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三釁三浴

黨魁盛事,風靡洛陽。

薊王亦在受邀之列。然誠如先前所言,宴無好宴。薊王婉言謝絕。命族兄劉平,代爲出席。亦不曾失禮。

《蘭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爲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一語道盡“羽觴隨波”之妙。

牛山腳下,杜康泉。後爲天下名泉。百餘泉眼,四時涌動。泉水味甘質純,清冽碧透。匯聚成溪,蜿蜒北流,注入伊水,便是康水。

杜康泉邊,杜康村。此村三山環抱,一溪旁流。夾岸樹木蔥鬱,景色宜人。村中百戶人家,沿康水兩岸,結廬而居。皆以釀酒爲生。宗人門徒散佈汝南等,洛陽近郊之地。馳名關中內外。

後因曹操《短歌行》中,“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之句,名揚天下。

黨魁已提前規劃路徑。上巳當日,雞鳴時分,車隊自洛陽太學出發。南下伊闕。出關後,再車行五十里,便可抵達。尋路入山,列座溪邊。行“曲水流觴”,必成千古佳話。

青史留名之盛舉,名流高士,文人騷客,便是皇親國戚,亦趨之若鶩。想盡辦法,亦要名列其中。自消息傳出。少府官寺前,車水馬龍。其中不乏宗室勳貴,封君列候。

此,便是名士效應。試想,諸如河北名士崔烈,買官皆可打對摺。名滿天下如張儉者,可想而知。

“望門投止,破家相容”。僅此一句,足可證明。

西園長樂宮,長秋殿。

“妾,拜見太后。”上元夫人,入殿行禮。

“夫人所爲何來?”何後自簾內言道。借雞鳴堂被焚,何後亦命長樂太僕趙忠,廣招函園良工,改造千秋殿。銅牆鐵壁,暗藏機關。比永樂宮,不弱絲毫。外有西園神兵拱衛,太后終得安枕。

“稟太后,‘靈臺種玉’,可行矣。”

“哦?”何後雙眸驟亮:“朕,數次相求,夫人皆推脫不應。因何今日,改弦更張。”

“時機未至,斷難下手。今,時機已到,當放手一搏。”上元夫人答曰。

“先前,夫人曾言:‘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此言,可信否?”何後頗爲謹慎。

“太后爲試薊王真心,不惜塗抹襄楷上疏。今,妾自投座前,稍有不慎,自尋死路。太后,何必見疑。”

“夫人輕身涉險,朕,感激不盡。”見其會錯意,何後遂明言:“朕恐弄巧成拙,一着不慎,反令薊王,惱羞成怒。敢問夫人,貴派‘靈臺種玉術’,比麻姑仙派‘千里投懷術’,孰高孰低?’”

原來。事到臨頭,何後竟憂心傷及薊王。果然,名都多妖婦。若果真念着薊王的好,又何必多此一舉。故何後言下之意。非顧忌,此術恐傷及薊王,乃忌憚萬一事敗,不堪承受薊王雷霆之怒。前後所想,皆是自己。

上元夫人言道:“麻姑仙派投懷術,可令太后珠胎暗結。鄙門‘種玉術’,卻可令靈寶(注①)交結(神交)。成‘忘形之交(又謂‘魂神所交’,乃是一種精神羈絆)’。只需術成,薊王當視阿斗如骨肉。視太后如手足。此生不渝,無有例外。”

簡言之。麻姑仙派“千里投懷術”,西王母派“靈臺種玉術”,一個是蒂結“肉胎”,一個是締結“靈胎(請與心懷‘鬼胎’,一併理解)”。

“如此,夫人且放手施爲。”何後這便定計。說到底,還是對違揹人倫的無故孕身,麒麟送子,心生忐忑。生怕阿斗得不到薊王善待。更怕己無所依。爲薊王嫌棄。

“乞太后引我入船宮,參薊王上巳祓禊之會。”上元夫人終於出口。

“也好。”何後有求必應。

上巳節後,王妃等,便將歸國。薊王不捨,耳鬢廝磨,日夜爲伴。

薊王亦以爲。張儉雖奉衣帶詔,然絕不會擇此時下手。且說何苗、董重早已知曉,焉能無備。何況東距廣成聚,不足五十里。聚中何苗屯四郡亡胡精騎一萬。並將周遭憚狐聚、陽人聚、霍陽聚、赫人聚、蠻中聚等,一衆聚落,皆劃歸軍屯。分兵駐守,護聚中民衆,屯田自養。省下大筆輜重糧秣。只恨“週迴百里”廣成澤,並無馬匹。否則,當如董重屯兵之上林苑,大肆販賣獲利。

所謂“聚落”,時下多指,遠離交通要道,無有裡、亭、鄉等,大漢行政劃分的“野聚”。亦或是,前爲城邑,後因種種原因,城邑被毀,建制撤除。民衆大量外遷,只剩少數人聚居之地。類似亦可稱“墟”。

樓桑之所以稱村(邨),乃因地處官道,位於陸城亭下。若無官道,多半隻可稱“聚”。聚中亦有裡魁。主理民政。卻無亭父,掌開閉掃除;亦無求盜,掌捉捕盜賊。亭,必沿路而設。無路不置亭。野聚,多爲同宗相聚,或遺民相依。鄰里守望,亦有野渡、野市,諸如此類。

薊王有船宮之便。上巳節時,只需出水砦,經陽渠入洛水。行禊祭後,於船宮大宴羣臣。待盡興乃歸,入陽渠,泊於水砦。

知王妃節後便歸。何後遣長樂太僕趙忠登船。言,欲與長姐釁浴。

《周禮·春官·女巫》:“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鄭玄注曰:“釁浴,謂以香薰草藥沐浴。”《國語·齊語》:“(管仲)比至,(桓公)三釁三浴之,桓公親逆之於郊,而與之坐而問焉。”注云:“以香塗身曰釁。”

