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 飲恨兵退

少帝一夜未眠。

患得患失,亦喜亦憂。子曰:“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便是此時少帝心境寫照。

雞鳴時分,呂布領中郎將郭汜、樊稠、李傕,並胡騎校尉軻比能,入宮面聖。四人分屬驃騎並車騎營,皆是領兵之將。知二戚被捕,乃出少帝所謀。心中驚訝,可想而知。

又聽呂布備說前情。知曉少帝喬裝成道人史子眇,暗中聯絡羣雄,又趁關東聯軍三路寇關,一戰功成。各自唏噓不已。今漢帝王,又有幾人當真昏庸無爲。

呂布言道:“今陛下,不過十歲餘,便有此心機膽魄。待元服,又當如何?且巫山神女已北上薊國行巫山雲雨,薊王醒必有時。竊以爲,二戚恐難復起。諸位當早做打算。”

郭汜、樊稠、李傕等人,心悅誠服。這便輕騎簡從,隨呂布入宮面聖。

衛將軍張濟,與郭汜、樊稠、李傕皆出西涼。幷州牧董卓麾下,亦多西涼豪傑。胡騎校尉軻比能出身四郡亡胡,與胡車兒等人,亦有往來。衆人相見,相談甚歡。得少帝好言安撫,心中芥蒂全消。

見衆將可用。少帝又召太傅、三公入宮。

驚聞二戚被押,楊彪等人方知少帝之能,亦不再先帝之下。更知明日早朝,諸事更多。不敢怠慢,連夜擬定賞罰事宜。安撫人心,穩定時局。

翌日早朝。百官面聖。見二宮內外,陳列禁軍。獨不見二戚車駕。便有人隱約察覺。形勢有異。

待黃門令左豐,殿中誦讀詔書。

百官方知,二戚一夜失勢。八關之內數萬精兵,皆握於少帝之手。

朝中二戚黨羽,被當場革職查辦。薊王輔政時,選賢任能,所聚英才,悉數官復原職。

調幷州牧董卓爲司隸校尉,封斄(tái)鄉侯,食一千戶。麾下兵馬,悉數調入京師,屯駐原驃騎營地,拱衛洛陽四郭。

如前所說。司隸校尉乃雄職。並尚書令、御史中丞,稱三獨坐。有劾奏三公之權,故爲百僚所畏憚。京師七郡稱司隸部,爲十三州之一。換言之,從幷州牧調任司隸校尉,又因功封侯。董卓可謂功成名就。

衛將軍張濟,節制前驃騎營郭汜、樊稠、李傕等將,轄南軍羽林、虎賁郎。五官中郎將張繡督北軍五校。胡騎校尉軻比能所部,亦歸北營,不再另行駐紮。右中郎將周慎領麾下兵馬,出鎮車騎營,收攏營士,安撫軍心。

不出三日。洛陽兵馬,盡歸少帝所用。

一衆功臣,以後將軍兼領司隸校尉董卓爲首。衛將軍張濟居次。五官中郎將、虎賁中郎將、左右中郎將,引爲爪牙。太傅、三公、九卿等,皆爲心腹。少帝穩坐朝堂。內外肅然。

董太皇稱病不出,避入雲臺殿。

唯剩竇太皇垂簾監國。何後本欲趁試兒之禮,並垂簾。與二宮分庭抗禮。豈料變生肘腋。先是合肥侯關東稱帝,二戚不計前嫌,再次聯手應對。後不等天明,何車騎已被捕下獄。麾下兵馬,悉數爲少帝所奪。

太后唯謹守西園,力求自保。不敢妄動。

關東聯軍知曉京中兵變。這才幡然醒悟,竟爲董卓利用!

不知何時,董卓已暗投少帝。早不與衣帶盟衆同心。先前上疏新帝,謂“只需大軍叩關,天下唾手可得”,不過是行《反·圍魏救趙》之計。待關東聯軍三路齊出,調空二戚兵馬,伏兵殿前,一戰而勝。

誠如盧司空所料。三路大軍,多是佯攻。何來如火軍情。一日數報,皆出呂布授意。八關都尉,皆從屬呂布,自當言聽計從。不敢抗命。

二戚混吃等死之輩。諸事多假手於人,何曾親臨。焉知關下戰況,究竟如何。

再加少帝煞有介事。與太尉、三公、九卿,日夜謀劃。人爲製造緊張氣氛。二戚又被太后試兒之禮所裹挾,分身乏術,難有空閒。如此有心算無備。

以二戚不過中人之姿,焉能逃脫。

關東聯軍知事不可爲,唯有飲恨兵退。

神來之筆,便是少帝假扮“史道人”。引董卓、呂布等人,暗中相見。面授機宜。

話說。少帝自幼長於史道人家。耳濡目染,對仙門諸技,頗有涉獵。再加史子眇妻,並一衆弟子,暗中配合。神鬼不覺,在二戚眼皮底下,設下反間之計。

“賤妾,叩見陛下。”史妻大腹便便,入宮相見。

“阿母免禮。”少帝頗爲動情:“賜座。”史妻,名義上乃少帝養母,亦是食母。然自幼相伴,情同母子。少帝之所以與何後不親,正因心繫養母。

“謝陛下。”史妻再拜落座。

“今二戚已除,再無身後之憂。阿母宜當入宮,常伴朕身側。”少帝言道。

“賤妾,敢不從命。”先帝食母程中大夫之事,洛陽人盡皆知。所謂母憑子貴。養母亦是母。

“阿父如何?”道人史子眇,便是少帝養父無疑。

“昨日已入土。”養母哽咽答曰:“爲助陛下行事,苟活至今。今大局已定,妾實不,忍心。”

