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喬裝出兵

若由肩水金關前往龜茲,約有四千三百里路。若再經河西走廊繞行,則有五千餘里。兵車日行兩百里,加上出關之後,商道不如關內平整,這段漫長的征程,最快也要歷時一月。

時正值盛夏。酷暑難耐。鮮卑良馬皆剪鬃剃毛,防止暑熱生病。又需多備毛毯,以御大漠夜晚酷寒。

“早穿皮襖午穿紗,圍着火爐吃西瓜。”便是後世對西域的真實寫照。

劉備一行入河西走廊,便與麴義所領車隊相遇。千餘輛兵車,浩浩蕩蕩,前往敦煌。安息商人安玄乃絲路豪商,人盡皆知,頗有美名。先前豪擲巨資,從長安茂陵富商處,販來大量絲綢,欲經絲路北道運往大宛。早已不是秘密。大宛產良駒。用絲綢換來,再運回敦煌。獲利豈止十倍。

只是此去路遠,要途經數國。乞伏部鮮卑亂入西域,四處劫掠。再加上盤踞在商道的馬賊,亦越發猖狂。此行必危機重重。

若能平安抵達,自獲利豐厚。若路遇劫匪,則血本無歸。邊市商人,佩服者多,鄙視者亦多。俗語說得好,富貴險中求。見安玄廣募護衛,有僱千乘車隊,準備西行,滯留在關內的西域胡商,皆拭目以待。

出行當日,邊市盛況空前。見安玄兵強馬壯,還有不少滯留關內的小型商隊,欲一路隨行。安玄來者不拒,卻只有一個要求。一路上令行禁止,皆以安玄商隊馬首是瞻。此乃理所應當,隨行胡商自當滿口答應。

於是,浩浩蕩蕩的西行商隊,排隊通關。出玉門關後,前往鄯善。鄯善,前漢時稱爲樓蘭。南北兩條絲綢之路,便在此處分叉。

因是去大宛,走北線理所應當。出關後商隊排成一列長隊,依次行進。速度並不快,日行不過百餘里,甚至幾十裡。按照眼前的速度,便是隻到龜茲,亦需足足兩個月。此事急不來。既假裝成商隊,便要真的像商隊。一路風馳電掣,直取龜茲,必被附近牧民懷疑。焉能知曉,沿途牧民中沒有西域諸國,甚至是鮮卑人的眼線?

在鄯善蒲昌海綠洲(羅布泊)補足草料飲水,商隊再次啓程,入北線,取道龜茲,前往大宛。

商隊走後不久。敦煌便有風傳。言,輔漢將軍,西域長史,臨鄉侯劉備已率軍民數萬出金關,趕往高昌,收復西域長史府,及戊己校尉城。欲屯田自給,經營西域。關內胡商,彈冠相慶。劉備麒麟之名,宇內誰人不知,何人不曉。鮮卑之所以如喪家之犬,倉皇逃竄。便拜此人所賜。

數月前又在居延塞下,一騎當千。陣斬禿髮鮮卑新老兩代首領。收降數千鮮卑勇士,威震西涼。厲兵秣馬數月,今率大軍出關。收復西域,指日可待。

話說。沒有大漢都護的西域,實在是兵荒馬亂,民不聊生。大國欲吞小國。小國惶惶不可終日。再有鮮卑亂入。局面如火上澆油。一發而不可收拾。商道不通,損失的豈止是滯留在關內的胡商。沿途靠絲路而生的小國、城邦。物價奇高,民怨沸騰。

此還是小事,咬咬牙關便能挺過。問題是沒有往來商隊貨通東西,販運當地特產,及進獻大額關稅。捉襟見肘的財政,漸已無力支付佣金。所僱傭兵早心生不滿。遲恐生變。

聽說,沿途許多小國,已開始動用國庫的儲備黃金,用於支付傭兵費用。連壓箱底的錢都掏出來了,足見確實缺錢。

怎麼說呢,這便是城邦的弊端。

過於倚重依賴商業,自身造血不足。無論國民,還是土地,皆很有限。無法養活足夠的本國軍隊。只能靠僱傭。當然,傭兵也有相當可觀的戰力。問題是,對這些拿錢當兵的職業軍人來說。忠誠和戰力,往往與所支付的金錢成正比。

有錢,怎麼都好使。沒錢,怎麼都不好使。

柳中到高昌一線,烽遂堠堡雖多被乞伏鮮卑縱火焚燬。城池皆大多完好。只需稍加修繕,便可入住。

因鮮卑逆亂,自董卓後,朝廷便再未派遣戊己校尉。屯邊官民亦分批遷入關內。溝渠損毀,良田荒蕪。放眼望去,一片淒涼。大軍抵達後,先修復城池、屋舍。再通渠飲水,復墾農田。以備長期駐守。

主簿李儒與徐榮、程普領將屯柳中。令徐晃、臧霸等將守高昌。兩位府曹,各領萬餘居民,入住烽堠、障城,在兩地沿線屯田。

旌旗蔽日,熱火朝天的勞作場面,何須抵近,老遠可見。經常有遊騎往來駐足。從一日數次,到一日數十次。再回到一日數次。最後數日一次,最近已鮮有光顧。

顯然,輔漢將軍,西域長史,臨鄉侯劉備,準備在西域大興屯田,與鮮卑行曠日持久戰。君侯精於此道。少年時,便在樓桑盡起高樓。復爵後,又將一片白澤,別無寸土的臨鄉,打造成富甲一方的北地名城。

