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飯稻羹魚

顆粒歸倉,稻作還不算完。需將田中稻花魚捕獲,方能結束整季稻作。

稻花魚、禾鯉幹、魚醬,皆是臨鄉名產。亦是農人一項重要的收入來源。事實上,稻田養魚歷史悠久,影響深遠。並非劉備首創。

《史記》中記錄,楚越之地自古便有“飯稻羹魚”的傳統。後世《魏武四時食制》亦有“郫縣子魚,黃鱗赤尾,出稻田”之文字。但並非所有魚種,皆適宜在稻田養殖。薊國農人,尤其是江南山蠻,淮泗百姓,經過反覆試養馴化,從鯉魚中擇出一種適宜於稻田飼養的“田魚”。又稱“禾花鯉”、“禾花魚”,大量繁殖。此魚肉質細嫩,無泥腥氣,味道鮮美,魚鱗也柔嫩可食,且兼有觀賞價值。已風靡北地。

魚米又獲豐收。先時,老族長曾言,稻花魚產自稻田,理當算田賦之內。劉備好言拒絕。這些年,改良後的禾花鯉季季豐產。單此一項,便可爲農人帶來數萬,乃至十萬錢的收入。關羽說,普通農人一年有二十萬錢的收入,絕非刻意誇大其詞。

北地雖一年一熟,臨鄉卻相當於兩季。稻一季,魚一季。

若以年收二季論。薊國的田賦已減至五十,甚至六十稅一。如何能不讓周遭農人羨慕。

三百里督亢秋成,稻香千里。

王都臨鄉城亦不例外。南北二路戰事,自有幕府左丞與軍司空操心。劉備全部的精力,皆在臨鄉稻收上。各城粗略彙總,一千萬畝良田,均產六石有餘。如此豐產,不見顆粒歸倉,再將稻草切碎與苜蓿混合青儲,製成飼料。劉備如何能安心。

於是,劉備接見上谷烏桓王難樓一行人的地點,也改在了正巡視各城的遊麟號明輪船上。

“大王受驚了。”居七階高臺王座上的劉備,俯視階下。此情此景,方纔明白,何爲“階下囚”。

“王上兵精將猛。此戰雖勝,然是福是禍,尚難料也。”難樓倨傲一笑。似頗不服氣。

劉備點頭輕問:“大王是否與太平妖道沆瀣一氣,欲借陛下之手殺孤王?”

密謀竟被劉備窺破,難樓面色變了又變:“王上…何以見得。”

劉備輕嘆了口氣:“家國天下。想你一介胡人,如何能知帝國,家事、國事之奧妙。必是受人蠱惑。見利忘義,短視近利。”

“王上教訓的是。”心中倚仗被揭破,難樓還有何話好說,這便俯首認輸:“此番返回王庭,自當洗心革面,從此兩家休兵,永不爲敵。”

目視伏地認輸的上谷烏桓王,劉備又言道:“可惜晚了。大王怕是再也回不去了。”

“你要禁錮本王?”難樓滿臉不可思議。話說,三郡烏桓皆是漢庭策封,建制上與薊國平級。作爲大漢的諸侯王,劉備又豈敢擅自禁錮藩屬國王!

“非也。”劉備搖頭道:“大王性命難保。”

“你敢殺我?”

“然也。”

“不怕我麾下數萬勇士,二十萬部族,南下報仇?”難樓聲嘶力竭。

“大王留在王庭的二十餘萬部族,此刻正被押往薊國安次縣。”劉備言語雖輕,卻不啻五雷轟頂。

難樓渾身顫慄,冷汗連連:“你果真……引高車十二部南下寇關?”

