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 倉樓覆道

“九月九日,可採菊華(花),收枳實。日月也,治場圃,塗倉,修竇窖,繕五兵,習戰射弛竹木弓弧以備寒凍窮厄之寇。存問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分厚徹重,以救其寒。”

百餘畝水田一片青黃。稻香瀰漫,紅鯉穿行,不久便能收割。母親已命人準備收割、打穀工具。

宗人們操勞一夏,終將渠道挖掘完畢。正細細修葺,準備來年改植水稻。

院外磚瓦成堆,家中堆滿堅木大梁。物料齊備,老工匠卻一籌莫展。

因他被劉備臨走前所繪的圖板中,從未見過的一物,難住了。

“敢問少東家,這是何物?”老工匠笑問。

“水管。”劉備笑答:“挖空硬竹,連接而成。”

“原來是竹筒連接。”匠人們紛紛醒悟。

“此物……莫非是翻車?”老工匠指着一頭連接水井,一頭連在高樓之上的物件說道。

“然也。”劉備笑道:“此樓名曰:‘水塔’。”

“水塔……”老工匠結合劉備手繪圖板,漸漸醒悟:“以龍骨翻車汲水,送入樓上倉房。再以竹筒通往宅院各處,存之備用。”

劉備指着各樓裡的抽水馬桶笑道:“主要是爲了衝廁。”

“原來如此……”老工匠不禁搖頭:“敢問少東家,此樓需耗費巨資,若只是茅廁沖水,是否太費?”

“不費不費。”劉備連連搖頭:“有人如廁,從不打水。”

“哦……”工匠們紛紛點頭。也不知是真明白,還是假知道。要說不愧是麒麟子。人家翻車爲了澆田,他家翻車只爲衝廁!

一通百通。

那些通行各處的竹管,工匠們也就知道,究竟是何用途了。就連劉備獨創的這個‘塔’字,也被工匠們一筆一劃,默記在心。

林中毛竹,質地最硬。取其老成者,裁之烘乾。纏以麻繩、接以銅管、膠粘漆塗以防漏水,不日乃成。水管將建在夾牆之中,地磚之下,連通各樓閣重屋,用來衝廁。如此天冷也不怕凍結。

定做的雙甕化糞池,被老鴉渡的耿雍早早送到。

沿牆頭圍成一圈的廊橋,連接起四座角樓。劉備擔心自家牆垣能否承重。老工匠卻笑言,足以!

領劉備去看。

掘土視之,牆基埋入地下,三尺有餘!

牆基厚度,東牆約三米,西牆約五米,北牆約六米,各不相等。院牆竟和城牆一樣,乃‘版築夯土’牆!細密結實,颳去牆皮,牆垣上一排排版築夾棍眼痕,清晰可見!

牆垣夯土所用土,皆經過挑選。大都爲黃褐色黏土,夯打堅硬,十分牢固。

所以說,倒屋不到牆。

遠遠看去,還是深宅大院,豪強人家!

見劉備還有些擔心。老工匠說,可在土牆之外,包上一層磚牆。

劉備欣然點頭,就這麼幹!

先把牆修起來再說。

北牆最厚,拆之可惜。劉備讓工匠當中挖門,以通新建的後院。如此,前院、中庭、後院。將原有的前後兩進庭院,擴成三進。

正值農閒,族中青壯皆來幫忙。以謝劉備捐建翻車之義。

造牆完畢,第一座在後院立起的高樓,便是倉樓。

倉樓通高八丈(18.4米),分四層,方形樓閣式。下層爲倉房,有五座相連的糧倉排列而成,均成筒狀,下設通風孔;二、三、四層均有平座(高臺或樓層用斗拱、枋子、鋪板等挑出,以利登臨眺望,此結構稱爲平坐),四層屋檐,上建兩朵斗栱,用以支託四層閣樓和平座。倉樓正脊中部平直,兩端呈弧形翹起,與每層房頂垂脊翹起的四端相呼應;一、二層爲一體,用於儲存糧食,二層建有迴廊,與角樓的第二層相連接,中部均開箭窗,窗兩邊有菱形格孔;三層、四層同樣建有迴廊,闢有箭窗,斜梯可通四層,三層爲庫房,存放各種乾果肉醬鹹魚臘肉,四層爲蜂房,安放了兩箱珍貴的蜜蜂。

院中自右向左架一斜梯,可直通二層廊道。

廊道,又叫廊橋,也叫‘覆道’。起於秦,盛於漢。

橫架在倉樓和角樓二層之間的覆道,將兩者巧妙的連爲一體。既方便行走,又具遮雨防震等諸多功能。此類高層建築之間架設的空中通道,類似‘過街樓’或“行人天橋”,將一座座重樓高閣連在一起,形成了巍峨壯觀的建築羣組。

造型精巧,結構複雜,令人讚歎。

劉備恍惚覺得,此時的中國,才堪稱爲華夏。

華服而高夏。

從二層開始,圍繞四周的迴廊箭窗,能居高俯射來犯之敵。令倉樓攻防皆備。

整整一個九月。舉全族之力,才建成一座倉樓。

足見這座倉樓的宏偉。

“十月,培築垣牆,塞向堇戶。上辛(上旬辛日),命‘典饋’(主管食物的人)漬曲釀冬酒,作脯臘,以供臘祀。農事畢,命成童入大學。同宗有貧窶久喪不堪葬者,則糾合宗人,共與舉之,以親疏貧富爲差,正心平斂,無相逾越。”