若論種田。普天之下,無出其右。

今又種田西域,承上啓下,一脈相承的十分合情合理啊。

西域麥作,雖可一年兩熟。但若要初見成效,亦非一日之功。少則二三年,多則三五年。

因大軍出關而緊繃神經的西域諸國,不由得鬆了口氣。

有人歡笑,有人愁。真心依附大漢的小國,紛紛扼腕嘆息,暗自焦急。那些別有用心,想趁亂火中取栗的大國,則暗自慶幸,四處聯絡,加緊佈局。想盡快聯合起來,暗中扶植乞伏鮮卑,與大漢掰掰手腕。

無論如何。西域諸國皆以爲劉備已入西域,且在柳中城及高昌壁一線,大肆屯田。

卻不料提早出發的劉備,已隨安玄商隊沿孔雀河,向渠犁城進發。

孔雀河亦稱飲馬河,傳說班定遠曾飲馬於此,故稱。

從蒲昌海到渠犁城,約一千二百餘里。

商隊要足足走上大半月。

一出蒲昌海,這支浩浩蕩蕩的西行商隊,便被人盯上。

傍晚紮營,喬裝成商隊護衛的麴義這便入營來報。

“主公,賊襲便是今夜。”

環視皆換穿西域胡裝的麾下猛將,劉備輕輕點頭:“衆將依令行事,切勿露出破綻。”

“喏!”

18 滅國之危1.92 黃金分割138 清波滌塵1.76 難分良泰174 恰如其分182 馬齒徒增1.44 勸善禁惡180 破解之策11 恨意叢生110 羣雄並起1.93 今冬尤寒1.36 天地干支1.96 酒精花露1.52 洛陽金市178 爲戰而生81 俱合法相1.7 雌雄莫辨1.5 奉身以死151 終破鄴城166 秦薊之好137 萬死不避120 不忘初心第2076章 1.265 分曹治事1.82 狹路相逢251 入鄉隨俗1 天羅地網179 百廢初興124 成王敗寇184 貪多必失1.85 得隴望蜀170 自斷股肱1.98 衣帶秘詔14 興師動衆1.45 權利覺醒1.88 腰纏萬貫112 虛席以待104 靡麗妖風91 一人之外189 天下宗王1.27 路中捍鬼1.75 大漢一藩129 化戈爲帛1.43 切莫辜負166 勝者爲王114 太平劫案1.89 無銅身輕1.26 羣雁無首155 寤寐思服1.80 關羽得子119 作壁上觀14 餘毒未了152 善刀而藏187 九橫十縱120 三方妥協91 熱度未消1.5 黃門侍郎1.27 爲君離憂157 塵埃落定154 以享司寒1.2 經商有道135 豐年多禾174 人間巨物1.270 養女齊聚184 羔羊之素152 九令五尹1.225 斜趨漢津113 天命所歸1.5 千家萬戶102 載滿而還105 紅顏易老251 英雄輩出123 呼之欲出126 壯士八百126 投其所好1.2 燕燕于歸163 拈花摘葉19 同胞兄弟1.76 峰迴路轉1.56 痛並樂極105 胡口奪食1.5 空穴來風111 鳴蟬蛻殼1.239 神泉秀水1.97 鐘鳴漏盡1.47 擊鞠建隊102 王道在北145 貴麟二子148 五帝之學1.50 神滅無鬼1.52 契約精神189 天下信奉1 末路之難132 爲君取食1.64 百練清剛1.35 傳火天下1.20 來去相宜101 明示萬里1.85 得隴望蜀1.45 好治不病1.200 永安上壽
18 滅國之危1.92 黃金分割138 清波滌塵1.76 難分良泰174 恰如其分182 馬齒徒增1.44 勸善禁惡180 破解之策11 恨意叢生110 羣雄並起1.93 今冬尤寒1.36 天地干支1.96 酒精花露1.52 洛陽金市178 爲戰而生81 俱合法相1.7 雌雄莫辨1.5 奉身以死151 終破鄴城166 秦薊之好137 萬死不避120 不忘初心第2076章 1.265 分曹治事1.82 狹路相逢251 入鄉隨俗1 天羅地網179 百廢初興124 成王敗寇184 貪多必失1.85 得隴望蜀170 自斷股肱1.98 衣帶秘詔14 興師動衆1.45 權利覺醒1.88 腰纏萬貫112 虛席以待104 靡麗妖風91 一人之外189 天下宗王1.27 路中捍鬼1.75 大漢一藩129 化戈爲帛1.43 切莫辜負166 勝者爲王114 太平劫案1.89 無銅身輕1.26 羣雁無首155 寤寐思服1.80 關羽得子119 作壁上觀14 餘毒未了152 善刀而藏187 九橫十縱120 三方妥協91 熱度未消1.5 黃門侍郎1.27 爲君離憂157 塵埃落定154 以享司寒1.2 經商有道135 豐年多禾174 人間巨物1.270 養女齊聚184 羔羊之素152 九令五尹1.225 斜趨漢津113 天命所歸1.5 千家萬戶102 載滿而還105 紅顏易老251 英雄輩出123 呼之欲出126 壯士八百126 投其所好1.2 燕燕于歸163 拈花摘葉19 同胞兄弟1.76 峰迴路轉1.56 痛並樂極105 胡口奪食1.5 空穴來風111 鳴蟬蛻殼1.239 神泉秀水1.97 鐘鳴漏盡1.47 擊鞠建隊102 王道在北145 貴麟二子148 五帝之學1.50 神滅無鬼1.52 契約精神189 天下信奉1 末路之難132 爲君取食1.64 百練清剛1.35 傳火天下1.20 來去相宜101 明示萬里1.85 得隴望蜀1.45 好治不病1.200 永安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