“非也。”劉備輕輕搖頭:“乃是右北平烏延與遼西丘力居,聯手抄掠上谷烏桓。”

“什、什、什麼!”難樓一時間又如何能相信。丘力居不是自己的盟友嗎!怎麼會……

“三郡烏桓卻有四部。少了大王這部,三家不多不少,剛好三郡。”劉備微微一笑:“我家三弟,‘張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大王能倖免,正因孤欲借大王項上人頭,洗刷污名,以正視聽。”

“求王上保全家小。”難樓面如死灰,已知必死。

向來利落果敢的劉備,卻並未答應。而是起身送別:“言盡於此,就此別過。”

難樓悲愴出聲,宛如死狗,任由繡衣吏架出。

家國天下。說白了,便是家、國、天下,三級政權架構。

列候稱“家”也。於是,列候、諸侯王、天子,乃爲大漢朝自上而下的權利架構。時下,當真沒有世傢什麼事。

於是。武人、文人,寒門、高門,儒家、百家,皆可自願出仕三家。家臣,亦是一個被允許存在的權利體系。享受和出仕朝廷相似的待遇。這便是所謂的“郡國並行”。

爲體現尊卑,家臣系亦有所削減。這便是所謂的“列候次減”。

加之,輔漢大將軍又有假節之權。節,代表皇帝。持節,則代表陛下親臨。舉凡如分封諸侯、搜捕罪犯、鎮壓叛亂、出使藩邦及籤議和約等,皆可代天子行事。

所以,劉備以幕府五校爲平賊主力,便是此因。

代天子平亂,乃是輔漢大將軍的職責所在。

假節之權,當真強大。尤其對劉備這樣,不僅擁有官職,又擁有食邑的諸侯王來說。

被難樓部族盤踞的上谷郡,慘遭另兩家烏桓抄掠。王庭百萬牛羊牲畜,還有二十餘萬部民,被盡數運來薊國。賣價兩位國相早已談好。這羣北地‘兩腳牲畜’的售價,比照十萬羌人。如此暴利,試想丘力居和烏延又如何能免俗。

沿途州郡,膽戰心驚之餘,又紛紛暗自慶幸。烏壓壓的人畜仿如蝗蟲過境。萬幸秋收已過,未曾啃食農田。饒是如此,滿地枯黃的野草亦被啃食一空。光禿禿的曠野,冷風一吹,黃土飛旋。煞是冷清。

遊牧民族,國土意識,國家意識,國民意識,皆淡薄。被抄掠來抄掠去,早已習慣。追隨最強大的部落大人,姓其姓,聽其命,唯命是從便對了。

同出東胡,何須動刀。家中只有老弱婦孺,拔帳即走,絕不含糊。

穿燕山谷道,沿?水河岸一路南下。不日便入安次境內。

早已修整好境內大小城邑的華歆,翹首以盼。

此時正值秋末冬初,播撒苜蓿正當時宜。

也不怕逃跑,由討虜校尉文丑守備北境,二十萬烏桓,拖家帶口,滿地牛羊,還能跑到哪去。

安次飽受海侵水患。土壤鹽漬,不宜稻作。然而種苜蓿卻正當適宜。

與臨鄉稻草混合青儲,可蓄養百萬牛羊。

稻草青儲過程大致如此:

