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百無禁忌

婚禮當日。

烏蓮和副伏羅氏由臨鄉蕃邸出發。卻不乘車,而是頭戴冪籬,獨自騎馬於隊伍之中。

送親隊伍中的樂伎舞姬,吹拉彈唱,喧鬧嬉戲。還有伶人一路載歌載舞。好不熱鬧。此情此景,與典雅肅穆的漢家婚禮,完全不同。

《禮》:“嫁女之家,不絕火三日,思相離也。娶婦之家,三日不舉樂,思嗣親也。”《禮記·昏義》:“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後世,故君子重之。”

結親如結盟。有道是歃血爲盟。既是結盟,如何能不見血?

對吧,終歸要濺點血。

於是乎。在漢人看來,結婚是一件很莊重嚴肅的事情。故而面上並無歡顏。

而在胡人看來,卻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一路鑼鼓喧天。想想也是,在岳丈家做牛做馬兩年,如今重見天日,再世爲人。且所有錢銀皆是老丈人支付。如何能不歡喜。定要跳起來,唱起來。舞動起來。燥起來。

wωw¤ TTKΛN¤ C○

北地胡人亦多。尤其是涿郡,曾有胡人七國。且臨鄉胡漢相雜,常有胡人結婚。嬉戲喧鬧,無所不用其極。臨鄉民衆已見慣不怪。

皆知君侯奉詔和親,圍觀人羣紛紛歡呼叫好,未覺異常。

漢胡雜處,最怕各說各話。

能看到彼此的不同,並容納不同,兼容幷蓄,纔是關鍵。

倒是騎在馬背上的烏蓮和副伏羅氏,一路羞澀難當。好在還有冪籬遮身。若是拋頭露面,騎大馬穿街過巷,頗通漢禮的二人,不要羞死纔怪。

劉備無所謂。

皆是治下民衆,百無禁忌。便是高喚一聲“劉三墩”,亦笑臉抱拳。

兩支送親隊伍,各自繞城一圈,齊齊在西門止步。正所謂客從西來。

東主西席。

劉備騎黃駥馬,與迎親隊伍一同迎出。

兩位如夫人換乘御賜安車,隊伍合併一處,入宮門,前往正殿。將送親隊伍一干人等安排入席。

剩下禮儀,皆是漢式。

對,還有冪籬。交拜禮前,取下冪籬遂成爲臨鄉婚禮的固定儀式。稱:揭冪禮。

尤其是副伏羅氏。揭冪時,傾國姿容引來堂上堂下,一片驚呼。

國色天香,玉色琉璃。

果然能配我家君侯。

這邊烏蓮亦不逞多讓。少時髡髮踞蹲,如何能辨雌雄。如今落落初成,秀髮如瀑,膚白如玉。瀲灩無雙。母親、義母、左看右看,不住點頭。倒是義父舉止如常,送上賀詞。

劉備和兩位如夫人拜謝。再去北殿,行同牢合巹,結髮爲妻。

如夫人當比後世之平妻。

分別將二位如夫人安置在東西二室。劉備這便下樓,趕往正殿,大宴賓客。

歸義王和汗魯王,自然喜氣洋洋。尤其是汗魯王。三郡烏桓卻有四部。原本數他最爲孱弱。自從交往劉備,便一飛沖天。實力暴漲。如今已有三千餘落,麾下四千鐵騎。且皆身披臨鄉具裝鎧,弓箭難傷。實力早已冠絕三郡烏桓。人馬雖不是最多,裝備卻最是精良。臨陣對敵,不能破甲,人多亦是被屠殺的份。

財貨有價,人命無價。

單此三套鑲環具裝鎧的價值,便難以用金錢計算。

劉備如此大方,自沒把烏延當外人。烏延三千鐵騎,加上東部鮮卑三位歸義侯的數千人馬,南匈奴的一萬狼騎。北地還有誰?