遂有典故:“三釁三浴”。意爲禮遇之隆重。用後世的話說,塗三遍沐浴露,反覆沖洗。內外一新,出迎貴賓。

祓除釁浴,乃上巳節,古老舊習。今已不行此禮。上巳日,多爲水邊踏青,遊玩嬉戲,便是尋常人等,亦少有人入水。

大庭廣衆,衆目睽睽。太后、王妃,焉能行此禮。

何後言下之意,乃在船宮浴室,與王妃三釁三浴。

劉備本欲婉拒。不料長姐竟先行答應。

趙忠大喜而過,領命自回。劉備問過方知。長姐亦有深閨秘語,與何後坦誠相待。故,此乃王妃社交,薊王不應拒絕。亦不便參與。

心念至此,劉備便沒有堅持。

日月如梭,白駒過隙。

三月上巳,如期而至。

147 昏夜奔襲1.35 傳火天下1.20 來去相宜151 董卓擲戟1.40 國之惡疾1.246 假有天下91 熱度未消1.57 樓桑武卒168 有求必應1.29 浮屠佛祠147 昏夜奔襲109 黑山飛燕1.47 倉樓覆道136 和親之禮195 禍福相依15 各有算計164 王道循環91 飯稻羹魚199 飲恨兵退151 平定龜茲120 不忘初心1.57 樓桑武卒第2086章 1.275 怒馬揚鬃133 奪母之恨150 自證清白120 不忘初心119 衆星拱鬥1.58 耿雍認主125 賽馬效應61 穩紮穩打161 兵發關西1.239 雪落無聲120 六縣爲國1.7 小夥伴們134 光融天下114 養袁自重1.42 布衣爲王159 威震西域146 鑄軌直道125 急流勇退173 戰團威力10 寡義廉恥1.237 露華勻玉1.34 牽招賣馬182 兩全其美196 神智夫人1.63 泰山賊衆1.204 龍蛇混雜51 樑冀金山1.200 窮兇奇虣16 天下富貴127 萬法歸宗1.29 得失參半1.33 同舟共渡192 夫子之牆1.22 馬兒成名179 三人爲衆1.53 望廬而還1.42 鑿路先鋒1.75 一錢太守1.8 馬桶廁籌1.73 大行天下117 再爲羣雄131 鳩佔鵲巢1.35 多事之秋147 藥到病除123 坐觀風雲1.97 莫問神鬼219 西林少年1.254 除舊佈新1.90 貴不可言15 正視己心1.84 身陷囹圄149 蝴蝶效應176 封國在即1.255 突施冷箭1.8 周鄭交惡165 浮萍無根175 茱萸託思1.46 大亂在即1.7 小夥伴們1.94 熨斗直衣212 德不配位141 喬裝出兵1.69 吾家麒麟109 黑山飛燕1.26 循跡追兇176 百越諸賢182 汝奈孤何157 與漢同休1.220 迫在眉睫103 薊國雙壁15 正視己心1.30 未琢璞玉1.70 虎嘯山林191 另立門戶1.49 世平赴約1.58 萬般皆好91 不脛而走1.55 築臺募士
147 昏夜奔襲1.35 傳火天下1.20 來去相宜151 董卓擲戟1.40 國之惡疾1.246 假有天下91 熱度未消1.57 樓桑武卒168 有求必應1.29 浮屠佛祠147 昏夜奔襲109 黑山飛燕1.47 倉樓覆道136 和親之禮195 禍福相依15 各有算計164 王道循環91 飯稻羹魚199 飲恨兵退151 平定龜茲120 不忘初心1.57 樓桑武卒第2086章 1.275 怒馬揚鬃133 奪母之恨150 自證清白120 不忘初心119 衆星拱鬥1.58 耿雍認主125 賽馬效應61 穩紮穩打161 兵發關西1.239 雪落無聲120 六縣爲國1.7 小夥伴們134 光融天下114 養袁自重1.42 布衣爲王159 威震西域146 鑄軌直道125 急流勇退173 戰團威力10 寡義廉恥1.237 露華勻玉1.34 牽招賣馬182 兩全其美196 神智夫人1.63 泰山賊衆1.204 龍蛇混雜51 樑冀金山1.200 窮兇奇虣16 天下富貴127 萬法歸宗1.29 得失參半1.33 同舟共渡192 夫子之牆1.22 馬兒成名179 三人爲衆1.53 望廬而還1.42 鑿路先鋒1.75 一錢太守1.8 馬桶廁籌1.73 大行天下117 再爲羣雄131 鳩佔鵲巢1.35 多事之秋147 藥到病除123 坐觀風雲1.97 莫問神鬼219 西林少年1.254 除舊佈新1.90 貴不可言15 正視己心1.84 身陷囹圄149 蝴蝶效應176 封國在即1.255 突施冷箭1.8 周鄭交惡165 浮萍無根175 茱萸託思1.46 大亂在即1.7 小夥伴們1.94 熨斗直衣212 德不配位141 喬裝出兵1.69 吾家麒麟109 黑山飛燕1.26 循跡追兇176 百越諸賢182 汝奈孤何157 與漢同休1.220 迫在眉睫103 薊國雙壁15 正視己心1.30 未琢璞玉1.70 虎嘯山林191 另立門戶1.49 世平赴約1.58 萬般皆好91 不脛而走1.55 築臺募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