捆紮好的新鮮稻草,即刻交由水力鍘草機,鍘成二寸左右的短草,運往草料場裝窖。再據草料乾溼度,噴淋補水。再行壓實,覆土密封。發酵四十五天後,即可食用。

開窖時,應從上而下切取,按照每天飼養量隨用隨取,取後立即遮嚴,防止暴曬。

優質稻草青儲料爲黃綠色,具有酸香味。

營養豐富,牛羊皆喜食。

1.80 火山女王1.34 牛刀割雞1 全在水裡191 陰圖異計119 北海一龍1.8 圍淤爲田1.43 龍生九子1.64 萬夫莫敵1.75 金闕在望155 果然民貴170 自斷股肱185 王都擴建17 忽左忽右159 亂世之才167 忠孝兩難1.98 千金之軀15 愛恨入土1.86 炎船之主215 按兵不動1.78 怦然心動173 有生之年1.47 難覓仙蹤130 抗颺虓虎1.24 家國同構1.73 大行天下1.55 洛陽一日1.225 將星雲集1.73 衆口難調151 終破鄴城103 寡情薄義190 封賞羣臣1.3 亂世梟雄1.73 衆口難調158 天下嚥喉137 我有三策100 大象無形124 國士待之190 並驅中原91 不脛而走1.33 以衆擊寡1.80 善水良才13 心有猛虎1.66 千里馳援149 半壁江山1.53 馳名中外1.37芳蘭生門1.37 投石卜路133 勝負之期1.69 義立而王1.72 欲壑難平1.234 王允解懸1.99 生死相托136 矛頭所指第2088章 1.277 末席之爭1.40 有心無力18 士異出仕143 大展宏圖182 羣仙聚會170 列城豪俠133 奪母之恨1.77 始料未及145 貴麟二子1.35 南州士首1.82 爲人作嫁1.36 培肥改土178 爲戰而生1.95 白虹貫日197 生命禮讚164 十夷王女1.74 判若鴻溝163 拈花摘葉1.46 整齊劃一140 情理之中112 莫如勤王1.29 得失參半51 情不亂法152 烏蓮白卓173 畝鍾之田1.249 幸有一子149 白駒過隙1.5 何方神聖1.47 再增三縣1.92 家賊難防160 解甲歸田1.35 多事之秋193 應運而生31 直搗敵巢190 且要珍惜1.42 劉備四友61 衝風之末129 山海之盟130 海內狂徒1.228 石來運轉163 拈花摘葉1.33 天助我主21 解我心憂1.82 膂臂當車1.53 吾道東流120 三方妥協157 澤被後世
1.80 火山女王1.34 牛刀割雞1 全在水裡191 陰圖異計119 北海一龍1.8 圍淤爲田1.43 龍生九子1.64 萬夫莫敵1.75 金闕在望155 果然民貴170 自斷股肱185 王都擴建17 忽左忽右159 亂世之才167 忠孝兩難1.98 千金之軀15 愛恨入土1.86 炎船之主215 按兵不動1.78 怦然心動173 有生之年1.47 難覓仙蹤130 抗颺虓虎1.24 家國同構1.73 大行天下1.55 洛陽一日1.225 將星雲集1.73 衆口難調151 終破鄴城103 寡情薄義190 封賞羣臣1.3 亂世梟雄1.73 衆口難調158 天下嚥喉137 我有三策100 大象無形124 國士待之190 並驅中原91 不脛而走1.33 以衆擊寡1.80 善水良才13 心有猛虎1.66 千里馳援149 半壁江山1.53 馳名中外1.37芳蘭生門1.37 投石卜路133 勝負之期1.69 義立而王1.72 欲壑難平1.234 王允解懸1.99 生死相托136 矛頭所指第2088章 1.277 末席之爭1.40 有心無力18 士異出仕143 大展宏圖182 羣仙聚會170 列城豪俠133 奪母之恨1.77 始料未及145 貴麟二子1.35 南州士首1.82 爲人作嫁1.36 培肥改土178 爲戰而生1.95 白虹貫日197 生命禮讚164 十夷王女1.74 判若鴻溝163 拈花摘葉1.46 整齊劃一140 情理之中112 莫如勤王1.29 得失參半51 情不亂法152 烏蓮白卓173 畝鍾之田1.249 幸有一子149 白駒過隙1.5 何方神聖1.47 再增三縣1.92 家賊難防160 解甲歸田1.35 多事之秋193 應運而生31 直搗敵巢190 且要珍惜1.42 劉備四友61 衝風之末129 山海之盟130 海內狂徒1.228 石來運轉163 拈花摘葉1.33 天助我主21 解我心憂1.82 膂臂當車1.53 吾道東流120 三方妥協157 澤被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