立冬前,劉備家稻田開始收割。

豐收總令人喜悅。

剛建起的倉樓,五座並排糧倉,多半空置。即便這百畝稻穀入腹,也不過打打牙祭,塞個牙縫。

從範縣歸來,母親心結盡解,盡心操持家務。居中調停,進出有度。不愧是家中主母。宗親皆口服心服。

公孫氏也是一身喜氣。自從住進劉備家,似已把這裡當成己家。母親都如此善待,劉備又豈敢反對。

族中盡傳,乃是劉備養媳。

周代實行媵制(媵妾隨嫁的多妻制婚姻)。妻之妹與侄女往往年尚幼即隨同出嫁。秦漢以後,帝王每選貴戚之幼女進宮,成年後爲帝王妃嬪,或賜予子弟爲妻妾。上行而下效。地主豪強紛紛效仿。然,蓄養爲妾爲奴者衆,蓄養爲妻者,鮮有。看主母的意思,貌似是給劉備爲妻。

老族長頗多不解。皆因此時,與門當戶對者結親,幾(乎)是共識。不然也沒有外戚之說。

母親雖知宗人心思,卻並未說破。究竟爲妻還是爲妾,全在劉備自己。想我麒麟兒,必有計較。

公孫嵐煙,交替出現。劉備……

頗多淡然。

稻田收割完畢,選種、堆谷、打穀,搬運入倉。

今年比往年略好。顆粒歸倉,畝產八石有餘。

族人大喜,明年改水田!

147 絕非等閒1.88 二賊授首1.276 命喪宮門127 兔死狐悲1.76 麒麟續命1.22 東西合璧1.22 我記下了110 見縫插針1.26 以直報怨1.8 配享太廟129 化戈爲帛147 事大而急158 常山之蛇104 滄海遺珠149 內外雙軌125 局中一子133 奪母之恨171 鮮卑五姓130 抗颺虓虎141 喬裝出兵1.74 部貴五宗1.49 以道御術150 洛陽上計1.48 後宮爭鬥122 火燒濮陽163 佛道先後141 曲水流觴131 濯纓濯足124 國士待之1.24 伏虎潛龍159 舉國之力1.9 伐毛洗髓1.63 擊鞠大賽1.69 義立而王1.82 可以爲報1.270 養女齊聚1.39 天予吾王1.28 將門虎子192 共赴巫山172 連珠合璧1.49 覆水難收198 封侯廟食142 道破天機1.37 粉墨登場1.27 天下瞠目17 猛虎搏兔195 無雙連環1.36 天地干支126 壯士八百1.222 神器更易115 死而復生1.80 債臺高築1.89 無銅身輕135 爲主捉刀166 秦薊之好1.63 泰山賊衆1.46 盡釋前嫌116 各有所求1.86 精兵盡出140 守土有功105 野火燎原105 禮樂刑政184 天命有歸143 未戰先亂109 多管齊下126 向死而生1.56 英雄末路1.270 養女齊聚1.28 地陷神術196 神智夫人108 與王共治213 重名載半150 萬石國老137 恩怨無主101 管中窺豹1.67 六尺之孤159 白波立寨1.46 整齊劃一144 判若兩人130 南廣陽城1.7 小夥伴們1.30 一書在手101 老臣謀國148 如期而至139 空谷傳聲1.62 倉廩府庫14 一龍仕主14 撒豆成兵171 飛槳木蘭1.37 粉墨登場1.78 怦然心動12 縑車載禍241 楚河漢界1.56 一戰成名217 背水一戰1.26 敦煌六姓91 熱度未消31 形勢大好131 美玉生煙1.88 藩強朝弱
147 絕非等閒1.88 二賊授首1.276 命喪宮門127 兔死狐悲1.76 麒麟續命1.22 東西合璧1.22 我記下了110 見縫插針1.26 以直報怨1.8 配享太廟129 化戈爲帛147 事大而急158 常山之蛇104 滄海遺珠149 內外雙軌125 局中一子133 奪母之恨171 鮮卑五姓130 抗颺虓虎141 喬裝出兵1.74 部貴五宗1.49 以道御術150 洛陽上計1.48 後宮爭鬥122 火燒濮陽163 佛道先後141 曲水流觴131 濯纓濯足124 國士待之1.24 伏虎潛龍159 舉國之力1.9 伐毛洗髓1.63 擊鞠大賽1.69 義立而王1.82 可以爲報1.270 養女齊聚1.39 天予吾王1.28 將門虎子192 共赴巫山172 連珠合璧1.49 覆水難收198 封侯廟食142 道破天機1.37 粉墨登場1.27 天下瞠目17 猛虎搏兔195 無雙連環1.36 天地干支126 壯士八百1.222 神器更易115 死而復生1.80 債臺高築1.89 無銅身輕135 爲主捉刀166 秦薊之好1.63 泰山賊衆1.46 盡釋前嫌116 各有所求1.86 精兵盡出140 守土有功105 野火燎原105 禮樂刑政184 天命有歸143 未戰先亂109 多管齊下126 向死而生1.56 英雄末路1.270 養女齊聚1.28 地陷神術196 神智夫人108 與王共治213 重名載半150 萬石國老137 恩怨無主101 管中窺豹1.67 六尺之孤159 白波立寨1.46 整齊劃一144 判若兩人130 南廣陽城1.7 小夥伴們1.30 一書在手101 老臣謀國148 如期而至139 空谷傳聲1.62 倉廩府庫14 一龍仕主14 撒豆成兵171 飛槳木蘭1.37 粉墨登場1.78 怦然心動12 縑車載禍241 楚河漢界1.56 一戰成名217 背水一戰1.26 敦煌六姓91 熱度未消31 形勢大好131 美玉生煙1.88 藩強朝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