史子眇復生無望。之所以吊着一口氣,乃爲行瞞天過海,便於少帝行事。

心念至此,少帝亦落淚:“朕虧欠良多。”

“陛下切莫如此。”養母反勸道:“能了此殘軀,爲國鋤奸。料想,先夫足可含笑九泉。”

少帝含淚點頭。

這便將養母遷入宮中,頤養天年。人稱“史夫人”。

聞關東聯軍一夜兵退。洛陽百姓,奔走相慶。少帝奪二戚之權,剔除奸佞,重用賢良。洛陽朝堂,氣象一新,再無內耗之災。亦足令人稱道。

董卓雖不敢說權傾朝野,然手握大權。爲少帝身邊親信權臣。

董卓驟登大位,患得患失。夜不能寐,捫心自問。天下英傑何其多也。爲何少帝翩翩慧眼識珠,選中自己。

問過李肅等心腹。

答曰:“將軍乃孤臣也。”

一語驚醒夢中人。董卓幡然醒悟。忠心侍君,不敢有二心。

除去孤臣,少帝亦看出董卓深藏之野心。

夕陽亭外。

少帝御駕親臨。送太傅楊彪,太僕王允,杖節鎮撫關東。聯絡徐州刺史陶謙,荊州牧劉表,揚州刺史劉繇,青州刺史劉岱,共赴國難。

只需河北、江左,隴右,關中,在手。區區關東之地,何以久持。

守得雲開見月明。

少帝意氣風發,車駕回宮。

125 探險搜奇1.52 空空如也12 二戚之爭127 三面合圍187 貨幣戰爭149 半壁江山107 克堅平難162 一戰揚名15 各有算計1.67 冬季攻略16 天下富貴133 強者之姿1.32 皇后召喚1.30 陣前反水1.45 入園面後1.84 護氐校尉1.63 焉能見疑194 利令智昏155 寤寐思服1.42 變置社稷1.53 前朝舊事1.80 漢羌聯盟174 爾虞我詐136 矛頭所指1.233 寄豭之豬1.73 西林馬場1.59 心悅誠服1.37 冰山露角1.80 毋論大小216 五射之術196 三方推演108 天下名騎21 臉怎麼黑179 蠢蠢欲動1.60 權重秩卑125 賽馬效應152 南橘北枳166 心生毒計51 提頭之難1.34 大難不死107 三日得仙146 心中有愛193 置酒高會1.44 降集氐羌1.39 一棒成名1.68 西林大建161 漢祚復興103 水路遊擊1.23 王宮女官1 末路之難155 天下鼎沸140 盡數歸心1.39 漢風速遞18 決心未定1.96 魂不守舍1.206 猛將之烈173 絲路流金1.78 大藏書閣1.46 陣前示威142 各有心機127 無詔不離136 遣子入侍182 汝奈孤何177 坐等期滿1.95 罪有應得41 細數家珍192 言行若一1.22 馬兒成名1.53 青色火焰172 三日獵狩142 意料之外1.69 吾家麒麟170 列城豪俠1.75 金闕在望1.53 驚濤暗涌51 以命填河1.38 人頭落地1.22 天下機關100 三郡烏桓136 遣子入侍10 義結金蘭1.27 出宮闢禍1.70 價低者得1.77 蜩螗之鳴107 太上皇權1.26 何以解憂1.75 蔡邕來了182 馬齒徒增1.20 何足掛齒109 原形畢露1.83 一網打盡1.37 魚龍漫衍187 九橫十縱1.48 後宮爭鬥169 頂級名產19 半渡而擊1.49 將計就計151 平定龜茲180 同道中人137 和氣生財
125 探險搜奇1.52 空空如也12 二戚之爭127 三面合圍187 貨幣戰爭149 半壁江山107 克堅平難162 一戰揚名15 各有算計1.67 冬季攻略16 天下富貴133 強者之姿1.32 皇后召喚1.30 陣前反水1.45 入園面後1.84 護氐校尉1.63 焉能見疑194 利令智昏155 寤寐思服1.42 變置社稷1.53 前朝舊事1.80 漢羌聯盟174 爾虞我詐136 矛頭所指1.233 寄豭之豬1.73 西林馬場1.59 心悅誠服1.37 冰山露角1.80 毋論大小216 五射之術196 三方推演108 天下名騎21 臉怎麼黑179 蠢蠢欲動1.60 權重秩卑125 賽馬效應152 南橘北枳166 心生毒計51 提頭之難1.34 大難不死107 三日得仙146 心中有愛193 置酒高會1.44 降集氐羌1.39 一棒成名1.68 西林大建161 漢祚復興103 水路遊擊1.23 王宮女官1 末路之難155 天下鼎沸140 盡數歸心1.39 漢風速遞18 決心未定1.96 魂不守舍1.206 猛將之烈173 絲路流金1.78 大藏書閣1.46 陣前示威142 各有心機127 無詔不離136 遣子入侍182 汝奈孤何177 坐等期滿1.95 罪有應得41 細數家珍192 言行若一1.22 馬兒成名1.53 青色火焰172 三日獵狩142 意料之外1.69 吾家麒麟170 列城豪俠1.75 金闕在望1.53 驚濤暗涌51 以命填河1.38 人頭落地1.22 天下機關100 三郡烏桓136 遣子入侍10 義結金蘭1.27 出宮闢禍1.70 價低者得1.77 蜩螗之鳴107 太上皇權1.26 何以解憂1.75 蔡邕來了182 馬齒徒增1.20 何足掛齒109 原形畢露1.83 一網打盡1.37 魚龍漫衍187 九橫十縱1.48 後宮爭鬥169 頂級名產19 半渡而擊1.49 將計就計151 平定龜茲180 同道中人137 和氣生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