結親如結盟。

時人重諾。若非有大利或大難,斷不會輕易毀盟。

少時,本被遣來結果劉備性命的女刺客以“天降奇才,殺之不詳”的理由,放過劉備。當時劉備不信。

這是什麼理由!能不能不要這麼迷信!

然而,當他生活在時下,才漸漸明白。這個理由真的很充分。

時人相信“天人感應”。每每有災異發生,便認爲是上天示警。還鄭重其事的錄入史書。可見一斑。甚至好造高樓亦是覺得“仙人好樓居”。且時人“視死如生”。生前享用的一切,皆要以陶器的方式,帶入陰間。好繼續享用。故而漢朝離我們雖遠,木質建築也早已蕩然無存。我們卻可以從漢時墓葬中出土的衆多明器,再結合傳世下來的書籍去拼湊兩千年前時人的生活景象。

《三國志·孫策傳》引《江表傳》:“時有道士琅邪于吉,先寓居東方,往來吳會,立精舍,燒香讀道書,製作符水以治病,吳會人多事之。”後爲小霸王孫策所殺。

再後來,小霸王被刺客襲擊不治而亡,便有傳言乃是受吉咒而死。

這便叫“殺之不詳”。

如前所說。以後世眼光來看,這根本就是妥妥的封建迷信。鬼才會信!

然而,若時人皆深信不疑。便成了一種處事規則。不可不信,亦不能叫迷信。牙旗被大風摧折,都要算上一簽。且歷來有“殺降者不詳”的說法,亦可佐證。

還是那句話,切莫以後世觀念反推先人。

劉備也是一樣。當女刺客說“天降奇才,殺之不詳”,劉備嗤之以鼻。如今,若女刺客還這麼說,他便會信。無它,當下風氣如此。

如何才能做到與時俱退,與古人並肩同行?

答:找一個靠譜的說書人。

先聽他怎麼說。若有異議,可親自求證。一連三次,若此說書人的例證都沒有錯。那就暫且相信亦無妨。重新洗一下知識庫,也算是正常的升級更新。系統不更新,如何解鎖高級技?

比如,許多人以爲漢朝無糖。靠譜的說書人就會告訴你,漢朝有糖。漢朝還有便當,漢朝還有燒烤。

諸如此類。

其實,說書人整日應付各種口說無憑的無端猜忌,真心好累。

言歸正傳。

連結兩次婚,劉備也真心好累。

罷筵之後,先去哪屋,是個難題。

劉備本先去烏蓮房間。想想副伏羅氏遠道而來,身世亦算曲折。我見尤憐。走到一半便又折返。剛伸手推門,一想又不對。烏蓮素來清白無心機。看似溫順,卻性烈如火。若是惱了她,結婚便真成結仇了。

不行。還是先去尋烏蓮。

也不對。副伏羅氏性子也是綿裡藏針。身逢大難,生怕劉備嫌棄。若不先去,心中必生間隙。算了,還是去副伏羅氏那屋……

向來利落果斷的君侯,卻在廳中往來折返,長嗟短嘆。

再轉身,見烏蓮已立在門口。

劉備訕訕一笑,還未開口。卻見烏蓮邁步而出,挽起他便走。“我陪你去。”

“咕咚!”劉備不禁吞了個大大的口水。強張嘴,不覺已口涎直流:“……誰先?”

“論大小。”

“何物之大小?”

