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 白衣飛將

阿奇麗婭欣然行禮:“謝右丞。”

李儒又道:“貴使可安居在城內使館,我這便六百里通稟主公,一切自有定奪。”

“如此,也好。”阿奇麗婭再行一禮,轉身出堂。自有府中屬吏,引去使館區。

“大秦使節,定要照顧周全,切勿怠慢。”左丞戲志才亦開口。

“喏!”便有屬吏前往安排。

“能翻山越嶺,抵達西域。這支大秦使團必有過人之處。入住使館區,難免與各國使節碰面,有無破綻,日久便知。”戲志才又道。

杜畿隨即醒悟:“左丞可是想作壁上觀,靜觀其變。”

“然也。”戲志才微微一笑。眼中盡是深意。

若能與大秦互通有無,獲利之豐厚,或將難以計算。主公曾言,大秦機關術,亦有大奇巧。若能以彼之長,補己之短。集諸子百家之大成,何愁薊國不能開疆拓土。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爲漢土。”

只是想想,便心潮澎湃,蕩氣迴腸。

“諸位依令行事,不日兵發入關,蕩平關西!”李儒羽扇一指。

“喏!”引來衆人紛紛應喏。

正當西域都護府六百里加急,書髮長安時。輔漢大將軍劉備,亦領兵南下入關。

一路行來,與碧水青禾,城樓高聳的薊國風情迥異。

出薊國西行,沿途民生越顯凋敝。待到了五原郡,成片的農田幾乎不見。官道兩旁,竟長滿荒草,沿途城池更殘破不堪。偶有一兩戶人家在齊腰高的荒草中闢出的田地,亦病懨懨,難覓盛茂。

萬幸,一些前漢時修造的烽堠障壁中,仍有邊郡守軍。軍人多是徒邊的罪犯,或是歷代守衛邊郡的軍士。

薊國四師之一的崔寔,曾任五原太守。在任時散盡家財,籌集資錢,辦置諸多織機,大力發展紡織。又通渠闢田,解決民衆溫飽。還操練兵馬,整備烽候,保五原數年安寧。就劉備所觀,以五原郡的貧苦狀況,經崔寔的治理,彼時在所有邊郡考覈中,五原竟位列第一,實屬罕見。

論治政,崔尚書自當首屈一指。

故而薊國少吏,多出自崔寔門下。

奈何政令不能延續。稍有起色的五原郡,又被陛下授予郭鴻、王智等人。尤其是王智,乃中常侍王甫之弟。爲官一任,難言政績。且屢遭劾奏,言其插手軍糧、馬政,諸如此類。先時有王甫隻手遮天,穩坐釣魚臺。王甫被殺,王智亦被撤職查辦。下場如何,劉備雖不得而知,卻也可以預見。

沿途烽燧極多。情況各異。年久失修者,多已坍塌。也有被胡人縱火焚燬。即便偶有留存,堡中亦不過百戶,甚至十餘戶人家。堠堡周圍,闢有農田,烽火臺上還有兵士站崗。徒邊的囚徒,便被分配到各烽堡之中,平日由堠長監管。

戍邊士吏亦分屯在烽堠之中。堠有堠長,燧有隧長,各領其事。

五原雖殘破不堪,這些最基本的防禦體系,依然健在。

郡北有石門障,出石門障向北,有光祿城。光祿城西北一線,有支就、頭曼、虖河、宿虜等數座鄣塞,中以長城相接,稱爲“列城”。

“太初三年,漢使光祿徐自爲爲出五原塞數百里,遠者千餘里,築城障列亭至盧朐。”後人把光祿勳徐自爲,自五原塞所築長城,稱爲“塞外列城”。

“河水又東流,石門水南注之,水出石門山。”“北出石門障。即此山也。”石門障位於石門山中,石門水穿山而過,注入大河。

前漢時,石門障乃防禦匈奴的邊關要塞。建有‘當路塞(要塞)長城’,山谷前後建烽燧五座、障城三座。今漢時,石門山周邊區域爲南匈奴牧地,石門障僅存塞道,塞防功能逐漸弱化。

障城中兩座已經廢棄。只有一座被改成亭舍,還駐有士吏。

劉備領大軍從此處南下,渡河後入直道,經上郡,可一路抵達長安。

遙見赤鹿焰角,三足踆烏旌旗,知是薊王領兵路過。舍中屬吏紛紛出門恭迎。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守備邊隘,整日提心吊膽,大半時光與胡人胡攪蠻纏,還時不時身受脅迫白眼。不就是遠離故土,無人撐腰麼。

如今輔漢大將軍萬馬奔騰,車如洪流。胡人在哪?

皆是些欺軟怕硬,扒高踩低的主。

我呸!

啪嗒。

白痰正中道上礫石。騎士隨即勒停戰馬。

碗口大的白蹄重重落下。火星四濺,竟將礫石踏碎。

驚得小吏汗都抖了下來。

“呔,輔漢大將軍入亭歇息,前面引路。”頭頂一聲晴天霹靂。

震的小吏眼冒金星,雙耳嗡嗡作響。

好在身後亭長,還見過些世面。這便上前行禮:“回稟校尉,如此多的虎賁之士,舍中難以容納。”

張飛環眼一蹬:“且聽清楚,是俺家大哥要入亭歇息,又不是讓你將一萬兵車裝進去。”

“是,是,是。請大將軍稍待,下官這便將舍中一干人等盡數驅離。”

“不用。只需几席便可。”張飛這便喊道:“速速帶路。”

“喏!”

