東193 利大難估1.77 學富百車168 暫費永寧127 無詔不離16 降服烈馬196 神智夫人16 乾坤倒懸1.39 天予吾王1.99 進身之階1.42 布衣爲王157 至人無己14 興師動衆105 烈女龐娥175 綠洲熔爐106 重症猛藥1.300 出頭之機198 封侯廟食192 漢矛無纓1.93 香餌懸魚1.70 佛道之爭139 治國有術1.96 西行在即115 帝王心聲177 四海雄心218 贈刀之義1.77 始料未及179 百廢初興1.64 天下大酺147 制非常模1.78 河北豪傑1.76 舉世無雙1.35 南州士首108 禮不可廢167 麒麟可乎186 三方勢力159 舉國之力1.7 殺機畢露101 老臣謀國113 翻雲覆雨1.260 爲虎作倀1.256 茅塞頓開148 五帝之學148 三舉鄉黨155 恩威並濟137 各自圈地1.54 漢風不滅11 大器已成1.75 愁雲散盡197 運籌決算41 細數家珍119 北海一龍1.43 白馬楊氏165 往昔之約100 蛛絲馬跡143 疏河注海194 利令智昏198 絕席而坐1.235 演武十器第2073章 1.262 飛天遁地127 金絲毛毯117 水淹三軍1.72 炎漢控火1.9 車輪舫舟1.97 玉色琉璃1.86 兵鋒所指180 同道中人1.26 有勇無謀1.9 麻姑獻壽130 輔車相依19 人不渡己41 早去早回1.257 美事將近107 忍辱偷生198 千里救主108 外徵內討154 鹿死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