“……”

1.87 大漢風骨1.252 花期正盛1.56 風向突變1.5 唯利是圖157 至人無己1.3 風潮不減195 避無可避1.253 軍法從事133 兵鋒四起144 光武遺脈1.39 王庭行蹤1.80 西邸賣官1.97 板上釘釘1.277 賊臣授首1.70 青徐流民1.240 聽風即雨178 萇孝仁皇1.94 與王雷同51 誰言廢立147 事大而急157 塵埃落定174 變俗易教1.249 唱罷登場1.82 逢凶化吉148 大義滅親155 拳拳之心1.35 傳火天下1.79 當不至於187 西運東輸1.45 何愁不嫁13 虛實失度170 列城豪俠188 風聞奏事1.85 得隴望蜀104 龍吟虎嘯174 變俗易教1.204 猶樂思沛1.34 恩同再造1.95 白虹貫日1.4 越俎代庖1.8 神都洛陽129 山海之盟125 賽馬效應1.78 四海英雄1.72 雌雞化雄1.62 五陵少年129 各方博弈110 門下五吏188 突發奇想1.50 試釘馬掌136 悲秋盡露131 深閨待嫁1.79 字挾風霜120 驕兵必敗第2103章 1.292 忠義無缺1.223 歲末大事183 瓦釜雷鳴111 義高於律14 一龍仕主1.3 摔杯居首1.235 演武十器1.40 羣盜蜂起146 大而化之15 生財有術193 應運而生112 不辱君命155 天下鼎沸1.26 太后召見140 不可思議1.227 單騎救主197 仙人指路118 亂臣賊子132 江山共謀165 天下至理1.34 內憂外患1.207 又見白袍18 豈若麒麟103 水路遊擊124 事與願違112 莫如勤王1.300 出頭之機1.54 五齊之甘1.70 王道如砥1.47 難覓仙蹤165 天下至理第2082章 1.271 形具神生1.242 繞樑餘聲1.3 插標賣首1.85 佩韋佩弦1.88 二賊授首31 形勢大好137 和氣生財188 風聞奏事10 寡義廉恥1.70 孤芳自賞120 三英齊發14 各奔東西15 生財有術1.47 一念之差107 自知之明
1.87 大漢風骨1.252 花期正盛1.56 風向突變1.5 唯利是圖157 至人無己1.3 風潮不減195 避無可避1.253 軍法從事133 兵鋒四起144 光武遺脈1.39 王庭行蹤1.80 西邸賣官1.97 板上釘釘1.277 賊臣授首1.70 青徐流民1.240 聽風即雨178 萇孝仁皇1.94 與王雷同51 誰言廢立147 事大而急157 塵埃落定174 變俗易教1.249 唱罷登場1.82 逢凶化吉148 大義滅親155 拳拳之心1.35 傳火天下1.79 當不至於187 西運東輸1.45 何愁不嫁13 虛實失度170 列城豪俠188 風聞奏事1.85 得隴望蜀104 龍吟虎嘯174 變俗易教1.204 猶樂思沛1.34 恩同再造1.95 白虹貫日1.4 越俎代庖1.8 神都洛陽129 山海之盟125 賽馬效應1.78 四海英雄1.72 雌雞化雄1.62 五陵少年129 各方博弈110 門下五吏188 突發奇想1.50 試釘馬掌136 悲秋盡露131 深閨待嫁1.79 字挾風霜120 驕兵必敗第2103章 1.292 忠義無缺1.223 歲末大事183 瓦釜雷鳴111 義高於律14 一龍仕主1.3 摔杯居首1.235 演武十器1.40 羣盜蜂起146 大而化之15 生財有術193 應運而生112 不辱君命155 天下鼎沸1.26 太后召見140 不可思議1.227 單騎救主197 仙人指路118 亂臣賊子132 江山共謀165 天下至理1.34 內憂外患1.207 又見白袍18 豈若麒麟103 水路遊擊124 事與願違112 莫如勤王1.300 出頭之機1.54 五齊之甘1.70 王道如砥1.47 難覓仙蹤165 天下至理第2082章 1.271 形具神生1.242 繞樑餘聲1.3 插標賣首1.85 佩韋佩弦1.88 二賊授首31 形勢大好137 和氣生財188 風聞奏事10 寡義廉恥1.70 孤芳自賞120 三英齊發14 各奔東西15 生財有術1.47 一念之差107 自知之明