關羽亦縱馬上前,與張飛並駕齊驅。史渙已領繡衣吏先行入內。令一萬輛機關馬車就地休息,兵士下馬,活動筋骨。幕府五校亦跟隨劉備入舍中歇息。

亭舍乃是障城改造,面積頗大。見院內棚下背陰處,停着輛裝着棺槨的馬車,劉備這便問道:“有人送葬?”

“乃九原呂家,熹平五年舉家內遷。日前父親亡故,這便扶棺往祖陵下葬。”亭長答道。

“原來如此。”劉備這便衝身後言道:“取香來。”

“喏。”安氏姐妹不在。亞馬遜御衛便身兼內外之責。好在久居宮中,耳濡目染,又有衆多女官言傳身教。對各種漢家器物,名稱用處,已瞭然入懷,如數家珍。

見輔漢大將軍領麾下將校,焚香祭拜。亭中官吏亦隨之祭拜。衆人不禁心生折服,薊王果然當世人傑。

待禮畢,忽聽身後有人言道:“謝王上祭拜之恩。”

聲音不疾不徐,卻令人過耳難忘。

劉備聞聲回頭。只見一昂然大漢,披麻戴孝,跪地謝禮。

“這位便是呂家後生,名布,字奉先。”

“……”

1.94 此生足矣18 千里圩田132 爲君取食12 爲君之道1.42 兵行險着1.70 王道如砥1.97 鐘鳴漏盡124 表裡相合251 英雄輩出116 各有所求189 天降大任160 孕大含深1.33 出訪鴻儒153 來龍去脈192 夫子之牆1.39 天予吾王163 顧此失彼1.96 海賊圍城18 張家小胖125 賽馬效應1.99 冠軍履鋒21 三人成虎1.79 字挾風霜1.43 天機莫測第2080章 1.269 和光同塵1.2 一夜動亂61 穩紮穩打1.22 天下殘局108 浮生若夢第2102章 1.291 帝國雄心107 九河之地271 自有取捨195 無雙連環183 天佑吾王139 治國有術132 吞光神鎧137 和親典禮1.96 挾私報怨1.2 無孔不入130 不可定期172 春晝初長1.40 國之惡疾1.59 大興土木1.275 天下正色1.34 旁門左道1.246 弄劍踏杯104 見字如面1.59 各有歸宿116 孟嘗遺風第2079章 1.268 榆雁驚帆198 大權獨攬1.9 雄甲天下15 正視己心1.72 涉海鑿河124 羌亂再起1.46 辟邪三寶137 共飲此杯1.97 借題發揮1.54 薊國四師158 鐵壁鏵嘴1.203 引狼入室192 火燒西園169 頂級名產1.97 板上釘釘1.48 立冬兵發第2103章 1.292 忠義無缺1.3 娘要嫁人174 爾虞我詐188 舉火爲先127 朝堂半壁19 遊麟可用1.48 不藥自愈11 豔后無忌178 萇孝仁皇19 人不渡己1.32 上下求索106 百般不利91 飯稻羹魚1.60 楛矢貫隼142 上谷烏桓152 九令五尹149 白馬非馬1.27 路中捍鬼1.53 吾道東流61 衝風之末19 遊麟可用1.27 託妻寄子177 青鳥傳信1.62 猜忌暗生1.62 赤麂皮尉12 二戚之爭1.93 今冬尤寒1.42 善利其器147 絕非等閒第2084章 1.273 賊心不死152 善刀而藏1.94 長城邊患1.54 五齊之甘1.72 雌雞化雄1.84 海賊寶藏
1.94 此生足矣18 千里圩田132 爲君取食12 爲君之道1.42 兵行險着1.70 王道如砥1.97 鐘鳴漏盡124 表裡相合251 英雄輩出116 各有所求189 天降大任160 孕大含深1.33 出訪鴻儒153 來龍去脈192 夫子之牆1.39 天予吾王163 顧此失彼1.96 海賊圍城18 張家小胖125 賽馬效應1.99 冠軍履鋒21 三人成虎1.79 字挾風霜1.43 天機莫測第2080章 1.269 和光同塵1.2 一夜動亂61 穩紮穩打1.22 天下殘局108 浮生若夢第2102章 1.291 帝國雄心107 九河之地271 自有取捨195 無雙連環183 天佑吾王139 治國有術132 吞光神鎧137 和親典禮1.96 挾私報怨1.2 無孔不入130 不可定期172 春晝初長1.40 國之惡疾1.59 大興土木1.275 天下正色1.34 旁門左道1.246 弄劍踏杯104 見字如面1.59 各有歸宿116 孟嘗遺風第2079章 1.268 榆雁驚帆198 大權獨攬1.9 雄甲天下15 正視己心1.72 涉海鑿河124 羌亂再起1.46 辟邪三寶137 共飲此杯1.97 借題發揮1.54 薊國四師158 鐵壁鏵嘴1.203 引狼入室192 火燒西園169 頂級名產1.97 板上釘釘1.48 立冬兵發第2103章 1.292 忠義無缺1.3 娘要嫁人174 爾虞我詐188 舉火爲先127 朝堂半壁19 遊麟可用1.48 不藥自愈11 豔后無忌178 萇孝仁皇19 人不渡己1.32 上下求索106 百般不利91 飯稻羹魚1.60 楛矢貫隼142 上谷烏桓152 九令五尹149 白馬非馬1.27 路中捍鬼1.53 吾道東流61 衝風之末19 遊麟可用1.27 託妻寄子177 青鳥傳信1.62 猜忌暗生1.62 赤麂皮尉12 二戚之爭1.93 今冬尤寒1.42 善利其器147 絕非等閒第2084章 1.273 賊心不死152 善刀而藏1.94 長城邊患1.54 五齊之甘1.72 雌雞化雄1.84 海賊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